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集安市 2012 年度小学教师教学竞赛实施细则(试行)一、活动目的 为了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经通化市教育局研究,决定自 2012 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市小学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为保证我市竞赛活动顺利进行,现依据通化市小学教师教学竞赛实施办法及通化市小学教师教学竞赛实施细则制定本实施细则。二、竞赛内容(一)基本素养主要考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内容。 (二)教学载体建设 各校结合本校教学载体实际运用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教学载体。1.教案设计。重点考查参赛教师教案的设计制作、实际应用及其课后修订情况;2.合作学习小组建设。重点考查参赛教师组建、管理、评价合作学习小组情况。(三
2、)课堂教学1.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情况。重点考查参赛教师是否根据本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有创新意识。2.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情况。重点考查参赛教师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23.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情况。重点考查参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消化落实、课时教学内容量的控制和难度的把握、对生成性内容的处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4.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情况。重点考查参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有效性。(四)课外教学1.备课情况。重点考查参赛教师个人备课和参加集体备课的情况。2.作业布置、批改情况。作业布置要体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拓宽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3、;作业内容要精选、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以中等学生的水平为准;批改及时、认真,无错批漏批,错题有订正;评语要体现诊断、激励与导向作用。3.个别辅导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查漏补缺、理清思路、克服学习方法上的障碍等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规范办学行为情况。(1)重点考察参赛教师落实区教育局有关要求,规范办学行为的情况。(2)课外擅自有偿办班的参赛教师,一经查实,取消本届“市级教学优秀奖”参选资格。(五)教学效果1.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在集安市或集安市级以上测试中,参赛教师所教学科的学生成绩及格率是否达标。2.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以过程
4、性评价为主。科学重点检查学生用书中的实验记录、观察记录或记录本(农村循环3使用教材)的完成情况。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查看学生成长评价手册,重点考查教师评价。三、具体操作步骤第一阶段:校内初赛1各校根据集安市 2012 年度小学教师教学竞赛实施方案和细则制定本校竞赛方案。2各校于 2012 年 9 月 20 日2012 年 10 月 8 期间组织教师参赛。2012 年 10 月 9 日前上报参赛教师名单。 3参赛教师名单按照附件 5 的表格分学科分学段分别填写,每张表格上选手超过两个以上的(含两个)要排序。第二阶段:复赛1、复赛评选出“集安市级教学优秀奖” 。2.复赛由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
5、组织实施,按照学科参赛教师分为若干组,对参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定。3.复赛过程中,对参赛教师进行全面评价、综合考查。课标、教学载体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教学效果等五方面中有一方面不能达到“集安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则不能参加通化市级复赛。 同时要从复赛人选中按 30%的比例上交课例光盘,其余 70%上传课堂教学实录的电子文稿。四、各校参赛选手比例分配各学科教师自由报名参赛,各校按专任教师的 10%选拔并上报参赛选手。五、评比办法(一)分校类评比。小学教师教学竞赛分市直小学、中心校两个校类进行。4(二)分学段评比。各学科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划分学段进行教学竞赛。语文学科:12 年级第一学段3
6、4 年级第二学段56 年级第三学段数学学科:13 年级第一学段46 年级第二学段英语学科:34 年级第一学段56 年级第二学段科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分学段。(三)分学科评比。各学科参赛教师按学段划分为不同的竞赛组,参赛教师在各自的竞赛组内进行教学竞赛。(四)间接考评与直接考评相结合。初赛以直接考评为主,各校考评组要深入班级考查参赛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查阅参赛教师的教案,调查课外教学情况。复赛以间接考评为主,由评委对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及相关资料进行评价,同时根据需要和条件随机考查参赛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五)评价过程中综合采用量表评价、随堂听课、调查、考试等评价方法。1.考试。初赛考试
7、由各校组织,复赛考试由教师进修学校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 2 小时,主要考查 2011 年版课程标准。2、对参赛教师进行统一听课打分,排名。3.随堂听课。进修学校教研员对参赛教师的常态课堂教学进行直接观察与评价,复赛对部分参赛教师随机听课。54.调查。查阅教师的教案情况、学科作业批阅情况、教学反思与教学案例、集体备课记录等教学文件资料,开展师生访谈,收集、掌握参赛教师相关教学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参赛教师。5.量表评价。依据“通化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结合我市制定的“集安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针对课标、教学载体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教学效果等竞赛内容预先
8、设计评价指标,由考评组成员分具体项目给出评价结论。六、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1.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第一学段)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见附件 7) 。2.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第二学段)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见附件 8)。3.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第三学段)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见附件 9)。4.小学数学学科教师(第一学段)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见附件 10) 。5.小学数学学科教师(第二学段)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见附件 11) 。6.小学英语学科教师(第一学段)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见附件 12)。7.小学英语学科教师(第二学段) “市级教学优秀奖
9、”评选标准(见附件 13) 。8.小学科学学科教师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见附件14) 。9.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6(见附件 15) 。10.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见附件 16) 。(农村组可参照以上评选标准适当降低要求。 )注:各校根据以上标准,针对学科、学段为参赛教师的五项竞赛内容赋分,按标准打分、排序。七、课堂实录光盘要求1、录制时采用双摄像机位拍摄(编辑整合成完整一节课)。2、用专用麦克风或摄像机附带麦克风采集声音。3、视频、音频播放流畅,不出现马赛克、花屏、音量忽高忽低、杂音等播放质量问题。须使用同期录像、录音方式,并
10、刻录成 DVD 光盘报送。4、光盘片头彩条 60 秒,再接课题、执教教师单位及姓名。DVD的包装盒外要注明县市区、学校、课题、参赛教师姓名。在光盘盘面上用专用笔写明教师、课题。八、上交和上传如下材料上交材料:1.2012 年 9 月 26 日前请各校上交本校初赛的实施方案文本一式三份到小教部,并上传到小教部公共邮箱 ;2.请各校于 2012 年 10 月 8 日前将“小学_学科推荐 “市级教学优秀奖”排序表 ”(见附件 5)加盖公章一式三份到小教部并 上传到小教部公共邮箱 ;73.2013 年 3 月 7 日前请各校上交课例光盘(占推荐人数 30%) ,一式三份;联系电话:0435-6220
11、651。九、具体要求1.各校要充分认识教师教学竞赛的重要意义,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竞赛活动。2.各校要组建教师教学竞赛考评小组,统筹实施本校教师教学竞赛工作。3.各校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实施教师教学竞赛,确保教师教学竞赛结果客观、公正。4.各校在实施教师教学竞赛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保存工作,如参赛教师的教案(导学案)、学案、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论文、课堂教学实录等,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修正偏差,不断提高竞赛工作水平。5.各校要组织开展好相应的教师培训工作,争创良好竞赛成绩。6.各校要严格把握评选标准,确保复赛教师参赛水平。附件 1: 教学理念要点解读附件 2:教案(导学案)建设指导意见附件 3
12、:学案建设指导意见附件 4: 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指南附件 5:小学_学科推荐“市级教学优秀奖” 排序表附件 6:小学_学科教师“市级教学优秀奖” 申报 表8集安市教师进修学校2012 年 9 月 3 日9附件 2教案(导学案)建设指导意见教案(导学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框架性、程序性的总体设计。科学完善的教案(导学案)是教师教的线路图,是引导学生走向纵深的路径。教案(导学案)的建设主要包括教案(导学案)的设计制作、教案(导学案)的应用、教案(导学案)的修订和传递等。一、教案(导学案)的设计与制作(一)导学目标1.导学目标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2.导学目标应
13、明确具体,符合课标和学生实际。(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要准确。重点是对教材而言的,难点是对学习主体的学生而言的。一般来说,重点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难点是学生难理解、难辨析、难计算、难解答、不易接10受的学习内容,由学生现有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引起的,通常教材中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困难,或者比较隐蔽、需要用新方法去认识的内容,构成了教学中的难点。(三)教学过程1.教学环节、步骤:教学环节组合要灵活、恰当,符合教材内容。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步骤自然、流畅,不僵化。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安排要合理。2.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制定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将目标具体化,为目标的
14、达成服务。教学任务难易要适中,内容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可操作性。各教学任务在内容上要相互衔接,由易到难,由先到后,环环相扣,教学任务之下的任务设计与学案问题要协调一致。3.教师活动:教师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教师活动的设计要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且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体现较强的针对性。教师能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选择精讲内容,精讲时间安排适时、适当。4.学生活动:学生在每一个环节及步骤中应做些什么,如何做,教师要有具体的设计,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学生活动的设计要依据不同教学任务且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体现较强11的针对性。5.预见性问题及对策:对学生各个环节可
15、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测。对学生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相应的解决策略。(四)教学反思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进行理性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调整、修改、完善学案和教案(导学案) ,调整教学策略。二、教案(导学案)的应用1.灵活使用教案(导学案)案。教案(导学案)以书面形式对课程进行认真梳理,把一条有效路径预设出来,以一种直观的形式为教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人是个性化的,共性永远代替不了个性,共性只有通过个性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案(导学案)的过程中,无论是自己编写的还是别人编写的,都应当结合实际进行再认识,用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化有形为无形,使课堂教
16、学具有一条个性化的明晰的线路,真正做到教师导学生学。2.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找感觉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去感觉,在感觉中去提升和完善。知识只有在纳入人的认知系统时才12真正属于个人,并能积极参与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教案(导学案)的应用,实际上就是要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引领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品味,从而完成知识的认知和能力的内化。所以教师在落实教案(导学案)时,一定要了解学生、调动学生,给学生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形成。3.注重引领和点拨。使用教案(导学案) ,在客观上减少了教师的话语,突出学生的学和成果展示。用教师的引领和点拨
17、来激发学生的灵性,从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的形成。在对教案(导学案)的使用上,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对课标、教材做内化处理,完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与设计。因此,教案(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方法上的引领和思想上的点拨,要通过精讲点拨,启迪学生的潜在认知,引领学生打开创造性的思维。 三、教案(导学案)的修订与传递1.在教案(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要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广泛积累素材,针对课程和学生实际认真思考预设问题,在教案(导学案)设计中要体现出课前备课、课中备课、课后备课等环节。132.每节课后都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中宝贵的成功经验,发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根据课
18、堂教学实际对教案(导学案)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修订和完善,为后续教案(导学案)设计积累经验。3.教案(导学案)体现教师对课程的把握程度和教学设计的水平,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的记录和记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材料。因此,对教案(导学案)的积累、完善和传递,是教案(导学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4附件 3学案建设指导意见学案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设计及其具体化。学案建设主要包括学案的结构、学案的内容(问题引领、任务驱动) 、学案的呈现方式、学案的修订和积累等。一、学案的结构和内容(一)学习目标 1.学案中目标的表述用语要简洁、明确、清晰、具体,可操作性强。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不必在
19、研究目标上花费很多时间。数量以 2-4 个为宜,不宜太多。行为动词的使用要明确、清晰、具体(干什么,怎么干),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 、 “能说出” 、 “会运用“等可检测的明确行为动词进行表述。学案中的目标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即目标问题化,使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便于自学时学生的理解、接受和操作。152.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目标内容的表述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所以目标的制定要难易适度,符合学生实际。3.目标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计,将复杂的或笼统的内容标准提炼简化、分解细化。4.目标要由浅入深,由前到后,体现层次性。目标的体现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
20、知识到能力。目标制定要适度,不能因为目标过低而造成课堂学习的低效,又不能因为目标过高而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5.要遵循具体行为目标明朗化和隐性目标暗示化相结合的表述策略。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写在教案(导学案)上,部分过程目标、情感目标等隐性目标隐含在显性目标中,可以不在双案上体现。每一节课目标不要大而全,不要在枝节问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以免使学生很难抓住目标的核心。(二)复习环节1.准备性复习、巩固性复习的问题设计要科学、有针对性,符合学生实际。2.复习问题的容量、时间要安排得当。3.学案呈现方式可以口述、板书、大屏幕(可灵活掌握、尊重学校特色) 。16(三)预习环节1.问题设计(1
21、)导学内容以问题为线索展开。问题要围绕学习目标、基本知识、重点知识设计,将学习目标问题化、情境化,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将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学案的问题设计要体现知识、能力、学法三条主线的引导。(2)问题要整体呈现。问题要少而精,问题表述要简洁、明了,可接受性强,避免多而碎、填空式、习题化的现象,保证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流畅性。(3)问题要有层次性。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环环紧扣的组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深入。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要减小问题与问题
22、之间的梯度,让学生在预习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达到一定的高度,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从中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4)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学科的思想和学科的内在逻辑性。17(5)问题的设计要注重生活化,具有趣味性。关注学生原生态的生活,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更加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学会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学习路径和学法指导学案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明确、具体。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同时,学法指导要与相关的内容联系在
23、一起,叙述自然流畅,形式多样简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不生硬,不牵强,便于学生接受。(四)展示环节1.展现问题体现探究性。或是对教材内容的提升、深化、拓展、变式问题;或与学生生活、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2.展现问题可在课前进行构思、预设。课上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和生成性问题,予以补充、调整、确定。(五)反馈环节1.知识梳理。学案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将教材上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和归纳。2.知识监测和知识运用。知识监测和知识运用要紧扣本节课的18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基础性、变通性、应用性和生活性。二、学案的呈现学案
24、的呈现方式随着教学环节的不同分段呈现,大致步骤为:复习、预习、展示、反馈等环节。三、学案的修订和积累每节课后教师都要对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思,及时总结教学中成功的宝贵经验,分析、解决出现的问题,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对学案做进一步的调整、修订、完善,为后续学案设计积累经验。19附件 4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指南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即: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兵教兵” 、 “官教兵” ,从而达到“兵强兵”的整体提升的目的。一、学习小组的建设科学
25、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一个学习小组应该是一个班级或集体的缩影。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搭配成若干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20小组。(一)组织建设1.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 48 名学生组成,人数的确定要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大组内要有组内组或对子等二级学习组织。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为
26、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2.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使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使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实现高效合作。(二)文化建设小组必须是一个共同进步的小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该逐渐形成本组合作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对小组发挥着鼓舞和激励的作用。例如:建立组规,为小组确立一个2
27、1明确的奋斗目标;小组成员可以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而响亮的名字。如:“雄鹰”组、“战神”组等等;小组成员还可以共同设计一些凝聚小组成员心愿的组歌、吉祥物、座右铭等;这样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三)机制建设1.组长推选与培训(1)每组应该有一名合适的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小组建设成效如何,组长的管理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小组长至少应具备四种能力: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分辨能力、管理能力。(2)小组长可由民主推选出具有较强责任心、组织管理和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也可以采取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公平锻炼与
28、施展才能的机会。(3)组长选出后,教师(班主任和各科老师)要做好对组长的培训工作。2.组员职责与分工小组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正常、有序进行的核心部分,只有认真分配好了组员的角色,才能起到小组合作的效果,小组里面每一22个成员都必须有一个分工。例如:组长负责管理全组;时间观察员负责掌握讨论时间,避免讨论的时候走题或者说闲话,并留意老师的“停止讨论”或者“开始讨论”的信号;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合作讨论和研究的结果;报告员负责小组的阶段报告及讨论研究的结果等等。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学科、课型特点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地分工。3.合作秩序与规则合作学习小组要有比较完善的机制,如:可由小组成员共同建立有
29、关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组规;建立比较细致、切实可行、具有约束力的合作秩序和合作规则等等。这样,小组成员不仅分工承担学习任务,还可以共同承担一些其他事务方面的工作,大家共同遵守规则,良好的组风也建立起来。小组成员会积极参与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小组合作达到实效。二、合作学习小组的管理(一)思想管理每个同学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学习基础是有差异的,班主任和科任要利用一切机会对各小组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参与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培养。首先要提高组长23的认识,让他们知道要想将自己的团队带好必须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严格管理。其次要指导组长根据自己
30、组员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地进行管理,统一组内的思想认识。总之,要通过思想建设把学生一致统一到认同合作学习、愿意合作学习、善于合作学习的轨道上来。(二)组织管理1.教师由管理每个人转化为管理小组或大组,然后由组长去管理组员,实现层级管理。教师对组长提供指导,并对作为组员的学生予以关注,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教师的管理更加全面,更富有力度,也更有实效。2.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互相配合管理。(三)制度保障为确保合作学习小组的正常运行,达到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目的,合作小组还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合作学习有实效。1.有培训制度定期对组长进行培训,每期有明确的培训内容。培训应以解决每个组内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同时
31、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培训内容包括:小组长的思想转化、组内成员职责分工、建立学习搭档和帮扶对子、如何处理与组24员的关系、如何辅导同伴、如何归纳小组观点、如何对组员进行评价、如何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等等。2.有奖惩制度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为了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可以实施小组奖励策略。例如:小组与小组长的奖罚可采用如下
32、方法:(1)课堂上小组整体表现好,被表扬一次分别奖小组、组长0、5 分;每批评一人次每次减小组 0、5 分,组长被批评每次减 1分。(2)每组少交 1 本作业,每次分别减小组和小组长 0、5 分;全部交齐且质量好的每次分别奖小组、组长 0、5 分。(3)背诵情况根据小组背诵的人数和质量进行加分,奖 1 至 4分。(4)每次测评小组人均分在全班各个小组中名列前茅,奖励小组 2 颗星。(5)暂时落后的个别同学在小组长极其成员的共同帮助下,有25明显进步的分别奖小组、组长各 1 颗星(一周一评) 。(6)每周评选一次“最负责任的小组长” ,评上者奖励一颗星。(7)在两周内组长没有本组某一成员得分高,
33、经小组全体成员同意后,进行组长调整。(8)得分最高的组长、小组期末进行表彰, “优秀小组”成员人人有奖,小组长优先评选“五好学生”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小组评价应调动每个学习小组的积极性。评价的对象要始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分和甄别,而是激发、点燃,是鼓励、赏识,是促进和提升。(一)同伴的坦诚评价 1.组内互评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其中组内成员的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侧重点由评价小组成员的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让每个同学对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态
34、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作出评价。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对同伴的评价时有据可评,有话可说,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对人,对事物客观公正的品质 。 262.组际互评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二)教师的激励评价 首先是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
35、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包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其次要对合作状况的评价。最后要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有没有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应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比,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目标,效果良好。(三)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控制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 。27自我评价可以从纪律、劳动、卫生、学习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附件 5小学_学科推荐 “市级教学优秀奖
36、”排序表_县(市、区)(公章) _年_月_日序号姓名学 校基本素养评价教学载体建设评价课堂教学评价课外教学评价教学效果评价 有课例光盘的打“”28附件 6小学_学科教师“市级教学优秀奖”申报表_县(市、区)姓 名 性别 年龄 邮编所在单位 手 机 课例光盘 有口 无口 E-mail所教年级 课题29县(市、区)教研部门意见(公章)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市教研室意见(公章)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一、教学设计:二、课堂教学实录:注:复赛参赛教师都要填写教学设计,有课例光盘的教师不写课堂教学实录。 (可附页)附件 7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第一学段) “市级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一 、 基 本 素
37、养重点考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内容。二 、 教 学 载 体 建 设30各县(市、区)结合本地教学载体实际运用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教学载体。(一)教学设计1.教案(导学案)设计(1)教案(导学案)结构完整。(2)内容科学合理,突出重点。教学任务设计科学、清晰,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安排详细具体、协调一致,能够比较准确、周全地设定预见性问题,解决预见性问题的对策设计得具体有效。(3)体现年组集体的智慧,又有个人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的特别处理。(4)课后对教案(导学案)及时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2.“学案”设计(1) “学案”的结构能够与相应的课堂教学结构相统一。(2) “学案”的功能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3) “学案”体现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基本思路。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有效地学习,数量适当、逐步深入,表述简洁明确。(4) “学案”对学生学习路径、学习方法有适当的指导。(5) “学案”分步呈现,呈现形式灵活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