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757831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6年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6年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6年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6年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从题材角度把握,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明确考纲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主题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备考锦囊】,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二、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1、要知人论世 2、要结合时代特点 3、要利用暗示信息 4、要注意情感的复杂性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一、咏史怀古诗 二、咏物言志诗三、羁旅思乡诗 四、送别怀人诗五、边塞征战诗 六、山

2、水田园诗七、爱情闺怨诗,(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内容,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内涵,常用技法,内容情感,题材特征,(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

3、衬悲情。,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情感,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标志,常用技法,内容情感,题材特征,三、答题步骤: 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确定题材,若不能准确判断最好不写) 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XX句(联)写了XXX”。 (具体分析) 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主旨情感)四、答题范式: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什么情感评

4、价(总分总式) 。,【巩固练习】,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分别概括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参考答案】(步骤一)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律诗。(步骤二)颔联写了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如今都已埋没在长满花草的荒僻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也早已长眠于古坟中。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步骤三)寄寓了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5、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内容,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内涵,常用技法,内容情感,题材特征,(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

6、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情感,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标志,常用技法,内容情感,题材特征,可怜这么好的花却无人来观赏,此地没有赏花人车马的痕迹。大红色的榴花在人们漠视的冷遇中,百般无奈地飘落在长着苍苔的地上。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练习巩固】,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0年辽宁卷)雨陈与义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

7、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

8、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内容,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内涵,常用技法,内容情感,题材特征,(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

9、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情感,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

10、楼、危楼、危栏等。,标志,常用技法,内容情感,题材特征,巩固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1)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平林含烟,寒山凝碧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独倚高楼凭栏远眺,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2)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

11、,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3)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二)从题材角度把握,1. 了解边塞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的题材特征2. 储备这三类诗歌的相关知识点,学习目标,山水田园诗 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12、(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感,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标志,常用技法,内容情感,题材特征,山水田园诗鉴赏方法1.知作者。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

13、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2.析物象。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3.看表达。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 描写景物的技巧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4.重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 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5.明主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归隐、向往

14、田园、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远离尘俗。,鉴赏山水田园诗歌中意象要注意:,首先要把握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其次我们在鉴赏山水田园诗歌的时候要仔细在头脑中再现景物画面,仔细揣摩景物内里蕴涵的意境,是淡淡喜悦还是淡淡失落,是超脱还是对立。再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并不是孤立的,人与自然总是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和谐画面。 最后,山水田园诗歌的景物描写虽然淡远宁静,但依然是为表达人物情感服务的:或欣喜,或不满,或淡泊。,野 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东皋(go):水边向阳高地。徙倚:徘徊义。采薇:此处

15、用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请简析这首诗是怎样扣住“望”字有层次地展开景物描写的。,答案:诗人举目四望,写秋色先从大处着眼,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略带萧瑟的背景,而后又在这背景上增加关于牧人与猎马的特写,诗歌由远景到近景,注意静态美与动态美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得分点:要求答出画面由静到动的变化;能够说出整幅画面自然、朴素的总体风貌),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本诗表达感情含蓄委婉,请结合下阕对此简要赏析。,下阕抒情含蓄委婉

16、。一方面借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表明自己对自然、田园的渴慕之情;另一方面借问答收束全词,通过“君行到自知”含蓄地表达田园风光美好,向往归隐之意,意味无穷,送别怀人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 一种分别多样情,(一)送别的原因,1.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2.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二)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 劳劳亭 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唱歌送别 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饮酒饯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

17、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恋恋不舍难分难解之情,及离别的悲伤、酸楚。朋友走后的孤独、凄凉、忧伤、落寞、惆怅之情。相聚短暂,离别仓促的遗憾和无奈。对朋友的祝福、勉励及担忧对前途的无奈和迷惘,以及由此产生的失落和苦闷。由离别引发的人生苦短,宦海沉浮,人事无常的慨叹。被贬后对前途的乐观(少见),(三)离别诗的情感,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灞桥、阳关等空间意象 劳劳亭 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五)离别诗中用技法,(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

18、)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诗人借景抒情: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江水浩渺,意境阔大。浩渺的春江与一片征帆形成强烈对比,衬托出征帆的渺小。 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表达对朋友的担忧之情。,临江仙 元好问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

19、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此人的情感,答案:上片,作者回忆三年前的初秋时节,在济南(齐州、东州)与李辅之泛舟畅游大明湖的惬意与欢欣;下片,作者回到现实,写在济源思念相隔千里、远在东州的朋友。作者将抽象的离愁形象化,用具体可感的载体来表现离愁。作者与李辅之分别后,离别之愁无以排遣,便借酒消愁,希望借“一尊白酒”来“寄离愁”,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不仅如此,作者还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

20、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内容,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内涵,常用技法,内容情感,题材特征,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

21、砭时弊,或冷嘲热讽。,情感,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标志,常用技法,内容情感,题材特征,可怜这么好的花却无人来观赏,此地没有赏花人车马的痕迹。大红色的榴花在人们漠视的冷遇中,百般无奈地飘落在长着苍苔的地上。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边塞诗,边塞诗主要抒发的情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22、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奋勇杀敌的激情。, 表现边塞风光之美。, 表达征人的思乡念亲之愁。,对帝王穷兵黩武开边不满,战争的残酷,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慨。,(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

23、的反战思考。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情感,标题往往“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碛西、轮台、龟兹、夜郎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胡笳、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标志,常用技法,内容情感,题材特征,题材特征,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3.抓住直接抒情议

24、论的句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初盛唐:“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中晚唐:“碛q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

25、,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哀伤 。,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山丹题壁 【明】杨一清关山逼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通过写古代将士战死沙场无人招魂,表现了诗人对战场死难者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造成灾难的战争的厌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