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历史事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 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原因资产阶级的新贵族的壮大,英国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苏格兰人民的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英国殖民者对北美经济采取压制政策,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18 世纪晚期,法国腐朽的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任务 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2、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导火线苏格兰人民的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开始的标志1640 年新议会议员要求限制王权1775 年莱克星顿枪声1789 年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目的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 为民族独立而战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结果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阶级和领导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克伦威尔)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华盛顿)资产阶级(罗伯斯庇尔)重要文件(内容提要)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保护国会的权利)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
3、国独立)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民族独立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制定机构 国会 大陆会议 制宪会议历史意义作用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被誉为“欧洲范围的革命”。1、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联邦制”(三权分立,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分管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3.对欧美的革命起1、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2、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3、对世界历史的发展
4、有很大影响(它的彻底性,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相同点:(1)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英、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美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 (2)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3)领导阶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下,美国独立战争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大种园主的领导下,法国大革命在大、小资产阶级的领导下。 (4)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 ,美国颁布了独立宣言 ,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 。(5)结果;都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6)影响: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产生了
5、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不同点:(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的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 (3)特点不同:英国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法国大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实行的是联邦制,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6、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专题: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和改革专题概述:近代社会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化的问题,它要完成的任务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过渡,其实现的方式为革命或改革。三大教比较表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耶稣 穆罕默德发源地 印度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半岛主要影响地 亚洲 欧洲 亚洲教派 小乘佛教、大乘佛教 天主教、东正教、新 逊尼派、什叶派了推动作用。(禅宗、净土宗等) 教与中国本土结合 藏传佛教 回教传播特点 以和平方式为主 伴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海外掠夺伴随着对外军事扩张基督教基督教产生于 1 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群中。第一世纪结束前即逐渐发展
7、到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等地,并扩及希腊及意大利。在 4 世纪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直到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它为合法宗教为止。在 380 年时狄奥多西大帝(Theodosius I)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且所有人都要信奉。1054 年,基督教发生了大分裂,东部教会自称为正教(即东正教) ,西部教会称为公教(即天主教) 。16 世纪又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以及其它许多小的教派。世界 古代史上地跨亚、非、欧一些国家帝国 首都 形成时间 统治范围 性质埃及帝国 底比斯 前 15 世纪 亚非 奴隶制帝国波斯帝国 巴比伦 前 6 世纪 欧亚非 奴隶制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巴比伦 前
8、4 世纪 欧亚非 奴隶制帝国罗马帝国 罗马 2 世纪 欧亚非 奴隶制帝国拜占廷帝国 拜占廷 4 世纪 欧亚非 封建制帝国阿拉伯帝国 巴格达 8 世纪 欧亚非 封建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伊斯坦布尔 16 世纪 欧亚非 封建制帝国波斯帝国 波斯人原居中亚一带,公元前 550 年部落首领居鲁士灭米堤亚建国,定都苏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征讨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南部,并远征中亚,形成帝国。在冈比西斯和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疆土东抵印度河,西迄巴尔干,北及中欧,南至埃及,形成古代最大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军事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不到
9、20 年的时间里,马其顿两代君王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将原本地处偏远的马其顿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疆域东自喜马拉雅山的支脉和印度的西北边陲,直抵西方的意大利,北从中亚细亚、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今日的苏丹边境与撒哈拉大沙漠。罗马帝国屋大维统治罗马后,多次发动侵略战争,疆域急剧扩大。图拉真统治时期,达到最大规模。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为其内湖。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之名原起于一座靠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公元 330 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此建城,作为罗马帝国的陪都,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公元 395 年
10、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从 395 年建立到1453 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消灭,存在了 1000 多年,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帝国。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国家。公元 7 世纪 30 年代阿拉伯半岛在穆罕默德领导下统一后,阿拉伯人开始在“圣战”旗帜下对外扩张,占领西亚、北非、中亚以及西班牙广大领土,形成庞大的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帝国统治者称哈里发,集政治、宗教大权于一身。9 世纪中期起衰落。1258 年被蒙古人所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素丹苏莱曼一世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国势臻于极盛
11、。他励精图治,加强中央政权,发展经济。他先后征服和控制了伊拉克、黎巴嫩、希贾兹、也门等地,辖有除摩洛哥外的马格里布地区,并向东南欧派驻军事长官、伊斯兰教法官、传教师,使伊斯兰教在东南欧广泛传播。帝国极盛时,其领土东迄高加索和波斯湾,南抵非洲内地,西达非洲摩洛哥,北迄奥地利边界直到俄国境内,囊括今欧、亚、非近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地,领土面积约 600 多万平方公里。直到 1922 年凯末尔发动革命时国民政府宣布罢黜素丹穆罕默德六世,废除素丹制,奥斯曼帝国告终。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1, 波斯第一帝国(阿黑门尼德王朝) 2,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王朝) 3,罗马帝国 4,东罗马帝
12、国或拜占庭帝国 5,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 6,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 亚历山大帝国,由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发展起来,公元前 338 年控制希腊。公元前 334 年,亚历山大开始东侵,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巴比伦。 2、罗马帝国, 1 世纪罗马帝国继续扩张。到 2 世纪,帝国版图确定下来,它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3、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统一后向外扩张,接连征服了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8 世纪中期,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4、波斯 公元前六世纪 国王大流士时期,波斯成为首个地跨欧亚非的奴隶制大帝国 5、奥斯曼.土耳其 公元 14 世纪兴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国家为掠夺土地和财富对外进行的侵略战争。结果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