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物质中,属于无色分散系的是( )A39 度的白酒 BFe(OH) 3 胶体C水 DCuSO 4 溶液解析:选 A。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水是纯净物, C 排除;题目中前提为无色分散系,Fe(OH)3(胶体)为红褐色,CuSO 4 溶液呈蓝色,B、D 项排除;白酒为乙醇的水溶液,属于分散系,且满足前提条件无色。2.(2012伊犁高一测试)下列分散系中是胶体的为 ( )A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入边振荡B在碘化钾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入边振荡C将蔗糖放入水中并振荡D将花生油放入水中并振荡解析:选 B。A 选项,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入边振荡,得到的
2、是碘化银悬浊液;C 选项,将蔗糖放入水中并振荡,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D 选项,将花生油放入水中并振荡,得到的分散系属于乳浊液。3.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振荡, “微波炉”就是利用高频电磁振荡使食品中分子也产生振荡而发热,现代医学上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其好处主要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关于其作用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波电流迅速中和血液胶粒所带的电荷而使血液聚沉B微波使局部血液受热而使血液胶体聚沉C微波电流通过金属手术刀时产生的高温使血液凝固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 C。微波手术刀是利用高频电磁振荡使血液中分子产生振荡而发热,使血液胶体发生聚沉而止血的。4.向少量 Fe
3、2O3 粉末(红棕色)中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后得到的 FeCl3 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 NaOH 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属于_反应。(2)在小烧杯中加入 20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 FeCl3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色,即可制得 Fe(OH)3 胶体。(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 20 mL 蒸馏水后,向烧杯中加入 1 mL FeCl3 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 Fe(OH)3 胶体的烧杯(编号乙) 一起放置在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
4、,可以看到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用来区别_。(4)取乙烧杯中少量 Fe(OH)3 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看到溶液红褐色逐渐变浅,最终又得到黄色的 FeCl3 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也属于_反应。解析:Fe 2O3 是碱性氧化物,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而 FeCl3 和 NaOH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Fe(OH)3。在制备 Fe(OH)3 胶体时,当溶液由浅黄色变为红褐色时即可停止加热。因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则没有,所以可以用该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向胶体中加稀盐酸,可使 Fe(OH)3 胶体先聚沉,然后 F
5、e(OH)3 再和 HCl 发生复分解反应。答案:Fe 2O36HCl=2FeCl 33H 2O(1)FeCl33NaOH=Fe(OH) 33NaCl 复分解(2)红褐 (3)乙 胶体和溶液(4)Fe(OH)33HCl=FeCl 33H 2O 复分解5.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看下述三例:(1)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透析原理同胶体的_类似,透析膜同_类似,透析膜的孔径应_(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血液内毒性物质粒子的直径,毒性物质才可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6、2)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 109 10 7 m 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再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集_,阴极聚集_,理由是_。(3)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 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运用了_原理。解析:(1)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类似于半透膜。它能让直径小于其孔径的毒性物质粒子透过,血液是胶体,不能透过透析膜。(2)粒子直径在 109 10 7 m 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故在通直流电时,胶体粒子产生电泳现象。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而陶土胶粒带负电荷,阳极聚集的是带负电荷的陶土胶粒,阴极聚集的是带正电荷的 Fe2O3 胶粒,从而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3)的原理同(2),是气溶胶中的烟尘发生电泳。答案:(1)渗析 半透膜 大于(2)陶土胶粒 Fe 2O3 胶粒 前者胶粒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后者胶粒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 (3)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