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行卓越绩效模式 提升企业管水平(2007 年 3 月 18 日)今天,我们召开莱钢推进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全国质量奖启动大会,全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推动莱钢管理全面升级,这对加快莱钢做强进程、实现“ 建设一流钢铁强企”的战 略目标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在此,我代表莱 钢集团公司对各位领导、 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借此机会,对长期关心支持莱钢建设发展的中国质量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和部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质量观念持续提升,质量领域不断拓展,人们除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对生活质量、文
2、化质量、环境质量、发展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追求,质量逐步上升为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突出问题。在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旋律的今天,各级组织、 单位不得不重新审视质量管理问题。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企业的生命。我们必须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质量,实现 从注重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到追求企业经营发展质量的根本性转变,从以实物 产品为中心的小质量观念向以质量文化为基础大质量概念的转变,建立全新 的 、适 应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要 求 并 能 自 觉 履 行 社 会 责 任 的 现 代 质 量 观 。为全面推广卓越绩效模式,推动我国质量管理持续上水平,中国质
3、量协会自 2001 年成功启动了全国质量奖评审工作。全国质量奖是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该奖项 的评审标准采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这一准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从指导思想到技术方法的变革与创新,是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学习贯彻这套标准是推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企业导入这套标准,对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来评价企业的绩效是否达到卓越的程度。这个标准可以作为国家、行业和地方评定质量奖的依据。二是用来引导企业走卓
4、越经营之路。企业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之后,可以向着更高的质量目标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建立一个有机的质量控制体系,以此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起点。卓越绩效标准为追求卓越的企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评价依据,为卓越企业营造了一种保持管理优势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员工素质的持续提升和为达到企业目标所做的工作上;在企业外部,表现为企业发展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 谐发展所承担的责任上。截止到 2006 年,全国已有 44 家企业获得了全国质量奖,其中钢铁企业有 5家,分别为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4)、济南钢铁
5、股份有限公司(2004)、湖南华菱集团涟源钢铁有限公司(2005)、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莱钢作为全国 10 大钢铁企业之一,尽管起步较晚,但我们的基础工作已全面展开,并且绩效明显。我们分别于 1997 年、2001 年通过了质量、职业 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个体系的认证工作,成为冶金行业第一个三证齐全的企业。 为适应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优化管理模式,2006 年初我们又对三个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并于 2006 年 5 月通过国金恒信认证审核。“ 十五”期间,我 们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在 实 现 跨 越 式 发 展 、跻
6、身全 国 十 大 钢 行 列 的 同 时 ,工 艺 和 产 品 结 构 不 断 优 化 ,管 理 水 平 、产 品 质 量 持 续 提 升,主 导 产 品 获 得 了 国 家 和 省 部 级 多 个 奖 项 ,其 中 热 轧 H 型 钢 获 得 “中 国 名 牌 产 品 ”称号 ;热 轧 带 肋 钢 筋 获 得 “国 家 免 检 产 品 ”称 号 ;热 轧 H 型 钢 、热 轧 带 肋 钢 筋 、热 轧 钢 带、齿 轮 钢 、轴 承 钢 等 十 种 产 品 获 得 “山 东 名 牌 产 品 ”称 号 ;HRB400 热 轧 带 肋 钢 筋 、热轧 H 型 钢 、齿 轮 钢 、轴 承 钢 、40
7、Cr 热 轧 圆 钢 、45 优 质 碳 素 结 构 钢 六 种 产 品 获 得 “冶金 产 品 实 物 质 量 金 杯 奖 ”称 号 ;以 提 高 创 造 力 为 核 心 的 学 习 型 企 业 建 设 、提 升 钢铁 企 业 发 展 品 质 的 管 理 两 项 成 果 分 别 荣 获 第 十 届 、第 十 二 届 国 家 级 企 业 管 理 现 代化 创 新 成 果 一 等 奖 ;同 时 ,莱 钢 先 后 被 授 予 中 国 大 中 型 工 业 企 业 竞 争 力 百 强 企 业 、全 国 名 优 产 品 售 后 服 务 优 秀 企 业 、国 家 重 合 同 守 信 用 企 业 、全 国
8、质 量 管 理 先 进 企 业、国 家 技 能 人 才 培 育 突 出 贡 献 奖 企 业 、山 东 省 AAA 级 信 誉 企 业 、山 东 省 管 理 创 新十 佳 企 业 、国 家 级 AAA 级 信 用 企 业 、山 东 省 安 全 生 产 先 进 企 业 、山 东 省 环 保 先 进企 业 、山 东 省 省 级 清 洁 工 厂 、山 东 省 水 污 染 防 治 先 进 企 业 等 荣 誉 称 号 。2004 年 ,还获 得 了 山 东 省 质 量 管 理 奖 。这些成绩和荣誉为我们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争创全国质量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 看 到 自 身 优 势 的 同 时 ,我 们 也
9、要 清 醒 地 认 识 到 自 身 存 在 的 差 距 和 不 足 ,管 理工 作 中 还 存 在 一 些 薄 弱 环 节 ,特 别 在 产 品 质 量 、服 务 水 平 、节 能 减 排 、循 环 经 济 等方 面 ,与 国 内 外 先 进 企 业 比 还 有 较 大 差 距 ,还 不 适 应 “做 强 ”的 要 求 ,企 业 的 整 体 运营 质 量 和 效 益 还 不 够 理 想 。在 中国质量管理第三次浪潮滚滚而来之际,我 们要充分把握机遇,顺势而动,借力而为, 让卓越绩 效模式在莱钢迅速生根、全面开花结果。但推行卓越绩效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工作。“ 创奖”不是最终的
10、目的,关键是促进我们的整体管理水平迅速与国际接轨,全面提高莱钢的核心竞争力。 为确保推进工作顺利开展,在此我提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认识。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将多种管理系统整合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是一种全面均衡提升组织绩效和能力的先进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知己知彼的科学评价机制,它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以持续改进为动力,从领导、 战略、 顾客与市场、资源、 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 经营成果等七个方面指导企业追求卓越,不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以期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增强危机意识、 质量意识、发 展意识、
11、卓越意识,尽快在全集 团形成“ 大质量”理念,掌握系 统科学的管理理论、务实高效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工具,使莱钢 能够建立持续改进和提升经营质量的优秀管理模式,不断在新的管理平台上实现新的发展。第二、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团队学习力。任何事物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在不断的查找问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实现,作 为一个企业,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自我评价的准则,同时也被专家们誉为企业自我诊断的听诊器,一旦诊断方法为全员所掌握,将会在全公司掀起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潮,掀起一场不可阻挡的质量管理的革命。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单位、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以本次推进会为契机,在加强自学、
12、深入研究的同时,抓好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工作。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学习力、创新力和超越力,将卓越绩效模式运用到莱钢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对问题的追根溯源,对标准的持续改进,推动企业管理不断升级,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三、坚持系统思考,不断追求卓越。 ISO19001:2000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ISO14001:2004环 境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及 使 用 指 南 、GB/T280012001职 业 健 康 安 全管 理 体 系 规 范 这 三个标准均是符合性标准,对产品质量、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具有较强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通过“ 三级监控” 机制的实施,莱
13、钢 QES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绩效明显,顺利通过了认证和监督审核工作;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成熟度更高的标准,它兼容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所有要求,所以在卓越绩效模式的推行过程中,我们要本着系统思考的理念,以原有的“三个体系” 为基础,以新模式的 11 个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框架,大胆探索,努力实践, 创新运用,最 终形成独具莱钢特色的卓越绩效模式。第四、加强组织领导,全员协调配合。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争创“ 全国质量奖”不是哪个部 门、哪个人的事情,是全集 团广大干部 职工共同的任务目标。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指导委员会和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习贯彻好通知精神,统筹安排好各项工
14、作, 层层落实责任,确保生产经营与推进工作的有序进行;各工作小组要按照评价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抽调业务骨干参与此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为确保推进工作的有效开展,推进工作要与公司经济责任制挂钩,推进办公室负责制定卓越绩效模式推进考核细则,并监督执行。全体员工要积极配合咨询专家的工作,在诊断过程中为咨询专家提供真实、详尽、系统的信息资料,根据专家的诊断建议,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优化作业规范,持续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素质。同志们,2007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莱钢加快实施新战略、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一年。新形势、新 环境、新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面临行业转型和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同样也面临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巨大压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任务。我们一定要冷静面对钢铁企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增强企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为契机,优化管理和运行体制,加快调整优化结构,着力自主创新,提高发展品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尽快实现 “建设一流钢铁强企”的战略目标,为建设钢铁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