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臂思扛鼎”——高凤翰研究.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532087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8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臂思扛鼎”——高凤翰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一臂思扛鼎”——高凤翰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一臂思扛鼎”——高凤翰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一臂思扛鼎”——高凤翰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一臂思扛鼎”——高凤翰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一臂思扛鼎”高凤翰研究姓名:梁晖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指导教师:倪志云20070301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题目:“一臂思扛鼎”高凤翰研究作者:梁晖导师:倪志云学位:硕士学校:四川美术学院摘要高凤翰是我国清代中期著名的画家、篆刻家及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数千篇诗文以及大量的书、画、印、砚等艺术精品,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美术史上把他归入“扬州画派”或为“扬州八怪”之一。高风翰一生作诗3000余首,其中大部分散失民间。他的诗曾得到文坛名宿汪士慎的赞赏。如何评价高凤翰艺术成就?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分析高凤翰,不应该盲目夸大或者贬低高凤翰

2、的艺术成就,应该把高凤翰置于一个特定历史阶段进行分析。另外,研究高凤翰艺术要和高凤翰本人的性格、世界观等联系起来,俗话说画如其人、诗如其人,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是创作者内在修养和人生观的具体体现。高凤翰早年全力进行科考,但屡试不中,后来虽然幸运的通过推荐进入官场,但不幸遭到诬陷,最后因右手病废而罢官。然而高凤翰并未停止艺术创作,毅然改用左手创作,创立独特的左手绘画。他的左手画大大异于右手绘画,同工细、严谨的右手画成鲜明对比。一个画家由于生理原因换手创作,进而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且高凤翰还擅长指头画,独特的绘画方式无疑有极大的研究价值。高凤翰左手画不同于天生使用左手

3、进行绘画的人,他是后天改换成左手进行绘画创作,因此,在艺术风格上变化较大。他制砚成癖,家珍藏千余方。大都刻有砚铭,砚铭融诗文、书法和篆刻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他还收砚铭拓片 165方,编成砚史四册。高凤翰继承了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又与“扬州八怪”相交甚密。他左手有大写意,但同时又有比较复杂的变化。探讨高凤翰是如何把这些问题通过思考变成艺术实践的,对中国美术走向会有很大的意义。以盐商为代表的扬州新经济因素的出现对高凤翰等文人书画家带来怎样的影响?高凤翰绘画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非常值的研究问题。新经济因素的出I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现、壮大会对艺术造成什么影响?起到什么作用?会不会

4、使艺术发生重大的变革?通过研究扬州新经济因素对高凤翰及扬州艺术家的影响,可能会对研究我们现在的艺术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高凤翰,扬州八怪,盐商,左手绘画II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THOUGH ONLY HAVING ONE ARM, THINK OF THEACCOMPLISHMENT GREAT EVENTGAO FENGHAN RESEARCHABSTRACTGao Fenghan is the Qing Dynasty renowned painter, the seal cutting and the poet.He has left several thousan

5、ds sheet poetic prose and such as large amount of book ,painting , seal , ink stone art competitive products for us in his short life . He hasobtained the very high achievement in art and classify him into “Yangzhou paintingfaction” or be one of “eight monsters of Yangzhou” on art history. Compose p

6、oemmore than 3,000 in his life, unfortunately, among them most running off. His poemonce obtained the famous poet Wang Shishen the appreciation.How appraises Gao Fenghan the art achievement, We should the rationality,objective analyze Gao Fenghan, should not exaggerate or disparage the artisticachie

7、vement of Gao Fenghan, should set Gao Fenghan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stagecarries on the analysis. Moreover, studies Gao Fenghan art to have with Gao Fenghanthe disposition, the world outlook and so on to relate. As the saying goes the drawingwork the essence is similar to painter, the poem essenc

8、e also is similar to poet. Theartistic work external form is Gao Fenghan the intrinsic tutelage and the outlook on lifespecifically manifests.Gao Fenghan is young when goes all out to take a test, but each time all isdefeated. Afterwards although recommended by luck through the others successfully,b

9、ut unfortunately continuously two time encountered brings a false charge against,finally caused the right hand sick and disabled to discard the government position.However Gao Fenghan stops the artistic activity by no means, changes to the left handcreation, establishes the unique left hand drawing.

10、 His left hand picture and the righthand drawing have the very difference, the right hand picture exquisite, is rigorous,two formsthe sharp contrast. A painter because the physiological reason trades thehand creation, then forms the different artistic style, this itself is an extremely greatmatter.

11、And Gao Fenghan also excels with the finger to paint pictures, the uniqueIII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drawing way extremely is worth studying without doubt.Gao Fenghan the left hand picture is different the person which carries on thedrawing to the inborn use left hand, he have to changes the left hand to wo

12、rk after hisright hand disabled, therefore, will change in many way in the artistic style. He likedmanufacturing the ink stone, in the family has collected several thousand Ink stone.The majority engraved has the writing, in which has forgiven the prose, the calligraphyand the seal cutting, the arti

13、stic value is very high. He also collected the Inscription oninkstones rubbing 165, formed “Inkstone History” four volume.Gao Fenghan has inherited the very many Chinese tradition things, also theintersection is really dense with “the Eight Immortals of Yangzhou”. His left handpicture is very unique

14、, but simultaneously also has the quite complex change. Howdiscusses Gao Fenghan is turns these questions through the ponder the artistic practice,can have the very big significance to the Chinese fine arts trend.Sells the salt does the merchant for representatives Yang chow new economicagent appear

15、ance to writer painter-calligrapher and so on how influence Gao Fenghanbring? Which Gao Fenghan did the drawing appear to change? These all are theunusual value research questions. What can the new economic agent appearance createto art to affect? What plays role? Can cause art to have the significa

16、nt transformation?Possibly can now the artistic development have the certain model function through theYangzhow new economic agent to Gao Fenghan and the Yangzhow artists influenceresearch to us.Keywords: Gao Fenghan, Eight Immortals of Yangzhou, Sells the salt merchant,left hand drawingIV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

17、论文 第 1 章绪论第 1 章绪论1.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1. 1问题的提出选取高凤翰作为论文课题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第一,高凤翰在清代艺术成就突出,无论诗、书、画、篆刻等各方面造诣极深。在艺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归为扬州八怪之列。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山东莱州府胶州城南三里河村人。清乾隆二年(1737)病废右臂,因此又号“丁巳残人”、“老痹”等,是我国清朝中期著名的左笔书画家、篆刻家及诗人。在其短短 66年的人生中,给我们留下了数千篇诗文以及大量的书、画、印、砚等艺术精品,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美术史上把他归入“扬州画派”或为“扬州八怪”

18、之一。高风翰的书法、绘画淡雅拙朴,独具风采。尤其是后期左手书画,更是独具天趣。郑板桥评价说 :“用左手书画更奇”,并赋诗 称赞: “西园左笔寿门书,海内交朋所向余。短笺长札都去尽,老夫赝作也无馀。”高风翰的篆刻为世人所重,一生制印数千方,其精品编入南阜山人印萃。他还注重收藏汉印,编辑汉印谱一书,书中收集汉印 5000余方。他截砚制砚成癖,家珍藏千余方.大都刻有砚铭,砚铭融诗文、书法和篆刻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他还收砚铭拓片 165方,编成砚史四册,分黑色本和彩色本,原本失佚,有清道光年间王相、王子若、刘焦载攀本传世。高风翰一生作诗 3000余首,其中大部分散失民间。他的诗曾得到文坛名宿汪士慎的

19、赞赏。高风翰自选诗集有击林、湖海、岫云、鸿雪、江干、归云、清莲等,共收 2366首。另外,他还把创作的散文按序、传、记等文体精选成 47篇,辑为南阜山人文存稿三卷传抄于世。第二、绘画方式独特,有独特的左手画和指头绘画。高凤翰的画风以五十五岁右手病废为界,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前期有写实和摹古两种面貌,中期多见略参古法而不失创意的花鸟,指头绘画也在这一时期不乏佳作。诗词书法也趋于成熟。右手病废后改用左手创作,采用粗笔、写意,笔墨意趣之间大有青藤韵致。高凤翰左手画不同于天生使用左手进行绘画的人,他是后天改换成左手进行绘画创作,因此,在艺术风格上变化较大,左手画和他前期工细、严谨的右手画成鲜明对比。

20、一个画家由于生理原因换手创作,进而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且高凤翰还擅长指头画,独特的绘画方式无疑是非常值得研究。1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绪论第三,高凤翰废右后画风转变问题极有学术研究价值。高凤翰废右后艺术风格明显发生变化,其原因不仅仅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换成左手造成的,扬州特殊的经济文化环境也是造成高凤翰艺术风格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使用左手创作当然会影响高凤翰的用笔、用力等创作技法,但是扬州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导致高凤翰在艺术创作思想上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创作题材、用色、艺术风格(雅俗共赏)、作品市场观念变化等方面。高凤翰继承了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

21、又与“扬州八怪”相交甚密。他左手有大写意,但同时又有比较复杂的东西。探讨高凤翰如何把这些问题通过思考变成艺术实践,对研究中国美术很大的意义。1. 1. 2 研究的意义扬州新经济因素对高凤翰的绘画造成极大影响。这一点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扬州是当时清代江南文人聚居之地,同时由于扬州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达,扬州还是大批盐商的聚居地。当时的扬州“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这些拥有万贯家私的商人,很多喜欢投资文化研究及艺术品收藏。据扬州画舫录中统计,乾隆年间活动于扬州的画家有五百人之多,其衣食住行多半靠卖画给盐商来维持。全国各地书画家纷纷侨居扬州,大都受到扬州喜好文学、书画艺术的商人的礼遇。高凤翰在右臂病残后

22、来到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新兴的经济因素盐商,给扬州文化艺术带来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热衷于艺术赞助的徽商积极的赞助贫困的书画家,促进扬州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以盐商为代表的扬州新经济因素的出现对扬州画坛、对高凤翰等文人书画家带来怎样的影响?对高凤翰绘画有哪些具体影响?这些都非常有现实研究价值。我们的社会也存在多种经济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经济因素还在不断的壮大,他们会对我们的艺术造成什么影响?会起到什么作用?会不会使我们的艺术发生重大的变革?通过对高凤翰及扬州艺术家的研究可能会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帮助。1. 2国内外研究现状1. 2. 1 高凤翰研究现状全国研究高凤翰的学者很多,山东胶州还专门

23、成立了高凤翰研究学会,广泛的吸收会员,对高凤翰进行研究。根据庄泽智建国后有关高凤翰研究著作一览中统计,从建国后到现在全国出版的各类有关研究高凤翰的书籍大约有 120多部,另外有关研究高凤翰的论文也有很多。2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绪论1. 2. 2 高凤翰研究不足之处但是现在的研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从高凤翰个体方向研究的人很多,倾向于单纯研究高凤翰,研究一点而不兼顾其它,高凤翰是一个生活在特定时代中的文人画家,离不开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他的艺术风格不是闭门造车形成的,研究高凤翰应该从大文化角度去探讨,把高凤翰放置到具体的历史背景,并和他周围的艺术家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比较客观

24、的了解高凤翰。对高凤翰的研究不能无限夸大,高凤翰毕竟不是石涛、王士祯,石涛影响了一代人,对后世影响也很深远,从历史上看高凤翰对艺术的突破也不及石涛,没有像石涛提出“一画论”那样有突破性的理论,他甚至没有郑板桥的影响大。但是高凤翰有他自己的独特的一面,他的绘画题材之多就远非郑板桥可比,他可以画花卉、山水、奇石等等,还有左手画、指头画、篆刻等,很值得深入研究。另外,高凤翰左手画与右手画区别很大,除左手与右手生理上的差别导致艺术表现上的不同外,扬州特殊的经济文化也是高凤翰画风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国内研究者大多疏于考察,把研究力量多放置于高凤翰左手生理原因造成的画风改变上,深入研究扬州经济文

25、化环境对高凤翰废右后艺术风格变化者不多。1. 3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 3. 1 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使用文献考证方法,通过研究高凤翰诗集、文存稿等著作,力图对高凤翰生平、交游、绘画等深入研究,分析了解高凤翰其人、其画及高凤翰废右以后艺术风格的变化、高凤翰独特的左手画艺术及扬州新经济因素产生后对当时扬州艺术界的影响。研究清代扬州新经济因素对当时艺术的影响,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研究探讨盐商与高凤翰的关系、新经济因素对高凤翰绘画的影响及新经济因素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国内研究高凤翰的学者极少涉及的区域,因此,具有较高学术价值。1. 3. 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涉及对高凤翰生平、交游考

26、证,高凤翰绘画风格、左手病废病因考证、左手绘画考证等等各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本文还力图通过研究高凤翰在扬州的卖画生涯、高凤翰与扬州盐商马曰琯的交往,探索扬州新经济因素出现后对艺术的影响。研究高凤翰的生平、交游有助于理解高凤翰右手画风格形成的源流和过程。分析高凤翰在扬州的交游及扬州经济文化对高凤翰的影响是为了研究扬州独特地域经济文化条件对高凤翰左手绘画和扬州八怪的影响,以便进一步研究新兴经济3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绪论因素对艺术的影响。4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生平考证第 2 章生平考证2. 1引言一名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绝不是闭门造车,自发而成的,它不可能脱离艺术家

27、生活的具体的社会、文化等历史条件。因此,高凤翰绘画风格的形成也脱离不开当时历史社会环境,下面从高凤翰的家庭影响、交友影响等方面对可能影响高凤翰艺术的一些因素进行考证。2. 2家庭考证高凤翰出身于一个半农半宦的家庭,其十一世祖高伯通在元代从利津迁到胶州定居,终生务农。他的祖父高志清,也是一介农夫。高志清虽然一生务农,但却培养出三个读书的儿子,即:高曰恭、高曰聪、高曰睿。高曰恭,高凤翰的生父,字作肃,号梅野,又号雪怀居士,康熙年间举人,但后来屡试不中。高凤翰在先府君广文公家传中记:“高曰恭,字作肃,号梅野,别号雪怀居士,康熙年间举人。少负隽才,倜傥而有气节与人交,和平乐易,无贤愚少长,皆尽欢以故人

28、争爱之。伟躯干,堂堂八尺余,修眉广额,丰颐而长髯,善谈谑”;“早年为诸生,与弟云曙并以能文号齐鲁,齐鲁之士日奔走会坛下,束币拱手推为盟主。”另“工诗,善书法,间写兰竹以寄意。少年诗规模唐人,晚乃出入剑南、石湖间,清远闲放,超然有物外想。书学大苏,独能得其意思所在,故落笔峭健耸拔,不堕习气。其论画以立品为贵,尝曰:读书人游心翰墨,当取人间清虚高洁之物,挥洒性情。艳草凡花,不足唇吾笔也。”1另淄川县志记:“诗歌、文词、书法、画意无不精到,学者得其片纸珍若拱璧。”诸城县志也有记:“(高曰恭)有文名,工诗善书画”。从记载可知高曰恭天资、品德、修养、学识在当时胶州均为上品,少年时便显示出非凡的才能,成年

29、后为人谦和、注重交友和人品修炼。在当时的山东胶州有一定的名气。但是高曰恭自康熙十四年中举后便屡试不中,连续考了二十二年的进士,最终无奈赴淄川任教谕,高凤翰在李希梅传中写道:“客淄川,时在戊寅、已卯间,余年可十五六。”戊寅,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可知高2凤翰是在这一年随父亲来到淄川。淄川时期是高凤翰少年学习的一个重要时期,通过高曰恭教谕身份的便利条件,高凤翰结交了许多文人名士,对少年高凤翰在文学艺术上的启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曰恭后来退职回家,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去世。他是高凤翰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意自九岁受书,即从先君子窃声律”高曰恭对高凤翰幼年的影响最大。5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

30、位论文 第 2 章生平考证高凤翰有两个叔父:高曰睿、高曰聪。高曰睿,字作临,一名豹文。太学生,考授州同。高曰聪,字作谋,号云曙。天生聪慧,读书也异常刻苦。“弱冠出应童子试,裒然冠一军。”康熙丙午年(1666年)中举人,康熙癸丑年(1673年)中进士,以第二甲选中书舍人。康熙丁巳年( 1677年)温泉扈驾有功,督臣王仁岳向康熙推荐他为“廉明第一”,并于康熙戊辰年(1688年)升为福建督学使。3但是后来高曰聪由于积劳成疾,归里病故。高凤翰其兄高凤彩,字羽长,稍长即长年卧病,据胶州人物志记载,凤彩之子由高凤翰扶养成人。其弟高凤起,善山水画,存世作品有廉南湖扇面集、小万柳堂扇面大观小传。因此,高凤翰童

31、年时期家庭教育条件很好,虽然4居住在农村,但是一门基本上都是读书人,高凤翰从小便在文学、绘画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3幼年学习及交友据高凤翰自述:“八九岁时从师,早起,薄日凌窗,急以冷水沃面,抱书赴馆。”“意自九岁受书,即以先君子窃声律,时以意为小词,咏之,颇自喜,每就草,藏衣带间,未尝敢以示人”对幼年高凤翰在绘画、书法、文学等方面有较5大影响的人物主要有:法黄山、高愧逸法黄山:法黄山名法若真,字江儒,号黄石,亦号黄山,胶州画坛“山左四山”之一,明末清初山东胶州著名书画家。法若真为清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康熙十六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官安徽布政使。曾被大学士冯溥、杜立德等人举

32、荐为博学宏词科,因股疾没有应试。为人清廉,颇有政绩,但政绩不及文名。擅长诗文、书法、山水画。法若真书法魏晋,学习“二王”,其行书学习钟繇、二王,笔势雄健劲瘦、古雅妙趣。李集鹤征录评其草书“巨幅大笔,气势瑰魄。”法若真的绘画以山水为主,偶画花鸟。他的绘画仿效宋元诸家,但却潇洒脱俗自成一格。其小幅扇面“笔力雄健、清爽、风趣。”大幅山水则富于变幻,别立风骨。法若真为人恬淡、聪慧过人,幼年时便刻意临摹名碑名帖,早年应院试时,曾用篆、隶、正、草四体写五绝,令主考官惊诧不已。他是清初画坛一流的书画家,代表作品有:溪山白云图、华山落雁图、梅鹤图等等。存世作品大多为晚年所作,且流传极广。高凤翰山水画吸收宋元山

33、水的东西颇多,他曾仿李成山水进行创作,如作品春山桃李等等。法若真对高凤翰的影响虽然很大,但法若真本人并没有对高凤翰进行直接的指导。据史料记载法若真去世的时间为康熙三十年( 1691年)辛未,当时高凤6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生平考证翰年仅九岁,真正对高凤翰在书画方面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是法若真的曾孙法坤厚。法坤厚字南峰,号黄梁,亦号白石山人,胶州贡生,随曾祖法若真习画,得其真传。法坤厚与高凤翰关系极为融洽,常相互切磋,因此高凤翰学习法若真的绘画大都从法坤厚处而来。高愧逸:对幼年高凤翰在篆刻方面有重大启蒙作用的人就是高愧逸。高愧逸是高凤翰同辈伯兄,他最喜欢收藏印,高凤翰在印存自记中写:“

34、昔先伯兄愧逸,性喜藏印,所至罗,不遗余力。每于荒村废圃,断碛屯沙,过之辄作留连状。市儿野妇,货担菜中,有见必问,问必详,絮叨叨不便已。即时遭烦聒厌叱之辱,弗却也。朋辈同行者率笑以为痴。”“余年甫八、九岁,便已时随弄石。伯兄间有选弃者,亦复漫掷一二与之。久之,渐置收秘。兴至,背人辄发视之,顾常自恨廖落,不能与伯氏埒。已乃兴尽悒恼倦去,数十日不一省。私心自奋,若他日能自致此,当必令伯氏所藏三舍避我。” 6从文中可见对高凤翰在篆刻艺术上启蒙最早的人应该就是高愧逸。这是高凤翰对篆刻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开始,为他日后真正步入篆刻起到启蒙作用。2. 4淄川时期交游考证(1696- 1700年)康熙三十三年(1

35、694年)甲戌,高凤翰十二岁,开始在村居书舍就读。学习时间大约有一年。这时,高曰恭最后一次赴京应试失败,万般无奈于康熙三十五年(1697年)带高凤翰到淄川(现山东淄博市)任教谕之职。高凤翰在李希梅传中记:“客淄川,时在寅、已卯间,余年可十五六”。 7淄川时期对高凤翰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他从这时开始专心致力于绘画,雍正十二年( 1734年)高凤翰为祝贺他的夫人生日所绘大耄图上的题诗写到“作画四十年,交游散万轴,下及小儿曹,亦各有藏幅。”创作这幅画时高凤翰 52岁,这首诗提到“作画四十年”,可推知高凤翰开始作画的时间应该在十二岁左右,而这时高凤翰正在淄川。因此,淄川时期可以说是高凤翰开始绘画

36、创作的最早时期。高凤翰在淄川借助其父高曰恭担任教谕的便利条件,大量结交淄川各界名流雅士。由于其父高曰恭为人谦和、温厚,深得当地文人名士的推崇,山东盐法志记:“(高曰恭)声教翕然,所与游,能尽得其贤豪,名辈一见,辄为倾倒”,“接诸生严子温厚,教诲如子弟,成就人才无算。”因此,淄川时期对高凤翰而言是一个大量结交文人名士的绝好的时机,如:高凤翰在李希梅传中记:“所与游者,皆其苍老名宿 8”淄川交游为高凤翰在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7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生平考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对高凤翰影响最大的几个人是“邑中三友”(蒲松龄、李尧臣、张笃庆)。据春草堂诗自序中记载:“般阳固名胜

37、地,又去新城王司寇不远,以故其乡人往往能诗。一时名士如李希梅尧臣张殿传元、刘世琦肇昌,皆卓荦有才气。而余以世好故,得从之游,风晨月夕,尊酒论文,酬唱既多,”李尧臣:李尧臣,字希梅,号实庵,淄川诸生,善诗词古文、书画,尤好金石文字,家藏数千卷图书,著百四斋文集十卷,诗集一卷、笔势一卷等等。在诗文、书画上对高凤翰的影响较大。靳秋水: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高凤翰在淄川结识画家靳秋水。高凤翰曾作感旧长歌赠靳秋水,高凤翰在这首诗小注上写:“秋水,章邱人,善丹青。先君子官淄川时相从最久。余时方童稚,靳始壮尔。及再见,则面目须眉咸非故态,执手惘然,作歌赠之。” 9高凤翰与靳秋水初交时才十八岁,靳秋水正

38、值壮年。靳秋水本人喜欢喝酒,擅长泼墨画,高凤翰最早时接触到的泼墨画极有可能是从靳秋水处见到的,甚至靳秋水喝酒的习惯都可能影响到高凤翰。高凤翰一生喜欢喝酒吃肉,即使到晚年自称是“归云和尚”,也是不离酒肉。他在与高元质左手书札等十五通中写道:“新酿一瓶,不须陈者,明日遣人来取瓶,并捎画去,不空走也。”蒲松龄:蒲松龄与高凤翰家素有交往,蒲松龄比高凤翰大约 43岁,高凤翰初见蒲松龄时仅十五六岁,蒲松龄当时已 60岁左右且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之时。高凤翰在回忆当时见蒲松龄时的场景时写到:“忆昔见君正廖落,丰颐虽好多愁颜。”10蒲松龄一生著述很多,除五十多万字的聊斋志异之外,还著有文集十三卷,诗集六卷,共

39、九百多首,词集一百零二首、杂著五种等等。蒲松龄常用“残书数卷,寒烛半窗、荒斋冷落”来形容其处境。少年高凤翰的充分肯定了蒲松龄借仙鬼之名来揭露社会黑暗的方式,高凤翰在蒲松龄去世八年后(1723年)为聊斋志异一书作跋:“余读聊斋志异终,不觉推案起立,浩然而叹曰:嗟呼!文人之多穷有如是夫。聊斋少负艳才,牢落名声无所遇,胸填气结,不得已为是书。今读其书,寓意之言十固八九,何其悲以深也。”蒲松龄的人生观、世界观、做人方式对少年高凤翰的影响极为深刻,日后高凤翰所作种种有关民间疾苦的诗句,其情感宣泄的源头和蒲松龄不无关系。8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生平考证2. 5科举时期(1701- 1729年

40、)康熙四十年(1701年)高凤翰十九岁考中秀才,从此便开始了漫长的科举考试。也就是在这一年,高凤翰写赠山左四山之一的姜器山的诗被李霞裳见到,李霞裳大为赞赏收他为学生。“辛已,余年十九,有赠姜器山前辈诗。翁一日于壁间见之,大叹赏,既见余姓字,则又莞然笑日:是曩者桥上孺子也。今已能为小言,楚楚撩人乎?”据重修嘉鱼县志记载:李霞裳,名世锡,字帝侯,胶州人,二十四岁(顺治十八年)中进士,康熙七年任湖广嘉鱼县令,晚年弃官,种菊卖菊,人称“卖菊翁”。斋号“赵州庵”,自号赵州庵主。著绮存集四卷。康熙四十五年,高凤翰 24岁时,李霞裳在胶州与李若皋等人结成诗社,高凤翰也参与其中活动。因此,李霞裳在文学修养上对

41、高凤翰的帮助极大。高凤翰与李霞裳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康熙五十三年李霞裳去逝时,高凤翰为其作卖菊翁传:“生也吾亲,死也吾邻。荒村北去,落日孤坟。” 11 另有诗句:“冲寒沽酒霜林东,霜林霜叶漫天红。此时对酒难独饮,合寄溪南卖菊翁。”;“十年学唱杜陵诗,拜得禅翁是本师”12康熙四十一年,高曰恭带全家迁居胶州水寨司徒坊(今胶州市常州路南端)高凤翰于此年秋天到济南参加山东的乡试,但未能中第,高凤翰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科举之途,他从十九岁考中秀才到四十五岁举贤良方正,共计九次考试,皆以失败告终。考试期间高凤翰频繁往来于济南与胶州之间,虽然一直未能高中,但却结交了大批文人朋友,对其后来的艺术成就有重大的影响。

42、在济南对高凤翰在艺术上影响较大的有:朱岷、朱文震、李若皋等人。高凤翰在济南考试时期月泛大明湖小引中记:“将别济南,诸同人邀饯于湖上亭,载酒溯月;薄暮放舟,相约话别,酒次不得苦吟废我谈事,有作摅怀者,明日削稿。其同集者为张榆村、朱仑仲、朱筱园、朱叙园、祜存季也。” 13诗中提到的这几个人:张榆村、朱仑仲、朱筱园、朱叙园、祜存季都是高凤翰在科考时期在济南接交的朋友。朱岷:高凤翰在雍正元年春季考试后,在济南通过张元介绍认识了朱岷兄弟,高凤翰还作五岳横秋图赠朱岷,并与朱岷等人一起泛舟大明湖。高凤翰不仅与朱岷交情甚好,而且与朱岷的几个兄弟都有交往。朱岷的几个兄弟:筱园、叙园、祜园都认识高凤翰。高凤翰在古

43、诗寿朱叙园铬弟中记:“阿四生年当壬午,鼎盛春秋才廿五。当时我刚十九龄,初踏场门提桂斧。”朱潜园(即筱园)与高凤翰也相交甚密,他曾在雍正四年赠砚于高凤翰长子汝延。9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生平考证高凤翰在其著砚史中记:“朱岷,字仑仲,一字导江,号客亭。江苏武进人。祖籍山东历城。画山水得米法,其品可与查士标、翁康饴颉颃。兼善指画,初客天津查氏之水西庄,万柘坡尝作指头画歌赠之。行楷法苏、王,精隶书。”另清画家诗史(卷丙下)记载:(朱岷)“兼善指画,初客天津查氏之水西庄。万柘坡尝作指头画歌赠之。”从高凤翰对朱岷的介绍中可知朱岷精通山水画、指画、书法,所作山水画技法取自米家山水。高凤翰对朱岷

44、绘画的评论颇高:“我有画友朱家老仲真怪绝,所见常与鬼神通。当其落笔叫得意,何有古法横胸中。”目前有文献记载高凤翰最早接触指画的事件应该就是高凤翰与朱岷的交往,与朱岷交往的时间要早于拜见高其佩。因此,朱岷此人对高凤翰在指画方面的影响应该是比较重要的。目前有关高凤翰指画的诗文记录较早的有:雍正二年做连藕荷花一诗,画上有小引曰:“为甘怀园司马指墨”。甘怀园是高其佩亲传指14头画的学生,高凤翰有可能在指画上受到过他的一些影响。另外,高凤翰存世的指画作品,年代最早的是雍正三年花卉册中桃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面上题:“久不作指头画,偶拈一为以同儿戏。”这幅指头画创作于雍正三年,是在高凤翰在北京拜访当时

45、指画名家高其佩之前所作。高凤翰拜访高其佩的时间是雍正六年(1728年),常再盛著皓月孤鸿一书中在高凤翰年谱“雍正六年”条下注:“高凤翰在京拜会高其佩,客居其家。”因此,可知,高凤翰在拜见高其佩之前就已经开始创作指头画。从以上诗文及存世画作题跋上看,高凤翰接触朱岷的时间要早一些,高其佩对高凤翰在指画上的直接影响恐怕不如朱岷早,在北京面谈之前,高凤翰对高其佩指画上的了解可能来自高其佩的某些指画作品及同甘怀园的交往。从高凤翰为高其佩的题跋来看,高凤翰为高其佩作题跋也大多在雍正十年以后,如:雍正十年题高侍郎指头画马、乾隆元年题且园翁指头画龙、乾隆十二年饱虎图。因此,朱岷有可能是对高凤翰指画影响最早的人

46、之一。朱岷除精通指画外还擅长山水画,他的山水画取自米家雨点山水,但是从现存高凤翰的山水作品来看,朱岷的米家山水画风对高凤翰影响并不是很大。高凤翰在右手病废之前,山水画大多笔法精细、造景繁密,因此就绘画技法层面上看与米家山水关系不是很大。虽然高凤翰也画过一些仿米家山水的画作,但是现在能见到的高凤翰仿米家山水的画基本上是 40岁后的作品,例:雍正五年(1727年,高凤翰 45岁)时画绢幅山水、雍正十三年(1735年,高凤翰 53岁时)画山水扇面。因此,高凤翰在与朱岷的较往中可能会受到朱岷指画的一些影响,但是受朱岷米家山水画的影响不是很大。朱文震、李若皋:10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生平

47、考证在济南对高凤翰书法有直接影响的就是朱文震。朱文震,字去羡,号青雷,平陵外史、去羡道人等。山东历城人,官至詹事府主簿,参与四库全书文字校对工作。苦学书法,曾独自到曲阜观碑,入太学摹石鼓文。后至北京得到允禧赏识。后从郑板桥学习写意花卉。后转攻山水,喜搜集古印,曾为袁枚刻小印 20方。 15朱文震的书法直接影响到高凤翰早期的篆刻,甚至影响到高凤翰的隶书,高凤翰异常喜爱收集古印,也可能是受到朱文震的一些影响。李若皋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高凤翰 23岁时)到高家春草堂读书,高凤翰当时正忙于科考,在闲暇时间跟随李若皋学习徐渭、李长吉诗,春草堂诗自叙中记:“乙酉、丙戌间,余友人高密李思伯若皋来读书

48、于余家春草堂,长夏无事,因教余读长吉、青藤两集,漫大好之,如曩者得放翁诗也。”高凤翰对徐渭的诗十分喜爱,他也常根据徐渭的诗作画、题诗。高凤翰对徐渭最初的认识极有可能是从此时开始的,他写了大量有关徐渭的诗。如:高凤翰诗集之湖海集中收录儿童诗,效徐文长体与小娃诗,再效前体。 16 这两首诗都为仿徐渭诗作,高凤翰甚至有时自比徐渭,他在长女归省,题画送还一诗中写:“文长昔嫁女,无物作奁妆。百幅青藤墨,双盛黄篾箱。寻常轻淡薄,声价久飞扬。残纸千金值,三都贵洛阳”。这是高凤翰女儿出嫁后归家省亲时,高凤翰在家境贫困实在拿不出东西送女儿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诗中自比徐渭(文长)的寓意显露无疑。高凤翰还曾写题芦雁

49、诗:“天池画鱼不画水,笔端自信有波澜。也似边生画秋雁,墨痕断处已生烟。” 17这里的天池就指的是徐渭。因此,李若皋对高凤翰的影响力恐怕不仅仅局限在对徐渭的诗文学习上,高凤翰通过李若皋更深入的认识了徐渭。后来高凤翰开始仿徐渭的作品,他仿徐渭的现存作品最早大约在32岁时,所仿多为花卉,以芭蕉、牡丹、寒鸦图为多。康熙五十三年(1717年,高 32岁时)所作芭蕉图(山东博物馆藏)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仿徐渭的作品。作品为工笔,图上题:“仿徐天池芭蕉鸡冠画意。”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二十岁的高凤翰远赴江西南昌投奔族伯父高文熠。投奔高文熠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求取功名。高凤翰自从二十岁后赴济南参加乡试屡考不中,欲借族伯父高文熠之力助其进入仕途。高文熠,字旦复,是一员武将,善骑射。据胶州志记载:“(高文熠)康熙四十六年,迎驾山东,随至杭州,回赐珍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