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茶叶.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539597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茶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茶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茶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茶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茶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茶叶道真茶叶产业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丁 蔚摘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边远贫困山区,拥有丰富的适宜发展茶叶生产的山地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变自然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是发展山区经济、增加财政税收,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关键词:优势资源 茶叶 产业开发 调查 茶叶,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大宗传统出口商品;茶叶,是世界流行的三大饮料之一,茶叶食品对于人体的好处尽人皆知。在拥有丰富的适宜发展茶叶生产的山地资源的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变自然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是山区经济发展、财政税收增加,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2、一、道真茶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对种茶和饮茶最早有记载的当数唐朝的陆羽和明代的张谦德,都撰有茶经 。陆羽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有研究,旧时视他为“茶神” 。他俩撰写的茶经都谈到贵州的茶遍及各地,饮茶种茶历史悠久。据遵义府志记载:“播州之茶,气味清鲜,上品也。载之茶经 ,明有茶仓之置” 。可见黔北先民识茶、种茶、饮茶历史悠久。又据道真县志记载“道真种茶有三百多年历史” 。该县洛龙镇双河白岩堂有一株特大绿茶树,当地人称之为“茶树王” ,经丈量,树干胸围 1.15 米,树高 12.6 米,树冠 9 平方米,每年可采制干茶叶三十多公斤,在全国绿茶树种中实属罕见。道真人民爱饮绿茶,除泡茶、煨茶喝外,80以上的

3、农民喜欢吃油茶。因此,茶叶需求量大。但道真在建国前人工种植的茶树不多,上世纪六十年代中2期,全县茶叶产量也只有 4000 多公斤,每年都要从外地购进茶叶。从商品渠道销售的就达 35 万多公斤,当时仅此一项全县就要外流资金 140 多万元。七十年代,遵照毛泽东同志“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创办了社队茶场。先后从湄潭、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引进黔湄“419” 、 “412”、 “502”、 “303”4 个良种扦插苗 100 万株;引进福鼎等优良茶种 55 万公斤;从云南引进大叶茶种苗 22.7 万株。到 1978 年底,全县种茶面积已发展到 38630 亩,有大小茶园220 多个,不仅解

4、决了全县近三十万人民群众的吃茶问题,而且还开发了系列产品投入国内外市场。如当时的洛龙茶场生产加工的优质产品“珍眉” 、 “秀眉” 、“特征” 、 “贡熙” 、 “禹茶” 、 “毛峰”等精制茶,色泽油润,香气浓郁,汤色清亮,滋味可口,直接通过广州国际交易会和上海口岸公司,远销非洲的苏丹、扎伊尔等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进入八十年代道真县已成为贵州省七个产茶基地县之一,到 1987 年茶叶产量已突破 500 吨,达到 627 吨,加工绿茶 130 余吨,红茶 493.5 吨,总产值 290 多万元,出口创汇 60 多万元;1989 年加工红茶619.05 吨,总产值达 355.8 万元,出口创汇 7

5、0 多万元。之后几年全县兴建了五间红茶加工厂,年加工红茶 450 吨以上。但由于茶叶加工粗糙,质量差,在缴烈的市场竞争中销路不畅,造成积压,严重影响了企业和茶农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企业举步维艰,很不景气,五间红茶加工厂都先后关闭。由此带来茶园管理不善,投入不足,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目前全县投产茶园面积只有 1.2万亩,产量 500 吨左右。随着经营体制的变更,一些集体茶场因无人承包,疏于管理,自然荒芜;一部分茶场通过能人承包经营得以保存下来,越办越红火。由省劳模杨志福经营的道真自治县宏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成了该县的知名企业。其所生产的仡佬山牌:“银芽茶” 、 “玉翠茶”已连续多年被中国农业部茶

6、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认定为“无公害放心茶” 。2003 年以来,仡佬玉翠茶荣获“中国上海国3际茶文化节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 、 “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议活动指定用茶” 、“国家合格评定质量达标放心食品” 、 “贵州省首届名特优食品知名品牌” 、 “中国市场知名品牌”等荣誉;所产的“仡佬银芽茶”在全国茶叶行业最权威的“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获得特等奖,成为贵州唯一获此大奖的首家茶叶企业。该公司生产的品牌茶叶年年供不应求。二、道真发展茶叶产业的资源优势分析(一)土壤资源优势:经有关科研单位检测确定,道真国土多为微酸性黄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全县土壤多数适合茶叶生长,特别是中部地区的玉溪镇、上坝土家族

7、乡、河口乡三个乡镇连片的 5 万多亩“冷沙泥”地更是特别适宜种茶。由于土壤中富含硒、锶等微量元素,所产绿茶不但口感极佳,而且是全国绿茶中含硒量最高的保健食品茶,很受消费者青睐。(二)气候等自然优势:道真自治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水热同季、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境内年均气温 15.6,年总积温5676,年降雨量 1070 毫米,空气相对湿度 81,年日照时数不足 1000 小时,且中部地区多数山地海拔在 600 米至 1000 米之间,阴凉湿润,昼夜温差明显,特别适合茶叶生长。并且这里的山地资源远离工厂,远离污染源,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林木繁茂,云遮雾绕,是开发纯天然、无污染

8、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的理想生态环境。(三)茶叶种植的人力优势:道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工业和商业欠发达,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找市场。茶叶生产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种茶采茶用工多,不过男女老幼都能上,这就为发展茶叶产业提供了劳动力资源保障。(四)技术优势:茶叶种植并不难,广大农民早有种茶的习惯,人人都会种植,田间管理技术通过科技人员稍加指导就易学会。在关键的茶叶精加工技术上,有茶叶龙头企业道真自治县宏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而该公4司已与西南农业大学签订了长期技术咨询合同。因此,以西南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开发精品名优茶有着过硬的技术优势。三、开发茶叶产业的主要措施道真是山区农业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

9、构中,县委、县政府根据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在黔北建设百万亩茶海”的战略目标,从本县实际出发,把“果、药、茶”列为重点,大力发展富硒、富锶生态茶。具体规划是:以道真自治县宏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首先在县最适宜的玉溪镇、河口乡和上坝土家族乡连片发展生态茶园 3 万亩,然后再向全县适宜地区扩展,最终达到 5 万亩的规模。具体发展思路是:摒弃过去以数量求生存的老路,以高科技手段,生产适合较高消费者水平的优质名优茶,投放国内外市场,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为了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县里采取的主要措施,概括起来就是:科学规划、龙头带动、基地示范、农户实施,

10、政府扶持。(一)科学规划。聘请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教授、茶叶专家对该县土壤、气候、劳动力资源、茶叶市场销路等进行实地考察,这项工作已于 2006 年完成。专家组实地考察得出:该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高档名优茶的结论。并以玉溪镇为中心,作出了三年发展 1 万亩“仡佬山牌”富硒富锶茶的科学规划。现在,这个县正按照西南农大专家组的规划付诸实施。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绿茶 700 吨,其中名优茶 100 吨,实现总产值 3900 万元。(二)龙头带动。道真自治县宏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该县最知名的茶叶企业,其产品已荣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成为贵州唯一获此大奖的首席企业,县人民政府把该公司列为龙头

11、企业,并上报了材料争取列为遵义市龙头企业。道真茶叶产业的发展,应围绕着龙头企业做文章。现在生存下来的茶业企业、应通过组建茶叶协会,把销售统一在宏福茶业公司创出的品牌上来,利5益共享;在新发展面积上,通过宏福茶业公司统一优良茶苗品种,实行统一生产技术指导,并由龙头企业建立加工厂,把农户分散的茶青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对农户实行名优茶青收购最低保护价,以确保茶农的经济利益。(三)基地示范。在发展万亩富硒富锶茶项目中,由龙头企业宏福茶业公司建立高规格的示范基地两个面积 1000 亩。基地严格按照高投入、高产出的科学技术示范思路建设,从选地、选苗、栽植、施肥、施药、田间管理及精加工等各个环节都

12、用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去做。种茶农户从示范基地学习技术,开阔视野,增强种茶信心,从而管好分散的茶园。(四)农户实施。在拟定的万亩优质茶园发展规划中,90的茶园由农户和现有小型茶园来实施,而加工和销售则主要由龙头企业来办。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解决了龙头企业对万亩茶园田间管理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分散种茶的农户没有资金建名优茶加工厂和没有销路的问题。公司对农户交售茶青制定最低保护价,使名优茶生产有了原料保障,又能确保茶农的经济利益从而调动种茶积极性,带动全县上万户少数民族农民种茶脱贫致富。(五)政府扶持。建设万亩优质茶园项目,如果各个环节完全由企业来办,需要 2700 万元的资金投入,显然目前该县任何一个企业

13、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该项目按照“公司+农户 ”的模式,把茶园管理环节改为农户来办,政府给予适当扶持。其主要扶持措施是:1、加强项目的领导,建立茶叶产业化领导小组,对该产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2、对龙头企业的示范基地,适当匹配资金解决通水、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3、对项目所需茶树品种采用中国农科院鉴定推广的优良品种,并由本县茶叶龙头企业集中培育,以确保苗木质量。对建设苗圃场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4、组织县农办、扶贫办、财政局、乡企局、经贸局及相关乡镇对该项目的实施给予资金扶持。5、对种茶农户茶园占地、林业部门在退耕还林政策上给予倾斜。6、农户开辟茶园资金有困6难的用小额扶贫贷

14、款帮助解决,小额扶贫贷款指标不足时需要向信用联社贷款的由政府贴息三年,确保农户有资金投入茶园。目前,道真在开发茶叶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启动资金严重不足。按新开辟三万亩计,每亩投入 1700 元,共需 5100 万元,平均每年开辟一万亩也需要 2700 万元。这一大项目的实施,对道真来说,无论是政府或农民筹集资金都是困难的。二是政策问题。开辟茶园也属退耕还林,目前其优惠政策也很不落实。三是茶农培训问题。要使茶叶发展高起点、高效益,必须下大力搞好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这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是发展茶叶产业的关键问题,必须解决好。否则,规划就容易落空,不能实现。参考文献:(1)遵义府志 郑珍、莫友芝编纂,遵义市地方志编委会 1986 年校点本(2)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县志(贵州省) 次版 1992 年 10 月(3) 2006 年道真县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姓名:丁蔚性别:女出生年月:1974 年 10 月籍贯:贵州省道真县工作单位:贵州省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 通讯地址:贵州省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编码:5630007联系电话: 13985226262 (0852)8903258邮箱:gzz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