收藏 分享(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611887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西港镇东山小学梁水平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 ,即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教学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到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生动有趣。从古到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密切。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就出现了“鸡兔同笼”等实际问题。现在,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应用性越来越强。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的练习设计也反映这一特点,其中有许多与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习题,如市场营销、银行贷款、股票行情、出租车费、统筹运输、电脑上网等问题。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

2、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下面就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解,谈谈我个位的一点得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学起源于问,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我们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

3、、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凑整、取整” ,比如 276 + 98 =?既可以妈妈买饮水机用了 276 元,买了一件衣服用了 98 元,问一共用了多少钱?如果买衣服用的是 100 元,那还要找回 2 元,即 276 + 100 - 2;再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到学校要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出外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用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即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 ,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

4、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梁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二、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时,我就谜语引入创设情境, “有两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这是什么呢?学生好奇心被激发了,争先猜出了谜底(年历) ,这时

5、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如教学“乘法口算”时,教学前,对校门外的小商家进行调查,并选择合适的数据在教学中使用。上课时,老师问:“你们喜欢吃哪家的早饭?吃什么?”上数学课,讨论早饭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喜欢吃李家的麻酱烧饼。 ”老师出示调查数据:“昨天早上,他家卖了54个,4元一个,你能算出他家收入多少钱吗?”学生不但列出算式,计算出得数,还给大家讲出他是怎样算的。就这样,学生在说笑、讨论、争论、商量中,不但学会了乘法口算,还对各家经营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有些食品怎样改进会更受欢迎等,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小摊上

6、吃虽然快、省事,但不卫生。有些学生商量说:“如果他们小商家联合盖间大房子,都在大房子里做饭,我们在大房子里吃饭就好了。这是他们今天的想法,也许明天在他们那里会变为现实。三、回归“生活天地” ,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即孩子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

7、题。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 。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模拟同时相向、同时同地反向、相遇、同地同向、追上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相遇问题中常见的专用术语有了清晰的认识后,理解和掌握算理,解法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总之,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地结合起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那么学生会把我们所提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只有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