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八班家长会材料冯雪梅各位家长好!很高兴在今后的小学阶段能与您一路同行,一道肩负起培养您的孩子的重任。我们将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宗旨,竭尽所能为您的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并衷心希望孩子在我们共同教育下,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让学校成为孩子学习成长的乐园!您的孩子已经进入小学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生开始学习的基础,是人生学习的奠基石,每一个做父母的对自己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发展,一定是充满了美好的祝愿,满怀着殷切的希望,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将来成才做好铺垫。 怎样才能把希望变成现实呢?毫无疑问,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
2、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家长需要配合学校、老师做的工作。专题 1:一年级新生入学准备一、心理上的准备给予孩子健康的心理引导:切忌以学习十分辛苦、小学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来影响孩子,使其对入学产生恐惧。父母可与孩子坐下来开个“家庭座谈会”,认真地与孩子做一次交谈。告诉孩子从上学起,就要努力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告诉孩子养成以下的学习习惯;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再玩;按时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学会预习明天将要教的内容;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做作业时仔细读题目;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一遍;作业做错后及时订正等。您的孩子不需要您抱着他
3、走,需要的是您的扶持和鼓舞,别说忙!别做后悔的事!每天找一点时间,蹲下来听听他的声音,搂搂他、抱抱他。别让他对新环境恐慌,别让他对新学习课程排拒,陪伴他勇敢的、快乐的走过新阶段的学校生活,为人生马拉松的学习生涯奠下良好基础。二、生活上的准备1、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书橱,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能分类摆放,家长可以在柜子上方贴一些动物小标示,营造出一个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喜爱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2、教会孩子吃饭时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每学期开学后,老师都会发现有的孩子自己不会吃饭,一顿饭会磨蹭很长时间,吃得地上
4、桌上洒了很多饭,因为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良好习惯很重要。三、学习用品的准备因为至岁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分钟,花花绿绿的文具用品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二来杜绝他们的攀比心理的滋长。1、铅笔的选择。宜用:普通的铅笔。铅笔的数量:最好是枝左右,头天晚上削好。2、橡皮擦的选择:小号绘图橡皮。3、尺子的选择:10-15CM 的白尺。4、铅笔盒的选择:小些的铁皮铅笔盒即可。5、削笔刀:最好用转笔刀,不要用小刀。6、书包:应选用轻便、合适,以能装上书为宜,不要太大、太重。7、本子篇:记事本:记作业和其它事的小本子,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购买。8、课本篇:书本一定要包书皮还要包两层。书皮纸最好选用牛皮纸
5、或挂历纸(白面),并在上面写上学校、班级和姓名,这样会显得整洁而美观。四、习惯培养:(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1、在家里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在桌子上摆上课程表、小台灯、小闹钟、地球仪等,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2、刚入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发展阅读的兴趣。孩子不是学您说的,是学您做的,手不释卷的妈妈不会有不爱看书的孩子,看书习惯养成,一辈子改不掉。博学多闻多半得自广泛阅读,知识丰富的孩子,学校功课大体也都优秀。不如我们大家都来做到
6、一句话:关掉电视,打开书本。家长在旁边看书学习,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3、家长尽量多用温和的语气,引导性的话语与孩子交流,避免粗暴和简单的惩罚与对话。尤其在外人面前更该对孩子温言软语但不纵容,以免对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少孩子早晨起不来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去上学,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以致头晕、肚子疼。二是书包里的书本文具要让孩子自己收拾。过分包办会让孩子形成依赖的错误思想,应当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成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
7、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比如第二天上什么课,头天晚上要把书装好,铅笔削好,本子放好。教会孩子整理书包,告诉他书应该怎么放(比如大书横着放,小书竖着放两本),放哪里;记作业的本子放哪;文具和学具盒放哪;卫生纸放哪。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若家长代劳,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很可能会不知学习用品放在何处,经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建议家长为孩子制作一张作业正确率统计表,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全对的,给孩子画一颗星,不要养成家长代孩子检查作业的不良习惯。家长可以每周或每个月与孩子共同进行小结,并给予适当的
8、奖励,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准备一个记事本,让孩子专门用来记当天的作业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也可以作为草稿本用。 三是教会他们看课程表,不要以为小朋友就不懂,其实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多教几遍就会自己看了,对于以后他们自己整理书包,检查作业都有好处。(三)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好习惯。著名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曾对 148 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杰出青年,人格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在 148 名杰出青年身上,集中体现出 6 个人格特点:1、自主自立精神;2、坚强的意志力;3、非凡的合作精神;4、鲜明的是非观念和正确的行为;5、选择良友;6、以“诚实、进取、善良、自信、勤
9、劳”为做人的基本原则。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决定孩子前途和命运。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广大父母及教师的神圣责任。父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针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我们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按时上学、遵守纪律、与同学和睦相处、乐于助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认真学习、上课专心、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有一个较难的学习转变过程,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完成这种转变,下面告诉家长一些有益的提示意见,供参考:1.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和他谈论有关学校的事儿,坚持每天询问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情况。2.对学校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与孩子谈些学校里发生的好事
10、儿,也可以多告诉孩子一些你上学时愉快的经历,使他对学校充满美好的向往。3.给一个固定空间给孩子学习,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你对孩子家庭作业的督促和关心是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关键。4.对孩子在学校可能会面对的压力要有心理准备,比如考试压力,朋友影响,作业压力等等。如果他告诉你自己遇到了困难时,应当对孩子表示理解,并尽可能帮忙。5.孩子对你说学校里的事情时,要仔细听。有的时候孩子讲自己的学校生活会对你了解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对你说,并且注意孩子说的话。6.了解学校的情况。比如孩子的课程安排,学校管理、纪律,学习的具体要求,孩子的各个科任老师,并主动与班主任、任课老师保持联
11、系。7.表扬孩子的好行为,尤其是要关注他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科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 21 天,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比不上别家的孩子懂事、争气,恨铁不成钢。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在平时就注意加以培养。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一切的琐事都是为了孩子们有更美好的明天,请记住:好习惯从小事做起。另外就是学生座位安排问题: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视力、听力都存在一定问题,但往往这些孩子个头较高,家长要求坐在前排,老师有的一时难
12、以做到,望家长理解,因为老师要顾及全班的每一位学生,希望家长信任老师。1、期初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作业,如耐心地读题目,督促坐姿、握笔姿势等,鼓励孩子作业写得又快又好,不拖拉。2、作业本子要保持干净,不破损,不翘角。3、写完作业学会自己整理书包。4、学拼音阶段,望家长抽空帮助学生复习拼读汉语拼音,并按老师要求签字。四、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众多长辈的教育观点要一致,要主动与老师沟通,让老师更准确了解学生,针对性地教育。卫生习惯的养成,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小孩子做个好榜样。一年级新生的班级最大的特点就是丢东西多,如铅笔、课本、练习册。许多家长往往对孩子丢三拉四的习惯无所谓,其实这个习惯渗透到学习中,极可能会影响思维的严密性。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坐不住是一年级新生的特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安静地坐下来,开始的时间可以是 20 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不可操之过急,可以布置一些小“作业”,如让他看看图画书、画些画等等,做这些事时培养其一心一意不讲话,不时常站起来走动,认真做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