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音标教学方法初探 音标是用来精确地表示语音的符号。熟练地掌握音标,是自学者的必经之路。教好音标,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教育的发展,使教学不再是纯粹的知识教学,更主要的是方法的传授。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德国作家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任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愿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英语教师要做到“授之以渔”,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重视音标教学。学会了音标,才能自己会拼读,学习新词,学查词典,学会独立学习。如何教好音标,使学生真正获得自学能力呢?一、指导学法 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2、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就必须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主体的需要及接受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教法,更要注意指导学法。小学阶段是外语教学的基础,而音标教学则是基础中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我重视加强学法的研究及指导。方法如下:(一)利用汉字拼音的正迁移小学生初学英语往往不得法,常用汉语拼音或汉字注释。如“How are you?”学生注上“好阿油。”这种注释副作用比较大,导致发音的不准确性。但是,如果我们辩证地来看待这个现象,就会发现学生的这种做法是符合学生需要的,只是用法不当。对于小学生来说,外语学习是一种新事物,认识这种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而在学习初期,他们则需要
3、一根拐棍来帮助他们。因此,汉字或汉拼注释就帮了他们的忙。能不能把这个方法完善一下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教师要向学生简要说明这种方法的弊端及如何扬长避短,在教学中克服负迁移,利用正迁移。鉴于这种想法,我在音标教学中大胆使用汉语拼音注音记法。比如在人教版小英教材第一册书音标教学第 32 课中,有k、g两个辅音音素和i一个元音音素。在教这些辅音的发音时,我告诉学生k、g与汉语拼音 k、g 相似,但是发音并不相同。于是我将相似的音素与汉语拼音各读一遍,让学生细细分辩两者的不同。我对学生说:“实际上,汉语拼音的k、g 里面含有了英语音素kg的发音,大家只要把汉语拼
4、音后面的+ 音去掉就可以了,即汉拼 k=k+ 、g=g +。”我这样一解释学生就明白了,轻易不会再发错音。尽管这样,仍然存在着汉音拼音干扰的可能。我告诉学生这个公式只能用于遗忘时的提醒,是学走的拐棍。学会走路是目的,扔掉拐棍是必然。因此,要熟练掌握音标,需要学生们和我一起加强练习。我时刻鼓励学生扔掉拐棍。于是,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凡是读得既快又准的学生,我都要表扬他说:“Good!拐棍扔掉了。”学生们觉得新鲜有趣,也就积极地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了,成功地实现了从汉语拼音到英语音素的正迁移。(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拼读方法学习有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音标学习初期,学生对音标词的拼读往往不得法,尤其
5、对于含三个以上音素的音标词,如d-i:-P我分析原因,一是学生思想有负担,怕读错了遭笑话;二是不得要领,心虽明白,口不能言。鉴于这种分析,我首先从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入手,告诉他们音标拼读很简单,而且我们学的是初级知识。然后我引导学生像拼汉语拼音一样试拼音标词,并反复用颠倒比较练习的方法加深印象。如i:t、ti:、i:p、pi:,通过这样的比较与反复练习,学生逐步掌握了方法,会拼读简单的音标词了。对于含三个以上音素的音标词,我教学生用增补法或组合法拼读,即音素的两两相拼,再增补或再组合。如di:p,先拼d-i:,在这个合成音的后面再加上 p,或先拼i:-p,在这个合成音的前面再加上d,但后者不如
6、前者简单,因为后者属于逆向思维,而前者属于顺向思维。这是增补法。对含有两个音节以上的音标词则采用组合法,如s+:v+,先分别拼s-+ v-+,然后将这两个音节组合到一起,读s+ :v+,再提醒注意重音,读几遍就可以了。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打好语音基础大有裨益。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先进步的学生提出较高标准的要求,可省略从单个音素增补的口拼过程,而直接读出每个音节的读音,不能只停留在一拼一读这个初级阶段,要不断随着情况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继续不断地努力,获取更大的进步。二、寓教于乐 强化巩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对学习有很大的
7、促进作用(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较为枯燥的音标学习无疑是一副理想的添加剂。因此,教师在教学音标时一定要注意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方法如下:(一)游戏恰当地运用游戏能起到在玩中学的效果。在音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非常喜欢做London Bridge 这个游戏,即两个高个学生各执一张辅音卡片,高举胳膊架桥,另外几个学生手执元音卡片钻桥洞,剩下的学生在座位上唱 London Bridge 这首英文歌,待歌曲结束,人桥塌下,扣住一人,于是这位学生举起自己手里的元音卡片,架桥的两个学生举起辅音卡片,元音在中间,组成一个音标词,让全班学生去拼,再找几位学生起来拼,检验
8、一下,拼对了就予以表扬。如这三张卡片分别是f eis,则可组成音标词feis,也可反过来再拼seif。(二)竞赛儿童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向上心理,竞赛是发挥这种心理优势的有效的方法。如在音标复习课中,我采用竞赛的方法,将全班男女生分成两大组,老师出示音标词让他们拼读。在竞赛中,学生乐于表现,积极为本组集体争光,教学效果较好,也避免了复习的冗长沉闷与枯燥。(三)采用先教音标、后学字母的尝试音标作为学习新词的工具,只有熟练地掌握它然后才能更好地运用它。熟练是使用的前提。按照人教版教材编排,音标教学在字母教学之后,这就注定了这种学习工具得不到及时地复习巩固,假期无疑为学生造成了遗忘的机会。为有效地使用
9、音标这种工具,及时地巩固复习,我采用了先教音标,后学字母的尝试,这种尝试的优点之一就是为巩固音标赢得了大量的时间,因为教学字母时,只剩下认记字母符号和书写笔顺的要求了,字母的发音已不成问题,学生看着音标自己就可以读准字母的名称了。在字母单元的教学中,我注意出示一些音标词来训练学生,使学生的记忆得到了较好的巩固。三、以音带词 注重运用知识在运用中才能得到长时期的巩固。因此,在音标教学后教师要注重有效地利用音标,才能使学习的音标发挥作用。方法如下:(一)以音带词音标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习新单词。因此,在音标教学之后的每一节课中,每学一个新单词我都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先音后词,以音带词,即先试读这个单词
10、的音标,然后再去了解词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音标非常有用,是自己学习的有用工具,非学不可,因此就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和主动地复习巩固了。(二)教会查词典英语自学的前题是必须学会使用学习工具棗英语词典,教会学生查词典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一个具体要求。学会查词典,学生必须做好两项准备,一是学会音标,二是学习字母。因此,我把教学生查词典放在第二册的教学中,即在音标、字母学完之后。我向学生讲述了查词典的方法,以后每节课结束后留两个单词的查词典作业,在下一课前检查。在学生初步熟悉掌握方法之后,我鼓励他们为参加查词典比赛做准备。于是学生自发地分组练习,我收取他们的准备报告,表现突出的小组在全班进行表扬。学生在查词典比赛中积极踊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音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根本,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地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最佳效果,这也是我在音标教学中最深切的体会。指导教师:毕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