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 中同 步测 试卷( 九) 心连广宇(A 卷) 本试卷 分第 卷( 阅读 题)和第 卷( 表达 题) 两 部分 。 共 150 分 , 考试 时 间 150 分钟。 第卷( 阅读 题 , 共 70 分) 甲 必 考题 一、现 代文 阅读(9 分 ,每 小题 3 分) 阅读下 面的 文字 ,完成 1 3 题。 中国酒 文化 源远 流长 , 举 世闻名 , 不仅 仅在于 酒本 身 , 更多 的是 因酒而 生发 出的种 种 在 日常生 活中 的 “ 礼” 与 “ 情” 。 其 中 , 杯作 为一 种 饮酒器 扮演 了十 分重 要的 角色 。 古 代酒 杯 名称众 多 , 造型 各异 。 最 初通称
2、 为 “ 爵” , 后 常称 为 “觞 ”, 再后 “觞杯 ” 同称 , 到了 唐宋 则将饮 酒器 多称 为 “ 杯 ” 了。 酒文化 中的 “礼 ” , 往往 表现在 祭祀 和宴 饮中 , 这 在先秦 乃至 秦汉 时期 最为 突出 。 商 周 两代 , 青铜 制作 的饮 酒器 属于礼 器 , 有爵 、 觚 、 觯 、 角等 , 容 量不 同 , 等差 有序。 使用 时有 严格的 尊卑 之分 。在 宗庙 举行祭 祀 , 因祭 祀者 的身 份、地 位不 同 , 所持 的饮 酒器也 不一 样 。 尊者举 觯 ,卑 者举角 , 礼 也。所 谓“长 者举未 釂 , 少者不 敢饮” , “公卒 爵 ,
3、然后饮” ,亦礼 也。在 进食之 礼中 , 荤素 菜肴和 酒浆要 放在一 定的 位置。 管子 弟子 职称 ,弟子 事师 , 饮时进 食 , 陈膳 毋悖 , 其 中也有 “左 酒右 浆” 的 规 定。 古 人分 食 , 一 人一 份 , 所以 陈膳 能够 定下常 规 。 现 在在宴 席上 杯筷盘 碟仍 需摆 置有 序 , 客人动 杯总 在主 人敬 酒之 后 , 而主 人敬 酒 每每先 干一 杯 , 这些 还能 看出千 年酒 文化 的遗 风。 在汉字 里 , 有些 字是 特用 于祭祀 和宴 饮时 某种 行为 和动作 的 , 既表 示礼 , 又 形成仪 。 如 “ 寿” 字, 史记 武安 侯列 传
4、记 , 武安 侯娶 燕王 女为 夫人 , 设宴 , “饮 酒酣 , 武安 起为寿 , 已魏其侯为寿 ”。寿, 即上酒。这是说主人( 武安侯) 和宾客( 魏其侯) 先后为大 家斟酒。又如 “ 釂” 字, 汉 书 游 侠郭 解 传 记 , “ 解姐 子负 解之 势 , 与人 饮 , 使之 釂 , 非其 任 , 强灌 之 ” 。 釂 , 尽 爵也 。 是 说强 迫人 家 喝干杯 中酒 。 如 今 , 斟酒 已 不用 “ 寿” , 偶言 “ 上” , 犹有古 意; 釂改称 “干 ”“ 干杯 ”了。 酒文化 中的 “情 ” , 文人 借杯流 露得 最为 透彻 ,尤 其是其 中的 闲情 和苦 意 , 闲情
5、之 时 , 握杯享 受 , 自有 一番 乐趣 。 这中间 不需 渲染 , 逸 致自 然。 陶 渊明 “过 门辄 相呼 , 有酒斟 酌之 ” 和李白 的“青 天有月 来几 时 , 我 今停杯 一问之 ” , 不 缠琐事 ,不涉 流俗 , 凸显 了闲情 。白居 易的 问刘 十九 更见 闲 趣 , 其 诗句 平淡 , 却透 着 一股深 情。 残杯 , 指装 有 剩酒的 杯子 。 这 剩酒或 为盛 宴弃 余 , 或为 独饮罢 酌 , 用一 “ 残” 字 , 多有 伤感 之情 , 几乎 成 为命运 多舛 、 坎 坷人生 的倾诉 ,往往 表现 出当时 凄楚的 情景。 酒文 化中的 “情” , 多半 在残杯
6、 中感人 至深。 杜甫曾 在长 安困 守十 年 , 其时之 作 奉赠 韦左 丞丈 二十二 韵 直抒 胸臆 , 把 误身受 辱的 遭遇 和创伤 写得极 其悲慨 , 却 又无可 奈何。 其中两 韵是: “朝扣 富儿门 , 暮随 肥马 尘。残 杯与冷 炙 ,到 处潜悲 辛。 ” 这只杯 , 与白 居易雪 夜邀饮 的杯 相比 , 一个 在 天一个 在地 。苏东 坡、李 清照等 人写 到残 杯 , 有窘 况 , 有 怀念 , 却不 像杜 甫那 样实实 在在 , 使 人难 堪 , 而 情感的 起伏 , 则比杜 甫深沉 得多。 这又 是酒文 化中另 一种回 荡人 心的“ 情” , 杯 成了 当时情 景的见
7、证 ,凄 之 ,惨之 , 怜之 ,惜之 , 都能引 起人 们的 共鸣 。 ( 摘选自 朱启 新 酒文 化中 的杯 ,有 删改) 1 下 列各 项中 , 对 中国 酒 文化中 “ 杯 ” 的 相关 理解 ,不 正 确的 一项 是( ) A 作 为饮 酒器 , 杯在 由酒 生发出 的日 常生 活的 种种 “情” 与“ 礼” 中扮 演了 十分重 要 的角色 ,它 与我 国的 酒共 同使我 国的 酒文 化举 世闻 名。 B 杯在文人笔下反映出来的闲情和苦意成为中国酒文化中 “ 情 ”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 杯” 在众 多场 合里 被频 繁使用 ,成 了酒 文化 中的 重要情 感寄 托。
8、C 自古 至今 , 酒杯 在我 国 有爵 、 觚 、 觯 、 角、 觞 、 杯等多 种不 同的 称呼 , 它 们造型 各 异 ,容 量不 同 , 等差 有序 ,使用 时有 严格 的尊 卑之 分。 D 残 杯指 盛宴 弃余 或独 饮 罢酌之 后存 留剩 酒的 杯子 , 这 种杯 往往 体现 出当 时 的凄楚 情 景 ,倾 诉着 人生 命运 的坎 坷 ,其 情往 往感 人至 深。 2 下 列理 解和 分析 ,不 符 合原文 意思 的一 项是( ) A 酒文化 中的 礼 , 常表 现 在祭祀 和宴 饮中 , 先 秦时 地位尊 贵的 祭祀 者用 觯 , 地位卑 微 的祭祀 人员 用角 。而 贵贱 长少
9、饮 酒有 先后 之分 ,都是 “礼 ”的 体现 。 B 古人 有一 人一 份的分 食 传统 , 在进 食时 要求 荤素 菜肴和 酒浆 要放 在一 定的 位置 , 管 子 弟子 职 中弟 子事 师 , 饮酒进 食也 有 “ 左酒 右浆 ”的说 法。 C 史 记 武 安侯 列传 记 “武安 起为 寿 ” 中的 “寿 ” 是指 祝福 时持 杯一 饮而 尽 , 而 汉 书游 侠郭 解传 记 载的 “使之 釂” 中的 “釂 ”则 是指劝 酒时 强灌 他人 。 D 陶 潜 “ 过 门辄 相呼 , 有 酒斟酌 之 ” 和李 白 “ 青天 有月来 几时 , 我 今停 杯一 问之 ” 都 是闲情 时握 杯的 享
10、受 , 与 白居易 问 刘十 九 中透 露出的 情趣 总体 而言 相似 。 3 根 据原 文内 容 , 下列 理 解和分 析 不 正确 的一 项是( ) A 酒文 化中 的 “ 礼” 主要 表现在 古代 祭祀 和宴 饮之 中 , 其 中讲 究酒 器有 别、 饮酒先 后 有序、 酒食 摆置 有 序 , 今 天一些 宴席 上我 们还 能看 到酒文 化的 某些 遗风 。 B 有 些 汉 字 特 用 于 祭 祀 或 宴 饮 时 的 行 为 动 作 , 既 表 示 礼 , 又形成仪 , 如 “ 上”“ 寿 ”“ 釂” 等字 , “釂” 字, 现在 通俗 的说 法就是 “干 ”“ 干杯 ”。 C 杜甫 用
11、 “ 残杯 与冷 炙 , 到处潜 悲辛 ”写 出了 困守 长安十 年期 间 , 追 随权 贵 而误身 受 辱的遭 遇 , 将实 实在 在的 难堪与 伤痛 ,写 得极 其悲 慨。 D 苏轼 和李 清照 等人 写到 的 “残杯 ” 是当 时情 景的 见证 , 寓情 于景 , 成 为我 国酒文 化 另一种 晦涩 委婉 的深 沉情 感 ,同 样引 起了 人们 的共 鸣。 二、古 代诗 文阅 读(36 分) ( 一) 文言 文阅 读(19 分) 阅读下 面的 文言 文 , 完成 47 题。 县令丞 簿史 题名 碑记 明 边 贡 武乡吴 侯令 阳信 , 以最 称 。 收 令与 丞与 簿若 史 者之 姓名若
12、 干人 列之 碑 , 而 树 之于其 听 政堂之 东 , 时正 德辛 巳 夏 四月之 望 也。 顷之, 村父 老十 数辈 , 长 眉 曳筇杖 , 聚 观之 , 按 其名 而 数焉。 至某 也, 则瞿 焉 , 曰: “是 某也 , 真父 母也。 吾祖 也 , 吾父 也 , 尝 事焉。 吾赋 税外无 私征 焉 , 吾举 室休 休焉。 吾儿 时尚 及见也 。今 安得斯 人者 来 焉 ,为 父母 焉。 ” 言已 , 则已慨 焉 , 歙焉, 啜啜 焉 , 泣焉 ,咄 而 思焉 , 爪其 姓名 弗忍 移焉 , 恍焉 若聆 厥咳 焉 , 盖与 坐斯人 于县 堂而 跪且 拜焉 者无以 异也 。 又 数之曰 :
13、 “某也 , 某也。 ” 则众也 漠焉 , 若弗 闻焉 。 又数之 至某 也 , 某也, 则 曰: “是 某也 , 三老 役焉 , 某 也者 廷掾 役焉 , 亦载 名于 斯也 ! ” 目以笑 焉。 又数 之至 某也 , 则出 口唾 焉 , 曰: “ 是吏 而盗 者也 。 ” 已,又 嗔焉 ,怒焉 , 以杖 戳焉 , 若将 铲其 名。 或以告 野史 氏 。 野 史氏 喟 焉 , 曰: “嘻! 恶用 是碑 也乎 哉! 又恶 用记 乎哉! 夫父老 者之 言斯尽 矣。 虽然 , 不 可以 不记也 , 亦 不可 以不 碑也 。 使后 之为 令丞 与簿 若史 者过而 观焉 , 将 问之父 老曰 : 某 循
14、者 乎? 某良者 乎? 为若 思也 ?某 寻而常 者乎 ?为 若笑 也? 某酷者 也? 贪 者也? 为若 怒焉 者乎 ? 又思之 曰: 后 之父 老之 指吾名 也 , 将嗔 焉乎 , 唾 焉乎 , 漠焉 而已 乎? 盖问 对之 顷有 感发 焉 ,顾 瞻之 际有 惩创 焉 , 是侯之 功也 已。 ” 侯名琦 , 字汝 器 , 丁丑 进士 。 其心 也直 以恒其 守也 正以固 其政 也仁 以明 有父 母之道 焉征 最 以 去 予 固 知后 之 父 老 之观 斯 碑 者 将 爪其 姓 名 而 思焉 泣 焉 歔 且 慨焉 为 之 庙社 以 春 秋 焉 盖不 止恍 焉 若坐 其人 于县 堂而 跪且拜 焉
15、而 已也 。 【注】 最: 古代 考核 政绩的 等级 , 以 上等 为最 。 若 : 和 , 与。 咄: 表示惊 诧的 叹词。 三 老: 古代 掌教 化的乡 官 , 帮助 县令 、丞 、尉推 行政 令。 廷 掾: 县的佐 吏。 4 下 列对 文中 画波 浪线 部 分的断 句 , 正确 的一 项是( )(3 分) A 其 心也 直以恒/ 其 守也正 以固/ 其 政也 仁/ 以 明有父 母之 道焉/ 征 最以 去/ 予固 知后 之父 老之观斯碑者/ 将爪其姓名 而思焉/ 泣焉/ 歔且慨焉/ 为之庙社以春秋焉/ 盖不止恍 焉若坐其人于 县堂而 跪且 拜焉 而已 也 B 其心 也直 以 恒/ 其守 也
16、正 以 固/ 其政 也 仁以 明/ 有父 母 之道 焉/ 征 最以 去/ 予固 知 后之 父 老之观斯碑者/ 将爪其姓名 而思焉/ 泣焉/ 歔且慨焉/ 为之庙社以春秋焉/ 盖不止恍 焉若坐其人于 县堂而 跪且 拜焉 而已 也 C 其心 也直 以 恒/ 其守 也正 以 固/ 其政 也 仁以 明/ 有父 母 之道 焉/ 征 最以 去/ 予固 知 后之 父 老 之 观 斯 碑 者/ 将 爪 其 姓 名 而 思 焉/ 泣焉/ 歔 且 慨 焉/ 为 之 庙 社 以 春 秋 焉/ 盖 不 止 恍 焉/ 若 坐 其 人 于县堂 而跪 且拜 焉而 已也 D 其 心也 直以恒/ 其 守也正 以固/ 其 政也 仁
17、以 明/ 有父 母之 道焉/ 征 最以 去/ 予固 知后 之父 老之观斯碑者/ 将爪其姓名 而思焉/ 泣焉/ 歔且慨焉/ 为之庙社以春秋焉/ 盖不止恍 焉若坐其人于 县堂而 跪且 拜焉/ 而已 也 5 下 列对 文中 加点 词语 的 相关内 容的 解说 , 不 正确 的一项 是( )(3 分) A 每月 的初 一称 为 “ 望日 ”, “夏 四月 之望 ” 是 指 初夏的 四月 一日 。 B 野史 , 是 私家 编撰 的史 书 , “ 野史 氏 ” 在文 中是 作 者自谓 。 C 古代 科举 殿试 及第 者称 为进士 ,吴 侯是 丁丑 年的 进士。 D 庙社 ,指 宗庙 和社 稷 ,古人 在春
18、 季和 秋季 祭祀 社神。 6 下 列对 原文 有关 内容 的 概括和 分析 , 不 正确 的一 项是( )(3 分) A 吴侯 为阳 信县 令时 , 将 该县若 干届 县令 、 县 丞、 主簿和 典史 的名 字刻 在石 碑上 , 把 碑竖在 听政 堂东 面 , 引起 了乡亲 父老 的聚 观与 评议 。 B 第二 段大 量使 用 “ 焉” 字, 音 律整 齐 , 具有 韵味 。 它以 虚词 的独 特表 现力 , 生动 地 描绘了 村中 父老 的神 情变 化和对 父母 官的 爱戴 与怀 念。 C 作 者认 为 , 尽 管村 中父 老的议 论已 经对 众官 吏作 出了评 价 , 但 还是 要题 名
19、 立碑 , 因 为这样 可以 提醒 警示 后代 的官员 ,让 他们 反思 自己 。 D 作者 在 文 章末 尾补 充交 代了吴 侯的 情况 , 同 时表 彰了吴 侯的 为人 和政 绩 , 并肯定 他 也将得 到父 老乡 亲们 的爱 戴和怀 念。 7 把 文中 画横 线的 句子 翻 译成现 代汉 语。(10 分) (1) 吾祖也 ,吾 父也 ,尝 事 焉。吾 赋税 外无 私征 焉 , 吾举室 休休 焉。 译文: _ (2) 恶用是 碑也 乎哉 !又 恶 用记乎 哉! 夫父 老者 之言 斯尽矣 。 译文: _ ( 二) 古代 诗歌 阅读(11 分) 阅读下 面这 首诗 歌 , 完成 89 题。 月
20、 夜 刘方平 更深月 色半 人家 ,北 斗阑 干南斗 斜。 今夜偏 知春 气暖 ,虫 声新 透绿窗 纱。 8 赏 析最 后一 句中 “透 ” 字的妙 处。(5 分) 答: _ _ 9 简 要分 析这 首诗 表现 了 作者怎 样的 思想 感情 。(6 分) 答: _ _ ( 三) 名篇 名句 默写(6 分) 10 补 写出 下列 句子 中的 空缺部 分。 (1) 王羲之 在 兰亭 集序 中描写 集会 这天 天气 特征 的语句 是 “_ , _ ” 。 (2) 李煜 虞美 人 下片 以 “_ ,_ ”承 接上 文 ,表达 了物是 人非 之意 。 (3) 苏轼在 水 调歌 头 明 月 几时有 中 指
21、出 “_ , _ ” , 这种事 自古 以来 难以 周全 。 乙 选 考题 请考生 在第 三、 四两 大题 中选定 其中 一大 题作 答。 注意: 只能 做所 选定 大题 内的小 题 , 不得选 做另 一大 题内 的小 题。如 果多 做 , 则按 所做 的第一 大题 计分 。 三、文 学类 文本 阅读(25 分) 11 阅读 下面 的文 字 , 完成(1) (4)题。 清 名 梁晓声 倘非子 诚之 缘故 , 我 断不 会识得 徐阿 婆的 。 子诚是 我以 前的 学生 , 关 系近好 。 今 年清 明后 , 约 我去他 老家 西南 某山 区的 茶村玩 。 斯 时茶村 , 远近 山廓 , 美轮 多
22、姿 。 树 、 竹 、 茶垅 , 浑 然而不 失层 次 , 绿 如滴 翠 。 翌 日傍 晚 , 我 见到了 徐阿 婆 。 那会儿 茶农 们都 前往 茶站 交茶。 大叶 茶装 在竹 篓 , 一元一 斤; 芽茶 装塑 料袋 里 , 二 十元 一斤。 子诚与 一老 妪驻 足交 谈。 我见那 老妪 , 近 一米 七的 个子 , 腰板 挺直 , 满 头白 发 , 不 矜而 庄。 老妪离 去 , 我问 子诚 她的 岁数。 “八十 三了 。 ” “八十 三还 采茶 ! ” 我不禁 向那 老妪 背影 望去 ,钦佩 之。 子诚告 诉我 解放 前 , 老人家 是出 了名 的美 人儿 , 嫁给 镇上 一名 小学 教
23、师 。 后来 , 丈 夫因成 分问 题 , 回 村务 农 。 每年 清明前 , 换长 衫游 走各村 “ 说春 ” 。 “说 春” 就是按 照黄 历记 载 , 预 告一 些节 气与 所谓 凶吉日 的关 系。 她丈 夫以 唱代说 , 脱 口成 秀 , 使人 们开心 之余 , 自 己也 获 得一碗 小米。 不久 农村开 展“破 除迷信 ”运 动 ,丈 夫进了 学习班 。 “说 春人娘 子”一 急之下 , 将 他们 家卖 到仅 剩自己 穿着 的一 身衣 服的 地步 , 买了 两袋 小米 , 用 竹篓背 着 , 挨家 挨户一 碗碗 地还 。 乡亲 们 过意不 去 , 说 她太 过认 真。 她却说 : “
24、 我丈 夫是 学 知 人 , 我是 学 知人 的妻 子。 对我 们 , 清名最 重要 。理 解我 的 , 就请将 小米 收回 了吧 ! ” 工作组 长了 解 到 那一 情况 愕然 , 继 而肃 然。 亲自 送 其丈夫 回家 , 还对当 年的 阿婆好 言安 抚 我问: “现 在她 家如 何? 为 什么还 让八 十三 岁的 老人 家采茶 卖茶 呢? ” 子诚说: “阿婆 得子晚 , 六 十几岁时 ,儿 子病故 ,媳 妇带着孙 子 改 嫁。从 那以 后 ,她一 直一个 人过 活。 ” “这么 大岁 数 , 又是 孤独 一人 , 可怎 么活 呢? ” “县里 有政 策 , 要 求县 镇两 级领导 班子
25、 的干 部 , 每 人认 养一位 农村 的鳏 寡高 龄老 人 ” 我不禁 感慨 : “ 多好 的举 措 。 ” 不料子诚 却说: “办法 是很 好 ,但阿 婆的 命运太 不好 ,偏偏认 养她 的那位 副县 长 ,明面 上是爱 民的 典范 ,背 地里 贪污受 贿 , 五毒 俱全 ,三 年前被 判了 重刑 ” 我失语 ! 子诚说: “阿婆 知道后 , 如 同自己的 名誉 也受了 玷污 似的 , 一 下子 病倒了 。病 好后 , 开 始替人 家采 茶 , 一天 也就 挣个五 六元 钱 。 她一 心想 要用自 己挣 的钱 , 把 那副 县长助 济她 的 钱 给退还 清了 ” “可 这 难道 就没 有人
26、认 为应 该告 诉老 人家 ,她完 全不 必那 样做 吗? ” “许多 人都 这么 劝过 的 , 可老人 家她 听不 进去 啊。 ” 不待我 再说 什么 , 子 诚接 下来的 话 , 使我 顿时 又失 语了。 他说: “今 年年 初 , 老人 家患了 癌症 。 不 过 , 她装 作自己 一点 儿也 不知 道的 样子 , 仍然 省吃俭 用 , 早出 晚归 地采 大叶茶 。 ” 我心愀 然。 进而 , 怆 然。 那天晚 上 , 我 要求 子诚 转 告老人 家 , 有 人愿 意替 她 “退还” 尚未 “ 还” 清 的 一千二 三百 元钱。 第二天 傍晚 , 我 站在 村道 旁 , 望 着子 诚和 老
27、人 家说 话。 才 一两 分钟 后 , 二人 的谈话 便结 束了。 老人 背着 竹篓 ,尽量 ,不 ,是 竭力 挺直 身板 ,从我 眼前 默默 走过 。 子诚也 沮丧 地走 到了 我跟 前 ,嗫 嚅道 : “ 我原 来就 料到根 本没 用的 嘛 ” “ 她说 ,谢 了。 还说 ,人 的一生 ,好 比流 水。 可以 干 ,不 可以 浊 ” 我不禁 再次 失语 , 竟 至于 ,羞愧 极了 。 以后几 日的 傍晚 , 我 一再 看见徐 阿婆 往返 于卖 茶路 上 , 背着 编补 过的竹 篓 , 竭力挺 直单 薄的 身 板。 然而 其步 态 , 毕竟那 么蹒跚 , 使我 联想 到衰老 又顽 强的 朝圣
28、 者 , 去向我 所不 晓得 的什么 圣地 。 那 曾经 的草 根族群 中的 美女 , 那 八十 三岁的 , 身 患癌 症的 , 竭 力挺直 身板 的茶 村老妪 ,又 使我 联想 到古 代赴往 生命 末端 的独 行侠 似乎, 我倾 听到 了那 老妪 的心声 :清 名、 清名 不久前 ,子 诚打 来电 话 , 告诉我 徐阿 婆死 了。 “她, 那个 我的 意思 是 明白 我在 问什 么吗 ? ” 那一刻 我语 无伦 次。 “ 听 家 里 人 说 , 她 死 前 几 天 还 清 了 那 笔 钱 现在, 有 关 方 面 都 因 为 那 一 笔 钱 而 尴 尬 ” 我又说 不出 话来 , 也 不知 自
29、己什 么时 候放 下电 话的 。 想 到我 和子 诚口中 , 都 分明地 说过 “还” 这个 字 , 顿觉 对那 看重自 己清 名的 老人 家 , 无疑已 构成 人格 的侮 辱。 清名、 清名 这一旦 在乎 反而 累人 自讨 苦吃的 东西 呀 , 难怪 今人 都避得 远远 地 , 唯恐 沾上 了它! 我之羞 愧 , 因亦 如此 (1) 下列对 小说 有关 内容 的 分析和 概括 ,最恰 当 的两 项是( )(5 分) A 小说 开篇 有关 茶村 的一 段景物 描写 , 再 现了 山区 茶村青 翠多 姿的 自然 美景 , 也为 徐 阿婆的 出场 做了 铺垫 。 B 小 说以 细腻 的笔 触 ,
30、形 象地描 写了 徐阿 婆的 肖像 、 动作及 语言 , 塑造 了一 位真实 可 感的农 村老 妪的 形象 。 C 小说 塑造 工作 组 长 与副 县长的 人物 形象 , 主 要是 为了表 明社 会在 整体 进步 的同时 , 也留下 了许 多阴 影。 D 小说 中徐 阿婆 这一 人 物形象 的塑 造完 全采 用侧 面描写 的方 法 , 通过 子诚 之口讲 述 , 增加了 可信 度 , 同时 也便 于 “我 ”在 与子 诚的 对话 中抒情 。 E 小 说以 “清名 ” 为题 , 一方面 是对 徐阿 婆两 次清 名情节 的高 度概 括 , 另一 方面也 起 到了凸 显主 题的 作用 。 (2) 徐
31、阿婆 有哪 些形 象特 点 ?请简 要概 括并 分析 。(6 分) 答: _ _ (3) 小 说写 “老 人背 着竹篓 , 尽量 ,不 ,是 竭力挺 直身 板 , 从我 眼前 默默走 过 ” 这一 情 节 ,在 小说 中起 什么 作用 ?(6 分) 答: _ _ (4) 文中的“ 我 ” 由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的形象 , 联想到了“ 朝圣者” 与 “ 独行 侠 ” 。 对 此 , 有人 认为自 然合 理 , 也有 人认 为矫情 做作 。 请 结合 全文 , 谈谈 你的 观点 和理由 。(8 分) 答: _ _ 四、实 用类 文本 阅读(25 分) 12 阅 读下 面的 文字 ,完成(1
32、) (4)题。 齐白石 与知 己徐 悲鸿 齐白石 出生 于湖 南湘 潭一 个农民 家庭 , 他从 一个 木匠 而成为 在世 界上 享有 一定 声誉的 艺 术大师 ,徐 悲鸿 起了 重要 作用。 徐悲鸿是 江苏 宜兴人 ,比 齐白石小 三十 二岁。1919 年,徐悲 鸿赴 法公费 留 学 ,并在 法 国、 英 国、 德国、 意大 利 等多个 国家 参观 了艺 术馆 、 博物 馆 , 欣赏 了许 多世 界级美 术大 师的 佳作 , 还系 统地 学习 了美 术理论 、 美 术史 、 解 剖、 透 视等 课程 , 成 为我 国早 期少有 的既 有丰 富的艺 术理 论又 有精 湛的 绘画技 艺的 艺术
33、大师 之一 。 1927 年 秋天 回到中 国后 , 他最大的 愿望 就是发 展艺 术教育事 业。 他和好 朋友 田汉一 起 筹办南 国艺 术学 校 , 后来 南京中 央大 学又 聘请 他担 任教育 学院 艺术 专修 科教 授。1928 年底 , 徐悲鸿 担任 北平 大学 艺术 学院院 长。 在北 平大 学 , 他开始 酝酿 教学 改革 。 他 认为 , 要提 高高 等院校 的绘 画教 学水 平 , 首先应 该打 破旧 的传 统观 念 , 贯彻 写实 主义原 则 , 创立 “ 素描 基础 论 ”。 他所 希望 的艺 术学 院的教 员 , 应该 是具 有真 才实学 , 在 艺术 上不 墨 守 成
34、规 , 具有 鲜明 的个性 , 敢于 创新的 人 。 他觉得 如果 聘请 像齐 白石 这样充 满生 活激 情的 画家 到学校 任课 , 不 仅能打 破教 员中 陈陈 相因 的沉闷 空气 ,而 且也 能给 学生带 来鲜 活而 生动 的新 内容。 这个时 候 , 齐白 石自 创的 红花墨 叶大 写意 一派 , 已 得到认 可 , 具有 很大 影响 。 徐悲 鸿所 以看中 齐白 石 , 不仅 因为 他很欣 赏齐 白石 的画 , 而 且认为 齐白 石的 见解 和自 己的主 张是 完全 一致的 。 比如 , 齐白 石的 画 , 以 日常能 见的 为多 , 而虚无 缥缈 的较 少; 他 画 的实物 , 不
35、刻 意 求似 , 而在 不求 似中 得似 ; 他反 对死 临摹 , 而 主张 向大自 然学 习 经 过三 次邀请 , 齐 白石 终于答 应了 徐悲 鸿。 然而 , 齐 白石 登上大 学讲 台一事 , 却像 不胫而 走的 花边新 闻一 样在 社会 上传 播 , 引起 了 不小的 波澜 , 支 持者 有之 , 但更 多的 却是 反对 之声 。 反对 者认 为 , 把一 个没 有受过 任何 正规 教育、 木匠 出身 的老 头儿 聘为教 授 , 简直 是对 艺术 的侮辱 。 他 们群 起而 攻之 , 流言 蜚语 、 明 枪暗箭 满天 飞 , 大 有 “山 雨欲来 风满 楼” 之 势。 这 时的徐 悲鸿
36、 势单 力薄 , 孤 掌难鸣 , 不得 不 在第二 年黯 然离 开北 平南 下。 他 向齐 白石 告别 , 老人 黯然伤 怀 , 为他 画了 一幅 月下寻 归图 。 画面上 一位穿 长袍的 老人 扶杖而行 ,并 题了两 首诗 ,一首 是: “草 庐三 顾不容 辞 ,何 况雕虫 老画师 。 海 上清 风明 月满 , 杖藜 扶梦 访徐 熙。 ” 另一 首是: “一 朝不 见令 人思 , 重聚陶 然未 有期。 深 信人 间神 鬼力 , 白 皮松外 暗风 吹。 ” 在 第一 首 诗的最 后 , 还附 有一 行小 字: “ 悲鸿 先生 辞余出 燕 , 余问 南归 何处 ?答: 月满 在上 海 , 缺,
37、在南京 。 ” 1931 年 5 月 ,为 了扩 大他 的影响 ,徐 悲鸿 说服 上海 中华书 局的 主要 负责 人舒 新城出 版 了齐 白石画 集 , 徐悲鸿 亲自编 辑并为 之写序 评说 : “齐 白石之 长处 , 在有 色彩 , 一往直 前 ,无 所顾 忌 , 惟多 红而 少绿。 或其 性格 所尚 ,写 昆虫突 过古 人 , 其虾 、蟹 、雏鸡 、芭 蕉 , 以墨写者 ,俱 体物精 微 , 纯然独创 。 ”1933 年初 , 徐悲鸿携 带中 国著名 画家 的作品 , 到欧 洲举 行 巡回 展 , 让欧 洲更 多的国 家认 识和 了解 了中 国的大 画家 齐白 石和 他的 作品。 抗日战
38、争胜 利以 后 , 徐悲 鸿回到 北平 ,两 位艺 术大 师在阔 别十 七年 之后 , 又 得以重 逢 。 他们常 在一 起作 画 , 悲鸿 画鸡 , 白石 老人 便补 块石 头;白 石老 人画 蜻蜓 ,悲 鸿便补 束花 草 。 在徐悲 鸿纪 念馆 里 , 有一 幅徐悲 鸿画 鸡 、 齐白 石补 石和兰 草的 画 。 据说 在 1947 年的 除夕 夜 , 艺专有 一位 年轻 的裱 画工 向徐悲 鸿讨 画 , 徐悲 鸿欣 然答应 , 顷刻 间两只 公鸡 跃然纸 上 。 正 画 在兴头 上 , 突然 停电 了 , 只好改 日补 画。 谁也 没有 料到 , 这一 拖就 是几 年。 后来徐 悲鸿 突
39、然 病逝了 ,裱 画工 想到 了齐 白石 , 在他 的恳 求下 ,已 经九十 多岁 的白 石老 人答 应了他 的要 求 , 看到徐 悲鸿 笔 下 两只 公鸡 似在对 话 , 于是 就在 上面 那只鸡 的下 边用 浓墨 补画 了石与 兰 , 一下 子使这 幅画 更加 生动 可爱 ,这幅 画也 成为 两位 大师 合作的 绝响 了。 新中国 成立 后 , 齐白 石年 事已高 , 主 要是 在家 里画 画 , 颐 养天 年。 徐 悲鸿 此时 五十四 岁 , 正当盛 年 , 但由 于长 期的 奔波 , 身体 很不 好。 然而 他非常 珍惜 时光 , 常 常带 病工作 。 作 为新 中国第 一任 中央 美
40、术 学院 院长、 全国 美术 家协 会主 席 , 徐 悲鸿 担负 着联 络和 团结全 国美 术工 作者 、 培 养 和 教育年 轻的 美术人 才的 重任 。 对 于和 自己有 莫逆 之交 的齐 白石 , 徐 悲鸿 更是 给 予了无 微不 至的 关心 和照 顾。 1953 年 9 月 ,徐 悲鸿 不幸 因脑溢 血病 复发 而逝 世。 但在很 长的 时间 内 , 周围 的人谁 也 不敢把 这个 噩耗 告诉 齐白 石 , 怕他 老人 家接受 不了 。 老 人问 : “ 怎么 不见 徐 悲鸿来 ? ” 大家 只好推 托说 开会 去了 , 出 差去了 , 又 出国 去了 。 过 去每年 徐悲 鸿院 子里
41、 的桃 子熟了 , 他 俩都 要相聚 品尝 , 现 在只 有廖 静文( 徐 悲鸿 的夫 人) 一 个人 送来一 篮子 桃子 时间 长了 , 老人 也 约略感 到出 了事 ,也 就不 再多问 ,只 是一 天天 话越 来越少 了。 徐悲 鸿的 学生 吴作人 回忆 说 : “ 有一 次 , 我去 他家 探望 , 他一反 平日 沉默 寡言 的习 惯 , 忽 然对 我说: 我一 生最 知己的 朋友 , 就是徐 悲鸿 先生 ” (1) 下列对 传记 内容 的分 析 和概括 ,最 恰当 的两 项是( )(5 分) A 徐悲 鸿聘 请齐 白石 为教 授 , 是 因为 齐白 石的 见解 和自己 一致 , 还 因
42、为 齐白 石是一 个 在艺术 上不 墨守 成规 , 具 有鲜明 个性 ,敢 于创 新的 人 ,其 画作 都贯 彻了 写实 主义原 则。 B 齐 白石 敢于 大胆 用色 , 其昆虫 画超 过古 人 , 独 创 了红花 墨叶 大写 意一 派; 他的这 些 成就得 到了 徐悲 鸿的 欣赏 ,但人 们反 对他 登上 大学 讲台则 是因 为他 非科 班的 低微出 身。 C 17 年后 , 两位 大师 久 别重逢 常在 一起 作画 , 其艺 术合 作和 人生 友情 达到 顶峰 , 徐悲 鸿逝世 后 , 齐白 石补 画了 石、兰 的雄 鸡图 ,不 仅是 他们友 谊的 见证 ,更 是艺 术合作 的 绝 响 。
43、 D 文章 按照 时间 顺序 , 截 取了徐 悲鸿 和齐 白石 交往 过程的 几个 具有 代表 性的 片段 , 叙 写了他 们的 相知 、共 事、 别离、 重逢 和诀 别 , 表现 了他们 之间 的深 厚友 谊 , 感人至 深。 E 本文 叙写 了徐 悲鸿 和齐 白石的 交往 和友 情 , 记 述 了他们 相互 欣赏 与合 作的 动人故 事 , 展示了 他们 的艺 术主 张和 艺术成 就 , 歌颂 了老 一辈 艺术家 开阔 的胸 襟和 高尚 的品格 。 (2) 徐悲鸿 作为 齐白 石的 “ 知己 ” 具体 体现 在哪 些方 面?请 简要 分析 。(6 分) 答: _ (3) 徐悲鸿 “离 开北
44、 平南 下 ” , 齐白石 赠画 赋诗 并附 字 , 其用意 是什 么? 请简 要分析 。 (6 分) 答: _ (4) 当 年徐 悲鸿 聘请 齐白石担 任大 学教 授曾 引起轩 然大 波; 近年 武侠 小说作 家金 庸被 聘请为浙 江大 学文 学院 院长 、博士 生导 师 , 超女 李宇 春登上 北大 百年 讲堂 也 曾 引起激 烈争 论 。 对此 , 请结 合文 本 , 简要 谈谈你 的看 法。(8 分) 答: _ 第卷( 表达 题 , 共 80 分) 五、语 言文 字运 用(20 分) 13 依 次填 入下 列各 句横 线处的 词语 ,最 恰当 的一 组是( )(3 分) 那些 见利 忘义 、 损 人利 己 的人 , 不仅 为正 人君 子所_ , 还 可能 滑向 犯罪 的 深渊。 学好 本民 族语 言尚 且要 花很多 气力 ,_ 学 习另一 种语 言呢 ? 农民 科学 种田 , 工 人不 断创新 , 科技 工作者 致力 于科研 , 各行 各业都 在为 实现中 华 民 族的伟 大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