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输机房规划设计以本地中心局传输机房为例,大致介绍光传输机房的规划。中心局传输机房内主要放置有:1、电源设备,包括机房内的电源分支柜、各列的列头柜。2、传输设备,根据本节点在运营商网络的位置,主要分为一干传输设备、二干传输设备、本地网传输设备。一干、二干传输设备主要为波分、10G 为主(或者是中继传输设备),本地网传输设备以 10G/2.5G 为主,根据业务发展的趋势,也在逐步的配置波分设备。3、BITS 设备,主要为本地网的传输设备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4、ODF,光纤分配架。5、DDF,数字分配架,包括传输专业的和交换专业的。6、一部分数据设备。一般,14 为集中的一个区,第 5-DDF 架
2、相对数量较多单独分配一个区。第 6 项一个区14 设备划分中应按照传输设备的级别尽量将设备放置在不同的列,便于区分管理和维护。机房内总的电源分支柜、BITS 数量比较少,12 架,尽量放置在传输设备较少的一干或二干列,放置在列尾。一般每一列都要有列头柜(列较长的话需要设置列尾柜)、ODF,原则是相应的配套电源、ODF 与本列的传输设备相连。因此前两列为一干、二干、电源分支柜、BITS 设备列、第 3 列为本地传输设备列,由于本地传输设备以后会扩容增加设备,需要预留 23 列。DDF 列划分情况大致和传输设备相同,不过由于一干、二干的数量较少也可放置在 1列内。其余的留给本地网 DDF。具体是传
3、输专业的 DDF 和交换专业的 DDF 由两边向中间发展。由于现在大部分机房逐步采用上走线的方式,下面仅介绍此种方式的走线。一般每一列的设备上面都要有列走线架,平行安装在设备的正上方,宽度一般和设备宽带相同,再上面有主走线架主要是布放连接不同列间设备的连线。主走线架一般吸收、辐射两边 34 架设备为宜。电源线尽量与信号线避开,一般做法是将电源和信号线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不同层或不同列的主走线架上)。设备布置上,因为要达到日常维护的需要,一般包括设备应以 1.0 米做为设备列间间隔,第一列和最后一列可与墙留 1.21.5 米的距离。到达不同的列需要通过主维护通道,机房较窄的情况是两边留 2 个维护通道净距离 1.21.6 米之间,机房较宽的话中间留一个主维护通道距离 1.52.0 米,两边留次维护通道,净空间 1.21.6 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