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艺术概论(1).doc

  • 上传人:fmgc7290
  • 文档编号:7554287
  • 上传时间:2019-05-21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6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艺术概论(1).doc
    资源描述:

    1、艺术本质的三个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艺术门类的划分1 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 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2、以对作品的感知方式 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3、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 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4、 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 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 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5、 从本质上讲,艺术作品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式传达出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因此,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应当把艺术形态的物质

    2、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 造型艺术实用艺术 表情艺术 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绘画 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中国画的的特点第一,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第二, 中国画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 ,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第三,中国画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

    3、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从根本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雕塑 从工艺上看,分为雕、塑、铸我国雕塑艺术的高峰时期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鼎盛时期 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高峰时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宗教雕塑的高峰期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书法 按材料的不同:硬笔书法、软笔书法按书体的不同: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现代工艺设计的特点(包豪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打破了传统的“纯艺术”和“实用艺术” 的分离使艺术与技术获得了新的统一,从而架起了艺术与工艺之

    4、间的桥梁现代工艺设计是现代生活、现代艺术和现代科学的结晶,它并不试图设立一个不可变的典范,它将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获得发展音乐的艺术语言主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京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摄影的主要特征:纪实性 “瞬间的永恒”光与影的艺术摄影艺术的样式和体裁繁多:按题材划分,可分为新闻摄影、生活摄影、人像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广告摄影、舞台摄影、体育摄影、建筑摄影等; 按体裁划分,分为独幅照片、成组照片、连续照片、剪辑照片等按感光材料和画面颜色,可以分为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镜头、画面、蒙太奇建筑的类

    5、型: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娱乐建筑、文教卫生、宗教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三大园林:东方园林、欧洲园林以及阿拉伯式园林。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1)差异(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西:着眼于几何美或人工美。特点:几何图案;轴线;对称;整齐。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中:着眼于自然美。特点:自然;变化;曲折。 “虽为人作,宛自天开”2)原因分析:意识形态:中国老庄哲学崇尚自然写意;西方哲学强调理性和规则生活的环境:中国中央集权,城市规模较大,规划整齐统一. 欧洲中世纪国土分裂,城市规模较小,依地形布置 文学艺术的类型: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等关于艺术起源的

    6、几种观点:“模仿说” 、 “游戏说” 、 “表现说” 、 “巫术说” 、 “劳动说”艺术发展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借鉴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艺术的纵向继承艺术的横向继承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

    7、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与哲学 1.哲学对艺术的影响(1)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2)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出现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3)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2.

    8、艺术对哲学的影响(1) 、艺术可以启迪哲学家的思维。(2) 、艺术作品可以传播特定的哲学思想。艺术与宗教 1.宗教与艺术的密切联系(1) 、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 。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脱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具有不少相似之处。(2) 、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文艺的利用 。2.宗教对艺术的影响(1) 、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2)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

    9、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3.艺术对宗教的影响(1) 、艺术影响宗教,首先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2)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还表现在宣扬宗教思想上。(3) 、艺术影响宗教更表现在强化宗教氛围上。艺术与科学 1.艺术与科学的联系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为艺术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且创造出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如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计算机多媒体艺术等。艺术创作艺术家的五个修

    10、养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丰富的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独特的记忆力)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一艺术体验活动: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是艺术创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家在观察或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所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分为自发体验和自觉体验。素材的积累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二、艺术构思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就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分胚胎的孕育阶段和意象的成熟阶段。它是一种十

    11、分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艺术意象的典型化具有鲜明的独特、丰富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普遍的代表性和概括性。典型化的方法选取生活中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物作为骨干材料,在此基础上加以虚构概括和理想化聚各种人于一身,聚各种事于一物在构思中运用幻想、虚构、夸张的方法创造生活中没有的完全属于幻想、虚构的艺术意象三、艺术传达活动艺术传达活动是指艺术家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必须通过各种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物态化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意象物化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的艺术形象,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艺术语言(表现手段)艺术表现(表现技巧)艺术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灵感的特点:突发性、易逝性、亢奋性、超长性创作方法的三大主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家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基本特点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陷蔽性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基本特点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作品的构成:(一) 、内容与形式(二) 、感性与理性(三) 、再现与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艺术概论(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5542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