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0.人参图谱041207.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52517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人参图谱04120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0.人参图谱04120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0.人参图谱04120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0.人参图谱04120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0.人参图谱04120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6 页K S BIO资料人參圖譜【药 名】:人参 【拼 音】:RENSHEN 【英文名】:Ginseng 【来 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功 效】 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主 治】 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萎、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性味归经】 甘微苦,温。本经:“味甘,微寒。 ”别录:“微温,无毒。 ”本草备要:“生,甘苦,微凉;熟,甘,温。 ” 入脾、肺经。本草衍义补遗:“入手太阴。 ”本草汇言:“入肺、脾二经。 ” 药品化义:“入脾、胃、肺

2、三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3 钱,大剂 031 两;亦可熬膏,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实证、热证忌服。本草经集注:“茯苓为使。恶溲疏。反藜芦。 ”药对:“畏五灵脂。恶皂芙、黑豆。动紫石英。 ”药性论:“马蔺为使,恶卤咸。 ”医学入门: “阴虚火嗽吐血者慎用。 ”月池人参传:“忌铁器。 ”药品化义:“若脾胃热实,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闷,噎膈便秘,有虫有积,皆不可用。 ” 【药物配伍】 配黄芪、甘草,甘温除大热;配附子,治阳气暴脱;配干姜,温中散寒;配柴胡,扶正祛邪;配麦冬,益气生津。 【别 名】 人衔、鬼盖(本经 ) 、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吴普本草 ) 、

3、地精(广雅 ) 、百尺杵(本草图经 ) 、侮腴、金井玉阑、孩儿参(纲目 ) 、棒棰(辽宁主要药材 ) 【处方名】 红参、白参、白糖参、白干参、生晒参、别直参、高丽参、朝鲜红参、朝红参、东洋参、山参、野山参、参须、红参须、白参须、参条,吉林参。【商品名】 野山参,又名野山人参、野参、山参、吉林野参,为野生之人参;品质优良,以生长年久、浆足、芦长、体丰满、纹细而成螺旋形、须带珍珠疙瘩、坚韧、不易断者为佳。 老人参:野山参中生长数十年乃至数百年者,品质最优。 园参:又名秧参,为人工栽培之人参。 移山参:又名移山人参。将幼小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园参移植于山野而长成之人参。 池底参:移山参挖取遗漏

4、者又经多年长大之人参。 籽扒参:将园参种子撒于山野,使其自然生长,经过 10年后起土挖出之人参。 吉林参:又名吉人参、吉林人参、鸡林人参、鸡林参。为产于吉林之人参。产量大,品质优。 长白参:又名长白人参。为产于长白山之人参。 第 2 页 共 6 页国产人参:为我国国内生产之人参。 进口人参:为从朝鲜、日本等国进口之人参。 朝鲜参:又名朝鲜人参、高丽人参、高丽参、丽参。为产于朝鲜之人参。多为栽培品。 东洋参:又名日本人参。为产于日本之人参。多为栽培品。 红参:又名生蒸参。为园参经刷洗、笼蒸等加工后,晒干或烘干而成者。以身长、体圆、无抽沟、红棕色、微透明者为佳。 边条红参:又名边多参、条参、石柱参

5、。红参的一种。条形美观、体长、径圆、芦长、身长、腿长、无细支根。原产于辽宁省宽甸石柱沟,故又名石柱参。 生晒参:又名生晒人参。为人参趁鲜洗净,略晒,用硫磺熏过,再晒干者。以外表灰黄色、断面白色、无破痕者为佳。 全须生晒参:又名全须生晒人参。为须根全部保留的生晒参。 下须生晒参:为除去小须根、保留主根及大支根的生晒参。 白干参:又名白杆参、泡光参。为鲜人参洗净,刮去外表皮,略晒,使其变软,用线绳捆扎成人体形状,再晒干剪去线绳即成。 大力参:为鲜人参洗净,置沸水中煮片刻,晒干或烘干即成。 掐皮参:用骨片将人参表面刺成小凹点,再经加工即成。 皮尾参:为移山人参的幼小者经由加工生晒参的方法制成。 白参

6、:又名白人参。为移山参或较粗大的园参洗净并刮去表面粗皮,在糖水中浸润,然后晒干而成。以个大、色白、皮老而细、纹深、长芦、长须、无破痕、不返糖者为佳。 白糖参:又名糖参。为个体瘦缩、浆汁不足的多种鲜参,经过扎孔、浸糖、烤干等多种工序加工而成。 朝鲜红参:又名别直参。为朝鲜人参加工成红参者。 朝鲜白参:为朝鲜人参加工成白参者。 人参条:为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加工而成。 人参须:又名参须。为人参的细小支根加工而成。 人参片:为人参经焖润、切片、晒干等工序加工而成。 人参粉:为人参洗净,晒干,除去头芦,然后碾成的细粉。 红参须:为按照加工红参的方法制成的人参细支根。 红直须:为红参须中较粗大者。 红弯须

7、:为红参须中较细小者。 红混须:为红直须和红弯须的混合品。亦即未将红直须和红弯须分拣开来的红参须。 白参须:为按照加工白参的方法制成的人参细支根。 白直须:为白参须中较粗大者。 白弯须:为白参须中较细小者。 白混须:为白直须和白弯须的混合品。亦即未将白直须和白弯须分拣开来的白参须。 参须尖: 为人参在加工过程中切下的较细碎段。 【药用部位】 本植物的根茎(人参芦) 、根茎上的不定根(人参条) 、细支根与须根(人参须) 、叶(人参叶) 、花(人参花) 、果实(人参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第 3 页 共 6 页【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北部的深山中。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

8、【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园参 910 月间采挖生长 6年以上的人参。用镐细心的刨起,防止断根和伤根,去掉泥土,再行加工。新鲜品称“园参水子” 。新鲜的移山参称“移山参水子。 ” 野山参 5 9月间采挖。用骨针拨松泥土,将根及须根细心拔出,防止折断,去净泥土、茎叶。新鲜品称“野山参水子” 。 【拉丁名】 药材 Radix Ginseng原植物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 【炮制方法】 糖参类:除去芦头,切段即可。红参类:除去芦头,切段。或以湿布包裹,润软后切片,晾干。 【考 证】 陶弘景:“人参,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俗用不入服,乃重百济者,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

9、上党;次用高丽,形大而虚软,不及百济,实用并不及上党者。其为药切要,亦与甘草同功而易蛀?,唯内器中密封头,可经年不坏。人参生一茎直上,四五叶相对生,花紫色,高丽人作人参赞曰:“三丫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树相寻。?树叶似桐,甚大,荫广,则多生阴地。 ”植物名实图考:“人参,昔以辽东、新罗所产皆不及上党,今以辽东、吉林为贵,新罗次之;三姓、宁古塔亦试采,不甚多,以苗移植者秧参,种子者为子参,力皆薄。 ” 【生药材鉴定】 园参 又名秧参。主根(参体)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芦头)长约 26 厘米,直径约 0515 厘米,有稀疏的碗伏茎痕(芦碗)及一至数条不定根(参) 。支

10、根 26 条,末端多分歧,有许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 。 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园参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红参:主根长约 520 厘米,直径约 072 厘米,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大纵皱,环纹不明显,有支根痕。根茎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痕 46 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味微苦。 二、边条参:性状同红参,惟一般以根茎较长,身长径圆,支根较长为特点。 三、糖参:主根长约 3512 厘米,直径 062 厘米。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细根痕迹。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有时韧皮部附近有淡黄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状裂隙。气

11、香,味甘而微苦。 四、白人参:性状同糖参,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脆。 五、生晒参:主根长约 310 厘米,直径约 032 厘米。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而仅留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茎及须根者,称“全须生晒参” 。 六、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根痕。其它性状与生晒参近似。 七、掐皮参:主根长约 515 厘米,直径约 1225 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

12、断面白色,气香,味甘微苦。 第 4 页 共 6 页八、大力参:主根长 515 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己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味苦。 园参商品,均以身长、支大、芦(根茎)长者为佳。支瘦小、芦短、糖重者为次。主产吉林,其次为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 野山参 又名山参。主根短祖,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多具二个主要支根,形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一般长 39 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 ,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光滑,俗称:“圆芦” 。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 12 倍,柔韧不易析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点) 。全体

13、呈淡黄白色,皮细、光润。气香浓厚,味甘微苦。由于加工不同,商品野山参有生晒参、糖参、掐皮参 3种。其性状除全形外,均与相应的园参商品相似。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移山参: 体形似野山参,但主根下部往往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加工商品同野山参。 朝鲜人参 产于朝鲜的人参,习称朝鲜人参,又名别直参、高丽参。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之分,而以红者为优。 A、朝鲜红参加工法与国产红参相同。体较足壮,上生双马蹄芦与肩齐,单芦的名“独碗芦” ,中部皆深陷,边缘甚整齐,质坚硬。主根长约 610 厘米,直径约 12 厘米。

14、表面红棕色,有顺纹,上部或显黄衣,全体显纵棱。支很多弯曲交叉。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发亮,有菊花纹。香气浓厚,味甘微苦。 B、朝鲜白参:芦头与园参相似,体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须根大部除去,质松泡。断面有圆心。稍有香气,味甘微酸。 此外,日本栽培的人参,习称东洋参,始载子纲目拾遗,商品因加工不同,分为白参与红参两种。 显微鉴定: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扁平木栓细胞,皮层可察见。韧皮部外侧常有大的裂隙,并有树脂道及颓废筛管群,内侧细胞排列密致,近形成层处树脂道环较密,树脂道圆形或长圆形,含黄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相集,作径向断续排列,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纤维。本品薄

15、壁细胞含细小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米黄色。树脂道纵横断面碎片易见,道腔内含金黄色或黄棕色条块状物,分泌细胞含颗粒状物或油滴。草酸钙簇晶直径 20-86m,棱角多尖锐。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 2-19m,脐点点状、人字形或三叉形;复粒由 2-6分粒组成。网纹、梯纹导管多见,少数为螺纹导管,直径 17-51m,网纹导管纹孔较大,宽约至 7m。木栓细胞表面观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 【中药化学成分】 根含人参皂甙(Panaxosides)等,依其甙元分2类,人参皂甙分出的甙元为人参三醇(Pana-xatriol) ,人参皂甙分出的甙元为人参二醇(Pana-xadiol) 。这

16、些人参皂甙分子中糖的组成为(括号中数字是分子数)、葡萄糖(3) 、葡萄糖(2) 、鼠李糖(1)、 葡萄糖 (3) 、鼠李糖(1)、葡萄糖(4 5) 、葡萄糖(4) 、阿拉伯糖(1)、葡萄糖(6) 。 关于人参中含有的皂甙成分,早年曾有许多不同的报告,提出的成分各给第 5 页 共 6 页予不同的名称,但化学研究不详,所说 Panaquilon、Panaxin、Ginsenin 是另一种人参皂甙 人参二醇-2-葡萄糖甙,Panacon、a 一 pana-xin是人参原皂甙元一人参二醇-3-葡萄糖甙。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都是三萜化合物,在人参皂甙中原存的形式是原人参二醇(Protopanaxadiol

17、)和原人参三醇Protopanaxatriol,由于分离甙元时稀酸的作用,分子侧链部分的羟基和烯键环合而成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根含挥发油约 005%,主成分乃人参倍半萜烯(Pana-cene C15H24,是人参特异香气来源。又含人参醇(Pana-xynol C17H26O) ,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液体,在空气中容易树脂化。参皮中也含此人参醇。此外,人参根部尚含人参酸(系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混合物) ,植物?醇,胆碱(0.10.2%,是人参中降低血压的成分),各种氨基酸和肽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几种人参三糖(Panose A,B,C,D) 、果胶等糖类,维生素 B1、B2、烟酸

18、、泛酸等。地上部分含廿九烷(Nonacosane) 、1-廿八醇(一 Octaco-sanol)和 B一谷?醇;又含皂甙,水解则生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茎叶和根的皂甙成分基本相同。因此茎叶似有利用的价值。茎叶还含黄酮类山柰酚(Kaempferol) 、三叶豆甙(Trifolin) 、人参黄酮甙(Panasenoside)和木犀草素一 7一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 。 中国药材学:人参全株含皂甙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其总皂甙的含量因药用部位、加工方法、栽培年限和产地而异。有报道侧根含 6.5%-12.0%、白参2.0%-3.5%、红参 3.8%-4.9%、白参须

19、 9.3%-12.3%、红参须 8.3%-11.7%,一年至六年生人参 2.0%-3.5%,人参幼苗根 3.0%,参皮 8.0%-8.8%,人参叶 7.6%-12.6%,花蕾 15.0%,种子 0.7%。人参主根和侧根中的皂甙有多种,根据甙元可分为三类: (1)20S-原人参二醇类(母核为哒玛烷 dammarane)有人参皂甙(ginsenosides)Ra1、Ra2、 Rb1、Rb2、Rb3、Rc、Rd,此外,尚有乙酰人参皂甙(acety-ginsenosides)Rb1、Rb2、Rc , 丙二酰基人参皂甙(malonyl-ginsenosides) Rb1、Rb2、Rc、Rd 。 (2)2

20、0S-原人参三醇类(母核为哒玛烷)有人参皂甙Re、Rf、Rg1、Rg2、Rh1。 (3)齐墩果酸类(母核为五环三萜齐墩果烷)有人皂甙 R 。 人参经蒸制得红参,不仅使淀粉转为红糊精,使人参颜色变红,而且有部分皂甙也发生了构型的变化,产生了白参所没有的成分。自吉林红参中得到人参甙 Rb1、Rb2、Rc、Rd 、Re、 Rg1 ,20 (R)- 人参皂甙20(R)-ginsenosidesRh1 、Rg2 、20(s)-人参皂甙、 Rg3 、20(R)-原人参三醇20(R)-propanaxatriol和人参皂甙 Rh2 ,后 5种成分只存在于红参中,为红参的特征性成分。 有报道,白参所含皂甙以

21、Rb族和 Rg族的含量最高,而 R。和 Rc 的含量少或微量。白参须所含皂甙以 Rb族的含量最高,其次为 Rg族,而 R。含量最低,用酸水解后得大量的人参二醇和少量的人参三醇,未能检出齐墩果酸。 辽宁产人参根含挥发油 0.12% ,油中鉴定含有 -愈创烯(-guaiene) 、 -广藿香烯(-patchoulene),反式丁香烯(trans-caryophyllene) 、蛇麻烯(humulene) 、 -、 -榄香烯(-,-elemene) 、艾里莫酚烯(eremophilene) 、 -金合欢烯(-farnesene) 、 -古芸烯(-gurjunene)及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22、(2,6-ditert-butyl-4- methylphenol) 、十七烷醇-1(l-heptadecanol)。 第 6 页 共 6 页此外,自人参中尚提取出人参炔醇(panaxynol)、葡萄糖、果糖等单糖,蔗糖、麦芽糖等双糖,葡萄糖-果糖-果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果糖等三聚糖,低分子肽、多胺(腐胺、精脒、精胺)类化合物、苏氨酸、-氨基丁酸、-氨基异丁酸等多种氨基酸及延胡索酸、琥珀酸、马来酸、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胆碱、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果胶、-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及锰、砷等。 【中药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粉末 0.5g,加乙醇

23、5ml,振摇 5min,滤液1ml,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氯仿饱和溶液,再蒸干,显紫色。 (检查人参皂甙) (2)薄层层析:取本品粉末 1g,加氯仿 4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 1h,弃去氯仿液,药渣挥干溶剂,加 0.5ml拌匀湿润后,加水饱和的正丁醇 10ml ,超声处理 30min,吸取上清液,加氨试液 3倍量,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 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甙 Rb1、 Re 、Rg,加甲醇制成每 1ml各含 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到上述 3种溶液各 1-2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厚

24、 0.5mm)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数分钟,分别置日光及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 3个紫红色斑点,紫外灯(365nm)下显相同的一个黄色和两个橙色荧光斑点。 (3)取人参粉末(40 目)1g,加 7%硫酸的乙醇-水(1:3)溶液 10ml,加热回流 2h,放冷后,用氯仿振摇提 3次(10,5,5ml),氯仿液以水振摇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氯仿液蒸干,以甲醇 1ml溶解,供点样;以人参三醇,人参二醇、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 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醚(1:1)展开,展距约 12cm。硫酸-水(1:1)喷雾后,于 105烘烤显色。样品应显 5个以上斑点,其中应有与人参三醇、人参二醇、齐墩果酸相对应的斑点各一点。摘自安若达新药开发咨询中心网整理时间:2004/11/1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