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8关于火力发电厂防洪措施的分析摘 要: 根据工程防洪措施实例的综合分析,提出火力发电厂防洪应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因地 制宜地采取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适 合工程条件的、技术上可行的、经济上合理的最佳方案。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防洪“水火无情 ”,无 数次肆虐的洪水给我们的家园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给国家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国家每 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江、河、湖、海进行治理和防护,以提高其防洪标准。尽 管如此,防洪标准还是不能满足个别防洪对象。对于不同的防洪对象,根据其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等级、规划的使用寿命等,其防洪标准也不尽相同。
2、比如 ,城市防洪、水库防洪、 铁路防洪、公路防洪、工矿企业防洪等,都有不相同的防洪标准。作为耗资巨大、关系人民生活安全稳定的火力发电厂 ,按照不同的等级划分,防洪标准也有 所不同。级火力发电厂(规划容量2 400mw) ,防洪标准100、200 年一遇的高水(潮 )位(对于风暴潮严重地区的特大型海滨发电厂取 200 年) ;级火力发电厂(2 400mw规 划容量400mw),防洪标准 100 年一遇的高水(潮)位; 级火力发电厂(规划容量40 0mw) ,防洪标准50 年一遇2 / 8的高水(潮)位。火电厂防洪设施标准应高于相应高水(潮 ) 位加的安全超高,并且宜在初期工程中按规划的规模一次建
3、成。对于靠近江、河、湖、 海且不满足防洪要求的火力发电厂厂址,就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电厂防洪标准。1 火力发电厂的防洪措施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在于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特性的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工程和水库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扩大河道泄量、分流 、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在于辅助工程措施发挥功能、协调人与洪水之间关系、缓解洪水灾害影响的 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预报、洪水警报、蓄滞洪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河道管理、超 标准洪水防御措施、灾后救济等,通过这些非工程措施 ,可以避免、预防洪水侵袭,适应各 种类型
4、洪水的变化,更好地发挥防洪工程的效益,从而减轻洪灾损失。火力发电厂根据其防 洪标准应采取以防洪工程措施为主,防洪非工程措施为辅的防洪体系 ,可因地制宜地采用防 洪堤、排洪沟、河道整治 、水库、挡水围墙、场地整体垫高3 / 8等构筑物来防御洪水的威胁。防 洪堤主要适用于远离城镇,地形开阔的工程建设中,就近有充足的土石方来源,并且洪水位 较高;排洪沟主要是对自然形成的沟渠进行整治与连通,要求有地势较低的排泄源,能快速 将洪水排泄;河道整治和水库工程是水利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的,火电厂建设工程位于上述工 程规划的防洪范围之内,且防洪标准能满足电厂工程的防洪要求,电厂可利用其防洪;挡水 围墙适用于洪水位较
5、低、场地条件有限、土石方来源较困难的工程,并且适宜于要求形象较 高的工程中;场地整体垫高主要适用于洪水位较低的工程。具体采取什么样的防洪措施 ,要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洪水来源及影响程度 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得出最佳方案。2 实例分析 下面将结合几个火电厂工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亚能辰光电厂 2600mw 机组工程本工程电厂厂址距 XX 市仅 20km,厂址内地形平坦开阔,自然标高在 1 1 之间。厂址 100 年一遇设计洪水水位为 h1%cm)1 ,厂址应予以考虑暴雨 产生的雨洪。对于这样局部位置自然地面标高小于设计洪水位标高4 / 8的厂址,可行的防洪措施有局
6、部垫高 、 挡水围墙和防洪堤。但挡水围墙和防洪堤所需的地上、地下结构材料为浆砌片石或混凝土, 产生的费用较大,并且厂区各个出入口处的挡水构筑物不可能封闭,还需独立采取一定的防 洪措施。而本工程采取局部垫高方式,在自然地面标高小于 1 (设计洪水位标高) 加(安全超高)的位置进行垫高,使厂区设计标高控制在 1 以上。综合考虑厂 址地形条件和厂区排水,厂区竖向设计依据自然坡度标高控制在 1 1 之间 ,发生的土石方工程量为:填方 233 000m3,挖方 8 900m3。考虑到 厂区基槽余土约有 15 万 m3,不足土方74kg*2100m3 可从该电厂平原灰 场取土。这样即可满足电厂填方需要 ,
7、达 到防洪要求,同时扩大了灰场的库容。因此,本工程采取局部垫高的方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但是,本工程经 过技术经济比较后认为:在防洪堤、排洪沟、挡水围墙等防洪措施上是不合理的。临河热电厂 2300mw 供热机组工程本工程位于内蒙古临河市东郊,距临河市约 10km。厂址南临京- 包铁路和黄河,自然地面标 高在 1 1 之间。黄河在该区段内的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在电厂厂址对应 5 / 8断面处为 100 年一遇,设计洪水水位为 h1%1 。电厂需要采取防洪措施。电厂防洪如果采取整体垫高方式,场地需垫高,就电厂厂区一期工程而言需要 填方约 676 500m3,安装施工区需要填方
8、 225 500m3。对处于 XX 市 XX 区东郊的电 厂工 程而言,土方来源是很紧缺的,要购置符合电厂填方要求的、数额如此巨大的土方量是很困 难的。而且,填方高度太大会导致厂区所有附属建(构)筑物基础埋深增加或进行换填砂处 理。如果采用挡水围墙,围墙最高处要达到,虽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无论采用混 凝土还是采用浆砌皮石砌筑,工程量都是比较大的,在经济上不合理。从电厂的整体美观角 度来讲,如此高大、笨拙的防洪围墙的视觉效果也非常差。并且厂区各个出入口处的挡水围 墙不可能封闭,需要独立采取一定的防洪措施,在这方面初步考虑在各个出入口准备足够的 砂袋,通过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洪水预报和洪水警报,在洪
9、水来临前用砂袋对所有出入口进行 及时堵截,这样的处理措施从目前来看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靠近厂区出入口堆置足够量 的砂袋,一方面场地条件有限,另一方面影响电厂美观。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比较,本工程较 为优越的防洪措施是采用防洪堤,同样各个出入口准备足够的砂袋,通过防洪非工程措施的 洪水预报和洪水警报,在洪水来临前用砂袋对所有出入口进6 / 8行及时堵截。采用防洪堤的主要 优点如下:首先,电厂远离市区,场地地形比较开阔,具备采用防洪堤的条件,以规划容量 在内的围墙外 30m 为防洪堤界限,使防洪设施一次建成,满足电厂本期及规划防洪要求;其 次,电厂围墙与防洪堤之间有 30m 的间距,在防洪堤各出入口
10、可以有场地堆置砂袋,中间的 空闲地带进行绿化处理,防洪的同时还增强了电厂的整体绿化美化效果。电厂整体垫高和防洪堤的经济比较:防洪堤主体采用粉土或粉质粘土等作为均质堤体,堤体 的两侧采用300mm 干砌块石进行防护,堤顶为 160mm 泥结碎石路面。 防洪堤总长 5 ,工程量为:均质堤体 54kg*2000m3、干砌石 13kg*2000m3、泥结碎石 1 862m3。初步以土方 20 元/m3 计、石方 170元/m3 元计、泥结碎石 1 100 元/m3 计,本 期工程厂区整体垫高购置土方费用约 1 804 万元,而防洪堤工程所需费用约万元。通 过几种可行的防洪方案的比较分析 ,本工程 采用
11、防洪堤的防洪措施是最为经济合理的。五原电厂 2600mw 空冷机组工程五原电厂 2600mw 空冷机组工程位于 XX 区 XX 市XX 县套海镇东侧 。本工程厂 址区域大部 分为荒地。地势平坦,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形西南高东北低,自然坡降%, 自然地面标高在 1 1 左右。厂址距离南侧黄河主河道约7 / 88km,黄河在厂址对 应断面处为 100 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 h1%1 ,场地 自然标高低于 100 年一遇设计洪 水位。如果厂区采取整体垫高的方式,那么厂区需垫高23m,所需土方近 985 000m3,施工吊装 区 所需土方与其相差不远。同时,厂区边坡还需进行防护,需要石方量约 7 080
12、m3。上述方 案 从技术角度讲是不可行的。首先,厂址处于黄 XX 岸河套平原,周围百余公里范围大部分为 基本农田,在厂址附近取如此数额巨大的土方相当困难;其次,如果厂区整体垫高 23m, 那 么厂区内部分主要生产建筑物、辅助厂房和构筑物 、附属建筑、道路等坐落在回填土上, 地基承载力不够,需要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给工程施工增加了难度,提高了整个工程的造 价。虽然本工程采取防洪堤方案造价较低 ,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但是,厂址处于高速公路与 省道交汇处,周围均为基本农田,不具备实施防洪堤的条件。结合以上防洪方案,经综合比较分析,本工程采取场地垫高(厂区地坪标高 1 028 .7m)和防洪堤相结合的防
13、洪措施比较合理。该方案将防洪堤与厂区围墙为统一考虑,设计 洪水水位下为防洪堤 ,设计洪水水位上为砖围墙,防洪堤按照规划容量一次建成。需要石方 量约 59 000m3,需要土方量约 283 000m3。初步以土方按 20 元/ m3 计列,8 / 8石方按 170 元 / m3 元计列,那么就厂区整体垫高土方费用共计约 1 970 万元,而施工吊装区(二期厂区 )也需要垫高,本次比较不计入费用 。厂区微垫高和防洪堤结合的防洪方案费用合计约 1 56 9 万元。由技术经济比较可以看出,采取微垫高和防洪堤相结合的方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比较适合于本工程的防洪 。通过以上工程实例分析可知,火力发电厂的防洪措施是多样化的,但总的设计原则应根据其防洪标准采取以防洪工程措施为主,防洪非工程措施为辅的防洪体系。针对不同的工程条件 ,可因地制宜地采用防洪堤、排洪沟、河道整治、水库、挡水围墙、场地整体垫高等构筑物 来防御洪水的威胁,通过技术技经综合分析,确立在技术上可行 ,技经上合理的最佳方案 。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 l/t5032-XX) 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XX-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