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试题精选从2010 园地精品系列: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与实践1 (2011江门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下列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共性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B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C代议制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D代议制表现形式多样【解析】B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的国家权力中心在皇帝而非议会;美国的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而非议会。所以
2、此题正确选项是 B。2 (2011山东济宁一中高三第二次质检)1762 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届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解析】B 1689 年英国制定权利法案 ,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18 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因此国王做法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3 (2011辽宁沈阳四校高三期中考试)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
3、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解析】B 此题考查的是对光荣革命对英国国家权力产生的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英国光荣革命前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王,革命后国家权力的中心转移到了议会。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4 (2011福建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 “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情形被根本改变是在(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C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4、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英国近代代议制完善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工业和商业的利益”是由于工业革命的顺利进展,在 1832 年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使资产阶级牢牢地控制了议会。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5(2011深圳高三第二次测试)1746 年,乔治二世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决了内阁的建议。于是,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请内阁复职。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此英国两党制形成,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B这种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对内阁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C它对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产生了
5、重要影响D它对内阁全体成员与政府事务集体负责起了重要影响【解析】A 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可知 BCD 项符合材料的意思。英国的政党制形成于工业革命时期,故 A 是不正确的,答案为 A。6 (2011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0 年 5 月 11 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 1974 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觐见女王,获得授权党内竞选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正式出任首相ABCD【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资本主
6、义君主立宪制下民主运作程序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要想成功当选英国首相首先参加党内竞选,在取得多数支持成为领袖后;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觐见女王,获得授权;最后正式出任首相。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7 (2011浙江宁波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英国( )A议会的出现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解析】B 根据所学,16
7、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结合材料,本题选 B 项。ACD 三项与材料限制王权无关。8(2011皖中名校联合体高三二联)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就此理解 18 世纪英国
8、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宪政制度 D地理位置【解析】C 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材料提及的政治制度可以看出宪政制度是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答案为 C。9(2011沈阳市级重点高中协作校统一测试)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D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英国的近代代议制保留了君主,通过光荣革命建立了君
9、主立宪制,后来通过责任内阁制的完善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而共和制是推翻君主制未保留封建残余故应排除 A 和 B 项;德国由于保留专制主义后来参加了一战和二战,最终选择了民主的联邦制,应该排除 C;所以此题应选择 D。10(2011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三)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B美国民主共和制C英国君主立宪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解析】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较少的腥风血
10、雨符合英国光荣革命的特点,故应选择 C。11(2011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三)钱乘旦、陈晓律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问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得足而又足。 ”由这种状况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果是( )A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C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 D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治中心【解析】D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英国为此进行了光荣革命,通过后来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下院代表由
11、人民选举代表产生,进一步完善是在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占据多数席位,从而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成果,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D。12(2011东北大联考高三阶段考) “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这里的“办法”是指( )A发动宫廷政变 B剥夺国王的立法权C实行民主共和制 D控制“行政专制”的办法【解析】B 注意材料中的“控制者”是指国王, “有效地控制控制者 ”的办法是指限制国王的权力,使之置于法律的约束下。因此 B 符合题意。A 与“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不符;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C 错误;D 的表述
12、不全面。答案为 B。13(2011福州三中高三期中考)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音译词,指的是(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护国主【解析】B 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注意材料中“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可见“巴厘满”对国王有制约作用。 “巴厘满”就是议会 parliament 的音译词。因此答案为 B。14(2011福州三中高三期中考)1762 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 45 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
13、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 “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威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A B C D【解析】D 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项中下议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不是国王任命,下议院对国民负责;项 1689 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能侵犯议会的征税权、言论自由;国王不能组织常备军;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等,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
14、,乔治三世做法明显违背了权得法案 。排除。答案为 D。15(2011福州三中高三期中考)有位学者把 17 世纪 40 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解析】B 本题考查东西方政治的发展。从明朝开始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衰落的趋势明显体现出来。而英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明末代皇帝崇祯暴亡后,大清王朝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英国查理一世暴亡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因而题中说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指中国仍固守
15、封建主义,英国朝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答案为B。16 (2011信阳高三一调)1714 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 ,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即乔治一世。由于乔治一世对英语和英国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于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 )A有利于内阁制的形式 B造成了英国统治的极端腐败C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国的关系D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解析】A 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国王不理政务,使内阁大臣的权力逐渐加强,从而逐渐形成了内阁,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 的说法有误;C 的说法与题意无关;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是在 18 世纪中叶,D 错误。答
16、案为 A。17 (2011安徽省百校论坛一联) “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 ”可见,代议制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议会主权 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 D普选制度【解析】D 直接民主适用于小国寡民的社会;现代社会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代议制下的议会更多是通过普选产生代表组成,代表民意。18 (2011安徽省百校论坛一联)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 “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
17、继人。 ”这里的“它”是指( )A议会 B法院 C内阁 D总统【解析】A 代议制民主政治下,一般来说,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美国例外) ,国家元首或行政首脑由议会间接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当这些国家公职人员渎职时,议会有权将其撤职重新进行选举。19 (2011江西安福中学高三入学考)英国人普遍认为沃尔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 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枢密大臣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解析】D 本题考察英国内阁首相的形成。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
18、”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 18 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20 (2011唐山高三摸底考)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曾先后颁布两个“宽容宣言” ,给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徒以信仰自由,并命令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在各教会宣读,引起了英国国教会主教的普遍反对。同时詹姆士二世残酷迫
19、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对手法国靠拢。詹姆士二世的做法( )A迎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B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激起了议会的强烈反抗,发动政变 D迫于拿破仑帝国压力向法国妥协【解析】C 材料反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1685 年詹姆士二世上台,大力压制反对派,并试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英国的国教是英国国教) ,引起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发对和不满,1688 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A 项说法错误;B 项导致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1640 年议会召开;D 项与材料时间不相符合,拿破仑帝国建立于 1804 年。21(2011吉林实验中学高三一
20、模)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 1640 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与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解析】B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在 1721 年华尔波尔内阁组建,而光荣革命是在 1688年,所以错误。22、 (2011江西吉安一中高三模拟考)某场革命被认为是“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 。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判断,其中合理的是
21、( )A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描述B是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夸张追忆C是对法国大革命的高度赞誉与肯定D是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准确观察【解析】A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其余三个革命都经过暴力和流血手段。23 (2011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类似,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的积极之处主要表现在( )A较好地解决了中央权力的制约平衡 B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C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 D较好地实现了权力分配问题【解析】C 根据所学,宋代加强中央集
22、权的措施有宋初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为了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政府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1787 年宪法面对邦联政府软弱无力,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如立法、征税、管理州际和国际贸易、发行货币、统领全国军队、对外宣战和缔约等,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
23、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据此本题反映了宋代和美国 1787 年宪法都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选 C 项。24 (2011北京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美国 1787 年宪法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 “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 。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 B民主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 1787 年宪法联邦制原则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和所学史实说明维护的是联邦至上性原则。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25、(2011郑州五校高三期中联考)美国一词“the United
24、 States of America”中的 States 的含义后来演变为( )A国家 B邦联 C州 D省【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由邦联国家到联邦国家的发展历程。美国独立之处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是 13 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但 1787 年美国宪法则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大于各州的权力。26、(2011扬州宝应高三调研)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共和国之祖国 (梁启超)其影响之深远,已让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望尘莫及。 ”他评价的是( )A、德国 B、中华民国 C、美国 D、法国【解析】C 本题较容易,美国通过 1787 年宪法确立了民主
25、共和制政体,对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题选 C 项。A 项德国通过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或半君主立宪制) ;B 项中华民国确立起共和政体,但很快被袁世凯破坏;D 项法国通过 1875 年宪法确立起共和政体,但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27 (2011中山实验高中高三期中考)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观点普遍 被西方思想家政治家所认同,为此,他们采取的措施有(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立分权制衡民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民
26、主政治。从题干中“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依据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可知为防止绝对权力西方采用的是分权制衡理论,选择 D 项。A 项错误,西方民主政体包括了君主立宪制;BC 两项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存在的。28 (2011安徽百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某老师在课件里展示的下列宪法条文最有可能出自(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A 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 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解析】C 本题考查了对教材相关内容的掌握,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
27、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本题材料符合 C 项。实际上完成本题也可以从材料“共和国总统”来排除 ABD 三项,A 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不符合共和国总统称呼;BD 美国和德国实行联邦制,与共和国称呼不同。29 (2011郑州四中高三一调)下列法律条文出自(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
28、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 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解析】D 通过题干中的“联邦议会” 、 “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等可知,这是君主立宪制,但封建残余很大,因此,出自于德意志帝国宪法。30 (2011宁夏银川高三第五次月考)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 握 ”此规定体现法国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
29、A体现了分权的原则 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内阁由总统提名组成,所以,内阁和总统都要对议会负责,故 D 项错误。ABC 均正确。31 (2011中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法国 1875 年宪法和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有( )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国会由两院组成 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A B C D【解析】B 本题考查了法国 1875 年宪
30、法和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有关知识点。项属于共同点,第项“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与史实不符,两国的元首都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第项“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说法错误,德国的议会受到限制。32 (2011黑龙江哈九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 )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 1787 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
31、 1787 年宪法,分析材料信息 “二百年前” “ 蛮荒大陆上” “ 这个稚嫩的国家” “ 超级大国”可以得知这个国家就是美国,故选 C。33(2011安徽红星中学与安工大附中高三联考)1873 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 (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解析】A 本题考察法国代议制的形成。从材料看,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不喜欢共
32、和政体,但是,他们又害怕君主派胜利(这说明君主派也有可能胜利),因为这样会导致更多的人站在极端共和派一边,结果导致他们担心的秩序混乱(可见 C 项错误)。这种复杂的心态,本身就说明了政局的错综复杂。所以 A 正确。此外,法国共和政体为资产阶级所建,所以B 错误。D 中的“绝对优势”表述与材料相反。34(2011广东新兴惠能中学高三一月)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民主的源头”、“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解析】B 材料中反映“民主
33、的源头”主要指希腊民主政治有关内容;“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是指罗马法有关内容;“议会之母”介绍英国议会制发展相关内容;“驴象之争”是指美国两党政治;“一票共和”介绍法国 1875 年宪法有关内容。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分析得出答案应该是 B,这本论著要讲述有关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内容。35(2011珠海市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 12 部宪法,17891875 年的 86 年内,法国平均每 7 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解析】C 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以封建贵族和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十分强大。作为统治阶级,他们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也日趋激烈。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1789 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政权在两者间反复易手。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材料说明的情况,正反映了由于法国封建势力十分强大,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