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传统艺术符号与当代设计“中国风”的审美连.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7568569
  • 上传时间:2019-05-21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3.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传统艺术符号与当代设计“中国风”的审美连.doc
    资源描述:

    1、传统艺术符号与当代设计“中国风”的审美连传统艺术符号与当代设计“中国风”的审美连线2011年03月18 日壹画 一画开天地,妙笔展宏图! 传统艺术符号与当代设计“中国风”的审美连线 论文赏析2011-03-18 19:28:29阅读9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摘要:中国的传统艺术符号异彩纷呈,受到全世界的瞩目。近十年,在当代设计领域中,更是刮起一股以中国传统符号为设计元素的“中国风”。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一书正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个符号进行解读,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并采用西方现代的研究方法,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符号,以新的视角看待传统的视觉语言形式,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让

    2、读者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并能感受由此书所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传统符号 当代设计 中国风 装饰小品 一、对典型中国传统艺术符号的回眸 传统符号具有一般符号的共同属性,即作为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媒介。中国传统艺术符号是中华民族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和传播载体,具有特定的文化精神内涵和约定俗成的信息传播功能1,人们通常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民族传统符号,赋予它特定的寓意与内涵。中国传统艺术符号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形成,才能深入人们的生活与文化内心。 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2一书作者吴卫教授,多年从事传统艺术文化研究与高校设计教学工作,此书是他多年在此领域耕耘的结晶。通过对十个传统符

    3、号,包括华表、赑屃、辟邪、 獬豸 、商鼎、石鼓、门神、彩画、脊饰、金蟾等进行细致的个案研究,让读者更充分地了解中国元素的这十个文化瑰宝,并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作者在对传统艺术符号作品收集的过程中是经过长期思考和研究的,并通过精心筛选,深刻解读和分析了这十个符号中所蕴含的传统艺术文化精髓,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正如书名所反映的那样是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范畴,外国人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如美国的费正清和英国的李约瑟,但从学术角度研究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符号的国外学者却是凤毛麟角。国内研究古代传统艺术装饰文化的个案及论文,如著名学者张道

    4、一先生的麒麟送子考析、已故美术史论家滕固先生的燕下都半规瓦当上的兽形纹饰等等,但系统地从符号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方面入手的系列研究还较少见到。梁思成先生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一篇署名文章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提出:“我们应该研究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因为古物的命运在危险中,调查同破坏力量正好像在竞赛。” 3。而吴卫教授所著的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研究的正是梁思成先生提到的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小品,是系统地从符号学、文化人类学及图像学等方面入手的系列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方式在国内是比较少见的。此书能够让读者接受并加强对传统艺术文化的教育,帮助读者更加深刻理解传

    5、统的艺术符号及符号后面所蕴含的博大的人文内涵,对我们从事艺术理论与设计实践、借鉴和解读中国古典艺术装饰符号都大有益处。 二、借中国当代设计中的“中国风” 近十年来在当代设计领域中,更是刮起一股以中国传统符号为设计元素的“中国风”。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选用了十个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方面的典型符号,来体现中国的传统艺术的精华,恰恰是顺应了这一“中国风”思潮的需要,也正是迎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本书的大致内容共分10个部分,分别是:1擎天一柱华表;2神龟驮碑赑屃;3镇墓神兽辟邪;4陵道神羊 獬豸 ;5吉金国器商鼎;6宅门枕石石鼓;7秦琼敬德门神;8构成彩画旋子;9吉祥驱火脊饰;10三足财神金蟾等。例如

    6、华表,它是中国礼制建筑的典型代表,作者从华表的中文字面意义入手,翻阅大量史料并列举相关图片,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探讨其柱头符号的演变、云板与诽谤木的关系;通过比较加深人们对交午木、桓表、石望柱、棂星门和二柱门的了解,对华表柱身形态相关柱身龙纹装饰及柱帽、柱座的佛教含义进行了探索,最后分析出明清华表真正的建筑功能和意义。再如金蟾,作者从自然界的蟾蜍开始到神话中的蟾蜍和嫦娥分别作了背景介绍,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了中国古人崇拜蟾蜍的四个原因;第一次对金蟾的图像艺术特征进行了归纳分类,并阐释了其中蕴含的世俗符号语义;指出古人只是借用了金蟾这个符号以寄托他们的富贵愿望,折射出人们向往幸福美好的世俗生活

    7、的集体无意识。 “中国风”是近十年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并形成一股独特韵味包含中国气息的设计思潮。这些中国元素正是来源于优秀的传统艺术符号,而成为当今多元与开放的中国设计界所流行的一种趋势。从中国近几年发展来看,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因而许多国人也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播对推广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找到更具代表中国形象的元素符号。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正是借中国当代设计中的“中国风”,燃起大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符号探究的兴趣,她是从学术的角度、文化的视野,相对准确地还原历史原貌,给每个艺

    8、术符号一个较为全面的解读和可信的答案,以期为中国设计界提供必要的资讯参考和理论支撑。 三、传统符号与当代建筑装饰风格的连线 在现今的房地产开发与设计当中采用中国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越来越少,而在城市化进程之中,传统建筑受到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大,开发商愿意投资的城市楼盘或景观,绝大多数都是以西方古典欧式符号的建筑风格为主,这些现象都体现出在我国当代建筑当中,传统的建筑形式已存在巨大的生存危机,很多我们一度视为珍宝的建筑样式正在一路没落下去,甚至走向消亡。 值得欣慰的是,吴卫教授所著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一书的问世,对于挽救逐步走向消亡的传统建筑装饰小品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一

    9、书中,有多个传统装饰艺术符号是属于古代建筑装饰符号当中的一部分,比如华表、赑屃、辟邪、 獬豸 、石鼓、门神、彩画、脊饰等,这些符号的选择与作者个人的求学经历和知识结构是紧密联系的。吴卫教授于1989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后又作为交换留学生在日本的千叶大学工业意匠学科学习,2001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建筑系,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2004年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并取得了博士学位,因此他对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这两个艺术类学科和专业的知识功底深厚,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准,特别是对传统建筑风格与当代建筑装饰设计之间存在的关联,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读者通过对此书的阅读,能够了解更多

    10、过去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特色以及设计风格,对于进一步弘扬传统建筑装饰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将传统艺术符号精神运用于当代设计中 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祖国传统艺术符号后面隐藏的博大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使我们更加看清自己身边这些国宝的可爱之处,以此更加珍惜和关注传统符号,当然这也为我们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当代设计的发展,国外各种设计思潮的涌入,传统的审美观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在人们固有的求新求异心理的作用下,当代设计作品的形式已经越来越偏离了我们的民族个性与文化传统。4同时,对传统装饰符号不加扬弃的复制和拼贴式的使用,也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相应的

    11、审美疲劳。如何让人们再次认识传统艺术符号并主动地去接受它、欣赏它,就不能单纯地从形式上对其进行拼贴式的应用和简单的照搬照抄,必须从文化的视角,深层次的发掘其符号象征意义并使之与我们的文化归属心理相契合。传统符号元素表面的形式是约定俗成的、相对固化的,从古至今,人们世世代代地反复地描摹和运用同一个图形符号,不仅是因为这些图形元素外在的形式美感,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看到并感受到其形式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寓意。因此,在当代设计中,我们必须看到传统艺术符号中所遵循的“传”而“统”之的概念,并从中认识到传统符号所蕴含的更为广泛的和深刻的文化价值。吴卫教授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从视觉形式方面加以

    12、解说,从精神层面加以引导,使人们能够看到并理解到传统艺术符号所传达出的图像语义,让我们能够更为准确的把握住传统符号在人文情感方面所产生的精神内驱力,从而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将中国传统的图像符号应用在当代设计中,用我们自己熟知的图像语言传达设计思维,表达设计情感,是实现当代设计自身发展、树立民族自信心的必由之路,更是我们设计工作者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所在。 五、结语 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绚丽的中国艺术文化瑰宝,传统装饰艺术符号更是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的时间里,无数视觉符号产生、发展和消亡,最终凝练而成的、沿用至今的视觉符号也就成为我们传统图形文化的“国粹”中国元素。吴

    13、卫教授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一书正是集中国传统视觉文化宝库之精华,此书以全新的视角和观点对传统视觉符号进行了概括和精炼,归类分析了影响传统装饰文化历程的十个重要传统符号。品读此书,仿佛游历于刻满时空符号的历史长廊之中,一个个熟悉的犹如诞生与血脉之中的、给人以亲切感和归属感的视觉符号形式被剖析、解读,有如一段段无法言表的图形文化历史展示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再次发现了传统装饰艺术符号之美,并深深地认识到了在当代设计中弘扬传统装饰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宏林:中国传统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32页。 2吴卫: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3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54页。 4赵炬宇、赵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探索,2006年第4期,第84页。 作者简介: 朱 力(1966),男,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非线性环境设计艺术、设计的文化身份建构等研究。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410083。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传统艺术符号与当代设计“中国风”的审美连.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5685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