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考2010]—CPA《会计》串讲内容详解.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59923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10]—CPA《会计》串讲内容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备考2010]—CPA《会计》串讲内容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备考2010]—CPA《会计》串讲内容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备考2010]—CPA《会计》串讲内容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备考2010]—CPA《会计》串讲内容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1 / 35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CPA注册会计师串讲内部资料会 计高志谦一、客观题的关键知识点(一) 金融资产的关键知识点1交易性金融资产关键指标的推算,一是最终出售时投资收益的金额计算,二是累计投资收益的推算。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成本、每期投资收益、每期初摊余成本、转化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的计算。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损失额、最终出售时投资收益额的计算。(二) 存货的关键知识点1存货入账成本的推算,主要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模式测试,偶尔也以其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角度进行测试,以多项选择题为主要测试形

2、式。2存货的期末计价。(三) 长期股权投资的关键知识点1.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的计算;2.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付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冲抵顺序;3.同一控制下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时资本公积的计算;4.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日的确认标准;5.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原则;6.成本法与权益法适用范围的确认;7.成本法下收到现金股利时冲减投资成本额及投资收益额的计算;8.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计算以单项选择题出现;9.被投资方盈余或亏损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尤其是在被投资方资产账面口径与公允口径不一致时、被投资方的亏损使得投资方的

3、账面价值不足以抵补其承担部分时以及被投资方先亏损后盈余时的会计处理;10.被投资方所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现公允价值增值时投资方“资本公积”额的计算;11.掌握成本法转权益法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四) 固定资产的关键知识点1.固定资产在分期付款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每期财务费用的计算及每期期初长期应付款的现值计算;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债务重组方式下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3.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原则,尤其是盘盈时按前期差额更正的会计处理原则;4.固定资产弃置费的会计处理原则;5.固定资产减值计提额及后续折旧额的计算;6.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及折旧方法的复核所产生的指标修正属

4、于会计估计变更;7.固定资产改扩建后新原价的计算及后续折旧额的计算;8.固定资产出售时损益额的计算。2 / 35 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五) 无形资产的关键知识点1无形资产在分期付款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每期财务费用的计算及每期期初长期应付款现值的计算;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无形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3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原则;4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5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条件的确认;6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认原则;7无形资产减值的提取和后续摊销额的计算;8无形资产出售时损益额的计算。(六) 投资性房地产的关键知

5、识点1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原则;2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模式转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原则及关键核算指标的计算;3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转化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时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时的会计处理原则;4投资性房地产在处置时的损益额的计算。(七) 资产减值的关键知识点1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2每年需进行减值测试的资产认定,一个是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一个是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3资产可收回价值的确认原则、公允处置净额的计算中公允价值的选择标准、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计算中现金流量的确认原则及折现率的选择标准以及外币

6、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计算原理;4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5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提取与后续折旧或摊销额的计算;6资产组减值的计算。(八) 负债的关键知识点1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计提利息的分录、无法偿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原则、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以及辞退福利的费用归属;2增值税的抵扣凭证上、视同销售与不予抵扣的业务区分及会计分录、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时消费税与加工物资成本的关系确认;3应付债券中每期利息费用的计算、每期期初债券本金的计算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负债与权益的划分、转股前利息费用的推算以及转股时资本公积的计算。(九) 所有者权益的关键知识点1资本公积的组成内容及会计处理;2弥补亏损

7、的方式及会计处理。(十) 收入的关键知识点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以及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条件的比较;2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货折让及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对比;3代销方式、预收款方式、分期收款方式、附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方式、售后回购方式、售后回租方式以及以旧换新方式下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关键指标的计算;4无法可靠估计相关要素时劳务收入的确认方法及账务处理;5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收入的确认原则及账务处理;6特殊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对比;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3 / 35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

8、!7建造合同收入在完工百分比法下各项收入、支出指标的计算;8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业务范围界定。(十一) 财务报表的关键知识点1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 、 “预收账款” 、 “应付账款” 、 “预付账款” 、 “存货”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长期应收款” 、 “长期待摊费用”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投资性房地产” 、 “长期股权投资” 、 “固定资产” 、 “无形资产” 、 “开发支出” 、“商誉”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应付职工薪酬” 、 “应交税费”及“库存股”的编制方法。2现金流量表中关键项目的填写,具

9、体操作方法分为三种:采用公式推导方法认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两个项目。采用对号入座的认定方法填列经营活动中“其他收入”项、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支出”项、 “支付的各项税费” 项和“其他支出”项;投资活动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项、“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项、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净额” 项和“ 投资支付的现金” 项;筹资活动中“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 “借款收到的现金”项、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出的现金”项,理论测试方式以多项选择题为主,计算测试方式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以多项选择题

10、方式测试附表中由净利润推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各项目间的勾稽关系。(十二) 或有事项的关键知识点1预计负债金额的确认及费用的归属方向;2待执行合同的会计处理。(十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关键知识点1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成本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十四) 债务重组的关键知识点1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下债务人的重组收益及非现金资产转让损益的计算;2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下债权人的重组损失及换入非现金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3修改偿债条件方式下(包括不存在或有条件和存在或有条件两种情况)债务人重组收益及新的应付账款入账额的计算。(十五

11、) 借款费用的关键知识点1开始资本化日、停止资本化日及暂停资本化的认定原则;2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3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4既有专门借款又有一般借款方式下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十六) 股份支付的关键知识点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十七) 所得税的关键知识点1暂时性差异的类别确认;2 “应交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所得税费用”等三个关键指标的计算;3某时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推算,尤其是在改变税率的情况下。(十八) 外币折算的关键知识点1记账本位币的确认原则;2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4 / 35 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更多会

12、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3外币报表折算中汇率的选择。(十九) 租赁的关键知识点1融资租赁的确认原则;2经营租赁时租赁双方损益的计算方法;3融资租赁下承租方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4融资租赁下承租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方法;5融资租赁下出租方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计算;6售后回租时递延收益的分摊方法。(二十) 会计政策变更的关键知识点1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界定;2追溯调整法下会计政策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时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指标的推算。(二十一)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关键知识点1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辨认;2调整事项中所得税费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推算。(二十二) 企业合

13、并的关键知识点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二十三) 合并会计报表的关键知识点1合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及会计调整分录;2抵销分录编制中相关指标的推算。(二十四) 每股收益的关键知识点1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2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二、计算题的设计模式预测及典型案例解析(一)金融资产专题在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计算题的主要选材。【典型案例】甲公司于 2006 年 1 月 2 日购入乙公司于 1 月 1 日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的面值为 1000 万元,票面利率为 10%,期限为 5 年,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该债券投资被甲公司界定为持

14、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支付了买价 1100 万元,另支付经纪人佣金 10万元,印花税 2000 元。经计算,该投资的内含报酬率为 7.29%。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以下甲公司以下业务的会计处理。(1)2006 年初购买该债券时;(2)2006 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3)2006 年末乙公司因债务状况恶化,预计无法全额兑现此债券的本息,经测算甲公司所持债券的可收回价值为 1010 万元;(4)2007 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5)2008 年初甲公司因持有该债券的意图发生改变,将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当日其公允价值为 900 万元。(6)2008 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7

15、)2008 年末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 700 万元;(8)2009 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9)2009 年末乙公司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已达到事实贬值,经认定此时的可收回价值为 500 万元;(10)2010 年初甲公司将此债券出售,售价为 450 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答案与解析】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5 / 35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1)2006 年初购买该债券时;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成本1100100.21110.2(万元) ;2006 年购入该债券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利息调整 110.2贷:银行存款 1110.2(2)

16、2006 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 当年利息收益 票面利息 年末摊余成本2006 年 1110.20 80.93 100.00 1091.13 备注:7.29%;100010%+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利息 1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9.07投资收益 80.93(3)2006 年末乙公司因债务状况恶化,预计无法全额兑现此债券的本息,经测算甲公司所持债券的可收回价值为 1010 万元;由于此时的摊余成本为 1091.13 万元,相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 1010 万元,发生贬值 81.13 万元,分录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 81.13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81.13(

17、4)2007 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年份 年初可收回价值 当年利息收益 票面利息 年末摊余成本2007 年 1010.00 73.63 100.00 983.63 备注:7.29%;100010%+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利息 1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37投资收益 73.63(5)2008 年初甲公司因持有该债券的意图发生改变,将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当日其公允价值为 900 万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0利息调整 64.76(110.2-19.07-26.37)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3.63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81.13贷:持有至

18、到期投资成本 1000利息调整 64.7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64.76(6)2008 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年份 年初公允价值 当年利息收益 票面利息 年末摊余成本2008 年 900.00 65.61 100.00 865.61 6 / 35 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备注:7.29%;100010%+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利息 1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34.39投资收益 65.61(7)2008 年末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 700 万元;由于此时的摊余成本为 865.61 万元,相比此时的公允价值 70

19、0 万元,发生贬值 165.61万元,由于此时没有证据表明此贬值是非暂时状态,因此应作公允价值调账处理,分录如下: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65.61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65.61(8)2009 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 当年利息收益 票面利息 调整摊余成本 年末摊余成本2009 年 700.00 51.03 100.00 48.97 651.03 备注:7.29%;100010%+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利息 1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48.97投资收益 51.03(9)2009 年末乙公司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已达到事实贬值,经认定此时的可收回价

20、值为 500 万元;由于此时的摊余成本为 651.03 万元,相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 500 万元,发生贬值 151.03 万元,另外,此时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借方余额为 249.24万元(165.61+83.36) ,即此暂时贬值应一并认定为正式损失,具体处理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27(151.03+249.24)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9.2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1.03(10)2010 年初甲公司将此债券出售,售价为 450 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借:银行存款 45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8.6公允价值变动 481.4(164.76165.611

21、51.03)投资收益 50(450+18.6+481.410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0(二)长期股权投资专题【典型案例】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率为 17%,适用所得税率为 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 10%提取,2008 年2012 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2008 年 4 月 1 日甲公司在二级股票市场上购买了乙公司 15%的股份,共计 150 万股,每股买价为 12 元,发生交易费用 3 万元,甲公司无法达到对乙公司的重大影响,因此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2。乙公司 2008 年初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800

22、0 万元,假设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7 / 35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等于账面价值。3.2008 年 3 月 25 日乙公司宣告分红,每股红利为 0.5 元,实际发放日为 4 月 10 日;4.2008 年 12 月 31 日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增值 300 万元;5.2008 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800 万元,其中 13 月实现净利润 100 万元,此净利润的账面口径等于公允口径,下同;6.2009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以库存商品从丙公司换得乙公司 25%的股份,共计 250 万股,该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为 2

23、000 万元,账面余额为 1600 万元,增值税率为 17%,假定未发生其他税费。至此,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 40%,具备对乙公司的重大影响能力。7.2009 年 5 月 3 日乙公司宣告分红,每股红利为 0.6 元,实际发放日为 6 月 2 日;8.2009 年末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贬值 80 万元;9.2009 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2000 万元;10.2010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以增发股票 200 万股为对价换取了丁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份 150 万股,致使甲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 55%,甲公司每股股票的面值为 1 元,公允价值为 13 元,假定未发生交易费用;

24、11.2011 年末乙公司决策失误致使当年发生严重亏损,额度高达 4000 万元,经测算,该投资的可收回价值为 5600 万元;另,乙公司所得税率为 25%。根据上述资料,作出如下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金额单位以万元为准)1.2008 年 4 月 1 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 15%股份时;2.2008 年 4 月 10 日收到股利时;3.2009 年初由于新增股份致使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影响程度达到重大影响,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追溯分录;4。2009 年初甲公司以库存商品交换乙公司 25%股份时;5。认定第二次投资时的商誉;6.2009 年分红的会计处理;7.2009 年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

25、生贬值时;8.2009 年末乙公司实现净利润时;9.2010 年初甲公司通过股权交换取得乙公司 15%股份时;10。由于甲公司达到对乙公司过半股权的控制,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转化为成本法的追溯分录;11.2011 年初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2.2011 年末因长期股权投资贬值应提的减值准备。【答案及解析】1.2008 年 4 月 1 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 15%股份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1728(1501230.5150)应收股利 75(0.5150)贷:银行存款 18032.2008 年 4 月 10 日收到股利时:借:银行存款 75贷:应收股利 753.2009 年初由于新增股

26、份致使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影响程度达到重大影响,应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相关追溯分录如下:(1)追溯初始投资时甲公司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方公允可辨认净资产中属于甲公司的份额之差:2008 年 4 月 1 日乙公司公允可辨认净资产额80001000.510007600(万元)8 / 35 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甲公司持有的公允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760015%1140(万元) ;甲公司初始投资成本 1728 万元超过其所占公允可辨认净资产份额 1140 万元的差额588 万元视为购买的商誉,在账上一反映,因此对此无需追溯。(2)追溯

27、认定 2008 年乙公司盈余对投资的影响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5(800100)15%贷:盈余公积 10.5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4.5(3)追溯认定 2008 年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对投资的影响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33.75300(125%)15%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3.75(4)将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账面余额转为“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728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17284。2009 年初甲公司以库存商品交换乙公司 25%股份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34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8、340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贷:库存商品 16005。认定第二次投资时的商誉第二次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2340 万元;2009 年初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80008000.5100030075%8525(万元) ;第二次投资对应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852525%2131.25(万元) ;第二次投资购买的商誉价值23402131.25208.75(万元) 。6.2009 年分红的会计处理如下:(1)2009 年 5 月 3 日宣告分红时借:应收股利 240(0.640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0(2)6 月 2 日发放时借:银行存款 240贷:应收股利 2407.200

29、9 年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贬值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8075%40%)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248.2009 年末乙公司实现净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0贷:投资收益 8009.2010 年初甲公司通过股权交换取得乙公司 15%股份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2600贷:股本 2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40010。由于甲公司达到对乙公司过半股权的控制,因此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转化为成本法,相关追溯分录如下: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9 / 35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1)将基于 2008 年业务所作的

30、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追溯分录全部反调:反向追溯 2008 年乙公司盈余对投资的影响借:盈余公积 10.5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4.5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5反向追溯 2008 年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对投资的影响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3.75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33.75 将当初由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账面余额转为“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的分录反调: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1728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728(2)对 2009 年的权益法会计核算追溯调整为成本法:将第二次追加投资的明细账进行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2340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

31、本 2340将权益法下的分红处理调整为成本法下的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0贷:盈余公积 24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16将当年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贬值的处理进行反调: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2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8075%40%)将当年乙公司盈余对投资的影响反调:借:盈余公积 8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2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011.2011 年初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728234026006668(万元) ;12.2011 年末因长期股权投资贬值应提减值准备 1068 万元(66685600) 。(三)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及债务

32、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专题【典型案例 1】甲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凡资料中涉及的其它企业,需交纳增值税的,皆为 17%的税率) ,所得税税率为25%。2007 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2 月 5 日甲公司以闲置的一块土地置换急需用的一批原材料。已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余额为 2000 万元,累计摊销 200 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 2500 万元,转让无形资产按 5%交纳营业税。换入的原材料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1880.34 万元,并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 319.66 万元。因材料价值较低,交换中对方

33、企业按协议补付了银行存款 300 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6 月 30 日即中期末,按规定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上述原材料经领用后,截止 6 月 30 日止,账面成本为 800 万元,市场价值为 750 万元。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造成市场上用该材料生产的产品的售价也相对下降。假设利用该材料所生产的产品售价总额由1050 万元下降到 950 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 970 万元,将上述材料加工成产品尚需投入170 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 15 万元。(3)8 月 15 日,因甲公司欠某企业的原材料款 1000 万元不能如期归还,遂与对方达成债务重组协议:10 / 35 更多会

34、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用银行存款归还欠款 50 万元;用上述原材料的一半归还欠款,相应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 350 万元(假定上述原材料未发生增减变动) ;用所持 M 公司股票 80 万股归还欠款,股票的账面价值(成本)为 240 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反映在账中,债务重组日的收盘价为 500 万元。假设在债务重组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在办完有关产权转移手续后,已解除债权债务关系。(4)12 月 31 日,按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用上述原材料生产的产品预计售价为 700 万元,相关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 20 万元

35、,预计生产成本 600 万元;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 400 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 380 万元。【要求】(1)对甲公司 2 月 5 日以土地置换原材料进行账务处理(2)对甲公司 6 月 30 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账务处理(3)对甲公司 8 月 15 日债务重组作出账务处理(4)对甲公司 12 月 31 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账务处理。 (单位:万元) 【答案及解析】 (1)对甲公司 2 月 5 日以土地置换原材料进行账务处理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到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300/ 2500=12% 25%;因补价占交易金额的 12%,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36、 300原材料 1880.34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19.66累计摊销 200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2000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5005%) 125营业外收入 5752500(2000200)125 (2)对甲公司 6 月 30 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账务处理根据准则规定,材料价格下降使得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产成品的生产成本时,该材料应该按照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950-15=935(万元)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 970 万元,即材料价格下降表明其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因此原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计算原材料

37、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期末价值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将材料加工成产品尚需投入的成 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950-170-15=765(万元)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765 万元,成本为 800 万元,需计提跌价准备 35 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35贷:存货跌价准备 35(3)8 月 15 日甲企业债务重组账务处理如下借:应付账款 1000贷:银行存款 50其他业务收入 3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5017%) 59.5交易性金融资产 240投资收益(500240) 260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11 / 35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

38、:/!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1000503501.17500)40.5借:其他业务成本 400贷:原材料(800 万50%) 400借:存货跌价准备 (35 万50%) 17.5贷:其他业务成本 17.5(注:用原材料的一半抵债,应按相应比例结转存货跌价准备)(4)12 月 31 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70020=680(万元)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生产成本 600 万元;根据准则规定,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其生产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年末时,原材料的成本为 400 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9、17.5 万元,故应冲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7.5 万元:借:存货跌价准备 17.5贷:资产减值损失 17.5【典型案例 2】甲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所得税率为 33%,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 15%提取,其中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10%,任意盈余公积为 5%。甲公司每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 800 万元。每年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 4 月 16 日,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为 3 月 11 日。1甲公司 2001 年 9 月 1 日赊销商品一批给丙公司,该商品的账面成本为 2800 万元,售价为 3000 万元,增值税率为 17%,消费税率为 10%,丙公司因资

40、金困难无法按时偿付此债权,双方约定执行债务重组,有关条款如下:(1) 首先豁免 20 万元的债务;(2) 以丙公司生产的 A 设备来抵债,该商品账面成本为 1800 万元,公允售价为2000 万元,增值税率为 17%,甲公司取得后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设备于 2001 年 12 月 1 日办妥了财产转移手续。(3) 余款约定延期两年支付,如果 2003 年丙公司的营业利润达到 200 万元,则丙公司需追加偿付 30 万元。(4) 甲公司于 2001 年 12 月 18 日办妥了债务解除手续。(5) 丙公司在 2003 年实现营业利润 230 万元。2甲公司将债务重组获取的设备用于销售部门,预计净残

41、值为 10 万元,会计上采用 5 年期直线法折旧口径,税务上的折旧口径为 10 年期直线折旧。2003 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 1210 万元,2005 年末的可收回价值为 450 万元。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始终未变。3甲公司于 2006 年 6 月 1 日将 A 设备与丁公司的专利权进行交换,转换当时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 288 万元。丁公司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 330 万元,已提减值准备 40 万元,公允价值为 300 万元,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率为 5%,双方约定由甲公司另行支付补价12 万元。财产交换手续于 6 月 1 日全部办妥,交易双方均未改变资产的用途。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4甲公司

42、对换入的专利权按 4 年期摊销其价值,假定税务上认可此无形资产的入账口径但摊销期限采用 6 年期标准。52007 年 2 月 14 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甲公司 2006 年报告时发现上述专利权自取得后一直未作摊销,提醒甲公司作出差错更正。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以下要求。1. 作出甲公司债务重组的账务处理;2. 作出甲公司 2003 年、2004 年和 2005 年 A 设备的折旧及减值准备处理;12 / 35 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3. 作出甲公司 2003 年、2004 年和 2005 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4. 作出乙公司以

43、专利权交换甲公司设备的会计处理;5作出甲公司 2007 年差错更正的账务处理。【答案及解析】1.债务重组的账务处理(1)2001 年 12 月 18 日债务重组时:借:固定资产 2340营业外支出 20应收账款 1150贷:应收账款 3510(2)2003 年收回余额时:借:银行存款 1180贷:应收账款 1150营业外支出 302. 甲公司 20032005 年设备折旧及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如下:(1)2003 年的折旧处理如下:借:销售费用 466贷:累计折旧 466(2)2003 年计提减值准备 198 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198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98(3)2004 年、2005

44、 年的折旧处理如下:借:销售费用 400贷:累计折旧 400(4)2005 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400 万元而其可收回价值为 450 万元,说明其账面价值有所恢复,但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价值一旦贬值不得恢复,所以2005 年末应不作调整。3甲公司 20032005 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1)2003 年的所得税处理:借:所得税 264递延所得税资产 142.23(233198)33%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06.23(800233198)33%(2)2004 年的所得税处理:借:所得税 264递延所得税资产 55.11(16733%)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19.11

45、(800167)33%(3)2005 年的所得税处理:同 2004 年。4丁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补价所占比重12300100%4% 25%,所以,该交易属于非货币性交易。(2)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30012288(万元) ;(3)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 288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银行存款 12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 http:/13 / 35更多会计税务管理精品资料请访问:http:/!营业外支出 5300-(330-40)-3005% 贷:无形资产 330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5甲公司更正会计差错的处理如下:(1)甲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成本28812300(万元)

46、;(2)甲公司本应于 2006 年摊销无形资产价值 43.75 万元(3004712) ;(3)甲公司在 2007 年作如下差错更正: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3.75贷:累计摊销 43.75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9.625(300671233%)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625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8125(300/4 7/12300/67/12)33%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812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9.312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9.3125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93125 任意盈余公积 1.46562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396875 【典型案例 3】南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公司”) 为了建造一条生产线,于2007 年 1 月 1 日专门从中国银行借入 8000 万元借款,借款期限为 2 年半,年利率为 6%,利息每季末一次支付。该生产线由生产设备提供商甲外商投资公司负责建造,双方约定,在试生产中生产出批量合格产品后,作为验收标准。南海公司与甲公司签订的生产线建造合同的总价款为 16000 万元。 (1)2007年发生的与生产线建造有关的事项如下:1月1日,生产线正式动工兴建,当日用银行存款向甲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3000万元。2月1日,用银行存款向甲公司支付工程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