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孜州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07年的复习对策.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611217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孜州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07年的复习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孜州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07年的复习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孜州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07年的复习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孜州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07年的复习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孜州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07年的复习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甘孜州 2006 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 2007 年的复习对策甘孜州 2006 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 2007 年的复习对策 (感谢李栋林老师提供资料!) 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化学方面达到的水平。化学学业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一级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具有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双重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因此,命题的主要依据是初中新课程化学课程标准和四川省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制的考试说明。初中化学学业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2、;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有利于普通高中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实现普通高中的均衡发展。初中化学学业考试的命题思路: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关注探究、促进发展。初中化学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1、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命题必须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特别应关注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试题素材和内涵中应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不过分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不苛求知识的细节。2、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化学试题的功能要合理配置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数量,适当控制客观题的比重,试题的设计应

3、联系实际,适当增加情景性和开放性,以利于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主观题中,要为学生答题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水平。同时,要合理设计评分标准,确保试题的效度和信度。3、高度关注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实际的联系命题时应高度关注新课程涉及的健康、材料、环境、能源等热点问题,体现了化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注意从科技发展的前沿、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中选择试题素材,增加联系生产实际的试题,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4、确保试题的科学性试题的考试目的要清楚,起点要适当,难易要有层次,具有适宜的区分度;试题要有新意,背景要真

4、实,不能拼凑生造;语言要准确,表达的题意要清晰;题量要适中,适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试卷结构要简约、合理,指导语言要规范。 一、甘孜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6 年初中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的特点2006 年甘孜州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重视基础,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注重考查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当的考查了过程、方法,体现了对情感价值观的考查,杜绝了“偏题、怪题” ,中考试题呈现了以下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其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是学生将来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注重“双基”的考查不仅重要而且必要。甘孜州 2006 年中考化学试题在考查方式上特别注重了结合具体问题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认识,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重视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如第 1、2、4、5、7、8、9、14、17、19、21、23、24、25、26 题等。2.注重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化学学习的价值。联系实际考查学生能力,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生活问题时,能够从化学的视角

6、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甘孜州 2006 年中考化学试题注重学以致用,有近 70%左右的试题与现实生产、生活、科技相联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真实性,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如第2、3、5、6、8、10、12、13、14、18、19、20、22、23、27、28等题。3.全面反映三维目标,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和谐地统一于试卷中,体现化学考试评价的价值取向对于知识与技能的考核,重点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例如 14、19、23 题。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重点从科学探究能力和获取、表达、处理、运

7、用信息及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如22、26、28、29 题等。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是通过在试题中渗透人文性,做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来实现的,如6、7、27、28 题。4.注重体现对新教材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注意试题对课改实验教学的导向作用。根据新教材资源和本地资源开发了不少的富有特色的试题,其目的是引导今后在教学中注重资源开发与运用,更好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 19、26、29。试题中加强了对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考查,如4、11、26、28、29 题都是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尤其是 29 题既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又重点考查了实验仪器

8、的选择、实验原理、未达到实验预期的原因分析等。二、2007 年中考命题趋势分析2007 年中考化学命题仍然会沿袭课改实验区命题的思路,着重考查学生将来生存发展和学习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注重对新课标中积极倡导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注意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点考查学生为适应未来发展和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化学学业考试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将来学习必须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如: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空气、水、金属矿物、溶液、常见的酸、碱、盐以及 H2、O2、C、CO、CO2、Fe 等具体物质的性质、制法与用途;物质组成的奥秘中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离子的微观粒

9、子的特征;化学用语中的元素、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与运用;物质的分类与变化、变化的特征与常见 if(document.location.href.indexOf()=0)window.open(http:/ 的几种类型的化学反应、基本的化学量、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重点探究实验和探究活动仍然是重点考查的内容。二是重点考查学生将来发展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重点在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题目内容呈现方式上将会更加突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考查考生

10、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的能力 在命题上仍然会以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热点问题作为命题情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环境问题:借助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容易引发环境污染的事实,构建试题情景,引导学生迁移相关知识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较为合理的治理意见与措施;空气污染、水污染仍然是命题的热点。能源问题:对现有主要能源使用利弊分析、新能源的开发,能量的转化等。燃料的燃烧与灭火,燃料的燃烧与空气污染,燃烧与用火安全等是考试热点。新科技成果:从航天技术、新材料、新技术等抽取的化学问题。社会焦点、热点、重大事件中的化学问题。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报告,一年来发

11、生的重大事件中的生产安全问题等。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化肥、农药、医药、生活中的化学物质都是重要的命题材料。3.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的比重仍然会超过 20%,以引导初中化学教师改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也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收集、记录、处理等方面的能力等。实验能力主要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时发生意外的处理;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概括与交流;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可能会展现一个完整或部分科学探究过程,但重点

12、集中在考查学生针对科学性问题提出猜想的能力;考查学生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考查学生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 4.化学计算仍然会体现基础性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仍然会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体现化学计算基础性。计算试题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考查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值得关注。 三、2007 年应考对策 1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作为学习和复习备考的依据现在仍然有不少学校迷信所谓的权威资料,复习和教学围绕资料进行,部分资料随意拔高教学和复习要求,强化机械记忆,总结出很多所谓的规律,有的资料重复训

13、练严重,增加了学生负担。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四川省每年均要收集各市新课程实验区试题,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并通报各市。是否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命题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各市肯定会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教学和备考不会像很多的老师担心的那样,考试会吃亏。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有效的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2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我们将 2006 年甘孜州课改实验区试题的双向细目表列出,就会发现,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点,70%以上是初中化学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其他市州试题大同小异。基础知识和基本

14、技能的考查,大多通过给试题赋予新的背景资料来体现,但都考查的落脚点识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因此,在教学和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意义记忆”和“逻辑记忆” ,避免机械识记,注重通过活动掌握知识,在运用中巩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知识,在反思中巩固知识,使知识学活。3要注意课本和本土资源开发和运用,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与化学知识相联系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如:在学了空气后,我们是否能够将与空气有关的知识开发成教学资源和习题,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和练习,主动地从中提取化学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获取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更多的有关空气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

15、力。要知道所谓新的试题往往是通过这些新的课程资源形式来体现对最基础的、核心知识的考查,来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来体现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4下力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新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获得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验探究题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答题的难点之一。许多科学探究试题都是赋予教材中“活动与探究”以新的背景来进行考查的,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渠道是要参加课程内容中的“活动与探究” ,因此务必对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引起高度的重视,认真开展

16、好和落实好。还应该让学生熟悉科学探究八个要素的具体涵义和要求,这样,学生拿到题以后就能知道要考什么。还需对科学探究中的关键环节如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解释和表达实验结果等要素通过选择一些典型活动和实例加以分析、研究和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专项能力,如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结果的能力等等。5有效的组织复习教学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忽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盲目使用资料的现象非常普遍,老师和学生完全扔掉教材、完全无视考试要求,按照资料上选编的所谓新题、所谓的系统总结进行复习,学生机械识记和重复练习严重;在教学方法上,老师一讲到底,不做实验、不安排科学探究活动的现象普遍;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建议在复习中使用学案:学案中应该有考试说明的要求,有为提高复习效率而安排的学生活动(包括实验、探究活动,知识规律总结,典型例题分析,变式训练,巩固训练等等,以学生总结、探究、训练、反思等活动为中心,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复习活动中能够明确复习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