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老的脱粒机碌碡古老的脱粒机碌碡2011年04月03 日古老的 脱粒机 碌碡 童年的记忆 前几天,我发了一篇博文打夯与夯歌,其中提到用碌碡做夯。好友“岩石”不知碌碡为何物,要我解释一下。其实在北方农村生活过、年龄稍长的人,大概对碌碡都不陌生,由于岩石老兄是贵阳人,所以不知道也就很正常了。 碌碡,标准读音为“li zhou”。但按我们老家的方言,读作“l zhu”(绿柱)。它是一种农具,用青石做成,是圆柱体,一端稍粗,一端略细,这样易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为了增强碾轧效果,碌碡表面凿有一些规则的沟槽。 碌碡的两端,各凿一个半圆形凹坑,里面粘有防止磨损的铁片,然后用一个两侧 带有向内侧凸起的木橛的口
2、字型木框把石柱套上,再在木框拴上绳子,就可以用了。宋代诗人楼璹有一首耕图二十一首碌碡的诗:“力田巧机事,利器由心匠。翩翩转圜枢,衮衮鸣翠浪。三春欲尽头,万顷平如掌。渐暄牛已喘,长怀丙丞相。”就很形象的描述了碌碡的外形和用途。 碌碡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它最晚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生产中运用,在遥远而漫长的农耕历史中,它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古老的 脱粒机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它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村里人家的生活是贫穷而落后的,连电都没有,偌大的村找不到一辆拖拉机,所有农活全靠人工完成,用的都是锨、镢、镰、杈、筢、扁担、扫帚、小推车等一些最原始的工具。我
3、们老家粮食作物以小麦、 玉米 为主,特别是冬小麦,种植面积很大。遍野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常被城里人误作韭菜。那时没有 脱粒机 ,小麦 脱粒 是全靠碌碡来完成的。 “三夏没有一秋长,三秋没有一夏忙。”夏天麦收时节是一年中最忙的。农活最大的特点是季节性强,耽误不得,所以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之说。麦熟一晌,到了季节,大片的小麦就都成熟了,必须抢收。那时没有收割机,全靠人们用镰刀割。收割后的小麦由壮劳力用小推车运到生产队的场上,由女社员用一个类似梳子的东西,把麦秆上的麦叶梳下来,然后再用镰头将麦穗割下,将麦秸整齐捆好。因为那时村里人住的都是土坯房,房顶用麦秸防雨和保温,并且需要定期更换,所以麦秸
4、有着重要的用途。我们老家对这道工序有一个称呼,叫做“亚麦子”。“亚麦子”是方言,这里的“亚”只是借用其音,现代汉语词里没有相应的字。麦穗晒上几天后,碌碡就派上用场了。早先是靠人力拉着碌碡的,后来生产队有了牛、驴等大牲畜,拉碌碡的任务就由这些牲畜来完成了。一个人站在打麦场中间,用缰绳控制着牲畜,拉着碌碡在打麦场上一圈一圈地转,把麦粒从穗子上碾轧下来。拉碌碡的牲畜要戴上铁丝编织的“笼嘴”和帆布做的“捂眼”。我知道戴“笼嘴”是为了防止牲畜偷吃小麦,但不明白戴“捂眼”有何用,或许是为了防止牲畜转圈转晕吧。 麦穗用碌碡碾轧好后,把上面的麦穰用筢子搂去,将带糠的麦粒堆好,进入下一道工序“扬场”。“扬场”一
5、般需两人配合完成,一人用木锨铲起麦粒,装到另一人的簸箕里,然后逆风用力扬出去,在“力”和“风”的作用下,使麦粒与麦糠分离。经碌碡碾轧过的麦穗,常常根据情况重复轧几遍,俗称“拦穰”。 碌碡除了轧麦子,还有其他用途。一是轧场。大集体时期,生产队是最基础的集体单位,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场。早先场的地面都是土的,用前需要先用工具平整一下,再用碌碡轧实。二是轧地,一般是在初春,为了保墒早发苗,用小一些的碌碡来轧地。再一个用途就是我在打夯与夯歌所提到的用来做夯了。 碌碡滚滚,岁月悠悠。随着 脱粒机 、联合收割机的相继问世,碌碡作为农耕文明的最后坚守者之一,也走完了它的历史行程,日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近年来我回老家还能见到石碾、石磨,但已经有很久没有看见碌碡的踪影了。碌碡,这种普通的农具现在也成了一种古董。尽管它的消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我还是很怀念当年用碌碡的日子 。 碌碡,这种最古老的 脱粒机 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