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D 使用技巧大全画了六七年的规划图(学生时代也算哦),现在做项目的负责人了。不知道以后还会有多长时间自己亲自画图,特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教训和心得告诉大家,让大家分享一下(工作六年以下的)或呕吐一下(限比我高很多的高手)。东西比较杂,从大的工作方法到很细微的操作都有,有不成熟的地方请赐教 第一章 工作目标篇(最高层面) 我们为什么要画图: 不管你是用什么软件绘制或表达,有些废话我必须强调一下:画图时要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图纸是一种直观、准确、醒目、易于交流的表达形式。所以我们最后完成的东西一定是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表达一个规划师的观点,或者暴露一些我们想给大家展示的
2、问题。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有价值的图纸其实是手绘的设计思路的原稿,因为它原始、纯粹、简洁,与设计者的脑袋更接近。 好的计算机绘制的图纸是什么样子的: 鄙人认为:“醒目、简洁、准确”(请大家体会一下排位次序)是好的计算机绘制图纸的标准。要让一套图纸保持大体风格统一,每张又有鲜明的特色。A3 大小让人 2 米外轻度近视也能看见你要表达的主题内容,A1 大小要让人在 10 米外灯光不足也能分辨个十之六七,不至于把工业区和居住区搞混淆,也不会把小学看成加油站。 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有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和习惯来支撑,无论是一个人搞定一个项目所有图纸还是一个工作小组合作,为了高效、高质
3、量完成图面表达,都需要一些好的工作框架。 第二章 工作方法篇(战略层面) 作为项目负责人,必须作好三件事情(每个都跟画图息息相关):把握设计思路、控制图纸深度、明确工序分工。如果您是画图崽,碰到了一个疑似神仙大师的项目负责人(方案不做只吹,临汇报前一天通通搞定),那就有的你改的了。比方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控规,象这种情况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后期 photo 身上,因为有的你改的。应当以完成 cad 总平面为第一要务,总平面要充分体现老板的疑似天柴的设计思想,与老板多多交流 cad 的总平面,得到充分肯定后,大家以此为基础分开绘制相应图纸。 项目进行到每个阶段都对应不同的图纸深度要求。假如分为三个阶段
4、:初步方案-初稿-会审稿,画图前我们会大致估计一下要出哪些图纸,不到会审稿我一般不出 photo(哈哈,让甲方有一个渐入佳境的感觉,哇,您们的图纸越来越漂漂啦)。初步方案我只出现状、分析图和总平面,初稿基本都有,但都是 cad的,而且不带分图则。会审稿就用 photo 处理一下,带上花花稍稍的一些东西和分图则,ok 啦。 在大家充分了解总体设计思路的前提下,画道路和总平面的人的水准基本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计算机绘制图纸的质量。项目改动最多的也是道路和总平面。因此,我们首先有如下的准备工作: 由道路或总平面(一般是我,因为我经常被项目负责人疑似很 NB)制定标准文件(很厉害的标准文件哦): 1
5、、符合 A3 或 A1 长宽比的统一的图框,图框文件中必须命名好字体样式(text style)和标注样式(dim style),强烈建议所有字体只用宋体,标题黑体免得别人看见问号,为交流和打印增添麻烦。 2、统一割好的地形图,251 号颜色。 3、严密的分层体系 友人认为多此一举,我认为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最难的无数次我的大好青春被别人混乱分层的 cad 和 psd 文件所白白消耗,无数次我整理着毫无规律的电子文件。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了,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尝试: autocad(R14)没有什么图纸能够复杂过总平面,下面我以控规总平面为例: 大致思路: 第一规则:cad 的分层顺序以数字开
6、头第一队,以字母开头的第二队,以汉字开头的按汉语拼音排序第三队。 第二规则:图纸里的东西包括以下内容:字、标注、图框、河流及山体及用地的色块填充以及他们的线框,道路边线、中心线、规划界限行政边界或其他界限、分析性边界、色块,必须的不能删掉但可以冻住的辅助性线条。他们必须根据各自用途大致分布在相近的命名区域,名字必须容易选择(比方说二类工业用地我用 M2,先把鼠标指向长长的复杂的层列表,键盘输入 m 就到啦 M 区了) 第三规则:层的命名规则要简单,明了,方便不同专业的人。大家都能够迅速理解,绝对不会误解。 利用以上规则,我设想了以下的命名方式: a、0 层不允许放任何东西,是做块用的 b、有关
7、要求大家一定优先看到的特殊的东西,比如地形图,在前面加 0,保证这些层在层列表的最上方。dwg 的地形图名字叫做 0map,假如是外部引用的栅格图象,可以叫做 0image。然后在 0map 层上插地形,在 0image 层上外部引用图象。统一的图框也可以叫“0 图框”。 c、不同性质用地的填充以规范规定的英文名字开头。填充时一定要勾上 Associative,一定要带线框(就是在 hatch 时点一下advanced-勾中 retain boundaries),这样计算面积和修改就好改了。有人把边界和填充分层,徒增大量层,没必要。用过滤器(filter,简写是 fi)最后可以一下把填充和填充
8、的线框轻易的分开,而且画图又不是每天算面积。比方说:行政办公用地层叫做“C1 行政“,商业金融业用地层叫做“C2 商业”,消防站用地层叫做“U9 消防站“,公共停车场层叫做“S31 停车场”。一般到分类标准的小类绰绰有余了,可以严格的把用地性质分清楚。本来我以前不带中文的,叫做“C1,C2”后来为了方便其他同事,加了简短的中文屁股。这样 C 类(公共服务设施)一看就是在一起,U 类(市政基础设施)一看也在一串(U1,U21,U3)爽啊,选择、开关层灯泡、修改都很方便,不会有遗漏,也不会有多余的东西干扰你 d、道路边线(红线)、道路中心线 本来作为不是用地的东西,一定要单独排出来,不允许和用地混
9、杂在一起。关键是从专业道路部门拿来的电子文件往往都是命名为“Rb”(Road boundaries)“Rc”(Road center),哎,我的能量有限,没有办法控制所有的技术部门,只好照搬不动啦妥协的弊端就是他们会混在居住用地里面(一类住宅用地是 R11)。本来我想把他们归入“线类”,一定要用“X“打头。 e、线类用“X”打头,因为根据国家规范,用地代号最大的到仓储用地“W”,为了有序的编排不同的图纸元素,线(谐音 X)的东西排在一起,肯定都在以 0 打头的地形图和以各自用地代号的用地后面。用地的分隔线我就用层名“X 分隔”,规划界限我就叫“X 规划界限”,县界我就叫“X 县界”,就 f、最
10、后是字、标注,我在前面加谐音“Z”,路名我叫“Z 路名”,镇名我叫“Z 镇名”,标注我叫“Z 标注” 以上的分层命名规则其实也很简单,但是要大家都认同就未必有那么严密。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图纸内容稍加变通。但主题思想比较明确:统一层名,系统严密,方便选择,大家认识。 4、通用的层颜色 一般二类居住 yellow,一类居住 51,中小学 30,商业 red,文化娱乐紫色,河流151,市政基础设施基本色 134,停车场 8(暗灰色),道路 7(黑色),道路中心线red。工业 M 颜色比较难讲,同济和哈建背景的人有用蓝色系的,清华、武汉城建和重建工背景的有的人用褐色系。其实无所谓,主要是图面工业类别(一
11、二三类区分)和所占图面比例的问题。褐色面积太大容易给别人脏兮兮的感觉,蓝色面积过大(特别是普蓝和深蓝色),图面容易过暗,彩度也容易过高。还有绿地也比较难配,要具体看图面的色块比例啦。(它母亲的,Cad256 种颜色,挑选余地不大噢,而且不同打印机其实差别很大的,我每次都对着色环表看一下,再打几个方案跟项目负责人商量比较一下) 5、出图的设置 工作组必须知道图纸打印的尺寸。A3 的最好控制实际最长边 37.2 左右,可以留出 2 厘米左右的装订线(cad 和 photo 都是)。不要简单的勾上 scale to fit ,要精确计算一下固定比例(使 A3 实际图纸最长边 37.2cm),X、Y
12、轴偏移量,图纸出图排版方向都必须是明确的数字,大家统一。还有至关重要的笔宽设置:先全部选中统统 0.13,地形图所在的 251 颜色要细点,0.1,7 号是很重要的道路、图框等,要粗点,0.16-0.22 都可以。不过激光打印机要精细点,打出来比设的要细。喷墨的要比设的稍粗。A1 的图纸也是如此,不过相应笔宽加粗一些,道路的 7 号可能要到0.22-0.35 才能有效果,压得住图面。如果是管线的图纸,要注意道路的 7 号细点,不能抢过表达的主题管线内容。photo 没有上述问题,但它的黑线道路不黑,而且不在一个讨论层面,下次专门讨论,哈哈 好了,有了上述规范,大家可以开始工作了 第三章 工作习
13、惯(战术层面) 一、在您双击 cad 图标之前 1、我发现啊:边抠鼻子边看别人的帖子很爽,但边抠鼻子边画图效率极低,因为抠鼻子会让智商短暂的持续下降,情商升高。我尝试着稍微多了解一下键盘命令,左右手配合,比较快。(也能打下 SC 和反恐的好底子啊) 2、我稍微整理一下桌子(缺女秘书啊),关闭不相干的电脑的程序,看看笔记本,大致想一下设计思路、估计一下阶段工作时间和完成目标。画图中碰到的问题记下来。 3、我有两个小帮手:cad 的 bounse 和深圳规划院工具,前者在安装 cad的时候选完全安装“Full“就可以了,少数装了也不显示的可以这样:开cad-Tools-Customize menu
14、s.Browse.(找到 cad 下的 bonus 下CADTOOLS 下 ac_bonus.mnu,打开,再 load.),还有一些 lisp,蛮有用的。 在改好存盘时间、整理好目标文件包、文件名后, 按照一般的步骤: 开文件-分层-画图-修改(包含做块、插入、外部引用等)-整理-打印(文件),每个环节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 二、规划图纸的几个常见问题 1、分层的习惯 偶的分层方法见前面的(一),不讲了。分层方法可以不一样,但为了挽救广大有志有为青少年,偶有必要强调一下,在适当的层上画图是 cad 和 photo 的基本要求和规则,是软件开发者的精华思想之一,是我们能够讨论问题的底线。怕了吧,
15、 2、定义样式(style)的习惯 字体、标注等需要通过样式(style)来管理,这是 cad 和 office 的另一个核心管理手段。好像没有分层那么明显重要,但如果能够掌握好,文件一复杂,就知道它的威力了。偶每次老老实实定义好 style,后面一般不会为字体和标注烦恼。 3、0 层做块,使用层插入 有时候复杂混乱的块是文件复杂、文件量变巨的罪魁祸首。想象以下,修改几十幢住宅与重新定义(redefine)块哪个划算,块还有属性,也蛮好玩的。 4、文件的整理 包括清理碎片(purge,简写 pu)和叠放次序。叠放次序(display order)也是cad 和 photo 中一等一重要的事情。
16、它从图面上直接表明了偶对图纸表达内容的理解深度。文件绘制修改完成后, 做一下 pu,然后在打印和存盘之前一定要执行叠放操作: a、色块填充放最底下 b、带宽度的多义线叠上(对于道路,支路最下、上面次干、主干、快速、高速)c、地形图叠上 d、字、图框、道路、铁路、重要的边界叠最上 e、叠放方法:依托严密的分层管理,关掉所有层,先开色块层,选中,display order(dr),send to back ;冻住色块层,开带宽度的多义线,选中,copy,基准点随便,复制到的点输入(原地复制),输入 e,输入 p(删掉上次选择)。 OK,cad 有个原则,修改操作(Move 之类)不会改变叠放次序,
17、新建操作(比如copy)会让新物体(object)叠于上面本方法充分利用上述原则,哈哈 5、视图的切换 偶以前很喜欢不停的 zoom,zoom,zoom,还喜欢在别人快走到我身边时以 16 速zoom,偶尔有 MM 过来我就 52 速。后来我看一下 F2,哎,都是 zoom。效率好低啊经过观察、学习、揣摩、试用,偶改用 z-p 和 z-d。因为 zoom-previews 和zoom-d 能够很好的迅速定位视图。而偶的大部分图纸视图也就几种视图比例搞定,不需要乱 zoom实在需要,就偶尔 zoom-e 一下,看看全局。但它会引起 REGEN (Regenerating drawing),带地形图你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