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案专 业: 市场营销本、会计专 年 级: 2008 级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讲 授 人: 王爱琴 学 期: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泰山学院经济管理系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 王爱琴 2009 年 8 月 2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导言课时 2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脉络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宏观经济学发展脉络难点:不同宏观经济学流派经济学家的观点教学过程与内容1、一组相关概念辨析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2、西方经济学的嬗变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西方经济
2、学的含义:一般认为是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尤指战后)的西方主流经济学。(2)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然后从凯恩斯到萨缪尔森,展示宏观经济学的一个简单发展脉络。(3)宏观经济学的发展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作业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9 年 8 月 5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课时 4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等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概念,五个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教
3、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民收入的两种核算方法难点: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教学过程与内容1、课程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收入的两种核算方法(3)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2、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支出方法的含义;收入方法的含义;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人、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名义GDP的含义;实际 GDP的含义; GDP折算指数的定义;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人核算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2)领会: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用支出方法和
4、收入方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这五个收入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与均衡条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业 复习与思考 P444 页第 7 题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9 年 8 月 16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时 6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这一章,理解均衡产出概念及其实现条件;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二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5、;理解乘数的含义、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难点: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决定及乘数教学过程与内容1、课程内容(1)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3)其他消费理论(4)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及变动(5)乘数理论(6)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决定及乘数(7)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决定及乘数作业 复习与思考 P478 页第 10 题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9 年 8 月 26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十四章
6、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课时 5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这一章,理解投资与利率关系;掌握 IS 曲线的含义及其斜率和移动的经济学含义;理解利率的决定和货币需求函数;掌握 LM 曲线的含义及其斜率和移动的经济学含义;理解 ISLM 模型的含义及其运用;了解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ISLM 模型难点:ISLM 模型教学过程与内容1、课程内容(1)投资的决定(2)产品市场均衡IS 曲线(3)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决定(4)货币市场均衡LM 曲线(5)ISLM 模型作业 复习与思考 P516 页第 8 题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
7、9 年 9 月 10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时 4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弄清和掌握西方学者是如何运用 IS-LM 模型分析西方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财政政策效果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教学过程与内容1、课程内容(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2)财政政策效果(3)货币政策效果(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2、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财政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利率、消费、投资、GDP的影响;IS曲线和
8、LM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挤出效应的含义;IS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2)领会: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作业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9 年 9 月 21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时 3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原则;掌握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现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及
9、其运行机制;了解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并懂得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怎样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调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难点:货币政策教学过程与内容1、课程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4)资本证券市场2、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的含义;价格水平稳定的含义;经济增长的含义;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的含义;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含义;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政策滞后的含义;法定准备率的定义;再贴现的含义;货币政策的含义;存款创造乘数的含义;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2)领会:政府财政收支政
10、策手段;法定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制度;货币政策的三大手段;存款创造乘数;货币政策的其他手段(3)综合应用: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作业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9 年 9 月 31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课时 6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掌握总需求函数的含义与总需求曲线的特征,总生产函数的含义,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理解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及其作用;了解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总需求曲线难点:总供给曲线教学
11、过程与内容1、课程内容(1)总供求模型说明的问题(2)总需求曲线(3)总供给曲线(4)总供求模型及经济波动(5)总供求模型中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2、综合应用通过总支出与总供给均衡的45线分析说明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均衡分析;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均衡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及其政策含义。作业 复习与思考 P605 页第 8 题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9 年 10 月 7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课时 5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
12、,掌握通货膨胀形成的四个原因,并且能够画图论证;识记失业的五种类型及特征;了解失业的经济学解释与失业的影响;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一般情况和各学派对飞利浦斯曲线的进一步说明。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货膨胀的原因难点:菲利普斯曲线教学过程与内容1、失业的描述;2、失业的经济学解释;3、通货膨胀的描述;4、通货膨胀的原因;5、菲利普斯曲线。作业 复习与思考 P636 页第 5、 6 题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9 年 10 月 10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的
13、基本知识课时 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国际贸易的一般理论;了解 WTO 的基本规则;了解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了解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了解政府在国际经济交往上的一些政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际贸易理论难点:国际贸易理论教学过程与内容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综述;2、国际贸易组织;3、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4、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5、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作业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9 年 10 月 20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课时
14、 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主要掌握:汇率及其标价;国际收支平衡表;开放经济中的 ISLMBP 模型;资本完全流动下的 BP 曲线;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资本完全流动;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ISLMBP 模型难点:资本完全流动下的 ISLMBP 模型教学过程与内容1、汇率和对外贸易;2、国际收支平衡;3、ISLMBP 模型;4、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 模型;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6、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7、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数学小结。作业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
15、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9 年 11 月 5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课时 5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掌握几种基本经济模型,尤其是新古典增长模型;在经济周期的解释中,着重掌握乘数加速数模型;识记经济增长的概念、经济周期的概念;了解经济增长核算的一般过程,掌握索洛余量;了解经济周期的分类和其他一些原因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古典增长模型难点:内生增长模型教学过程与内容1、基本内容:(1)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2)增长核算;(3)新古典增长模型;(4)内生增长模
16、型;(5)经济周期。2、过程:在讲解新古典增长模型以前,补讲哈罗德多马模型,虽然教材上删掉了这个模型,但它仍是其他模型的基础。 作业教学小结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教案经济 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爱琴 2009 年 11 月 19 日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08 市营本08 会计专 教学后记授课章节与题目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课时 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宏观经济学存在的一些争论,更好的理解前面所学的流派和理论;了解各学派对于基本模型的修改和补充,完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难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AD-AS 模型教学过程与内容1、从菲利普斯曲线到AD曲线;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4、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5、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6、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7、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作业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