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创业时的艰辛时间:2006 年 8 月事件:站酷上线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站酷的诞生其实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2006 年,梁耀明就职于某网络公司,工作中经常需要设计东西,设计类的相关工作除了需要突然迸发地灵感外,大量的素材和资料也是必备的。亦如“书到用时方恨少“,碍于当时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搜罗到这些资料供他们使用,于是,平时尤其喜欢“鼓捣“网站的梁耀明有了一个突发奇想,为何不自己尝试着做?他收集一些资料和素材发布到网站上,既能方便自己也能方便别人参考和使用,事实上,这就是站酷的“前身“。就这样,没有周密的创业企划案,没有融资团队在背后的强大支撑,甚至根本没有半点创业的想法,只是自己
2、喜欢,只是工作需要,梁耀明做起了他的“站酷“。用梁耀明自己的话说,“ 我也没想到网站上线后大家能喜爱“。至于当初为什么取名叫“站酷“?梁耀明说:“其实是先有了域名 ZCOOL,一开始网站的内容是以网页设计为主的,其中有一个栏目是酷站欣赏,想来想去觉得叫“站酷“挺好的,虽然词典中没有这个词组,但读起来还是挺顺口,挺酷的。“说完,他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笑了笑。或许还是缺少了大脑某根神经冲动的刺激,取好名字、决定了内容方向、已经上线的站酷起初并没有被梁耀明当作毕生事业来经营。他告诉我们:“建立站酷的前几年,都不觉得自己是在创业,也没想过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一直都是我和我妻子利利两个人一起快乐的做着这个网站
3、。“有着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工作,闲时摆弄一下站酷,既有稳定收入来源,也可以与自己的爱好亲密接触,在普通人眼中,这其实亦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时间:2007 年事件:站酷闯生存难关2007 年,梁耀明就职的公司面临解散的关卡,这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专职做站酷,要么再找一份工作。当时的梁耀明可谓是左右为难。如果选择专职做,势必要铤而走险。由于当时网站收入不稳定,暂且不谈站酷能否挺下来,最终很有可能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但如果专职运营站酷,白天就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投入到网站中,甚至乐观的他还可以双手合十欢喜地期待:站酷或许能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or 陷阱?挑战 or 求稳?梁耀明到底该何去何
4、从?权衡利弊,梁耀明最终做了一个艰难且极具冒险和挑战精神的决定:就此放弃工作,在家里专心运营站酷网。现在看来,这或许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不成功便成仁“ ,或许你会认为这是年轻人当时冲动的选择。但无论如何,这个决定带来的充满未知的人生是令人亢奋的,然而,激情过后,回归平静的生活,各种现实的逼迫和无奈亦接踵而至,经济收入的不稳定以及专业运作上的各种疑难杂症不约而同地齐齐向他发难。梁耀明坦承:“站酷发展的这六年中遇到很多很多困难,多得我都不记得了,但最困难的时候应该是 07 年。“这一年,站酷还没有组建一个像样的创业团队,只是依靠 Google Adsense 的收入维持基本的运营,整个
5、网站包括设计、制作运营、查资料搭建服务器和修改网站程序等鸡毛蒜皮的活儿都需要梁耀明自己来搞定,随着访问量越来越大,服务器经常撑不住,三天两头访问不了,这让梁耀明很是郁闷。然而,“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更加令梁耀明难以承受的是,生活上的经济压力非常写实般地摧残着他的意志,他甚至几度想过放弃,“当时网站收入很不稳定,只有微薄的收入,好几次想放弃去找份工作,后来还是坚持下来了。“梁耀明如是说。原来,梁耀明专职运营网站后,网站收入很少的收入,考虑到当时的各种成本,用梁耀明自己的话说,“比上班要苦多了“。为了改善当时的经营状况,在站酷成立两周年之际,他决定推出一些 T-shirt,当时几万元钱的货款还
6、需要借 2 万元才够,最后做了 1500 多件,却只卖了 300 400 件左右,梁说: “本来想半卖半送的, 结果卖的太少了,不仅成本没能收回反而还赔了不少。“或许是得了老天的眷顾,面对眼前如此执着于自己爱好的梁耀明,站酷能从泥潭中脱身,与其家人的理解和朋友的相助亦分不开。据了解,站酷刚上线时,迎来的第一批用户是因为“桌面城市“的东子(桌面城市站长)帮忙在他的网站上狠狠推了一把;妻子也一直竭尽所能,带领着众多版主维护着论坛,把论坛的气氛搞得很好,为今天的交流平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当时因为没有程序员,很多关于服务器和程序的问题都求救于蓝色理想的曾沐阳;与此同时也有多家 IDC 公司提供机器和带
7、宽的赞助。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站酷的访问量越来越高,Google Adsene 的收入也越来越多,站酷最终在艰难中挺了下来,并慢慢地走上了正轨。始发:4 个人 ,站酷在路上时间:2009 年 6 月事件:组 4 人创业团队迎新拐点正所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网站上线快 3 年了,当爱好变成事业,梁耀明也开始渐渐萌生组建创业团队的想法。他坚信,与团队一起打拼,站酷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于是,除了他和他妻子外,梁耀明和妻子决定找来自己以前的一个同事(芦伟)和当时的一个版主(纪晓亮)。由于当时经费有限,这两个核心成员均以兼职的方式加入。梁耀明主要负责网站的发展方向和产品规划等事项,妻子负责公司管
8、理和商务,芦伟和纪晓亮分别负责技术和内容,4 个人各自发挥自己的所长,组建了一个虽小但却很扎实和抱团的创业团队。那个时候,每逢周末,大家都聚集到梁耀明和妻子的出租屋内没日没夜地拼命赶工,终于,站酷新系统上线了。2010 年 4 月,公司注册后逐渐走上了商业化运作的道路。慢慢地,开始有相关的设计培训公司和知名品牌在站酷网上投放广告,而站酷同时也在尝试承办各种商业设计大赛,站酷喜滋滋地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数量虽不多但着实振奋人心,梁耀明决定继续用它来加强团队建设和改善办公条件。或许是对站酷的未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憧憬,又或许是对眼前这个平易近人有着兄弟一般深厚感情的“老大“有着足够的信任
9、和崇拜,本来有着很好工作和待遇的芦伟和晓亮毅然决然地选择辞职,全职加入到站酷的团队,他们从没想过以后能得到什么回报。除此之外,站酷网的另外两个员工大宝和小凯刚刚大学毕业,经过朋友的一番介绍,便想也没多想地从济南来到了北京。“我记得我和妻子去门口接他们的时候,他们拖着大大的行李箱,满脸笑容的向我们挥手。“ 梁耀明颇为感性地回忆着。他深知,团队成员不求回报不远千里地投奔于他,除了是对他个人毫无保留地信任外,也是因为同一个梦想让大家走到了一起。手捧着这份信任和梦想,梁耀明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轻易服输,一定要不负众望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站酷得到行业内的认可。眼看着 4 个人的小团队在不断壮大,在每个人“
10、劲儿往一处使 “的信念支撑下,昔日那个还是襁褓中婴儿的站酷羽翼日渐丰满,生命力更加顽强,面对前方未知的泥潭和路障,依然努力地前行着。属于站酷的真正转折点应该是在 2011 年 4 月,当时,在一位朋友(Ideasikn 的老板)的强烈引荐下,站酷成功承办了首届 MIUI 手机主题设计大赛。这次活动帮助站酷打开了移动互联网和手机行业的新市场,从那以后,OPPO、米聊、QQ 、新浪天气通、313建站大师、花博会、希捷、乐视 TV 等企业纷纷慕名而来与站酷展开合作,再加上招聘业务的开展,站酷亦因此在设计师的圈子里逐渐有了一定影响力,成为让设计们最流连忘返的人气交流平台。面对站酷的渐入佳境,我们为其拍
11、手称赞的同时或许也有人会问,回首过去,在最难熬的时候梁耀明是否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作为站酷创始人,亦正如他自己所说,“站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想过放弃或者卖掉。后来想想,如果卖掉了,跟着站酷一起努力的同事们怎么办呢?要对大家负责,想到这里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或许,这也是站酷能够快乐地成长到现在的一个关键因素吧。时间:今天事件:站酷将“原创“进行到底从当初的夫妻两个人到组建核心团队的 4 个人,再到今天的 10 多个人,从第一天上线时的 5000 位独立访客到目前每天的 30 万独立访客、500 万 PV(page view,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站酷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 蓦然间,已从一
12、个蹒跚学步的婴儿逐渐成长为一个大步向前的少年,在外人看来,这足以令梁耀明欣喜若狂,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情怀圆梦原创。梁耀明告诉我们,其实,三年前在策划站酷未来的时候就是向着原创这个目标前进的,所以站酷的未来方向也会是原创内容。让创作成为一种态度,让设计改变生活,让知识变成财富,让财富体现价值。在梁耀明看来,站酷就是一群人快乐创作的一个舞台。这里汇聚了各式各样的原创设计和创意,设计师们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亦有更多展示的机会,实现“以作会友“式地交流,最终为设计师们的作品提供一个很好的输送出口,这其实就是站酷的价值所在。据了解,目前站酷的团队正在全力开发以原创为核心内容最新版本的站酷网,为了更好地满足设计师们的需求,站酷已经代理了国际知名“123RF 免版税图库“的中国大陆独家销售权,使得用于印刷的图片价格最低每张只有几块钱,大大降低设计师和设计公司成本的同时,也可以为站酷带来更好的现金流。今天,六岁的站酷正在茁壮成长,于梁耀明而言,数不尽的创业艰辛犹如昨日在耳边回旋,虽稍稍可以喘口气,但激烈地商战环境不允许他有丝毫懈怠的想法,他和他的团队依然奔走在充满未知的创业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