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士学位论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01409625课程中文名称:学士学位论文课程英文名称:Dissertation of Bachelor Degree课程性质:专业实践环节开课专业:电子商务开课学期:8总学时:12 周 总学分:12二、课程目标(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2、巩固和充实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某一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训练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系统分析与设计、模型建立、计算、制表、绘图、编程、分析论证和写作方面的能力。4、考
2、核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其毕业设计(论文)水平是决定学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主要依据之一。5、检验和考核教学质量。(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1、学生根据所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征得导师的意见, 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收集有关资料,必要时再回到现场实习。2、学生根据毕业实习调查获得的资料,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或者进行科学的论证,指明设计(论文)的独到之处和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不足。3、学生应完成所规定的设计工作量,最终完成 2 万字符以上的一份设计报告并开发一套实用的商务软件系统;或最终完成 2 万字符以上的一份
3、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 24、每名学生要针对毕业设计题目,翻译 3000 个印刷符号以上的外文资料,并在设计中体现出来。5、对有编程的毕业设计必须有 100 机时以上的上机实践,程序须调试通过并输出源程序。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一)选题原则1、目标原则 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2、实践原则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结合科研和生产建设的实际任务,或结合毕业实习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3、适量原则 题目内容和份量要适当,应从
4、专业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防止贪大求全或过窄过深,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按期完成任务。4、更新原则 选题要适应社会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要不断更新内容,增加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5、独立原则 选题应做到每人一题,大题目可以分成若干小题,由若干学生分担合作完成。(二)题目类型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最好从本行业、本地区工业企业、经济管理和经济研究等部门的实际问题中选择,也可以根据上述部门的现有条件,在下列参考范围内选题:1、电子商务某一问题的研究2、基于商务平台的物流系统的研究3、基于商务平台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4、基于商务平台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5、基于商务平台的设备管理
5、信息系统的研究6、基于商务平台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7、基于商务平台的生产系统的研究8、基于商务平台的运输管理及其调配系统的研究9、基于商务平台的采购与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10、基于商务平台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311、基于商务平台的计算机辅助决策12、基于商务平台的企业管理问题的研究13、基于商务平台的计算机辅助预测(三)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和内容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和内容要求参照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手册 。(四)答辩与成绩评定为了保证答辩质量和客观反映设计(论文)水平,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的主持下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应由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教师 5
6、 或 7 人组成,负责专业答辩的组织工作和成绩评定工作。成绩评定采取民主评议和不记名投票的联合形式进行。评定应以有关规定标准或民主产生的标准为据,其等级应定量排序后再确定。评定成绩采用五级分制。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2 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时,指导教师了解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现有思想,检查学生现有资料和数据,判断在现有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能否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如果材料不够充分,可利用一定的时间在现场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和搜集有关资料或采取其它的办法解决。在此阶段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要求、进度安排,指定必
7、要的参考文献和资料。设计(论文)可在毕业实习结束后或最后一学期与学生确定下来。在此阶段的后期,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导师的要求,初步拟定出毕业设计(论文)大纲,交指导教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学生才能进行下一阶段工作。2、展开阶段(7 周)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运用基础理论和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或论证,并写出毕业设计(论文)初稿交导师审阅。无重大原则性错误后,方可再进一步修改写成定稿和进行系统实施工作。程序调试成功后,需经导师最终审定方可撰写正式毕业设计(论文) 。3、答辩阶段(1 周)4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并装订成册后交指导教师终审,指导教师在审阅
8、过程中及时准备答辩时所要提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在此阶段准备答辩提纲和挂图等,做好答辩的自我准备。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研究性教学方法)(一)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1、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1)拟定论文题目。(2)指导学生制定具体的设计(论文)的进度计划,并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3)指导学生如何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介绍必要的资料和参考文献。(4)指导学生正确拟定设计(论文)提纲和方案;对方案选择、分析设计方法、计算方法、理论分析和图表的正确性负责审查,提出意见。(5)按计划定期或随时进行答疑。答疑次数不得少于 2 周一次。(6)关心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对学生全面负责,严格要求。(
9、7)做好论文的审阅和学生答辩准备的指导工作。(8)恰如其分地填写设计(论文)的导师评语。(9)关心学生就业工作和协助学生就业。2、指导方法(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注重设计思路和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通常只对论文中的原则问题负责审查,提出意见,而论文的具体方案、论点、论据的提出,运行结果的准确性、图表绘制的质量,论据充分与否、论文结构的逻辑是否严谨等均由学生自己负责。(2)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在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面的指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表自己的创见,避免抄袭书本和资料上的现有成果。(3)答疑或指导应有充分的准备,帮助
10、学生安排好进度,防止前松后紧。对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指导教师应给予不同程度的具体指导,适当增加答疑。(4)明确各个阶段的具体要求。抓好确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大纲、撰写阶段的检查和论文终审等关键环节。(二)对学生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解决本专业某一5问题的过程。因此,学生必须在学完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之后,经考试合格和审定批准方可参加毕业设计(论文)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生应当做到:1、认真学习和执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明确设计(论文)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拟好工作进度计划,注意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系统复习有关专业理论和方法,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2、对设计或撰写论文工作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努力钻研,提高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能简单抄袭资料。3、认真听取教师指导、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搞好答辩。六、实验(或)上机内容无实验(或)上机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前续课程:本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八、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参考本专业所学过的各种教材及收集到的资料。九、考核方式根据毕业设计手册要求,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打分(20%) 、评阅教师打分(20% )和答辩成绩(60%)综合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