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有效教学点滴新村小学 陈润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颁布与实施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置身于课程改革大潮中的语文教师带来了前行的外在动力,而“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则是对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的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促进有效教学,我认为要做到如下三点。一、教师要转变角色定出位,向学生开放。所谓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反馈、有效管理、有效反思这些只是技术层面上的,可能对于教师有效地教有好处。但是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服务的,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进行的。既然教为学服务,那教师要做的就不仅仅是技巧方面的工作。我们要从宏观上确保教师为学生服务,要让教师的教真正发挥价值
2、。不能仅仅借助于规则。这就要学生走进老师的教,教师向学生开放。教师向学生开放,要求教师有开放的心态,包括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共同成长的思想。二、培养学生“问学”的意识和能力。课堂教学,教师要要面对十多个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即使愿意因材施教,也不大可能落实到实处。而事实上,教师基于自己的经验和教材要求设计的教学预案,考虑的更多的是教学任务的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得最多的是提问,但是,能接受提问的学生总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看客,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这样的状况影响教学效果。我认为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转变角色,变提问者为答问者,尤其是讨论或解疑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三、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认识学生的学习就成为教师首要的任务。同时也要通过体味自己的学生时代来感受自己的学生的学习。当我们成为教师,就渐渐地远离了对学习的体验,忘却了对乏味的课堂教学的抱怨,忘却了教学流程的生硬和繁琐,而只是一味地抱怨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抱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挑剔和不解,其实,当我们和学生换个位置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是无辜的,要调整的是教师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体味和调整,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2009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