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类型7.《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7539034
  • 上传时间:2019-05-21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67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7.《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doc
    资源描述:

    1、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学设计学校: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一校姓名:李凤玲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小学语文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教学设计2.课时:一课时3.课前准备:有关石油的图片资料以及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课题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1读懂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和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豪情壮志

    2、。2学习课文中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三、教材分析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在旧中国,由于石油工业落后,缺少石油,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不甘于此,石油工作者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成了几处大油田,不仅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而且还成为世界石油大国。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记叙了从石油工业落后到发现油田、开发建设油田直至成功的过程,歌颂了我国石油战线职工不怕困难、不辞劳苦、艰苦创业,用毕生心血建设伟大祖国的铁人精神。课文共 8 个自然段,讲述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部分:

    3、第一部分(1-3 自然段) ,写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但旧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第二部分(4-7 自然段) ,写新中国成产后我国发现了大油田,我国石油工作者艰苦奋战,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终获成功。第三部分(8 自然段) ,写更多的油田相继建成,我国不仅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而且成为世界产油大国。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是如何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的,理解“铁人”精神的含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教学过程:一、图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出示课件:石油

    4、图片百度图片搜索http:/ 3、深入研读,体会情感教师强掉:希望同学们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继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一)学习第一部分(1-3 自然段)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谁能说说这段里你读懂了什么?(石油是种宝贵的能源)(2)思考:为什么说 “石油是一种宝贵的能源”?(引导学生抓住这段中的关联词语:可以也可以; 如果就;不但而且 以及本段中的“血液”、“贫血症”、“瘫痪”、“威胁”等重点词语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石油的重要)(3)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体会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能更形象生动的告诉我们石油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2、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石油对我们的生活真的是太重

    5、要那么旧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的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1)谁能说说在这段里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石油工业十分落后)你从哪感受到的?画一画,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住抓重点词语“十分”、“只有” 及一些数量词感受旧中国技术人员少、机器少、产量低,油工业十分落后)(2)学习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会这样写更加形象生动)3、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石油工业如此落后,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1)默读(2)思考:由于缺少石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指名读文中的话,抓重点词句谈感受)每个中国人的心情怎么样?(沉甸甸的不是滋味)(3)那么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呢?谁能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一部分

    6、?(朗读训练,读出心酸,沉重。指名读、评读)(二)学习第二部分(4-7 自然段)1、学习第 4 自然段过渡:中国幅员辽阔,难道就真的没有石油吗?(1)默读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中国有石油,而且很丰富,发现了大庆油田)读到这你的心情怎么样?(兴奋、激动)作者的心情怎么样呢?你从哪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本段中的设问句,及“果然”一词谈感受)(2)朗读训练(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读出兴奋,激动之情)2、学习 5 自然段过渡:老师和你们一样读到这感到特别的兴奋,大庆油田的发现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迅,人们立即投入到了大庆油田的开发与建设中去。在这当中有一个人物特别值得我们认识,是谁呢?(铁

    7、人王进喜)我们一起来认识他。(1)课件出示“铁人”王进喜图片百度图片搜索http:/ (生读: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师引读:作为一名石油工人,他看到国家因缺石油,车顶上背着黑乎乎的煤气包,心里十分难过,他暗下决心(生读: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3、学习第 6 自然段过渡:他的决心有没有实现呢,他们又将遇到怎样的困难呢?(1)请同学们读第 6 自然段,画出感受深刻的词句,多读一读(2)课件出示典型画面请学生交流、谈体会。百度图片搜索http:/ 7 自然段过渡:大庆油田的建设靠的仅仅是王进喜一个人吗?其实像王进喜这样的

    8、石油工人还有很多很多。(1)指名读第 7 自然段读到这,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是呀,从没有油田,到石油基本自给,怎么能不高兴?(板书:大庆油田建成)谁能怀着高兴的心情读读这部分?(指读,评读)课件出示:一列列长长的油罐车,像一条条黑色的巨龙,满载着石油从大庆驶往祖国的四面八方。从此我国的石油基本自给,那些顶在汽车顶上的煤气包再也看不到了。由于缺少石油,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许多地方的汽车都改用木炭、酒精做燃料,就连首都北京街头来来往往的公共汽车,车顶上都装有一个和车身一样长的大煤包。(2)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打比方,做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加形象,生动)(3)朗读训练(

    9、三)学习第三部分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相继又出现了许多大油田1、播放课件百度搜索:图片石油赞歌(大港油田)http:/ 20 世纪 70 年代末就达到了一亿吨。2005 年,我国的原油产量达到了 1.82 亿吨,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啊!据统计,从 1904 年我国第一口油井出油,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原油的总产量只有几百万吨。3、朗读训练,感受“了不起”的变化。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思考: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靠的究竟是什么?(板书:地质学家的考查,“铁人”精神)2、石油工人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我们的祖国,他们摘掉的仅仅是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3、在

    10、“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曲中结束本节课。百度视频搜索:我为祖国献石油http:/ 7、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石油工业落后 “铁人”精神大庆油田建成 地质工作者成为石油大国 的大量考察课后反思: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这一课所讲述的故事,距学生的生活较远,怎样才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真正走进文本,深刻体会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和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豪情壮志,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呢?首先,让学生“多读”是关键。本节课,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的感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层层递进的引导,恰到好处的点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其次,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再现那个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日夜奋战在油田,不怕困难、忘我工作、艰苦奋斗轰轰烈烈的场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使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更加鲜活起来。在此基础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恰当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使这节语文课充满生机与活力。但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过于频繁,如果能再大胆一些,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去质疑,相信孩子们会在课堂上创造更加美丽的“生成”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7.《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53903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