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桃花源记》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60973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桃花源记》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桃花源记》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桃花源记》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桃花源记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2、技能目标:延伸阅读桃花源诗 ,诗文对读,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教学重 点把握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的写法。教学难 点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学情分 析学生已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重视对注释的识记。教学准 备课件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一、课前检测:5 分钟二、目标呈示 1 分钟三、自主学习:深入研讨课文 18 分钟1提问:思考一下,下列的句子说明了什么?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2、后遂无问津者。 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 ,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 的,它只是作者 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2、“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明确:“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出桃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时世感到吃惊。渔人向桃源人介绍了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因世间社会动乱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3、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 存在的。表达

3、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4 、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5、这种 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明确:作者所处时代: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个人备课6、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可让学生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集体讨论,也可分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自圆其说即可。)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

4、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是 不可能实现的。四、合作学习:延伸阅读桃花源诗 ,诗文对读,深入体会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15 分钟1读桃花源诗,并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桃花源诗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 ,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2结 合诗与文,谈

5、谈你对本文 “虚景实写,实中有虚”写法的理解。明确: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如文章首尾照应,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如桃源人 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 排的“不复得路”“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惝恍迷离,便是最堪寻味之笔。五、教师点拨:4 分钟诗文对读,两者互 相配合,共同构成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诗比文更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桃花源中的 社会实况。六、课堂小结: 1 分钟这节课,我们进一步

6、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 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 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七、布置作业 1 分钟小结: 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访问桃花源 离 开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反思与重建附:1、课前检测题:1、找出文中交代渔人行踪的句子说出文章的线索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明确:缘溪行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

7、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以渔人进出 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 部 分,第一部分(第 1 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 2、3 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 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 5 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二、 课堂检测题: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括号处填入短语。(2 分)发现桃花源( )( )2、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 分)三、作业设置:1、背诵全文。(必做)2、阅读陶渊明其他作品做进一步探讨。(选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