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别让逼学铸成孩子终身遗憾.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603917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让逼学铸成孩子终身遗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别让逼学铸成孩子终身遗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别让逼学铸成孩子终身遗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别让逼学铸成孩子终身遗憾)“你觉得孩子是在享受学习吗?”现场百余位家长,只有一位年轻的母亲举起了手,而她的孩子才 6 岁。2 日下午,晨报三位“超爸”候选人张健柏、宋玉斌、尹四德做客“晨报名师课堂”传授“育儿经”,开场的一个提问令在场的所有家长神情黯然。张健柏表示,他在武大授课时,曾当着近 300 名学生的面问过一个问题:12 年中小学生活,有谁觉得自己比较享受这个过程?当时,只有二三十人举手肯定。“这些考上国内一流大学的孩子,都不觉得学习是种享受,其他的孩子又会怎样看待学习?”张健柏提出这样的反思。宋玉斌说,他有一个学生,有着优越的家庭背景,从上幼儿园到中学、从参军到回汉上职校,全部是按照家

2、长的意愿生活。如今,20 岁的他开始反抗被安排,窝在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已两年半,体重从 130 斤暴增至 190 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不拘于课本。”尹四德表示,自己的女儿从小对生命科学很感兴趣,尽管他认为很枯燥,不适合女孩,但他还是尊重女儿的意愿。在美国学习生科近一年后,女儿兴趣发生转移,转修经济。求学路上虽然走了弯路,但他和女儿都认为值,那一年并没有白费。几位“超爸”奉劝广大家长,别让逼学铸成孩子终身的遗憾。好成绩从外围突破怎样让孩子更有竞争力?在小学阶段,第一是习惯养成,第二是思维开发,第三就是前程设计。 很多家长埋怨:“我孩子不学习,光看课外书。”我就问:“你认为什么是学习呢?”

3、“做作业,把课本做得烂熟。”“那你孩子都读些什么书?”“什么葫芦娃呀,水浒传呀,那玩意儿能提高成绩吗?”著名学者胡适曾说过:“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我们的孩子想看这些书,绝对是在扩充他们的知识面。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读课外书能让孩子的将来充满后劲,怎么能一概视为不学习?解决一个问题,是从一个点着手容易,还是从一个面着手容易?从一般的道理来讲,似乎是从一个点着手更容易。但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恰好相反。你解决这个点比较难,解决这个

4、面更容易;面的问题解决了,点自然就不攻自破了。家长越是为了孩子的升学,千方百计盯着他的分数,学习成绩越上不去,还容易形成孩子怪僻的性格。把单纯追求学习成绩这件事放一放,从外围开始突破,抓孩子的综合素质,情况倒有转折:柳暗花明又一村,船到桥头自然直。教育就是这么神奇,最怕功利性的追求。跳蚤的跳跃高度可以达到它身体的 400 倍左右,堪称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有人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总能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这次杯子底儿朝上,再把跳蚤放进杯子里。“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杯子底儿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杯子底儿的高度来调整自己的

5、跳跃高度。再过一阵子,这只跳蚤不再碰壁,而是在下面很压抑地跳动。一天后,实验者把杯子轻轻拿掉,跳蚤却还在原来那个高度上继续地跳。最可悲的是:从此以后,虽然杯子已不存在,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天天读课本,重复做题,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我设限”,培养出来的孩子越往后越没有竞争力。这是我当教师、做家长这么多年,一种过来人的经验。为什么还有家长硬逼孩子大量做作业?因为他们过分关注孩子某一次在班里的排名、总分。数学满分 100 分,这次孩子考了 90 分。坏了,数学出状况了。家长于是拼命让孩子把课本上的这些题,做来做去。结果孩子的智商、思维永远也达不到一个

6、更高的高度,变得越来越平庸。为了 10 分的差距,逼着孩子成天把那些中低档次的内容倒来倒去,这不是扼杀青少年思维的天性吗?我在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思维训练课时,讲到这样一道题:三个数字相同的四位数中,除 6111 外,与 6111最接近的数是多少?大家首先想到的是 6 不能动,否则将产生 1000 以上的差距。因此,只能动 1。很快有孩子举手:“6222。”我说:“好,这个答案好!”那个学生被鼓励得眉飞色舞。别的学生不愿意了,站起来:“6000。”我赶紧表扬:“好,也好!”这两个结果,与 6111 都相差 111。这时候,下面的孩子又举手了,说:“老师,我的结果比他的还好!”我问:“你的结果是多少呢?”“6166。”“哎哟,”我再次叫好:“这个好。”终于,又一个孩子大声说出了正确答案:“6066。”大家这才发现,6166 与 6111 相差 55,而 6066 比 6111 少45。我看着如梦初醒的孩子们:“大家为他鼓掌!这是最棒的结果!”的确,正确结果只有一个。但学生说出的每一个答案我都给出表扬。因为每一个答案背后都包含着孩子优秀的思维品质。只要孩子思考了,不管对错,都应该得到鼓励和表扬,这样,他们才敢于思考。现在不怕犯错误,将来才能少犯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