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球的运动-难点突破知识梳理》文字素材15(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566986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运动-难点突破知识梳理》文字素材15(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球的运动-难点突破知识梳理》文字素材15(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球的运动-难点突破知识梳理》文字素材15(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球的运动-难点突破知识梳理》文字素材15(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球的运动-难点突破知识梳理》文字素材15(湘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球的运动-难点突破知识梳理补充课时知识疏理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第一课时】一、地方时1 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种时刻不同。2 、定义: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它把一天中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定为中午 12 时,将连续两个 12 小时之间等分为 24 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遵循“东早西晚”的原则,其差异是 1 小时/15 0、4 分钟/10、4 秒钟/1 。注意:“如日中天”中的“日中天”就是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刻,是一天中地方时为 12 点的时刻,这时太阳辐射在一天中最

2、强。但此时气温并不一定最高,因为地表受热需要一个过程。3、与地理位置的关系: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同一天,24 小时制)4、经度差的计算方法: 若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地区,则经度差=大的经度数小的经度数若两地分别为东经或西经地区,则经度差=两地经度数之和二、时区和区时1、时区: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分为 24 个时区,即每隔 150划分 24 个时区注意:东 12 区位于东经范围以内,西 12 区位于西经范围以内,其中东 12区与西 12 区都只跨 7.50个经度,东、西 12 区合为一个时区。但东、西 12 区都位于西半球。2、区时:每个时区的区时,以

3、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又称为标准时。注意:、中央经线是指该时区的“标准经线”,其度数的大小为该时区数15 0、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 12 时区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差 1 天。3、根据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经度15 0/整数和余数。若余数小于 7.5 度,同该经度的时区数就是整数;若该余数大于 7.5 度,则该经度的时区数就是整数1;某地为东经度,为东时区;某地为西经度,为西时区;若整数为 12,则为东西 12 区4、时区差的计算方法:同区相减,异区相加5、世界各个国家区时的确定:(1)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 8 区的区时

4、,即 1200E 的地方时,是中国各地统一采用的时间(2)国际标准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即中时区的区时。(3) 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 7.50的时区的边界线的地方时,如印度采用东 5.5 区;的有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如朝鲜采用东 9 区的区时。【第二课时】三、时间的计算方法方法: 第一步:求两地的经度差或时区差同经(区)相减,异经(区)相加第二步:求两地的时间差经度差15 0/h时区差的大小第三步:求所求地的时间东加西减东和西是指所求地在已知

5、地的东或西方。判断方法有:在光照图中可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进行判断;有经度的时候,则用东经度数越大,越往东去;西经度数越小,越往东去;在进行时区计算时,则东时区数越大,越往东去;西时区数越小,越往东区。(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度)(2)已知某地的经度和时间,求另一地的经度:所求地的经度=已知经度两地地方时差数/15 0(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区时数(4)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区时:(5)已知某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例题】北京奥运会于 2008 年 8 月 8 日晚上 8 时 8 分

6、开幕,此时我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上(73 0E)的时间为,则我国最西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为。美国费城与我国四川内江市属同一经线圈上的两个城市,已知内江的经度是 1050E,则北京奥运会开幕时费城的地方时为。在我国 2002 年 3 月 21 日的日历中写着“今日 3 时 14 分”,问此时太阳直射在纬线和经线上。上海市民在北京时间 2002 年 4 月 15 日晚上 6 时 30 分的电视新闻节目里收看到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CA129 航班于当日上午 10 时 40 分左右在韩国釜山机场附近不慎坠毁的消息,美国旧金山(123 0W)的华人华侨同时收看到这一新闻的时间应是月

7、日时分。(6)涉及飞行时间的计算技巧 (公式为:目的地的时间=出发地的时间两地时差+飞行时间)注: (1)飞机向东飞行用“+” 号,向西飞行用“”号(2)若飞机向东飞过日期变更线,则减一天;若飞机向西飞过日期变更线,则加一天。例:有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上午 8 点飞往伦敦,飞行的时间为 10 个小时,则到达伦敦的时间为 ,在伦敦停留 2 个小时后,飞往开罗(东 2 区),飞行时间为3 个小时,则到达开罗的时间为,此时北京时间为。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于 1981 年 1 月 2 日 15 时抵达温哥华(西七区),共用 14天 2 小时,该船起航的时间是: 。【第三课时】四、日界

8、线、日期变更与日期范围的确定1、日界线: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也是地球上最早与最晚的分界线(即地球上新的一天总是从位于日界线西侧的东 12 区最先开始,在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 12 区最后结束)。其原则上以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并不与 1800经线完全重合。2、日期与日期范围的确定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1)人为界线:日界线 (2)自然界线:即 0 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 0 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 1 天,自东向西过 0 点所在经线要减1 天。(3)求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的范围以及所占的比例已知地球上某点的地方时,求出 0 时所

9、在的经度,就能判断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的所占的比例。即从 1800经线向西到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之间的范围就是新的一天,其余的就是旧的一天;或从 1800经线向东到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之间的范围就是旧的一天,其余的就是新的一天。注意:当北京时间为 8 时时,0 时所在的经线就是 00经线,全球两个日期正好平分。 当北京时间为 20 时时,180 0所在的经线就是 24 时,全球属于同一时期。例: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 12 月 30 日 12 时(区时)起,经过 5 分钟,越过了 180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的:(B)A、29 日 12 时 05 分 B、30 日 11 时

10、55 分 C、30 日 12 时 05 分 D、31日 12 时 05 分过日界线时间的计算:东 12 区是地球上新的一天到来最早的时区,是最东的时区,西 12 区是最西的时区。东西十二区日期相差整 1 天,时、分、秒相同。从东十二区向东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 1 天。隔日界线计算相隔时区数:相隔时区数=(12-东某区)+(12-西某区)例如:当东八区时间为 5 月 1 日 8 点 35 分时,西九区为什么时间:求法:5 月 1 日 8 时 35 分-1 天+【(12-8)+(12-9)】小时=4 月 30 日 15 时35 分此外,还可以

11、利用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差来求。如果两个时间相加超过了 24 小时,将该结果减去 24 小时,日期加 1 天;如果结果为负数,将该结果加上 24 小时,日期减去 1 天。如:5 月 1 日 8 时 35 分-(8+9)=-8 小时 25分钟+24 小时=15 小时 35 分(日期减去 1 天为 4 月 30 日)。(2)所求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数4 分钟(不越过日界线)如:已知东经 106某地地方时为 7 月 1 日 10 点 30 分时,求东经 173某地和西经 84某地的地方时各是什么时间?解:173E 某地时间=7 月 1 日 10 点 30 分+(173-106)

12、4 分=7 月 1 日 10 点 30 分+268 分=7 月 1 日 14 点 58 分84W 某地时间=7 月 1 日 10 点 30 分-(106+84)4 分=6 月 30 日 21 点 50分。二、晨昏线的判读【第四课时】1. 晨昏线的概念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也叫晨昏圈。2. 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

13、。(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 0。(3)晨昏线总是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才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都与经线圈斜交成一夹角,且夹角的最大角度为 2326。(5)晨昏线在夏至日、冬至日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故向东走人们会感到昼夜更替的周期短于一个太阳日;反之,向西走则大于一个太阳日。3. 晨昏线的确定方法(1)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2)时间法。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 6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 18 时。(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

14、为昏线,西侧为晨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4. 晨昏线的判读(1)根据晨昏线确定地方时1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6 点2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18 点3 晨昏线与极夜圈的切点地方时=12 点4 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地方时=0 点或 24 点5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12 点6 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0 点或 24 点(2)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确定日期过极点,且平分极圈: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相切:北极圈内为极昼时为 6 月 22 日;北极圈内为极夜时为 12 月 22 日。南极圈内正好相反。(3)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长短1 利用昼夜弧度计算:晨

15、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为昼弧,位于夜半球的为夜弧。除春、秋分日和赤道上之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均不等长。求某地的昼(夜)长,可由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昼长昼弧度数/15;夜长夜弧度数/152 采用“查格”的方法:也就是以已经知道的某条经度为准,按照较东的地方有较早的时刻;经度每相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相差 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经度相差 1,地方时相差 4 秒。一般地,如果是求某地的昼长,则经过该地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看其昼弧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数所代表的时间数,如果图示是侧视图,还应该乘以 2 的倍数;如果是极地为中心的图示,则所

16、经过的格数每格所代表的时间数即可(如图 5) 。例 如右图 6,用“查格法”判断 B 点的夜长是_小时。解析:如右图 6 所示,该图是侧视图,正对着我们的半个球面是 180,被均分成 6 格,每格 30; 图 6 因经度每相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则每格时长为 2 小时;如果用 “查格法 ”来解的话,其步骤是: 经过 B 点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该纬线被图中的昏线分为两部分;在昼半球的为昼弧长度,在夜半球的为夜弧长度。 因为是求 B 点的夜长,就查经过 B 点的夜弧的长度经过的格数。从图中得悉,经过 B 点的夜弧长有 4 个完整格数,每格 2 小时,则有 8 个小时。 但是,我们现在

17、看到的是半个地球球面, B 点的夜长还有一半被遮住,故其夜长还应该乘以 2,即 4 格 2 小时 2(倍) 16(小时) 。也即 B 点的实际夜长应为 16 小时。(4)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相交关系判断日出、日落时间。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此时为春、秋分日,全球各地都是 6 时日出、18 时日落。晨昏线与经线斜交:日出时间=12 时-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5)根据晨昏线图考查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一般地,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 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 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 0,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 0,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下。(6)根据晨昏线图考查太阳直射点

18、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确定的,根据晨昏线可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太阳直射点纬度的确定: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根据晨昏线与某经线的夹角或晨昏线与某纬线相切关系来判定。 在晨昏图上,若晨昏线与某经线的夹角为 ,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就是 ;若晨昏线与某纬线相切时,如果切点纬线的纬度为 ,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就等于 90。至于太阳直射点是南纬还是北纬,则可据昼夜长短或极昼、极夜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经度的确定: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可根据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经度或晨昏线与某纬线切点的经线经度来判定。在晨昏图上,若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经度为 ,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就等于

19、 90(晨线向东加,昏线向西减,即晨线为“” ,昏线为“” ,还要注意经线的东西经特点) ;若晨昏线与某纬线切点的经线经度为 ,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就等于(切点在昼半球时)或 180(切点在夜半球时) 。 (7)根据晨昏线考查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8)根据晨昏线考查直立物体的日影方向:在昼半球,靠近晨线附近的直立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太阳直射纬度以北地区)或西南方向(太阳直射纬度以南地区) ;靠近昏线附近的直立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向(太阳直射纬度以北地区)或东南方向(太阳直射纬度以南

20、地区) 。 (9)根据晨昏线考查与季节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或特征:晨昏线的偏向(或倾斜)与季节变化有关。通常,北半球的冬季(1 月) ,晨线随纬增加向东(或右)偏,昏线随纬度增加向西(或左)偏;北半球的夏季(7 月) ,晨线随纬度增加向西(或左)偏,昏线随纬度的增加向东(或右)偏。南半球反之。进而根据晨昏线的季节变化判定当地的河流、气候等地理现象和特征。 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第五课时】(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太阳高度)H=90-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维度之差。式中 H 为太阳高度。求地球上某一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一般有下列三种情况:

2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公式化为 H=90-所求地点纬度。 当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时,两点纬度差为两纬度之和,公式化为 H=90-两纬度之和。 当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同在南半球或者同在北半球时,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计算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零,则说明该点在晨昏线上;若小于零,则说明该点此时为极夜。(3)太阳高度的应用。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是 12 时。确定房屋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计算楼距。维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例题:一线精相关炼习题。【课后反思】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新授课时学生学起来知识点零散,连贯性不强,因而进行了这五课时的知识梳理,通过知识系统化整理和典型习题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验和教训: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赶进度,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把知识进行梳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教学讲解,再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加强巩固,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