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流体的概念与连续介质模型.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7586307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体的概念与连续介质模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流体的概念与连续介质模型冶金网 与固体相比,液体和气体分子间引力较小,分子运动较剧烈,因而冶金网分子分布松散。其共同特点是自身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故统称为流体。流体只能抵抗压力,而不能抵抗拉力和切力,在它受到切力作用时,就会产生不断的变形,这就是流动。正因为流体具有流动性,才能实现在外力作用下通过管道或孔隙连续不断地输送到指定地点。例如,熔融金属流入模具中浇铸成锭,溶液经管道流入贮槽中。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如常温下空气的分子间距达 3X10-9m,而分子的有效直径为 10_1Qm(数量级)左右,可见气体分子非常分散。液体分子间距虽小,但与其本身的有效直径相比,却差不多相等,

2、故从微观上来看,仍是很分散的。但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流体在外力(如重力、压力差等)作用下引起的宏观机械运动,而不是个别分子的微观运动。流体的宏观力学性质(如压力、速度、密度和粘度等)都是大量分子行为的平均效果与统计数量,均能从实验中直接测出,并不是个别分子的随机运动特征。因此,在流体力学中,通常可忽略流体微观结构的分散性,而将流体视为由无数流体微团所组成的无间隙的连续介质,这就是 1753 年欧拉首先提出的“宏观流体模型”连续介质模型。连续性的假设首先意味着流体介质是由连续的流体质点所组成的,其次意味着流体质点的运动过程是连续的。这样就可摆脱复杂的微观分子运动,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流体的流动规律,

3、即可用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来描述宏观流体的各种物理性质。但连续性假设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如高度真空下的气体就不再视为连续介质。流体与固体的力学性质有许多不同之处:流体具有流动性、可压缩性和粘性,这些性质都是大量流体分子微观行为和作用的宏观表现,正是这些不同于固体的特性使流体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与固体不同的力学规律。本节主要讨论流体的力学性质及流体的流动现象。动量传递是研究流体在外界作用下运动规律的科学,即流体力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流体( 即液体和气体) 。之所以称之为动量传递,是因为从传递的观点来看,它与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在传递的机理、过程、物理数学模型等方面具有类比性和统一性。用动量传递的观点讨论流体的流动问题,不仅有利于传递理论的和谐,而且可以揭示三传现象类似的本质与内涵。原文地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