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和人口问题,指出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进而论述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宏观对策。关键词:人口;人口问题 ;持续发展 人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层属性。从各种因素的地位看,人既是人地相关系统中的主体,又是环境和资源的组成要素。研究我国人口问题与社会持续发展对于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人口的主要特征 (一) 人口众多 国家统计局 1982 年公布的我国总人口,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人口,全国 10.32 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2.93%。1993 年末,我国大陆人口已达 11
2、.85 亿,比 1992 年净增 1346 万人。1949 年末到 1993 年末的 44 年间,我国大陆总人口翻了一番多,目前已超过 12 亿人。 (二) 绝对增长量大 我国人口的发展经历 财务管理论文 http:/www.shlunwen.org/cwgllw/了 3 个阶段:1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如 1930 年出生率为 38,死亡率为 33,自然增长率仅5;2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如 1965 年出生率为 37.88,死亡率为 9.50,自然增长率为 28.38;3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由于 70 年代末我国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们生育意识
3、的变化和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这一阶段中,1985 年出生率为21.04,死亡率为 6.78,自然增长率为 14.26。1993 年出生率为 18.09,死亡率为 6.64,自然增长率为 11.45。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7,发达国家为 6,发展中国家为 20。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育龄人口和将要进入育龄的人口比重大,我国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仍然是相当大的。 (三) 地区分布不均 胡焕庸 1935 年根据当时创制的 1933 年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清楚地表现出东半部人口十分稠密,西半部人口十分稀疏,两者之间明显地看出有一条人口分界线。这条线的东北端起于当时黑龙江省的瑷珲(现称黑河), 以此向西南
4、划一条直线直达云南省的腾冲。当时把这条线称作瑷珲 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当时计算,这条线以东的中国东半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36%,而人口却占全国的 96%;而这条线以西的西半部,面积约占全国的 64%,人口仅占全国的 4%。到 80 年代,胡焕庸利用 1982 年的人口普查资料,重新计算了这条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分布。结果是:东半部面积占全国的 42.9%,人口占全国的 94.4%;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57.1%,而人口仅占全国的 5.6%。这个比例数字同 1933 年的统计数字相比 ,仅有 1.6 个百分点的差别。因此,尽管解放以来国家曾一度重视西部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由于东部人口众多,人
5、口也在同步增长,它们之间的比率,虽然经过半个世纪但仍没有多大的改变。 (四) 人口素质低 根据第 4 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 15 岁以上的人口中,有 1.8 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15.88%;全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 1612 万人,占总人口 1.4%;大学以上(包括相当于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0.060%。造成人口素质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教育水平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远远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大陆 2024 岁适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 2%,而印度为 10%,泰国为 16%,埃及超过 20%,韩国则为 38%。掌握
6、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高等专门人才,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竞争中最有效的资源。高等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五) 人口结构 1.民族结构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 56 个民族,汉族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 93.3%;少数民族共有6723 万人,占 6.7%,大部分散布于西部的广大地区。解放后,由于政府推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人民和睦、友好相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2.性 别结构 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一般都大致相近,有利于生产布局的合理组合。据 1993 年统计,全国男性占 51.02%,女性占 48.98%,男性多于女性 2.04%。 3.年龄结构 我国人口各年龄组的比率
7、同世界平均数十分接近。中年组为 60%,少年组为 35%,老年组为 5%。中年组比率高,社会上劳动力充裕 ,中年所需抚养老年和少年的任务不重。但中年组的人口比重过高,尤其是育龄人口和将要进入育龄的人口占一半以上,使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在短期内难于控制。 4.城乡结构 近百年来,工业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日增,农村人口日减。据 1980 年世界人口资料,全世界平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39%,发达国家平均城市人口占 69%,发展中国家平均城市人口占29%。我国长期以来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够发达,城市人口比例较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占绝对多数。1993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28.14%,乡村人口占 7
8、1.86%,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仍然很低。 5.职业结构 我国工业化水平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仍占绝大多数。据 1993 年的资料统计,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56.4%,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占 22.4%,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占 21.2%。 (六) 人口迁移 19 世纪末至解放前夕的 50 年间,由关内迁移到东北 3 省的人口共 3000 万左右;19 世纪以及 20 世纪上半叶迁往世界各地的华侨约有二三千万人(不包括华裔);19501982 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净迁人口 3000 万,年平均大约 90 万。 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有:1 战争造成的人口移
9、动;2 灾荒造成的人口迁移;3 水库建筑移民;4 中、高等院校学生毕业分配;5 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人口迁移。如建国初期,国家为了调整全国人口分布,开垦荒地,开发森林,开发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巩固边疆国防,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发展,曾组织动员人口迁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人口政策的某些失误,人口增长过快,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19491983 年农村人口出生由 4.84 亿人增加到 7.84 亿人,平均每年增长 1.4%;适龄劳动力由 2.37 亿人增长到 4.47 亿人,平均每年增长 1.9%;在业劳动力由 1.65 亿人增长到 3.4 亿人,平均每年增长 2.1%。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长的同
10、时 ,由于工业、交通、水利和住房建设占地,耕地却有所减少。农村劳动力平均播种面积 1983 年比 1952 年减少了 45.7%。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为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创造了条件,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 、 “打工仔” 、 “外来妹” 。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促进和沟通了城乡工农业产品的交流,繁荣了市场,满足了城乡人民的部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种“民工潮”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又缺乏教育和管理,从而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自流人口对流入区的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农业剩余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增加了城镇人口的负担;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一系列问题尖锐化,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