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压力焊习题.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539312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焊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压力焊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压力焊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压力焊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压力焊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压力焊与钎焊复习题第一篇 压力焊1.三大焊接方法答:压焊、钎焊、熔化焊。2.常用压力焊方法有哪些?接头形成哪些是固相连接,哪些是熔化连接?答:电阻焊、扩散焊、摩擦焊、超声波焊、爆炸焊、冷压焊、锻焊。3.电阻焊的热源是什么?有何特点?答:电流流过焊接区产生的电阻热。特点:内部热源;外部条件是通以焊接电流,内部条件是焊接区的电阻;散热与析热同样重要。4.焊接区电阻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电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接触电阻 2Rew+Rc。影响因素:电极压力、材料性质、表面状况、温度有关。内部电阻 2Rw。影响因素:金属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力学性能、点焊焊接参数及特征、焊件厚度。5.点焊、对焊时电阻对加热有

2、作用?各部分电阻的变化规律?答:点焊:焊件与电极间的接触电阻对焊接是不利的,会降低电极寿命,甚至使电极和焊件表面烧坏;在工件间则有一定的预热作用,但在焊接过程中变化很大,通常都应控制(不宜太大)。焊件内部电阻是焊接的主要热源。对焊:焊件电阻对加热起主要作用;接触电阻析热集中在对口,对端面加热均匀化有利。6.写出点焊热平衡方程,并利用热平衡来分析相关问题(如熔核偏移,电极等)。答:Q=Q1+Q2 +Q3+Q4Q1形成熔核的热量(10%30%)Q2通过电极热传导散失的热量(30%50%)Q3通过焊件热传导损失的热量(20%)Q4通过对流、辐射散失到空气中的热量(5%)7.点焊时电流场不均匀分布产生

3、的原因是什么?(温度因素,几何因素)答:温度因素绕流现象;几何因素边缘效应8.概念:焊透率、焊接循环、塑性环。答:焊透率 A:熔透率指焊件的熔透厚度占工件厚度的百分比。即 A=(h/)*100% 其中 h焊件的熔透厚度 薄件厚度焊接循环:在电阻焊中值形成一个焊点(缝)所包含的全部程序,一个基本的点焊循环包括四个程序:预压、焊接、维持和休止 。塑性环:熔核周围具有一定厚度的塑性金属区域。9、分析点焊接头的形成过程,并说明电极压力在各阶段的作用及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答:1.预压阶段(F0,I=0);2.通电加热(焊接)阶段(F=F,I=I);3.维持(F0,I=0);4.休止(F=0,I=0)。预

4、压阶段电极压力的作用是:使接触电阻恒定而又不太小,以提高热效率。电极压力过大或过小时都会使焊点承载能力降低和分散性变大。尤其对拉伸载荷影响更甚。当电极压力过小时,由于焊接区金属的塑性变形范围及变形程度不足,造成因电流密度过大而引起加热速度增大而塑性环又来不及扩展,从而产生严重喷溅。当电极压力过大时将使焊接区接触面积增大,总电阻和电流密度均减小,焊接散热增加,因此熔核尺寸下降,严重时会出现未焊透缺陷。10、点焊规范参数(I,FW,tW)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和选择。(软、硬规范;I,FW 的匹配,参数对焊透率和熔核直径的影响)。相关计算题见课堂练习。答 :硬规范:大电流,短时间; 软规范:

5、小电流,强时间。11、何为分流?影响分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分流:从焊接区以外流过的电流。焊件厚度和焊点距离;焊件层数;焊件表面状态12、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熔核偏移现象,克服熔核偏移的措施有哪些?答:焊接区在加热过程中两焊件析热和散热均不相等所致。偏移方向向着析热多、散热缓慢的一方移动。克服熔核偏移的措施:1)采用特强规范 2)采用不同电极(不同直径的电极、不同材料的电极、特殊电极)3)在薄件侧附加隔热垫片 4)采用凸焊13、缝焊和点焊相比,其接头形成过程有何特点,对焊接质量有何影响?答:缝焊时,每一焊点同样要经过预压、通电加热、冷却结晶三个阶段,但是动态完成的。电焊时各阶段依次作用于不同焊

6、接部位;缝焊时三个阶段同时作用于不同焊接部位。缝焊时的预压和冷却结晶阶段时的压力作用及散热均不够充分。缝焊接头质量一般比点焊差,易出现裂纹、缩孔等缺陷。14、电阻对焊接头形成的实质是什么?答:是高温塑性状态下的固相连接。15、电阻对焊获得优质接头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电阻对焊对工件焊前清理要求严格?答:电阻对焊获得优质接头的条件:(1)沿对口和焊件长度获得合适的温度分布;(端面必须严格清理、减小对口接触面积)(2)对口及邻近区域必须产生足够的塑性变形;(3)焊缝中无氧化夹杂因为电阻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对接接头,要使其端面紧密接触,因此焊前对工件清理要求严格。16、闪光对焊的接头形成分几个阶段?答:

7、闪光、顶锻、保持、休止17、闪光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何作用?答:焊件端面轻微接触闪光电流高达 30006000A/2,触点快速熔化,形成过梁,过梁在电、热、力共同作用下爆破,形成闪光。闪光的作用:加热焊件(液体过梁的电阻热;金属过梁爆破后,部分金属微粒喷射到焊件热传导); 烧掉焊件端面的不平和脏物; 闪光时产生的金属蒸气及气体形成自保护气氛,减少或防止端面氧化; 闪光后期在端面上所形成的液态金属层,为顶锻时排除氧化物和过热金属提供有利条件。18、利用闪光对焊热平衡方程推导闪光速度的公式,影响闪光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并定性分在闪光过程中闪光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出稳定闪光的条件。答:闪光稳定条件:在闪光

8、阶段中不发生间断或短路现象,即 Vc=Vf。Vc工件送进速度;Vf闪光速度。影响因素:Jw(U20);焊件端面原始温度 T1;端面附近温度梯度;材料的热物理性能。闪光过程中,闪光速度不断增大,未获得稳定闪光,动夹具送进速度也相应不断增加。19、闪光对焊接头的形成实质是什么?答:其实质是固相连接。20、为什么闪光对焊的焊接质量优于电阻对焊,而且可焊大截面的工件?答:闪光对焊主要是利用对口接触电阻产生热量加热金属,因相交互结晶形成接头,容易形成等强度等塑焊接接头。闪光过程具有自调节功能,比较容易获得稳定连续闪光过程。21、闪光对焊规范参数以焊接质量的影响。重点掌握闪光速度与次级空载电压。答:闪光速

9、度:初试闪光速度较低,终了闪光速度高。次级空载电压:在给定闪光速度条件下,U20 越低,热效率越高;在保证稳定闪光的条件下,尽量选用较小的 U20。22、熟悉焊机分类和型号。答:23、阻焊变压器的电气结构特点及外特性。答:电气结构特点:低电压、大电流、低漏抗的变压器;初级绕组采用扁铜线,绕成盘形;次级绕组一般为一匝,采用铜板或铜管多件并联,并采用水冷;初、次级绕驵交替叠放;铁芯采用壳式;外特性:点焊机、缝焊机和电阻对焊均使用陡降外特性;闪光对焊机使用缓降外特性。24、负载持续率的概念及计算。答:负载工作的持续时间与全周期时间的比值。X=(tw/T)100% 式中,tw焊接时间;T一个焊接循环的全部时间。25、影响焊机功率因数的因素有哪些?答:1.焊接回路所包含的面积;2.变压器的漏抗,采用低频或直流电源能从根本上解决功率因素低的问题;3.铁磁性材料的伸入;4.构件接触处的接触电阻;26、电极的作用有哪些?答:传输电流、传递压力、散热功能、定位、夹持(凸焊、对焊)27、工频交流点焊机主电路开关工作原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