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的定义:指地层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地层压密变形或下沉,从而引起区域性的地面标高下降。一、我国地面沉降的现状目前,我国已有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 16 个省(区、市)共 46个城市、县城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总沉降面积达 48 7x1O4km表 4-1)。表 4-1 我国地面沉降情况统计(1993 年)从成因上看,我国地面沉降绝大多数是因地下水超量开采所致。从沉降面积和沉降中心最大累积降深来看,以天津、上海、苏锡常、沧州、西安、阜阳、太原等城市较为严重,最大累积沉降量均在 lm 以上;如按最大沉降速率来衡量,天津(最大沉降速率 80mma) 、安徽阜阳年沉降速率 601
2、10mm/a)和山西太原(114mma)等地的发展趋势最为严峻。我国地面沉降的地域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主要位于厚层松散堆积物分布地区。1、大型河流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区主要是长江、黄河、海河及辽河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厚度大,固结程度差,颗粒细,层次多,压缩比强;地下含水层多,补给径流条件差,开采时间长、强度大;城镇密集、人口多,工农业生产发达。这些地区的地面沉降首先从城市地下水开采中心开始形成沉降漏斗,进而向外围扩展,形成以城镇为中心的大面积沉降区。2、小型河流三角洲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第四纪沉积厚度不大以海陆交互相的粘土和砂层为主,压缩性相对较小。地下水开采主要
3、集中于局部的富水地段。地面沉降范围一般比较小,主要集中于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附近。3、山前冲洪积扇及倾斜平原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大行山山前倾斜平原区,以北京、保定、邯郸、郑州及安阳等大、中城市最为严重。该区第四纪沉积层以冲积、洪积形成的砂层为主;区内城市人口众多、城镇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地下水开采强度大,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大。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地下水集中开采区,沉降范围由开采范围决定。4、山间盆地和河流谷地区主要集中在陕西省的渭河盆地及山西省的汾河谷地以及一些小型山间盆地内,如西安、咸阳、太原、运城、临汾等城市。第四纪沉积物沿河流两侧呈条锯状分布,以冲积砂上、粘性土为主厚度变化;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
4、好;构造运动表现为强烈的持续断陷或下陷。地面沉降范围主要发生在地下水降落漏斗区。1、地面沉降成因1、诱发因素1)自然因素:新构造运动以及地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导致地面的相对下降(沿海) ;土层的天然固结(次固结土在自重压密下的固结作用) 。自然因素所形成的地面沉降范围大,速率小。自然因素主要是构造升降运动以及地震、火山活动等。一般情况下,把自然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归属于地壳形变或构造运动的范畴,作为一种自然动力现象加以研究。2)、人为因素:抽汲地下气、液体引起的地面沉降。抽取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是地面沉降现象中发育最普通、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类;大面积地面堆载引起的地面沉降;大
5、范围密集建筑群天然地基或桩基持力层大面积整体性沉降工程性地面沉降。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一般范围较小,但速率和幅度比较大。人为因素主要是开采地下水和油气资源以及局部性增加荷载。将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归属于地质灾害现象进行研究和防治。2、成因机制:由于地面沉降的影响巨大,因此早就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的密切注意。早期研究者曾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如新构造运动说、地层收缩说和自然压缩说、地面动静荷载说、区域性海平面上升说等。大量的研究证明,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地面沉降的外部原因,中等、高压缩性粘土层和承压含水层的存在则是地面沉降的内因。因而多数人认为沉降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卤水以及高
6、大建筑物的超量荷载等引起的。在孔隙水承压含水层中,抽取地下水所引起的承压水位的降低,必然要使含水层本身及其上、下相对隔水层中的孔隙水压力随之而减小。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可知,土中由覆盖层荷载引起的总应力是孔隙中的水和土颗粒骨架共同承担的。由水承担的部分称为孔隙水压力(p w) ,它不能引起土层的压密,故称为中性压力;而由土颗粒骨架承担的部分能够直接造成上层的压密,故称为有效应力(p s) ;二者之和等于总应力。假定抽水过程中土层内部应力不变,那么孔隙水压力的减小必然导致土中有效应力等量增大,结果就会引起孔隙体积减小,从而使土层压缩。由于透水性能的显著差异,上述孔隙水压力减小、有效应力增大的过程,在
7、砂层和粘土层中是截然不同的。在砂层中,随着承压水头降低和多余水分的排出,有效应力迅速增至与承压水位降低后相平衡的程度,所以砂粒压密是“瞬时”完成的。在粘性土层中,压密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往往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而直到应力转变过程最终完成之前,粘土层中始终存在有超孔隙水压力(或称剩余孔隙水压力) 。它是衡量该土层在现存应力条件下最终固结压密程度的重要指标。相对而言,在较低应力下砂层的压缩性小且主要是弹性、可逆的,而粘土层的压缩性则大得多且主要是非弹性的水久变形。因此,在较低的有效应力增长条件下,粘性土层的压密在地面沉降中起主要作用,而在水位回升过程中,砂层的澎胀回弹则具有决定意义
8、。此外,土层的压缩量还与丘层的预固结应力(即先期固结应力) 、土层的应力应变性状有关。由于抽取地下水量不等而表现出来的地下水位变化类型和特点也对土层压缩产生一定的影响。2、地面沉降危害地面沉降是一种累进性地质灾害,会给滨海平原防洪排涝、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建设、航运交通等造成严重危害,其破坏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危害表现为:地面标高损失,继而造成雨季地表积水,防泄洪能力下降;沿海城市低地面积扩大、海堤高度下降而引起海水倒灌;海港建筑物破坏,装卸能力降低;地面运输线和地下管线扭曲断裂;城市建筑物基础下沉脱空开裂;桥梁净空减小影响通航;深井井管上升,井台破坏,城市供水及排水系统失效;农村低洼地区
9、洪涝积水使农作物减产等。1、滨海城市海水侵袭世界上有许多沿海城市,如日本的东京市、大阪市和新玛市,美国的长滩市,中国的上海市、天津市、台北市等,由于地面沉降致使部分地区地面标高降低,甚至低于海平面。这些城市经常遭受海水的侵袭,严重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为了防止海潮的威胁,不得不投入巨资加高地面或修筑防洪墙或护岸堤。如中国上海市的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由于地面下沉,海水经常倒灌,影响沿江交通,威胁码头仓库。1956 年修筑防洪墙,19591970 年间加高 5 次,投资超过 4 亿元,每年维修费也达 20 万元。为了排除积水,大得不改建下水道和建立排水泵站。1985 午 8 月 2 日和 19 日
10、,天津市沿海海水潮位达 5.5m,海堤多处决口,新港、大沽一带被海水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达 12 亿元。1992 年 9 月 1 日,特大风暴再次袭击天津、潮位达 5.93m,有近 100km 海堤浸水,40 余处溃决,直接经济损失达 3亿元。虽然风暴潮水是气象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但地面沉降损失近 3m 的地面标高也是海水倒灌的重要原因。地面沉降也使内陆平原城市或地区遭受洪水灾害的频次增多、危害程度加重。可以说,低洼地区洪涝灾害是地面沉降的主要致灾特征。无可否认,江汉盆地沉降、洞庭湖盆地沉降(现代构造沉降速率为 10 mm/a)和辽河盆地沉降加重了 1998 年中国的大洪灾。2、港口设施失效地面
11、下沉使码头失去效用,港口货物装卸能力下降。美国的长滩市,因地面下沉而使港口码头报废,我国上海市海轮停靠的码头,原标高 5.2m,至 1964 年已降至 3.0m,高潮时江水涌上地面,货物装卸被迫停顿。3、桥墩下沉,影响航运桥墩随地面沉降而下沉,使桥下净空减小,导致水上交通受阻。上海市的苏州河,原先每天可通过大小船只 2000 条,航运量达(100120)10 4t.由于地面沉降,桥下净空减小,大船无法通航,中小船只通航,航运受到影响。4、地基不均匀下沉,建筑物开裂倒塌地面沉降往往使地面和地下建筑遭受巨大的破坏,如建筑物墙壁开裂或倒塌、高楼脱空,深井井管上升、井台破坏、桥墩不均匀下沉,自来水管跨
12、裂漏水等。美国内华达州的拉斯韦加斯市,因地面沉降加剧,建筑物损坏数目剧增;我国江阴市河塘镇地面塌陷,出现达 150m 以上的沉降带,造成房尾墙壁开裂、楼板松动、横梁倾斜、地面凹凸不平,约 5 800m2的建筑物成为危房,一座幼儿园和部分居民已被迫搬迁。地面沉降强烈的地区,伴生的水平位移有时也很大,如美国民长滩市地面垂直沉降伴生的水平位移最大达到 3m,不均匀水平位移所造成的巨大剪切力,使路面变形、铁轨扭曲、桥墩移动、墙壁错断倒塌、高楼支柱和桁架弯扭断裂、油井及其他管道破坏。由于地面下降,一些园林古迹遭到严重的损坏。如我国苏州市朴园内的亭台楼群阁、区廊假山,经常被水淹没,园内常年备有几台水泵排水
13、。4地面沉降防治与监测1、地面沉降监测与预测地面沉降的危害十分严重,且影响范围广大。尽管地面沉降往往不明显,不易引人注目,却会给城市建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失。因而,在必须开采利用地下水的情况下,通过大地水准测量来监测地面沉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地面沉降严重的城市,几乎都已制订了控制地下水开采的管理法令,同时开展了对地面沉降的系统监测和科学研究。1)地面沉降的监测地面沉降的监测项目主要有大地水准测量、地下水动态监测、地表及地下建筑物设施破坏现象的监测等。监测的基本方法是设置分层标、基岩标、孔隙水压力标、水准点、水动态监测网、水文观测点、海平面预测点等,定期进行水准测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地下
14、水位、地下水压力、地下水水质监测及地下水回灌监测,同时开展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因地面沉降而破坏的定期监测等。根据地面沉降的活动条件和发展趋势,预测地面沉降速度、幅度、范围及可能产生的危害。2)地面沉降趋势的预测虽然地面沉降可导致房屋墙壁开裂、楼房因地基下沉而脱空和地表积水等灾害,但其发生、发展过程比较缓慢,属于循行渐进的地质灾害,因此,对地面沉降灾害只能预测其发展趋势。目前地面沉降预测计算模型主要有两种:(i)基于释水压密理论的土水模型()生命旋回模型。(1)土水模型土水模型由水位顶测模型和土力学模型两部分构成,可利用相关法、解析法和数值法等地下水水位进行预测分析、土力学模型包括含水层弹形计算模型
15、、粘土层最终沉降量模型、太沙基固结模型、流变固结模型、比奥(biot)固结理论模型、弹塑性固结模型、回归计算模型及半理论半经验模型(如单位变形量法等)和最优化计算法等。(2)生命旋回模型生命旋回模型主要从地面沉降的整个发展过程来考虑直接由沉降量与时间之间的相关关系构成,如泊松旋回模型、verhulst 生物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等(刘毅等,1998) 。晏同珍等(1990)用动力学和数学方法预测了西安市及宁波市的地面沉降周期趋势,并绘制了动力曲线图,得出两城市地面沉降周期分别为 25 年和 80 年的结论。根据沉降周期预测,认为西安市19921996 年地面沉降达到峰值,此后将显著减缓,2050
16、年地面沉降威胁结束。宁波市地面沉降 19871989 年已达到峰值阶段,2050 年沉降将进入休止阶段。2、地面沉降的防治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过度开采紧密相关,只要地下水位以下存在可压缩地层就会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出现地面沉降,而地面沉降一旦出现则很难治理,因此地面沉降主要在于预防。 目前,国内外顶防地面沉降的主要技术措施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开辟新的替代水源、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实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计划开采和目标管理。 除上述措施外,还应查清地下地质构造、对高层建筑物的地基进行
17、防沉降处理。在已发生区域性地面沉降的地区,为了减轻海水倒灌和洪涝等灾害损失,还应采取加高加固防洪堤、防潮堤以及疏导河道,兴建排涝工程等措施。基本措施是进行地下水资源管理。例:上海市为合理开采使用地下水有效控制地面沉降,近年来坚持“严格控制、合理开采”的原则,加大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市给水处的统计数据,1996 年至今全市近郊地区共压缩停用深井 185 口,地下水的开采量从 1996 年的 1.51012m3。缩减到 1999 年的 1.041012m3,使本市地下水开采量又恢复到 80 年代的水平;1999 年全市平均地面沉降量比 1998 车减少 1.94mm
18、。为继续保特地下水开采量负增长为良好势头,上海市政府做出决定,2000 年全市地下水净开采量要比上年同比递减 300104 m3。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主要整治方法:(1)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降深;调整开采层次,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2)当地面沉降发展剧烈时,应禁采;(3)对地下水进行人工补给,回灌时应控制水源的水质标准,以防止地下水被污染。当前地面沉降防治存在问题:一是系统内包括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系统,对地面沉降防治高度重视,但是系统外包括个别地方政府,对此了解还不够,这跟地面沉降防治的宣传有关。尽管在三大区域华北、长三角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防治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但在防治过程中,各部门间还存在工作关系理得不顺的问题。我们要争取中央政府各部门对地面沉降防治的充分了解和支持。二是防治过程中,还存在个别主要用水单位不顾地质环境,严重超采地下水的情况。我们要让这些单位对地面沉降重视起来,也要依法督促和指导他们积极参与地面沉降防治。三是防控措施还不够,效果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目前,我们的地面沉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已经超过 9 万平方公里,超过50 个主要城市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