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I.考查目标动物生理学1系统地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及整体水平理解动物机体的各种正常功能活动及其内在机制。2能够运用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生物化学1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实验原理和方法。2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本质和规律,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21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
2、内容结构动物生理学 50生物化学 50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简答题 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8 分实验题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分析论述题 4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52 分.考查范围动物生理学一、动物生理学概述(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二)机体与内环境1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2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三)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四)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1非自动控制系统2反馈控制系统3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和物质转运功能1细
3、胞膜的结构特征2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一般特性2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三)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222细胞的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3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四)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1化学突触(经典突触和接头突触 )2电突触(五)骨骼肌的收缩1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一收缩偶联3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六)实验1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制备2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三、血液(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1血液组成和血量2血液的主要机能3血液的理化特性(二)血细胞及功能1红细胞生理2
4、白细胞生理3血小板生理(三)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1血液凝固2抗凝系统3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系统(四)血型1红细胞凝集与血型2输血原则及交叉配血3动物血型(五)实验1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测定2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血红蛋白测定4红细胞脆性实验235血细胞计数6血液凝固四、血液循环(一)心脏生理1心肌的生物电现象2心肌的生理特性3心脏泵血功能(二)血管生理1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血流动力学: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3血压及影响因素4微循环与物质交换5组织液和淋巴的生成与回流(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2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4体液因素(四)实验1离体蛙心灌流2期
5、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3蛙心起搏点观察4蛙的微循环观察5动脉血压的测定五、呼吸(一)肺通气1肺通气的原理2肺容量与肺通气量(二)肺换气与组织换气(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氧的运输2二氧化碳的运输(四)呼吸运动的调节(五)实验241呼吸运动的调节2胸内压测定六、消化(一)消化概述1消化与吸收2消化方式3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二)口腔消化1摄食方式、饮水、咀嚼和吞咽2唾液的性质、组成和生理作用3唾液分泌及其调节(三)单胃消化1胃液的性质、组成与作用2胃液的分泌及其调节3胃的运动及其调节4胃的排空(四)复胃消化1前胃运动及其调节2反刍及其机制3瘤胃及网胃内的消化与代谢4瓣胃消化5皱胃消化(五)小肠消化
6、1胰液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2胆汁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小肠运动及其调节(六)大肠内消化大肠的消化功能及排粪反射。(七)吸收主要营养成分的吸收部位及其机制。(八)实验1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2胰液、胆汁的分泌3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254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七、能量代谢和体温(一)能量代谢1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2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3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二)体温1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变动2产热与散热的平衡3体温调节(三)实验小动物能量代谢的测定。八、泌尿(一)肾脏的结构与功能1排泄的概念2肾单位3肾血流量及其调节(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影响因素(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四)肾脏泌
7、尿功能的调节1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2醛固酮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五)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六)实验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九、神经系统(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二)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三)突触传递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3突触传递的过程、特点和原理(四)中枢抑制261突触后抑制2突触前抑制(五)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感受器及一般生理特征2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3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六)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脊休克2牵张反射3去大脑僵直4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5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6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7大脑皮
8、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七)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八)脑的高级功能(九)实验1反射弧的分析2脊髓反射3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机能定位4。去大脑僵直十、内分泌(一)内分泌概述1j 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及其作用机制3激素分泌的调节(二)下丘脑和垂体1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2垂体激素的生理作用3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三)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四)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 1,25 一二羟维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五)肾上腺271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2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应激与应急(六)胰岛激素的功能及分
9、泌调节(七)实验1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的调节2切除肾上腺(或甲状腺)对动物的影响十一、生殖与泌乳(一)雄性生殖生理1睾丸的生理功能2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二)雌性生殖生理1卵巢的功能2雌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3发情周期及其调节(三)生殖过程1受精与授精2妊娠3分娩(四)泌乳1泌乳的概念2乳腺的发育及其调节3初乳及其对幼畜生理意义4乳的生成过程及乳分泌的调节5排乳过程及其神经一体液调节生物化学一、生物化学概述(一)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二)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二、蛋白质化学(一)蛋白质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二)氨基酸1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2根据 R 基团极性对 20 种蛋白质氨基酸
10、的分类及三字符缩写28(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肽的概念及理化性质2蛋白质的初级结构3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4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及等电点3蛋白质的胶体性质4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征5蛋白质的变性及复性(五)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蛋白质的抽提原理及方法2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的主要方法:电泳、层析和离心3蛋白质的定量方法三、核酸化学(一)核酸的种类和组成单位(二)核酸的分子结构1DNA 的分子结构:DNA 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2RNA 的分子结构:tRNA 的结构、mRNA 的结构、r
11、RNA 的结构(三)核酸的理化性质1核酸的一般性质2核酸的紫外吸收特征3核酸的变性及复性(四)核酸的分离纯化四、酶(一)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特点(二)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三)酶的作用机制1酶的活性中心2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机制(四)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五)别构酶和共价修饰酶,(六)同工酶29(七)维生素和辅酶(八)酶的分离纯化五、糖类代谢(一)生物体内的糖类(二)单糖的分解作用1糖酵解2三羧酸循环3磷酸戊糖途径(三)糖异生六、生物氧化(一)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二)电子传递链1电子传递链的组成2电子传递的抑制剂(三)氧化磷酸化1氧化磷酸化的类型2氧化磷酸化的机制3线粒体穿梭系统七、脂类代谢(
12、一)生物体内的脂类(二)脂肪的分解代谢1脂肪的酶促水解2甘油的降解和转化3脂肪酸的 一氧化分解(三)脂肪的生物合成1甘油的生物合成2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3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四)甘油磷脂代谢(五)固醇的生物合成八、氨基酸和核苷酸的代谢(一)氨基酸的代谢1氨基酸的分解代谢2氨基酸的合成代谢30(二)核苷酸的代谢1核苷酸的分解代谢2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九、核酸的生物合成(一)中心法则(二)DNA 的生物合成1原核生物 DNA 的复制2原核与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差异3逆转录4DNA 的损伤与修复5DNA 一级结构分析与 PCR 技术(三)RNA 的生物合成1RNA 的转录及加工2RNA 的复制3RNA 的转录调控十、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遗传密码(二)多肽链的合成体系(三)原核生物多肽链生物合成的过程(四)原核与真核生物多肽链合成的差异(五)肽链合成后的折叠、加工与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