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刀片下 的生存.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58884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刀片下  的生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刀片下  的生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刀片下  的生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刀片下的生存TOP青商 2011 年第5期.封面主题文本刊记者周静隐性成本,它是一种隐匿于企业生产经营中、有时候也会游离于财务监督之外的成本,某种意义而言。它的产生和隐匿的过程,就是一些企业走上衰退的开始。要说眼下中国最忙碌的部门,非发改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简称)莫属。发改委的茶水和港片中廉政公署的咖啡一样,耐人寻味。生产洗发水、洗衣粉的日化类企业和生产方便面的食品类企业就在最近一个月内接二连三地被请到发改委“谈一谈“。谈什么?不许涨价。发改委的目标是维护市场稳定,出发点是善意的,奈何在PPI和CPI连续高企的情形下,被约谈的企业果真答应产品不涨价,那只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

2、“。不涨价,那是暂时的,涨价,那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成本问题就摆在眼前。成本是什么?是维系企业运营的生命线。经济学与会计学对成本都有各自不同的定义,通过财务数据计算得出来的叫做会计成本,但我们此番讨论的成本远远不止企业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生产设备、发了多少工资、交了多少税这么简单,其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隐性成本。隐性成本,它是一种隐匿于企业生产经营中、有时候也会游离于财务监督之外的成本,某种意义而言,它的产生和隐匿的过程,就是一些企业走上衰退的开始。它的隐藏路径错综复杂,隐藏形式五花八门,隐藏手段防不胜防。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企业运营成本整体上浮,企业利润日渐稀薄。为指令买单发改委当然不是第

3、一次约见有涨价苗头的企业,只要稍稍梳理了一下,不难发现,每一轮经济周期通胀来袭之时,发改委总是以119火警的姿态义不容辞地试图扑灭市场上的涨价之火。这种不顾市场运营规律的指令性“指导意见“事实上无形当中给企业增加了隐性成本。因为,在这一轮经济周期的波动下,随着通胀形势的连续加剧,加上诸多因素交错影响,导致各种成本居高不下-员工工资不能降,国民收入保障计划、劳动合同法、民工荒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税负不能降,即便偶有宏观调控背景下的税制改革,但步伐不大,收效甚微;原材料成本不能降,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能源、资源的不可再生,都是涨价无法反驳的理由;物流成本也难降,土地财政和公路财政成了地方政

4、府敛财的两大秘密武器,在国家大力打压房市的情形下,公路财政更难轻易割舍。构成市场行为的要素成本无一不在上涨的途中,这和发改委指令背道而驰,企业所能做的也只能于隐形的缝隙中游走,比如在相同的时间内榨取员工的最大价值,通过人情买卖的潜规则寻求商机,高速公路上加高超载,钻取法律法规的漏洞,抄袭甚至剽窃他人的创意,各种“山寨“产品风行,诸如此类为了短期利益付出长远发展的代价。这种为指令付出的隐性成本,实实在在是企业身上“难以言说的痛“,身不由己,却又无处可避。企业的一己之力,相对于有关部门而言,实为螳臂挡车。实在扛不住涨价了,罚款也没商量。指令在那里,警戒的红钱就在那里,不远不近,违背的代价,不多不少

5、。“新“成本凸显说起人情成本,其隐匿性更加深不可测。我们是传统的人情社会,觥筹交错当中,人情来往,商机暗许,决定台面上谈判结果的往往是台下人情活动。几年前苏南一个小县城搞房地产的老板说,别人看我们平时风风光光的,他们不知道,每逢过年过节,我们送礼有多辛苦,在人家门口一站就几个小时,还得摸黑去送。当然,隐性成本当中除了这种不可言说的灰色成本之外,还有一些区别于传统人力、物力所付出的新成本,包括创新成本、碳排放成本、维权成本、通胀成本、人民币升值成本、融资成本等等,此类成本流动性强,时代特征明显。据说有一家合资类企业,从今年开始要求员工在乘飞机时要额外付出一笔专门用于碳排放的支出,倒不是说这家企业

6、的环保意识多么超前,而是根据最新有关规定,碳排放已经作为衡量企业市场行为是否合法合规的重要指标。其实,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关于碳排放的议题已经被提到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议程之上。可以预计的是,今后企业肯定要为它付出一定的成本。而本次采访的一个制帽企业所遇到的海外商标侵权案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但却并不是偶然现象。事实上,他们遭遇的商标海外侵权案不过是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拓展之路上屡遭“暗算“的一个缩影。有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出口商品商标的海外被抢注案平均每年超过100起,造成无形资产损失达人民币10多亿元。当然还有难以估计的

7、创新成本,产业链的转型升级让各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国制造企业,为之付出难以预计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在“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的悲观宿命论的氛围中,企业们不得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至于人民币的升值、融资困境更像是压向民企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给企业带来了运营成本的加重,难以预计。那些显性的生产资料成本和隐性的运营成本密密交织,形成一张强大、坚韧的网,牢牢将企业笼罩其中,尤其对草根阶层的民营企业来说,要冲破这张网,需要“愚公移山“式的信念和毅力。但市场上从来不乏真正的英雄,即使在高成本的压力之下,依然还是有人能寻找到种种突围之法,他们的历程,他们的故事,还真是一种“传奇“,一种诞生于“刀片之下“的生存方式的“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