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1为统一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的方法,保证玻璃幕墙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玻璃幕墙工程材料的现场检验和安装质量的检验。1.0.3检验玻璃幕墙工程质量,应同时检查有关项目的质量保证资料。1.0.4玻璃幕墙工程质量的检验人员,应经专门培训,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检验指标。1.0.5玻璃幕墙工程质量的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1 一般规定2.1.1材料现场的检验,应将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规格、批号的材料作为一个检验批,每批应随机抽取3且不得少于5件。检验记录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记录表进行。2.1.2玻璃幕墙工程中所用的材料除应符合本
2、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2.2 铝合金型材2.2.1玻璃幕墙工程使用的铝合金型材,应进行壁厚、膜厚、硬度和表面质量的检验。2.2.2用于横梁、立柱等主要受力杆件的截面受力部位的铝合金型材壁厚实测值不得小于3mm。2.2.3壁厚的检验,应采用分辨率为0.05mm的游标卡尺或分辨率为0.1mm的金属测厚仪在杆件同一截面的不同部位测量,测点不应少于5个,并取最小值。2.2.4铝合金型材膜厚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阳极氧化膜最小平均膜厚不应小于15靘,最小局部膜厚不应小于12靘。2.粉未静电喷涂涂层厚试制平均值不应小于60靘,其局部厚度不应大于120靘且不应小于40
3、靘。3.电泳涂漆复合膜局部膜厚不应小于21靘。4.氟碳喷涂涂层平均厚度不应小于30靘,最小局部厚度不应小于25靘。2.2.5检验膜厚,应采用分辨率为0.5靘的膜厚检测仪检测。每个杆件在装饰面不同部位的测点不应少于5个,同一测点应测量5次,取平均值,修约至整数。2.2.6玻璃幕墙工程使用6063T5型材的韦氏硬度值,不得小于8,6063AT5型材的韦氏硬度值,不得小于10。2.2.7硬度的检验,应采用韦氏硬度计测量型材表面硬度。型材表面的涂层应清除干净,测点不应少于3个,并应以至少3点的测量值,取平均值,修约至0.5个单位值。2.2.8铝合金型材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型材表面应清洁,色泽
4、应均匀。2.型材表面不应有皱纹、裂纹、起皮、腐蚀斑点、气泡、电灼伤、流痕、发粘以及膜(涂)层脱落等缺陷存在。2.2.9表面质量的检验,应在自然散射光条件下不使用放大镜,观察检查。2.3 钢材2.3.1玻璃幕墙工程使用的钢材,应进行膜厚和表面质量的检验。2.3.2钢材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当采用热浸镀锌处理时,其膜厚应大于45靘;当采用静电喷涂时,其膜厚应大于40靘。2.3.3膜厚的检验,应采用分辨率为0.5靘的膜厚检测仪检测。每个杆件在不同部位的测点不应少于5个。同一测点应测量5次,取平均值,修约至整数。2.3.4钢材垢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结疤、泛锈、夹杂和折叠。2.3.5钢材博面质量的检验,
5、应在自然散射光条件下,不使用放大镜,观察检查。2.4 玻璃2.4.1玻璃幕墙工程使用的玻璃,应进行厚度、边长、外观质量,应力和边缘处理情况的检验。2.4.2玻璃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4.2的规定。表2.4.2 玻璃厚度允许偏差(mm)玻璃允许偏差厚度单片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 5 厚度偏差不大于0.2 玻璃原片允许偏 6 差和中间层允许偏差之和。中间 8 20002500 +1.5,-3.0 3.夹层玻璃的边长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4.4-3的规定。表2.4.4-3 夹层玻璃的边长允许偏差(mm) 允许偏差总厚度 D L1200 12002.5mm 斑纹不允许存在斑点不允许存在划伤每平方米允
6、许2条帷100mm, 0.3mm90m 25 和平面外两个方向2 竖向构件直线度2.5 用2m靠尺、塞尺测量3 相邻两竖向构件标高偏差3 水平仪和钢直尺测量4 用水平仪和钢直尺以同层构件标高偏差5 构件顶端为测量面测量5 相邻两竖向构件间距偏差2 钢卷尺在构件顶部测量相邻三构件2 构件外表面平面度 b20m 5 用钢直尺和尼龙线或 b40m 7 b60m 9 激光全部仪测量 b60m 10 注:h幕墙高度;b幕墙宽度;6.2.4横向主要构件安装质量的检验,应符合表6.2.4的规定。表6.2.4 横向主要构件安装质量的检验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 单个横向构件水平度椤2m 2 水平尺测量2m
7、3 2 相邻两横向构件间距 S2m 1.5 用钢卷尺测量差 S2m 2 3 相邻两横向构件端部标高差1 水平仪和钢直尺测量4 幕墙横向构件高度差 b35m 5 水平仪测量 b35m 7 注:长度;S间距;b幕墙宽度。6.2.5幕墙分格框对角线偏差的检验,应符合表6.2.5的规定。表6.2.5 幕墙分格框对角线偏差的检验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分格线对角线閐2m 3 用对角尺或差閐2m 3.5 钢卷尺测量注:閐对角线长度。6.2.6明框玻璃幕墙安装质量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玻璃与构件槽口的配合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玻璃嵌入量不得小于15mm。2.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不少于两块弹性定位
8、垫块,垫块的宽度与槽口宽度应相同,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小于5mm。3.橡胶条镶嵌应平整、密实,橡胶条长度宜比边框内槽口长1.52.0,其断口应留在四角;拼角处应粘结牢固。4.不得采用自攻螺钉固定承受水平荷载的玻璃压条。压条的固定方式,固定点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6.2.7检验明框玻璃幕墙的安装质量,应采用观察检查,查施工记录和质量保证资料的方法,也可打开采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或分辨率为0.5mm的游标卜尺测量垫块长度和玻璃嵌入量。6.2.8隐框玻璃幕墙组件的安装质量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玻璃板块组件必须安装牢固,固定点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宜大于300mm,不得采用自攻螺
9、钉固定玻璃板块。2.结构胶的剥离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第2.5.1条的要求。3.隐框玻璃板块在安装后,幕墙平面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5mm,相邻两玻璃之间的接缝高低差不应大于1mm.4.隐框玻璃板块下部应设置支承玻璃的托板,厚度不应小于2mm。6.2.9检验隐框玻璃幕墙组件的安装质量,应在隐框玻璃与框架连接处采用2m靠尺测量平面度,采用分度值为0.05mm的深度尺测量接缝高低差,采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量托板的厚度。6.2.10明框玻璃幕墙拼缝质量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金属装饰压板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色彩应一致,不得不变形,波纹和凹凸不平,接缝应均匀严密。2.明框拼缝外露框料或
10、压板应横平竖直,线条通顺,并应满足设计要求。3.当压板有防水要求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排水孔的形状、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通畅。6.2.11检验明框玻璃幕墙拼缝质量时,应与设计图纸核对,观察检查,也可打开检查。6.2.12隐框玻璃的拼缝质量的检验,应符合表6.2.12的规定。表6.2.12 隐框玻璃的拼缝质量检验项目检验指标检验方法 1拼缝外观横平竖直,缝宽均匀观察检查 2密封胶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填嵌密查质保资料拼缝外观实、均匀光滑、无气泡观察检查 h30m时10mm 30m90m时25mm 4拼缝直线度2.5mm 用2m靠尺测量 5缝宽度差1mm 用深度尺测量 (与设计值比)
11、1mm 用深度尺测量 6相邻面板接缝1mm 用深度尺测量高低差1mm 用深度尺测量注:h幕墙高度;6.2.13玻璃幕墙与周边密封质量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玻璃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保温材料严密填塞,水泥砂浆不得与铝型材直接接触,不得采用干硬性材料填塞。内外表面应采用密封胶连续封闭,接缝应严密不渗漏,密封胶不应污染周围相邻表面。2.幕墙转角、上下、偶边、封口及与周边墙体的连接构造应牢固并满足密封防水要求,外表应整齐美观。3.幕墙玻璃与室内装饰物之间的间隙不宜少于10mm。6.2.14检验玻璃幕墙与周边密封质量时,应核对设计图纸,观察检查,并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量
12、,也可按本标准附录C的方法进行淋水试验。6.2.15全玻璃幕墙,点支承玻璃幕墙安装质量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幕墙玻璃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应嵌入安装槽口内,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其嵌入深度不应小于18mm。2.玻璃与槽口间的空隙应有支承垫块和定位垫块。其材质,规格、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不得用硬性材料填充固定。3.玻璃肋的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玻璃结构密封胶的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嵌填平顺、密实,无气泡,不渗漏。4.单片玻璃高度大于4m时,应使用吊夹或采用点支承方式使玻璃悬挂。5.点支承玻璃幕墙应使用钢化玻璃,不得使用普通浮法玻璃。玻璃开孔的中心位
13、置距边缘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小于100mm。6.点支承玻璃幕墙支承装置安装的标高偏差不得大于3mm,其中心线的水平偏差不应大于3mm.相邻两支承装置中心线间距偏差示应大于2mm。支承装置与玻璃连接件的结合面水平偏差应在调节范围内,并不应大于10mm。6.2.16检验全玻璃幕墙,点支承玻璃幕墙安装质量,应采用下列方法:1.用表面应力检测仪检查玻璃应力。2.与设计图纸核对,查质量保证资料。3.用水平仪,经纬仪检查高度偏差。4.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或钢卷尺检查尺寸偏差。6.2.17开启部位安装质量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开启窗,外开门应固定牢固,附件齐全,安装位置正确;窗、门框固定
14、螺丝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应大于300mm,与端部距离不应大于180mm;开启窗开启角度不宜大于30,开启距离不宜大于300mm;外开门应安装限位器或闭门器。2.窗、门扇应开启灵活,端正美观,开启方向,角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窗、门扇关闭应严密,间隙均匀,关闭后四周密封条均处于压缩状态。密封条接头应完好、整齐。3.窗、门框的所有型材拼缝和螺钉孔宜注耐候胶密封,外表整齐美观。除不锈钢材料外,所有附件和固定应作防腐处理。4.窗扇与框搭接宽度差不应大于1mm。6.2.18检验开启部位安装质量时,应与设计图纸核对,观察检查,并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量。6.2.19玻璃幕墙外观质量的检验指标,应符合
15、下列规定:1.玻璃的品种、规格与色彩应符合设计要求,整幅幕墙玻璃颜色应基本均匀,无明显色差,色差不应大于3CIELAB色差单位;玻璃不应有析碱、发霉和镀膜脱落等现象。2.钢化玻璃表面不得有伤痕。3.热反射玻璃膜面应无明显变色、脱落现象,其表面质量应符合表6.2.19-1的规定。表6.2.19-1 每平方米玻璃表面质量要求项目质量要求 0.10.3mm宽划伤痕蟆100mm时,不超过8条擦伤500mm2 4.热反射玻璃的镀膜面不得暴露于室外。5.型材表面应清洁,无明显擦伤、划伤;铝合金型材及玻璃表面不应有铝屑、毛刺、油斑、脱膜及其他污垢。型材的色彩应符合设计要求度应均匀,并应符合表6.2.19-2
16、的要求。表6.2.19-2 一个分格铝合金料表面质量指标项目质量要求擦伤、划痕深度氧化膜厚的2倍划伤总面积(mm)2 500 划伤总长度(mm) 150 擦伤和划伤处数不超过4处6.幕墙隐蔽节点的遮封装修应整齐美观。6.2.20检验玻璃幕墙的外观质量,应采用下列方法:1.在较好自然光下,距幕墙600mm处观察表面质量,必要时用精度0.1mm的读数显微镜观测玻璃、型材的擦伤,划痕。2.对热反射玻璃幕膜面,在光线明亮处,以手指按住玻璃面,通过实影、虚影判断膜面朝向。3.观察检查玻璃颜色,也可用分光测色仪按本标准附录D的方法检验玻璃色差。6.2.21玻璃幕墙保温、隔热构造安装质量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
17、列规定:1.幕墙安装内衬板时,内衬板四周宜套装弹性橡胶密封条,内衬板应与构件接缝严密。2.保温材料应安装牢固,并应与玻璃保持30mm以上的距离。保温材料的填塞应饱满、平整、不留间隙,其填塞密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冬季取暖的地区,保温棉板的隔汽铝箔面应朝向室内,无隔汽铝箔面时应在室内侧在内衬隔汽板。6.2.22检验玻璃幕墙保温、隔热构造安装质量,应采取观察检查的方法,并应与设计图纸核对,查施工记录,必要时可打开检查。6.3 质量保证资料6.3.1玻璃幕墙工程的安装,应提供下列资料:1.玻璃幕墙的设计文件。2.玻璃幕墙的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和风压变形性能的检验报告及设计要求的其他必性能的
18、检验报告。3.幕墙组件出厂质量合格证书。4.施工安装的自查记录。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附录B 幕墙玻璃表面应力现场检验方法B.0.1玻璃表面应力测定点,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在距长边100mm的距离处,引平行于长边的两条平行线,并与对角线相交的四点处,即为测量点2.当玻璃短边长度不足300mm时,则在距短边100mm的距离上引平行于短边的两条平行线与中心线相交的两点以及几何中心点,作为测量点。3.对于己安装到工程上的玻璃,其应力测点可由检验方与被检方共同商定。B.0.2测量玻璃表面应力,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双折射率法:1)在被测玻璃的锡扩散层的测点处滴上几滴折射率油;2)将棱镜放置在被测点处
19、,调整光源灯泡的位置、反射镜角度,使视场内出现明暗台阶图形;3)用测微目镜读出台阶的高度d,精确到0.01mm;4)压应力或拉应力由图B.0.2确定;5)此时玻璃表面应力按下式计算:螅終d (B.0.2-1)式中表面应力,Mpa;K仪器常数,取352MPa/mm;d台阶高度,mm.2.GASP角度法:1)在被测玻璃的锡扩散层的测点处滴上几滴折射率油;2)将棱镜放置在被测点处,调整光源、反射镜角度,使视场内出现清晰的应力干涉条纹;3)旋转分度器,使十字丝平行于干涉条纹,读出角度瑁 返0.1;4)此时玻璃表面应力按下式计算:螅終.tg (B 0.2-2)式中表面应力(Mpa)取至0.01MPa;K
20、仪器常数,取41.952MPa;角度值(rad),tg璧街0.0001。附录C 幕墙现场淋水检验方法C.0.1将幕墙淋水试验装置安装在被检幕墙的外表面,喷水水嘴离幕墙的距离不应小于530mm,并应在被检幕墙表面形成连续水幕。每一检验区域喷淋面积应为1800mm*1800mm,喷水量不应小于4L/(m2.min),喷淋时间持续5min,在室内应观察有无渗漏现象发生。C.0.2幕墙淋水试验装置,在1800mm*1800mm范围内,单个喷嘴喷淋直径应为1060mm,四个喷嘴喷淋面积应为3.53m2,淋水总量不应小于14L/min。C.0.3喷嘴应安装在框架上,框架应用撑杆与被测幕墙连接,水管应与喷嘴
21、连接,并引至水源。当水压不够时,应采用增压泵增压。水流量的监测可采用转子流量计或压力表面两种形式。附录D 幕墙玻璃色差现场检验方法D.0.1选取测量点时,同一块幕墙玻璃的色差应在玻璃的中心和四角选取测量点,测量点的位置离玻璃边缘的距离应大于50mm;应以中心点的测量值作为标准,其余4点与该点进行色差比较,分别得出4个E*ad色差值,其最大色差为该块玻璃的色差。非同块幕墙玻璃之间的色差,应在目视色差有问题的玻璃上随机选取5个测量点,以其中最大或最小的点作为标准,计算与其他4点的色差E*ad。(上述色差均为反射色差)。D.0.2检验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试方法GB11942-89第4
22、条的规定。D.0.3E*ad色差值大于3CIELAB色差单位的幕墙玻璃应判定为不合格。D.0.4检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样品名称、状况、测量点的选取。2.仪器型号,标准照明体类型,照明观测条件及测孔面积(幕墙玻璃色差测量采用D65标准照明体)。3.偏离本附录的其他测量条件。4.按要求报告幕墙玻璃色差测量结果(幕墙玻璃的色差采用CIELAB色空间的色差单位)。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 不应” 或“不得”。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 或“ 可”,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二)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要求)” 或“应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