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泌性中耳炎病西医治疗方法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1.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以针尖斜面较短的 7 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2)鼓膜切开术: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 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术。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3)鼓室置管术: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 胶耳;头部放疗后,估计咽
2、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发起人应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 6-8 周,最长可达半年至 1 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 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 3-4 次。(5)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 1 次,每次每侧 1ml,共 3-6 次。2.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 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3、。3.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 急性期可用如头孢拉定 0.5g,4 次/d;氧氟沙星 0.1-0.2g,3-4 次/d.小儿可用氨苄西林 50-150mg/kg.d,给以:或羟氨苄西林口服,0.15g,3 次/d,第 3 代头孢菌素头孢美特酯 0.25g-0.5g/次,2 次/d,小儿 10mg/kg,2 次/d. 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较强,可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者。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口服,作短期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病中医治疗方法1、中医疗法:中医认为分泌性中耳炎属“风聋” 、 “耳胀耳闭” 、 “耳胀痛” 、 “耳痹”的范畴。其病机多为风邪侵袭,经
4、气痞塞,或痰湿浊邪,上聚耳窍或邪毒滞留,气血瘀阻。其辨证施治的要点是:1)风邪滞窍:感冒之后自觉耳内胀闷或微痛,耳鸣及听力减退,自声增强,鼓膜内陷,色红肿胀或见液平面。伴发热恶风,鼻塞流涕等。治宜疏风散邪,行气宣痞。方用银翘散合通气散:金银花 20g,连翘 12g,桔梗 10g,薄荷 10g,淡竹叶 10g,荆芥10g,淡豆豉 10g,牛蒡子 15g,芦根 10g,川芎 15g,柴胡 20g,香附 10g.鼻塞重者加辛夷、苍耳子各 10g;耳胀闭甚者加藿香、菖蒲各 10g;若鼓室内有积液者,可加木通、泽泻各 10g.若为风寒雍遏肺经,全身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舌淡红
5、,苔薄白,脉浮数。治宜宣肺散寒通窍。方用三拗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麻黄 10g,杏仁 10g,苍耳子10g,辛夷 10g ,白芷 10g,薄荷 10g,荆芥 10g,防风 10g,甘草 3g;水煎内服。2)痰湿聚耳:耳内胀闷闭塞感较重,听力下降,自声增强,摇头时耳内有水响声。检查见鼓膜有弧形水平线或鼓膜外凸。全身多有头重头晕,倦怠乏力,口淡腹满;舌淡苔腻,脉濡或滑。宜健脾升清,利湿通窍。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黄芪 30g,党参 15g,白术 10g,柴胡 10g,当归 10g,陈皮 12g,辛夷 12g,茯苓 15g,泽泻 15g,石菖蒲 10g,车前子 15g,葛根 20g,木通 10g;
6、水煎内服。3)气血瘀络:耳内有闭塞感,听力减退,耳鸣渐起,日久不愈。鼓膜内陷明显,或有增厚,钙质沉着,粘连萎缩;舌质暗红,脉涩。治宜活血通络,聪耳开窍。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 30g ,当归 12g,川芎 10g,桃仁 10g,红花 10g,全蝎12g,地龙 12g,黄精 15g,葛根 15g,丝瓜络 15g,路路通 15g.若兼有头晕,腰膝酸软,为肾精虚弱,可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耳聋左慈丸,内服。分泌性中耳炎病吃什么好?1、分泌性中耳炎食疗方:1)鳖甲薏米汤; 金银花克,柴胡 9 克,鳖甲 l 5 克,薏米 18 克,红糖适量,前 3 昧加水适量,煎煮 30 分钟,取汁去渣,入薏米、红糖煮粥熟
7、后服用,每晚 1 次,7 天为 1 疗程,具有清利肝胆湿热功效,对于肝胆湿热型的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2)薏米绿豆车前汤:车前子 10 克(纱布包扎),薏米 50 克,绿豆 50 克,大米 100 克,加水适量煮粥,取出车前子纱包弃之,加白糖少许调匀服用,每晚 1 次,7 天为 l 疗程,具有清热利湿功效,适于各种类型的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病应该如何预防?1、预防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进行卫生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对 10 岁以下儿童定期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1) 凡发生耳内堵塞感应及时寻找原因,及时排除,对疾病的恢复大有益处。2) 鼻和鼻咽部的
8、炎症波及咽鼓管阻塞时,则应及早使用 1%麻黄素溶液滴鼻,使鼻腔粘膜收缩,咽鼓管通畅,新鲜空气进入中耳,使耳的渗出即时吸收。3) 如有鼓膜穿孔者,禁止搏鼻及耳内滴药;以预防中耳感染。4) 经医生指导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有鼓室内积液或积血者,应去医院进行治疗。除了坚持用药治疗外,可以加醋泡脚,每天用醋水(食醋以一倍水稀释)泡脚 20 分钟,还可以用大蒜汁涂擦患处或用生半夏加醋浸泡一周后涂擦患处。脚气即脚癣,虽不是大病,但治起来却不易除根,每逢夏季反复发作。冬季是赶走脚气的好时机,只有少量真菌残存在脚趾肌肤里,较易彻底杀灭。笔者提供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简方,供患者选用:1.土槿皮 16 克,以白酒
9、90 毫升浸泡一天。以药酒外搽患处,每日数次。2.半枝莲 60 克,煎汤,待温度适宜时,泡足 15 分钟。3.陈高粱适量,放入锅内,微火焙黄,取出研成细末,撒于患处。4.黄连 10 克,用开水 250 毫升浸泡,以药液涂擦患处,每日两次。5.肉桂 30 克研末,醋调后涂于患处,每日两次。6.五倍子、海螵蛸各 20 克,研细末,撒趾缝。7.苦参 20 克,干姜 6 片,加水煎煮 30 分钟,待温度适宜时,泡足 15 分钟。8.木瓜、甘草各 30 克,水煎去渣,待温度适宜时,泡足 15 分脚气让人烦不胜烦,去朋友家溜达溜达换个鞋或是去澡堂兜个圈,就可能让你染上了“恶气” ,并可能传染给身边的家人和
10、朋友们,实是在很晦气!可是真正治疗起来,疗效却不那么明显,而且天气变化或是受到相应刺激,又会重新犯病,下面所罗列的就是如“杀菌鞋”可以治疗脚气的小妙招,胆大并求速效者不妨一试,但请注意:每个人感染脚气的病因、严重程度及具体表征不一致,具体的治疗方案建议遵从专业医师指导。 大蒜:生大蒜头两只,去皮放入半斤醋内泡 3 天,再用大蒜头擦患处,每日 3 次。连用 7-10 日,有消炎和杀死细菌之特效。白萝卜: 白萝卜半个,切成薄片,放在锅内,然后加适量水,用旺火熬 3 分钟,再用文火熬 5 分钟,随后倒入盆中,待降温适度后,反复洗脚,连洗数次即可除去脚臭。土霉素:将土霉素研成末,涂在脚趾缝里,每次用量
11、 1-2 片。白醋:脚气病患者,可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痒又杀菌,有轻微脱皮,涂一次可半个月不犯,再犯再涂。27.韭菜能治脚气:鲜韭莱 250 克洗净,切成碎末放在盆内,冲入开水。等冷却到能下脚时,泡脚半小时,水量应没过脚面,可同时用脚中揉搓。一个星期后再洗一次,效果很好。嫩柳叶:用一把嫩柳叶加水煎熬,而后洗脚,没几次效果很好。APC: 将一两片 APC 碾成粉状,分别撒在两只鞋里, 1 一 2 天投一次即可。芦荟:用芦荟叶揉搓叶汁往脚上挤抹,自然风干,没味,也无疼痛感觉,每次一只脚用一叶,5 次后脚气全无。碱面:夏天脚出汗多,容易患脚气。晚上临睡觉前,用碱面一汤匙(即蒸馒头用的碱面)温水溶化
12、后,将脚浸入碱水中泡洗 20 分钟左右,轻者两三次,重者四五次即好。花椒盐水:花椒 10 克、盐 20 克,加入水中稍煮,待温度不致烫脚时即可泡洗,每晚泡洗 20 分钟,连续泡洗一周即可痊愈。用过的花椒盐水,第二天经加温,可连续使用。已溃疡感染者慎用。自制蚯蚓白糖脚气灵:捉两条活蚯蚓,放清水里泡一天,让其吐出泥土。捞出后放在碗里或小瓶里,撒上两小勺白糖,两天后即可使用。每晚睡觉前把脚洗干净,用药棉或布条蘸涂患处,晾一会用纸或药布包好。不过半月就能治愈。金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涂抹患处,几天便好。白糖:脚用温水浸泡后洗净,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不洗也可以。每隔两三天一次,3
13、 次后一般轻微脚气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对趾间脚气疗效显著。俗语说“偏方治大病” ,虽说不完全可信,但偏方具有简、便、验、廉等优点确也是事实。在当今医疗费居高难下的情况下,如果能在正规的医学治疗的同时,能适当地推荐患者用一些方便便宜的小偏方配合治疗(即使无效,也不至于耽误病情),说不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特将收集到的一些小偏方陆续发于此,希望无论对患者还是医生都能有一定的帮助。另据闵存云介绍,藿香正气水还有以下不少其鲜为人知的作用:治湿疹: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 35 次,连用 35天。防蚊咬:夏日若不慎被蚊虫“侵袭” ,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
14、轻或消除瘙痒感。去头癣、手足癣和灰指甲: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对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 12 次,亦可多搽几次。5 天为 1 疗程,一般 12 个疗程即可见效。防痱子:中医认为痱子由表热夹湿引起,而藿香正气水有解表祛热除湿的功效,所以对痱子有良效,配合止汗爽身粉疗效更佳。防晕车晕船:乘坐车、船前,可用药棉蘸取藿香正气水敷于肚脐内以预防晕车晕船。解酒:醉酒的人往往易出现嗜睡、呕吐、头晕等症状,及时喝 1 支藿香正气水可止吐顺气和醒酒。但闵存云提醒:藿香正气水因不易保存,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入了不少防腐剂和酒
15、精等辅料,一些病人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些物质产生过敏,严重的患者服用本品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因此患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7 岁以内的小孩最好不要擅自服用,而外用时 3 岁以内的儿童也不太适宜。巧用风油精治脚气俗话说“十人九癣” ,指的就是脚癣,俗称“脚气” 。整天足蹬皮鞋、脚穿尼龙袜的人们,如碰上湿热天气,则更容易患上脚气。也正因为这样,现在用于脚气的药膏种类特别多。其实,治脚气完全可以更简便一些,只要巧妙使用风油精就够了。脚气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而风油精中含有的薄荷脑、樟脑、桉叶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正好能够清
16、凉、止痒、杀菌、抗菌,对脚气能起到针对性作用。桉叶油和丁香酚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外用皮肤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杀菌作用尤其明显;薄荷脑、樟脑可加快皮肤药物穿透速度,而不会对皮肤造成严重刺激和损伤,非常有利于风油精在皮肤局部发挥疗效。因此,风油精还可广泛应用于因真菌感染而发生的其他皮肤病。具体使用方法是每天睡前用温水洗脚后,用棉签蘸适量风油精涂于患处,一般连续使用 5 天,就能基本达到止痛、止痒的作用。如果伴有水疱,应先用针将水疱挑破,再用风油精。但脚气治疗的困难之处,主要不在治而在防,因为脚气的反复发生与密切接触感染源有关,彻底消灭感染源(如鞋、袜、拖鞋等)才是最根本的。用电吹风治足癣 新奇足癣患者往
17、往对脚部的异味和奇痒烦恼而又无奈,现介绍一种简易疗法电吹风热风治足癣。童年在农村度过,常看见母亲用冒烟的碎布条“烧”足癣。后来我也患此症,久治不愈,想起母亲的方法,感悟其理,以风筒热风代替冒烟的布条,经实践证明非常有效,操作也简便。第一步:冲凉时用肥皂洗净脚部,并用干毛巾抹干水分。第二步:选电吹风热风挡,对着脚底、脚侧和脚趾缝等患处往返吹 4 6 分钟,尤其趾缝间的湿气重,为炎症和溃烂常发处,故最好掰开脚趾对着凹缝处吹。热风将湿气吹干,霉菌失去赖以生存的温床,同时热风温度在 60以上,可杀伤大量霉菌。吹毕即止痒,异味也基本没有了,12 小时后原白色鳞皮相继消失,代之新长的皮肤,趾缝间的溃烂明显
18、好转。次日穿鞋袜前,再次使用风筒热风吹 2 3 分钟。上述方法每天一次,坚持三天治愈。较传统药物疗法,风筒操作简易,且省时省钱,无药物副作用。治愈后要注重脚部护理。鞋袜、床褥、地板、公共泳池等都有霉菌,一旦感染容易复发,应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和干爽,如使用透气性好的全棉袜子,不穿未干透的鞋袜,洗脚后抹干水分。这样基本上不会复发,万一复发,再次使用本方法即可。股癣病西医治疗方法股癣是指股内侧、会阴、臀部感染真菌后引起的皮肤病。股癣的真菌可以通过内衣、浴巾等传播,也可通过性生活传播,故股癣也被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股癣就一定是通过性交传染的,临床上 80%以上的股癣是通过非性交传播的
19、。在我国引起股癣的病原体主要是毛癣菌属的红色毛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表皮癣菌属的絮状表皮癣菌以及少数白色念珠菌。 主要症状是局部瘙痒明显。该病容易复发。多由于接触患癣病人或通过猫、狗等传染,或通过衣物用具而间接传染,或先患足癣,因搔抓蔓延而传染。癣病的治疗不能随便使用激素类产品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治疗不彻底,使用的时间长的患者还会引起耐药性,以及激素依懒性。口服西药要经过肝肾的代谢,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所以说在治疗期间选择药物也是至关重要的。癣病的治疗最好是使用中药制剂的产品治疗,使用方便,安全。癣康宁喜专门治疗癣病的,效果不错。(1)复方雷琐辛溶液,为医院内部制剂,刺激小,作用迅速
20、,每天外用 12 次,连用 10 天即可达到临床痊愈。(2)复方达克宁,西安杨森制药厂出品,见效快,止痒效果好。(3)1%克霉唑、克烈癣霜,1% 益康唑霜等。建议用克霉唑。 阴茎处皮肤薄嫩,治疗时不可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如久治不愈,或面积大,发病广泛者,可内服斯皮仁诺200mg,每日 1 次,连续 5 天。股癣病中医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多见于臀部和大腿上内侧,但也常侵犯阴茎及腹股沟皱褶部。单侧或两侧先后发病,初起为小丘诊( 小疙瘩) ,奇痒,然后扩大形成边缘呈环状凸起,中央平坦的圆形或多形性皮损,常见脱屑。向上或向后蔓延至会阴、肛周及臀部。病变单独发生在臀部者称臀癣。(1)复方皮肤康洗液 为大
21、众中药配制,刺激小对皮肤,主要用于干性皮肤受损,有脱皮的现象,每天 1 次,最好配合中药膏使用。(2)蛇毒皮癣王,清除血液毒素,修复受损皮肤肌腠,彻底切断顽疾反复发作的根源。口服每次 5 粒,一日两次,外用药膏涂于患处,可止痒辅助治疗。(3)中草药外洗是治疗股癣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见效快,止痒好,像中药黄柏、苍术、百部、青木香、土槿皮、艾叶、花椒、地肤子、苦参、土大黄、厚朴等均有良好的抗真菌效果。常嘱咐病人使用下方煎水,待温外洗,每日 1 次,每次 20 分钟,见效奇快。(4)使用纯中药的百肤 乐癣康治疗,清热利湿凉血,适用于癣病的各种类型,尤其是针对慢性股癣及体癣疗效很好,20 天是一疗程,每天 3 次局部涂擦,若病史较长,建议患者可以搭配口服中药进行内服调理,可以选择皮肤病血毒丸、龙胆泻肝丸,苦参丸等。中药治疗配方方剂 1 土大黄 120 克,枯矾 30 克制用法:共研细末。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调涂患处。方剂 2 羊蹄草 3 克制用法:捣汁,醋调。敷患处。方剂 3 黄连、黄柏、黄丹、荆芥(微炒)各等份制用法:研为末。外用。方剂 4 皂角适量制用法:和醋煎熬成膏。涂敷患处,数次便愈。方剂 5 生半夏、醋适量制用法:用生半夏适量,加醋少许,磨汁。外涂,每日 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