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李泽厚著《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554757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泽厚著《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李泽厚著《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李泽厚著《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李泽厚著.美的历程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主要内容:主要写的是中国的美学历程,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到明清结束,主要以每个时代的文学和艺术特点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编写。具体有:龙飞凤舞-青铜时期-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写意-明清文艺思潮。第一章:龙飞凤舞-远古图腾,原始歌舞,有意味的形式1,暴力是文明的产婆,炫耀暴力和武功是这一整个氏族、部落大合并的早期奴隶制历史时期的光辉和骄傲。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杀掉甚至吃掉非本氏族、部落的敌人是原始战争以来的史实,杀俘以祭本氏族的图腾和祖先,更是当时的常礼。P382,书法美-以其挣脱和超越

2、形体模拟的笔划的自由开展,构造出一个个一篇篇错综复杂、丰富多样的纸上的音乐和舞蹈,用以抒情和表意。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 。 “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多样流动的自然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P43第二章:青铜艺术(狞厉的美;线的艺术;解体和解放)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一:儒道互补1, 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一条基本线索。P492,理性实践就是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P503,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引向外在的崇拜或神秘

3、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人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礼乐一书成为中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美学文献。P50-P514,从表面上看,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P535,儒家强调的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使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P546, “比兴”都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

4、、传达情感、观念,这样才能使主观情感与想象、理解结合在一起,而得到客观化、对象化,构成既有理知不自觉地干预而又饱含情感的艺术形象。使外物景象不再是自在的事物自身,而成为溶合了一定理解、想象后的客观形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P57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一:屈骚传统1,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P682,楚汉浪漫主义是继承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P703,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表现在具体形象、图像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第

5、五章:魏晋风度一:人的主题1,两汉时期啊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P87 魏晋时期开始从人的角度来看待世事,以前宣扬的神论和宿命论,都是从外部事物看待世事,魏晋时期正是对外界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只要人必然要死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是真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珍惜时光,享受人生,活出精彩呢?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无耻地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迫求。P892,魏晋思想实际上是一种人的觉醒,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正是由于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P903,竹林

6、七贤成了六朝的理想人物。他们的代表特征是放浪形骸,饮酒享乐,此时不再以外在的功业、节操、学问,而主要以其内在的思辨态度和精神状态,受到了尊敬和顶礼,是人和人格本身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这一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由于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操守、道德、儒学、气节的品评,于是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性分、能力变成了重点所在。总之,不是人的外在的行为节操,而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性成了最高的标准和原则。完全适应着门阀士族们的贵族气质,讲求脱俗的风度神貌成了一代美的理想。不是一般的、世俗的、表面的、外在的,而是必须能表达出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殊的、超脱的风貌姿容,才成为人们所欣赏、所评价、所议论、所鼓吹

7、的对象。重点在于展示内在的智慧,高超的精神,脱俗的言行,漂亮的风貌,多所谓漂亮,就是以美如自然景物的外观体现出人的内在智慧和品格。P91-P924,外在的任何功业事物都是有限和能穷尽的,只是内在的精神本体,才是原始、根本,无限和不可穷尽。P935,文的自觉(形式)和人的主题(内容)是魏晋的产物。P97第六章:佛陀世容一:悲惨世界1, 天上到底只是人间的折射。P1082, 马克思: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3, 下层老百姓的无穷苦难更不待言,他们为了逃避兵役和剥夺,便只好抛家弃子,披上袈裟, “假慕佛门,实避调役。 ”总之,现实生活是如此的悲苦,生命宛若朝露,身家毫无保证,命运不可捉摸,生活无可眷念,人生充满悲伤、惨痛、恐怖、牺牲,事物似乎没有什么“公平”与“合理” ,也毫不遵循什么正常的因果和规律。在此情况下,于是佛教便走进了人们的心灵。P112二:虚幻颂歌三:走向世俗1,在宗教的雕刻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异,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概括起来说,大体有三种:一是理想胜(魏) ;二是现实胜(宋) ;三是两者的结合(唐) 。P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