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卫 PS 入门教程 第一课:开场白与照片虚化处理第一课:开场白与照片虚化处理今天,我们开始了 PHOTOSHOP 的讲座。PHOTOSHOP 是鼎鼎大名的绘图软件了,对我们非常有用。这不必我多说了。我想说的是:学习 PS 跟学习 FLASH 有不同的地方。如果说 FLASH 是以动画原理为主,类似于数学公式或是物理公式,那么,PS 就有点儿像学化学,无数的化学分子式,稍稍有所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就像是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看上去差不多,性质完全不一样。PS 的方式方法,条理性的少,感性化的多。 FLASH 是线多点少,而 PS 是线少点多,无数个知识点,如天空中的繁星一样闪闪发光,学
2、不胜学。再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FLASH 是西药,PS 是中药。三分党参二分甘草、三分甘草二分党参再加四分何首乌,效果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学 PS 需要较强的记忆力。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需要我们记忆的内容特别多。不然的话,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当时会做的效果,一段时间不做,又全忘记了。所以,我要特别提醒大家边学边记,努力记住。不光要记住知识点,同时也要记住一种效果的制作步骤与思路。当然,我在编写过程中,也会特别努力让大家容易记住,强调要记住的东西,反复实验,以加强记忆。好了,开场白就说到这儿了。现在上第一课。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我们先不去学那些枯燥乏味的概念和理论,我们来做一个有用的工作
3、照片的虚化处理。请看原图与经过处理的图。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把四周杂乱的东西去掉,更加突出人物面部。虚化后,使得画面消去了四方的棱角,与周围更加和谐,看上去更舒服一些,更富有情调。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所以非常值得一学。其实也并不难学。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现在我们来制作,一边制作,一边学习新知识。1、打开 PS。在菜单“文件”下的“打开” ,找到自己电脑硬盘上的原图后打开。2、在工具栏上,按下第一排左边的虚线矩形按钮不放,(工具右下角有小三角的,表明这里面还有同类的工具),会出来四种选框工具。点“椭圆选框工具” ,然后到照片上画个椭圆。在照片上出现一个虚线画成的椭圆。这时,画得不准确没有关系,一会
4、儿就来调整。这个虚线框就是选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定要记住它。今后几乎每一堂课都要提到“选区” 的。选区就是我们要进行处理的范围。3、到菜单“选择” 下的 “变换选区”点一下,在选区的四周出现了大方框(调整框 ),它有一个中心点与八个方点( 调整点) 。4、现在可以拉动右边的小方点,会把椭圆拉宽;再拉下面的小方点,可以把椭圆拉长一点;拉四角的小方点,可以放大缩小框子;在框外移动鼠标,可以旋转调整框;点框内空白处,可以移动整个调整框 。这样,不断地调整,直到满意为止。不过,不要拉到离照片边缘太近的地方,需要留出一点余地。按一下回车,调整框就消失了。5、现在选区的位置已经定好了。我们来制作
5、边界的虚化效果。到菜单“选择”点“羽化” ,在羽化半径中填写 20。这个 20 是指我们需要虚化的边缘的宽度,就是从清晰到不清晰直到消失的一个过渡的宽度值,这是一个估计值,这个估计值与原图的尺寸有关。如果不合适,可以回过头来改成 30 或者是任何数,主要是观察效果好不好再说。可是,现在是看不出来任何效果的。只好继续往下做,做好了再说了。6、这个椭圆框里的画面,是我们框选的,是要保留下来的,而虚线框之外的画面,是我们要删除的。为了要删除那些不要的画面,我们就要选中不要的画面。现在,整个画面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要保留的,另一部分是我们要删除的。不是选中要的,就是选中不要的。那么,只要把现在这个选
6、区反个个儿就可以了。现在到菜单“选择”下点“反选”,虚线框就反过来了。在椭圆选框的外面,出现了四方的选框,这表示:现在所选中的,是椭圆与方框之间的部分。注意:原先羽化的宽度,是向着椭圆内部的。现在反过来是向着椭圆的外部了。7、好,现在选中的这部分就是我们不要的了。到菜单“编辑” 下点“清除”,这部分就没有了,露出了白色的底及虚化的边缘。8、可能有些朋友点了“清除” 之后,四周不是白色的,而是其它颜色的,这里就要补充说明一下颜色的设置了。在 PS 中,设置颜色,分为前景色与背景色两个部分。如白纸黑字,那么,白色就是背景色,黑色就是前景色。在工具栏下部,就有这么一块,我们来看一下: 这里有两块颜色
7、,前面一块是黑色的,后面一块是白色的。这就是前景色为黑色,背景色为白色的情况。前景色与背景色当然是可以对换的。按那个双向箭头就可以了。现在的情况是对换过来了,前景色是白色,背景色是黑色的。就像是学校里教学的黑板,写上的是白色的粉笔字。记住这个双向箭头是前景色与背景色的对换按钮。以后非常有用的。而左下角的那个黑白小按钮,是默认设置按钮。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什么颜色下,按下这个按钮,就会马上回到白底黑字的默认设置上来。好。结合我们现在的情况,如果说要白色的背景的话,那正是一种默认的设置。这样,你在清除之后,四周都是白色的底色了。关于如何改变颜色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课中会来详细讲解。今天我们所要掌握
8、的,就是二点:什么是前景色?什么是背景色?如何交换?如果设为默认的颜色?9、画面处理得差不多了,要把虚线框去掉。到菜单“选择” 下点“取消选择”,虚线框就没有了。10、现在看一下虚化边缘的效果。20 这个半径值还可以。但是如果换了一照片,就不一定是 20 了,这个值跟原图的大小有关。如果羽化半径值太小,虚化得太突然。如果太大了,虚化部分会影响到主画面。(关于如何修改,重新设置羽化半径值,这部分内容以后会讲到。)11、好。现在要把图片保存起来。因为起先打开的是“照片 01.jpg”,现在如果在菜单下点保存,也会是同样的文件名。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设置画面品质,可以看到保存后的文件量大小是多少 K
9、。这可以让我们保证能上传到论坛上。其它就不用设置了。但是,这样保存的话,原图就会被复盖了。万一你要做另一种效果就不能再使用了。为了保存原图,可以到菜单下点“存储为” ,换个文件名保存下来。可以仍然保存为 JPG 格式。而且还以保存为 PSD 格式。这是 PS 的源文件,是可以修改的文件,正如 FLASH 中的 FLA 文件一样。假如你制作到了一半,要休息了,临时保存一下文件,就要保存为 PSD 文件,这样,回来还可以修改。这是要注意的。好了,今天是第一课,还是少一点儿内容比较好。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点,也算是复习题:1、什么是选区?2、如何调整选区?3、羽化半径是什么意思?4、如何
10、删除不要的部分?5、什么是前景色、背景色?5、保存有哪几种情况?PSD 格式的好处是什么?6、对照片进行虚化处理有哪几个步骤?步骤是:1、画出所要的部分的选区。2、羽化这个选区。3、反选,选中我们所不要的画面,把它删除。这里是先羽化,后反选。也可以先反选,后羽化。效果是一样的。大卫 PS 入门教程 第二课:照片的虚化处理 2第二课:照片虚化处理之二上一节课,我们制作了圆形的照片虚化。但有时,需要我们制作勾勒轮廓的照片虚化处理。今天我们就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来制作一下,这样,也有助于加深对照片虚化处理的印象。先来看原图: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这是一张少女全身图,姿态优美。如果再如上一课那样,把它用
11、圆框框起来,就不恰当了。这时,就要用轮廓图了。制作步骤是一样的,只是用的工具不一样。 1、打开这张照片。2、在工具栏第二栏的左边,点“套索工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套索工具可以画出绵延不断的曲线,把人物包围起来。现在先确定一个起点,按下鼠标不要松开,沿着人物的外缘拖动,与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断地画出大轮廓来。一直到画完一圈,全部包围之后再松手就可以了。这样,选区就做好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但是,有时我们会在走到半途时一不小心松了一下鼠标,就会自动产生一个选区,就会变成下面这个样子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这没关系。我们可以再画一个选区,把新选区与旧选区相加。今天要学的就是这点。先到上面的
12、“工具属性栏”中,点中“ 添加到选区”这个按钮。(每一个工具点中后,上面都会出现这种工具的属性栏。如果你没有,可以到“窗口” 菜单下去点一下 “选项”。) 这样,画出来的新选区就会与旧选区相加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现在我们可以继续画了。在原先选区重叠的地方点一下作为新起点,开始向上画,这时,套索工具上多了一个+号,表示是新添的选区。画的时候要与原先画的重叠。画一圈后一直回到这个新起点后放手就可以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放手后,就会产生一个大的完整的选区了。我们要掌握如何让两个选区相加的手法。在做的过程中,PS 允许后悔一次。在菜单 “编辑”下点第一项“还原 XX”。如果是用套索,就会写成“
13、还原套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三课:图片的大小与裁剪前两课算是玩了一回图片,今天可要来讲一点儿基础的理论了。别害怕,还是很好玩的,也是很有用的。就是关于图片的大小与图片的裁剪。我们自己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要上传到论坛上或是制作到网页中,就需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先打开一张图片。就看这一张吧。色彩很漂亮的风光照片。看上去这张照片并不大。其实这是我在制作网页的时候强行缩小的。所以说图片的真实大小,仅凭眼睛看是看不出来的。我们必须要知道它的具体尺寸。这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下载图片:在网页上,用右键点“图片另存为” ,就可以把图片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中。然后就可以看到这张图片的
14、尺寸大小与文件量大小了。第二个办法是:点一下图片,让它变成最大,然后用右键点一下图片,再点“属性” ,可以看到一张图片的尺寸大小与文件量的大小。如这张图片的原图是 800*568,它的文件量大小是 447k。我们可以用 PHOTOSHOP 来改变它的长与宽,并改变它的文件量,以适应网页与论坛的需要。知道了原图的尺寸,我们就可以避免马赛克的出现。一张图片,如果放大到了超过它的原先尺寸,它就会出现马赛克。以后在制作 FLASH 时的时候就可以避免了。另外,有些图片需要进行选题与裁剪,让它更加突出主题,更加精练。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内容。现在我们打开 PS,打开这张图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图片也不
15、是它的真实大小,而是 PS 调整的适当的工作面显示大小 。上面写着50%,只是一半。如果是百分之百的话,就要有四张拼起来那么大。它的真实大小如果在 800*600 的电脑屏幕上来,会占满整个屏幕,就是一张屏幕保护图片。(以下显示的图片,都是在 PS 中的工作图片,真实大小,没有进行网页的强行缩小)一、裁剪图片:先来学习如何裁剪图片。点工具栏左下第三个工具“裁剪工具”。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然后到图上,按下鼠标,在我们需要留下的画面上划出一个矩形后松手。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矩形之外的画面变暗了,变暗的部分是将要裁去的画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这个矩形框我们已经熟悉了,它就是调整框。我们可以移动那些
16、小方块进行调整,还可以把矩形框旋转,直到满意为止。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只是画面的精练与美观,长与宽的比例,而不必考虑它的尺寸大小与文件量的大小。这方面过后我们会再进行处理。当你对画面满意后,就可以按下工具属性栏最右边的“对勾” ,(也可以在图片内双击鼠标。)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就裁剪成功了。我们要的部分即矩形框内的画面被留下来了,其它部分就消失了。图片就成了下面这个样子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是不是比先前更精练,更有纵深感呢?这只是各人的艺术眼光不同而已。先前是突出山与石,现在是突出蓝天与道路了。那么,现在的新图的尺寸又是多少了呢?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处理。二、处理图片的长与宽尺寸大小:打开菜单
17、“图像” 下的 “图像大小”。出来一个对话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注意:上面所写的“像素大小:642k” 不是文件量的大小。 “文档大小”也不是文件量的大小,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图片像素分辨率的问题,与屏幕显示分辨率的问题,这里所指的是打印机打印的情况。这些,我们都可以不去管它,我们只以像素值来衡量。如大多数的FLASH 制作的尺寸是 550*400。我们可以用这个尺寸也推断图片的真实大小。)现在我们看到这张图是 440*498 像素。这正是经过裁剪后的图片的真实大小。而裁剪前的图片是 800*600,近一半大小。不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经过裁剪的新图也不是它的真实大小,还是在 PS 中的工
18、作区显示大小。 看一张图片是不是真实大小,只要看图片上边沿的文件名后面是不是 100%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把这张图片的长与宽缩小。从这个对话框上,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尺寸是 440*498。一般我们总是把图片缩小为好,而不是放大。因为放大会影响到画面的质量。同时也尽量把长与宽按比例地缩小,这样才不会失真。这就是要在“约束比例” 前打上勾。假定你想把你的图片的宽度缩小到 220 像素,就把原来的 440改成 220,高度就不必填了,然后按“好” 。图片就 会按比例缩小。成了这个样子。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现在的尺寸是 220*249。是前面的一半大小。 现在你如果把图片保存起来,它的画面不变而长与
19、宽都变小了,文件量自然也变小了。你就可以这样用到网页或 FLASH 上去了。这样的做法是最经济的了,比网页强制缩小显示要节省很多的文件量。第四课:制作朦胧照片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朦胧照片。先请看下面这两张照片: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一张照片非常清晰,连头发丝一根根都非常清楚。第二张是改制的,带一点儿朦胧的味道,更柔和一点。各有特色吧。那么这是怎么制作的呢?我们就开始吧!1、打开 PHOTOSHOP,打开这张图。在窗口下面,点一下“图层”,出来图层面板。可以看到现在有一个图层,名称是“ 背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看面板图,现在鼠标所指的按钮是“创建新的图层” 。如果按下
20、这个按钮,就会在上面创建一个完全透明的,没有任何画面的新层。我们现在不建新层。我们来把背景层复制一个。用鼠标点住背景层,把它拖到“创建新的图层 ”的按钮上,再放手,就会在上面产生一个一模一样的图层。名称是“背景副本” 。上面的图层会把下面的画面盖住的。在工作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上面一层的画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上面的画面,我们要把它做成“毛玻璃” 。现在“背景副本”层是蓝色的,我们是在这一层上工作。你在哪一层工作,这非常重要,绝对不可以搞错的。你要在哪一层工作,就点一下这一层。前面会出现一支笔。到“菜单 ”“滤镜”下面的“模糊”“高斯模糊” 点一下,出来一个对话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所
21、谓滤镜,就是一种特殊效果。我们常常要借助与滤镜来实现各种各种的特殊效果。高斯模糊是最常用的。它能让画面模糊。模糊的程度由半径的值来决定。这个值究竟是多少为合适呢?这不一定,要由你的感觉来试了。值越大,就越模糊。你可以左右拉动下面的小三角,一边看效果来感觉。我这儿用了 4,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你可以用 3,也可以用 7。在 PHOTOSHOP 中,有许多数值都是凭感觉来试的,这给了大家各自感觉发挥的自由。现在上面这一层就成了“毛玻璃 ”了。(注意看一下:在工作区的上沿写有“背景副本”的字样。这表明我们是在哪一层上面工作。)4、我们的目的是:人物的四周是朦胧的,但是,人物的面部是不应该朦胧的。所以,
22、要把这个范围先选出来。现在用套索工具把面部勾出来。特别是脸部的亮的部位画出来。画完之后,再进行一下羽化。半径用 5,主要是让虚线部分更圆润一点。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现在可以有两种做法:a、直接把选区内的毛玻璃删除,这样就显现出下面一层的非常清楚的眼睛口鼻来了。这个做法是上一节课学过的。这也达到目的了,方便快捷。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我们再来学学新的一种办法:手工清除。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在工具栏点中橡皮擦。然后到上面的属性栏,按下写有“画笔” 右边的下拉三角,点到“柔角 100 象素” ,这是选中了一种笔刷样式。然后再到“不透明度 ”选 20”。这个不透明度,表示并不是把画面完全擦得个干干净净,是还留有 20的痕迹在。好,现在鼠标变成了一个大圈圈。用鼠标在选区内不断地来回擦拭。擦的时候要离虚线一点距离。直到慢慢变清晰一点为止。我们可以把最下面那一层“背景”前的小眼睛点一下,就是关掉,可以看到,“ 背景副本”变了样,还留有一点痕迹。(一格一格的,是表示透明部分)这就是说,脸部还留下一点毛玻璃。下面右边的图是把背景层前的小眼睛关掉了。(要打开就再点一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下面是关掉背景层后,背景副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