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原理教案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两百年以来的欧美文学、一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中,都能找到一种侵入并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人格嬗变进程的怪兽,那就是城市。从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城市给了人们一切新奇和新生活,同时也破灭着原始的田园牧歌式理想。(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原序:本书开篇叙述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象征地看,就是一个世界;本书结尾则描述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从许多实际内容来看,已变为一座城市,在追寻这一发展的全过程时,我力求述及城市的形式和功能,述及城市产生的各种目的。我深信我已经证明,城市一旦消除了它有史以来的固有缺陷,它将来发挥的作用将会远超过历史上所发挥过的作用。第
2、一节 城市的定义一、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 或者说城市的定义如何 ?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理论上由于各学科对城市的着眼点不同,研究重点各异,因此,对城乡的定义各持己见。实际上,因受行政体制、历史传统及技术等因素影响,各国所采用的城市与乡村的定义亦差别极大。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各国共同遵循的城乡定义。社会学家总是以居民的行为和社群关系作为城市定义的基础。古典社会学家认为,城市社会给人一种过量的神经刺激和增加人们大量的相互接触,以至必然改变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而这些改变正是城市人和乡村人的主要差别。社会学家沃尔恩(L Wirth),把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He
3、terogeneity)当作城市的三个主要标志,因此,他指出只以“人口多少”为标准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定义城市的指标。人口学家马可耶(MMacura)通过在塞尔维亚的研究,认为“从人口学的观点,应该以聚居地人口的多少和人口的结构为标准划分城市与乡村,而人口密度因度量上的困难,不宜作为一个准则。 ”因此,他建议城乡分类可以最低的人口数和最低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为准则,而史特华(CTStewart)则认为,可以居民中非农业就业比例进行“最简单、最粗略的城乡分类” 。但是,如果要进行精确的分类,则应以市场和购物设施、服务和工业活动为准则,并辅以就业比例和很难反映的其它因素,如城市中的文化、社交、娱乐设施及组
4、织形态等。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从城市形态人手,认为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覆盖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则从城市的作用及其形成的角度,认为“在经济地理上,国家或区域的主要轮廊是由道路和城市构成的” , “城市它如一个国家的指挥部,它在国家的一切方面经济、政治、行政和文化方面担负着组织的职能” ,因此,他指出, “城市是靠那些以农村经济中分化出来的非农业经济部门工业、商业、运输业以及行政、文化部门而成长起来的” 。从城市文化角度,亚里士多德古老的城市定义,也是人类最后的城市定义: “People come together in cities inorder
5、to live,they stay there inorder to live well”(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他们定居在那里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二、各国采用的城乡定义评述虽然各国采用的城乡定义千差万别,但其定义的基础离不开下列五个基本因素:1、人口规模 以人口多少为标准,将凡是达到某特定最少人口限额的地方,视为城市。但各国所采用的最小人口限额是非常悬殊的。如乌干达和丹麦规定,凡超过 100 人的聚居地都可以称为城市,加拿大 1000 人,美国 2500 人,而日本则高达 3 万人。由于各国规定的城市最少人口限额不同,所公布的城市人口数和城市化水平的口径不一样,缺乏可比性,因此,我们在利用
6、这些数据,分析对比各国城市化水平时,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2、人口密集 有时人口虽多,却分散在宽广的地域上,并且互不联系;有时人口虽少,但密集于狭小的区域。两者相比,后者城市色彩可能更加浓厚。日本提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 4000 人以上方可算为城市区域。澳大利亚规定,人口密度最少在每平方英里 500 人以上,人口规模 1000 人以上的人口聚居地方可设市。3、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 这一因素主要是根据历史、政治或行政的观点,而不是基于统计与物资设施的考虑,具有比较静止的趋向。4、职业构成 将职业构成比例作为城市标准之一,其目的是要反映人口聚居地的经济活动。城市是依靠那些从农业经济中分离出来的非农
7、业部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口聚居地居民的主要职业是第二、第三产业,而第二、第三产业是必须集中较多的人口才能得到发展的。5、城市设施 按此因素,凡具有某些城市特征的人口聚居地方都能设市。这些特征包括:完整的街道形态,连续成片的建筑,具有一定规模的下水道、自来水、供电、交通系统、医院、市场、教育机构、法院等。在实际运用中,常常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作为城市划分的标准。由于人口密度、城市设施要素难以数量化,较少用作区别城乡的标准。人口规模、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职业构成是比较普遍采用的城乡定义中的三个要素。三、我国的城乡定义我国所称的“城市”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是指国家按
8、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建国以来,我国设市和镇的标准经过多次变化,目前采用的是 1984 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和 1986 年 9 月 19 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中确定的设镇和市的标准。(一)设镇标准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2、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二千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二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 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二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二
9、)设市标准 1、非农业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长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开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人员)6 万人,年国民生产总值 2 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虽然非农业人口不足 6 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 2 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市的建制。2、总人口 50 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 10 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 40,年国
10、民生产总值 3 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撤县设市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总人口 50 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 12 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 4 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口虽不足 10 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 3 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撤县设市。3、市区非农业人口 25 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 10 亿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已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并对周围各县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可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一个市领导多少县,要从实际出发,主要应根据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以及城市经济
11、实力大小决定。上述国务院的两个通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镇的发展。中国建设部消息,截止 2002 年末中国已有城市人口 3.5 亿,全国设市城市 660 个。(http:/ 2003 年 05 月 26 日 15:05 中国新闻网)1、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定义1.1 城市:现代城市的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理的意义。1.2 城市规划:(1)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方方面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对城市发展做出科学的设计。在城市中哪些地方盖居民楼,哪些地方修马路,哪些地方建商业区,哪些地方建城市绿地,这些都不是凭空修建的,它们是经过成批成批的经济学家、建筑学家、系统工程学家、社会
12、学家等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共同设计规划的结果。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意义很大,它将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决定城市的建设规模,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果没有城市规划。那么城市的建设将会陷入混乱,后果不堪设想。例如,美国芝加哥的城市规划就比较成功、合理。它虽是一座工业城市,但是工业用地仅占城市用地面积的 7,商业贸易用地占 4.6。铁路、公路用地占7.5%,居住区用地占 24.1,公园及游乐场用地占 4.8%,空地、绿地占24.1%,街道用地占 24.6,公用事业用地占 3.3%。(主编:刘英健 编著:刘英健 小学环境教育丛书-美化城市家园)(2)城市人民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13、,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规划知识仓库2、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2.1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 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2) 管子。度地篇有关居民点选址要求的记载:“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 管子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3)古城:唐长安唐长安里坊中正前述隋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唐代虽基本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
14、Z 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东市则有 120 行商店和作坊。长安城采用严格的里坊制,全城划分为 108 个坊,里坊大小不一:小坊约 1 里见方,和传统尺度相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坊的四周筑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 2 门,有的设 4 门。坊内有宽约 15 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 16 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坊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皇城左右有祖庙及社稷,与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城市布局上“宫殿与民居不相参”
15、的意图十分明显,采用严格的里坊制,这些都与当时统治阶级对人民的严格管制与防范有关。唐长安历经几次大规模的修建,人口逐渐增加,总人口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长安的规划也对其他都城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2.2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2.2.1 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在 19 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 E.霍华德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20 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
16、乡的结合体。1919 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
17、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霍华德对他的理想城市作了具体的规划,并绘成简图。他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 6000 英亩(1 英亩=0.405 公顷) 。城市居中,占地 1000 英亩; 四周的农业用地占 5000 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在这 6000 英亩土地上,居住32000 人,其中 30000 人住在城市,2000 人散居在乡间。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 1240 码(1 码=0.9144 米) 。中央是一个面积约 145 英亩的公园,有 6 条主干道路
18、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 6 个区。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 58000 人,面积也相应增大。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后,又为实现他的设想作了细致的考虑。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都提出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霍华德于 18
19、99 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1903 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伦敦 56 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worth) 。1920 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 36 公里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但多数只是袭取“田园城市”的名称,实质上是城郊的居住区。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
20、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 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2.2.2 卫星城镇规划理论2.2.3雅典宪章 、 马丘比丘宪章 、邻里单位、小区规划等2.3 外国现代城市建设概述现代城市一般指二十世纪以来的城市建设,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二次大战前、战后四十年代后期、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2.3.1 二十世纪二次大战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城市问题主要有两个。其一,随着工业革命后,新阶级的迅速成长,促成当时社会秩序的变更,以及继十九世纪以后,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其二,新技术的问世造成
21、的城市变革,其中诸如单轨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最为有力。从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171923 年,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受到强烈震撼的时期,这一时期内产生了新建筑运动思潮,各国为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作出了一些努力;19241929 年,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国经济复苏,建设活动兴盛,城市中出现了许多高层摩天大楼;19291939 年,是资本主义出现经济危机和酝酿新的世界大战的时期,建设运动重新活跃了一个短时期。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各交战国的城市建设趋于停顿。 具体内容如下1、 1
22、9001918 年的欧美城市: a、城市规划立法工作:当时,欧美一些国家认识到城市规划是政府管理城市物质环境的一项经常的和重要的职能。1909 年,英国第一次通过了城市规划法;同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城市规划会议;德国、瑞典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相继建立了规划行政机构并制定了相关法律。 b、田园城市与城郊居住区的建设: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被英国的一些忠实的追随者所发展:翁温和帕克设计了英国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始建于 1903年,位于伦敦东北 64 公里,城市和农业用地共 1840 公顷,规划人口 35000 人,但到 1917 年,仅达到 18000 人;1919 年建造了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
23、距伦敦27 公里,城市和农业用地共 970 公顷,规划人口五万人。田园城市的设想未能解决大伦敦工业与人口的疏散问题。翁温和帕克于 19051909 年在伦敦西北建设了汉普斯特德田园式城郊居住区,这是创造“社会性综合社区“ 的一个成功实验,是当时英国在规划设计方面的重要成就。 c、盖迪斯对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学科的贡献: d、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e、未来主义城市设想: f、格里芬的堪培拉规划: 2、19181945 年的欧美城市 a、 新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b、英国的卫星城市理论与田园城市的建设: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追随者雷蒙.翁温于1922 年出版了卫星城市的建设一书,正式提出了卫星
24、城市的概念,即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它往往是城市聚集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翁温的助手帕克,于 1930 年在英国建设了第三个田园城市-威顿肖维,位于曼彻斯特的南面,人口 10 万人。它具有莱奇华斯和韦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特征:围绕着城市的绿化带,工业和居住区的有机组合和精心设计的独户住宅。帕克在威顿肖维实行了他从美国获得的把城市明确的划分成相互结合的邻里单位的思想。 c、社区运动、邻里单一位与划区理论: d、区域规划: e、雅典宪章:在 1933 年的雅典会议上,与会者研究了现代城市规划与与规划问题,指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
25、、游憩、交通四大功能。会议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即著名的“雅典宪章“。大纲指出,城市应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在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大纲列举了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存在的严重问题后指出居住为城市主要因素,应多从人的需求出发。大纲还提出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古建筑,强调城市规划是一个三度空间的科学,应考虑立体空间,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大纲的一些基本论点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 f、广亩城市: e、带形与指状发展城市: g、三十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城市建设: h、苏联社会主义城市: 2.3.2 战后四十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战后欧洲和日本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恢
26、复生产,解决战后房荒,进行若干重点的恢复和改建;二是有步骤有计划的改建畸形发展的大城市,建设新城,整治区域与城市环境,以及对旧城市规划结构进行改造。 具体内容如下: 1、英国的战后重建 a、大伦敦规划:1937 年,英政府为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成立了“巴罗委员会 “。该委员会于 1940 年提出的“巴罗报告“指出:伦敦地区工业与人口不断聚集,是由于工业所引起的吸引作用,因而提出了疏散伦敦中心区工业和人口的建议。1942 年由艾勃克龙比主持编制大伦敦规划,于 1944 年完成轮廓性的大伦敦规划和报告。其后又陆续制定了伦敦市和伦敦郡的规划。在大伦敦规划中体现了盖迪斯首先提出的“组合城市“
27、概念,并且在制定规划过程中遵循了盖迪斯所概括的方法,即“调查-分析-规划方案“ 。当时被纳入大伦敦地区的面积为 6731 平方公里,人口为 1250 万人。规划方案在距伦敦中心半径约为 48 公里的范围内,由内到外划分了四层地域圈,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伦敦郡人均规划绿地面积大幅提高,重点绿化泰晤士河两岸。中心区改造重点在西区与河南岸,并对其作了详细规划。大伦敦规划吸取了二十世纪初期以来西方规划思想的精髓,虽然在其后几十年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当时在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合时
28、宜的对策与方案,对控制伦敦市区的自发性蔓延、改善混乱的城市环境起了一定的作用,对四、五十年代各国大城市的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六十年代中期编制的大伦敦发展规划,试图改变 1944 年大伦敦规划中同心圆封闭布局模式,使城市沿着三条主要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三条长廊地带,在长廊终端分别建设三座具有“反磁力吸引中心“ 作用的城市,以期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解决伦敦及其周围地区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问题。 b、哈罗新城 c、考文垂和斯蒂文乃奇市中心商业步行区2、 法国的战后重建 a、 勒.哈佛的重建 b、勒.柯布西埃的居住单位 3、 东欧、苏联与日本的战后重建 a、 波兰的战后重建 b、苏联的
29、战后重建 c 、日本的战后重建 2.3.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五十年代,二次大战各参战国不同程度的从战争的破坏中得到恢复,各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促进了大城市的建设与改造、大城市周围的新城建设以及各种具有新的职能的城市如科学城的建立。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对象伦敦那样的一元化结构体系,即大城市只有一个中心,然后在环绕这个中心来进行规划布局的做法,提出了异议,促使六十年代以后,大城市多中心规划结构的采用和推广。这个时期各国对古城、古建筑保护,对市中心和重要商业街区的建设,对居住区的规划结构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塑造了新的格局形态、空间特征,提高了城市的环境面貌和文化特征,满足了时代要求。这时许
30、多国家在大城市地区和重要工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区域规划工作,并有不少国家实现了有计划的国土整治。这个时期环境的兴起和 CIAM 第十小组的建立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历史性变革,它为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 1、五十年代的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相应城市化速度也日益加快。世界人口向大城市涌流的势头十分猛烈,已达到失控的程度,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问题,如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塞、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长。各国都试图通过颁布法律来控制人口向城市聚集,但均未奏效。而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交通、通讯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上,城市人口出现了离心
31、流动,即郊区化现象。这时的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分布渐渐突破了城区界限,向周围的郊区发展,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连同其他毗邻的内地、腹地,形成统一的大城市地区,即人口集中在各个城市“点“ 的形式发展到城镇群体,即城市聚集区的形成,这是城市化发展新阶段的表现之一。2、五十年代的新城建设 3、五十年代的步行商业街、郊区购物中心、室内商业街和地下商业街4、五十年代的新建大城市-印度昌迪加尔和巴西新都巴西利亚 5、朝鲜平壤的重建 6、五十年代的科学城7、五十年代的欧洲古城古建筑保护 8、五十年代新建的城市中心9、五十年代的居住区 10、五十年代的区域规划与国土整治 11、五十年代环境科学的兴起和 CIAM
32、 第十小组的建立2.3.4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各学科的交叉和横向的发展使城市规划成为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出现了一大批理论著作,标志着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的重大突破。在城市规划编制上,各国政府对规划实行统一领导,宏观控制。从过去的物质建设规划发展到多学科的综合规划,把物质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规划、科技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互相结合,并采取综合评价,以系统论的观点进行主总体平衡。为防止无计划的过度的城市化,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的概念在大多数国家中仍受到重视。在大城市的布局形态上,封闭式的单一中心的城市布局渐为开敞式多中心所取代。规
33、划的范围从国土、从区域、从大城市圈、从合理分布城镇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布局,使全国的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与城市规划协调,使城乡融为一体,并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和目标。在发展过程中,世界城市将进一步现代化,这包括城市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新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方法论,以及电子计算、模型化方法、数学方法、遥感技术等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将产生愈益显著的影响。建设技术密集型的科学园区或科学城是各国为发展尖端技术与新兴产业的一种重要建设任务。城市群体布局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模式之一,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在一定区域内聚集着众多的城市,组成一个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称为
34、大城市连绵区。 具体内容如下: 1、 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化 2、 六十年代以来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3、 伦敦、巴黎、华盛顿、东京与莫斯科的城市总体规划 4、 六十年代以来的新城建设5、 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大城市内部的更新与改造问题 6、 六十年代以来的科学城与科学园地 7、 六十年代以来的古城和古建筑保护 8、 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中心、广场、步行商业街区、城市园林绿化、城市雕塑、街头壁画 9、 六十年代以来的居住环境与居住区 10、六十年代以来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11、马丘比丘宪章:1977 年 12 月,一些世界知名城市设计学者于秘鲁利马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该宪章是继 1933 年
35、雅典宪章以后对世界城市规划与设计有深远影响的又一文件。宪章分为 11 小节,对当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中主要问题作了论述。这十一小节分别为:城市与区域、城市增长、分区概念、住房问题、城市运输、城市土地使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与保护、工业技术、设计与实践、城市与建筑设计。宪章强调了“规划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的基本动态的统一性“,“规划过程应包括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它必须对人类的各种要求作出解释和反映“,“ 规划、建筑和设计,在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36、, “在建筑领域中,用户的参与更为重要,更为具体“等观点。12、新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方法论,以及电子计算、模型化方法、数学方法、遥感技术与城市环境生态学对西方城市规划的影响。2.4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2.5 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城市全球化空间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市化第二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表现:1、 人口职业的转变2、 产业
37、结构的转变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城镇化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 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 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30%中期阶段:60%稳定阶段:四、中国城市化道路和特色21 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 。世界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态势,城市化道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其特色。改革开放以
38、来,中国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 1990 年的 18.96%提高到目前的 37%,预计到 2010 年及 21 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 45%和 65%。中国城市发展必须适应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其一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其二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其三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但同时必须选择正确的道路。(一)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在过去的讨论中,关于城市化道路主要集中在重点发展什么样的城市,是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或城市体系问题上。我们认为这确实是城市化道路问题,目前基本上已经取得共识,即我们必须同时发展各类城市,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因为每一种规模和类型的城市,都有自己的
39、优势,但也有自己的弱点,都需要发展,不能以一种类型和规模的城市去代替另一类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城市化道路的另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指,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实现城市化?实际存在两种主要的途径。一是政府主导型;二是市场导向型。1、政府主导型。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新建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建立工业基地。同时投资建设职工属宿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使在短时期内随着企业的建设形成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并按城市运行的新兴城市,并由此来推动国家城市化的水平的提高。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主要是采取这一道路发展和建设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政府主导型发展建设城市,提高城市化率的主要特点是:1)计划性很强,政
40、府完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其他既定的条件和政策,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决定城市发展的个数的规模。包括在特殊情况下减少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完全通过自上而下来实施,甚至是一级一级来实施的,一般居民和下级单位没有主动权和积极性;第三,城市化过程受到严格的行政控制和政策限制,最明显和突出的是人口政策和户籍限制,辅之以经济政策和其他手段等。政府主导型虽然在一定期内使城市得到 一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总的来说,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水平提高缓慢,造成城市水平的滞后。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下,不能不与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城市化自身的道路以政府主导型是分不的
41、。2、市场导向型。城市发展应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所选择的唯一的空间形式。没有完整的城市体系,就不可能有成熟的市场体系。市场要发展和扩大,就必须发展城市。可以说先有市,而后才有城市。一般说,市场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市政设施的建设应该是同步进行的,是三位一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就是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结果。例如,浙江的义乌市、福建的石狮市、浙江温州市的龙港镇等等,无不如此。充分显示了市场与城市相互促进和成长的过程和规律。这类城市产生和发展的特点是:(1)城市投资的多元化。主要是企业、居民和政府同时进行投资,各种所有制的企业投资建设产业和
42、相关联的设施;居民投资建设住宅,包括购买住宅;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2)发展和建设速度快,协调性强,城市各项事业和设施一般都可配套建设,同步行进;(3)城市建设和发展,讲究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 ,重复建设较少,更新换代快;(4)城市建设发展不仅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进而带动周围农村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改变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道路的模式,而更多地走市场导向型的发展之路。我们必须指出,在一些地方,并没有正确科学地认识城市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崇拜指标,过多地用行政手段和首长命令,或
43、制定规划,来规定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时限、速度和指标,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指标,而不是着眼于从基础上发展经济社会,特别是作为发展城市化基础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去着力去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三农”问题,不去大力培育市场经济。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出现一些副作用。这是值得我们严重关切和认真研究的。(二)城市化的特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和方针。特色的城市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不仅要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而且更要重视城市化的中国特色。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同样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中国城市化特色主要体现在:1、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推进
44、。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仍然是城市的主要任务。同时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高科技城市又处于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时期,处于信息化的启动和起步时代,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一些城市,特别是处于先进的大城市和科技城市,把发展信息产业放在重要的、突出的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点,是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城市化和现代化不光依赖于传统工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同时取决于信息产业发展到什么程度。2、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同时推进。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经常表现为集中型的城市化,而信息化时期的城市却表现为分散型的城市化,或者说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同时发展,特别是一些先进的大城市和
45、国际化城市,居民向郊区和附近小城镇迁移开始出现苗头。因为信息时代,由于通讯技术和交通事业的惊人发展,使居民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可以远距离的分离。3、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同时推进。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加速实现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城乡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基本实现城市生活方式,享受现代城市文明。这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广大地区,仍需要加速城市与农村在空间上明显分离的城市化进程,使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而进入城市。4、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同时推进。在经济发达国家地区,城市现代化已经提到日程,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点。与
46、此同时,这些地区城市化的任务还没有实现,仍有继续加速和提高城市化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城市现代化与继续城市化的双重任务,形成相互推进的态势,现代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现代化。5、大城市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同时推进。中国由于人口众多,而且农村人口比重大,一方面,城市化的总水平会相对低一些;另一方面,小城镇必须大力发展并容纳更多的人口。小城镇得到发展,建设好了, “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里跑。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立足农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小城镇。开拓农村广阔的就业门路,同时适应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客观需要,引
47、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 ”体现了中国城市化的一个特色。3 城市化3.1 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3.2 城市化进程的表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3.3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和农村城镇化共同发展的方向。可供选择有以下几点。 确定城市带,划清都市圈 城市带即在城市化的战略中要坚持沿海、沿江和沿线的长远战略格局。目前能够首先获得共识的
48、是北起珲春经大连包括环渤海,走烟台、青岛穿连云港到上海,再南下杭州湾经宁波、温州直达台湾海峡沿岸,从厦门绕至汕头连接大亚湾途经香港进入珠江口到达珠海、澳门,最后通过粤西沿岸和湛江到达北海、防城港。数千公里海岸线应该是未来最大的城市带。其次,沿长江两岸沿线,和沿欧亚大陆桥的沿线(即东起连云港西至赫尔果孜口岸) ,要让内陆的城市向这两线集中,即今后 50 年乃至 100 年内的城市发展的百分之七十要靠近这两条线。这一战略的要点是沿海和沿江铁路必须加速发展,才可能构建未来城市带的骨架。 都市圈即包括五大城市群,其整治战略是指辽东半岛的都市圈、环勃海京津都市圈、山东半岛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
49、角洲都市圈,要有这五大都市圈的全面的城镇体系改造规划,改造期内可适当控制人口进入,然后逐步放开;与此同时,还可适时启动成渝都市圈的建设,拓展以武汉为中心的都市圈,对福建省的厦漳泉都市圈建设也不要忽视。这是整个中国的多方位的增长点,必须认真培育。 在此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去设计此外地区的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方针和具体的规划方案。这应该是十个五年计划乃至未来 15 年城镇化发展方针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条道路共同发展 无论中国的城市化如何走,是大城市为主,还是中小城市为主,小城镇发展都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中国多元城镇化道路选择中必然要走的三条道路。 据测算,农村未来 20 年仍将有 1.21.8 亿剩余劳动力,目前进入农村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将近 2 亿劳动力,总计就是 3.8 亿农村人口要在今后十几年内大部分逐步脱离土地进入城镇。这将是今后中国多元城镇化道路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引导安置得当既可为大城市发展提供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也可为中小城镇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缓解产业升级换代的就业压力。如果到 2015 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能够达到 45,加上现有的小城镇要上档次,提高质量和规模,未来小城镇发展可以容纳 28900 万人口,超过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