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章宋代政治制度史专题.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52323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宋代政治制度史专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章宋代政治制度史专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章宋代政治制度史专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章宋代政治制度史专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章宋代政治制度史专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宋代政治制度史宋代政治制度史专题专题緒論緒論一、宋代歷史再認識一、宋代歷史再認識二、宋史研究的新進展二、宋史研究的新進展 略谈宋代歷史研究的基本狀況三、本課宗旨、研習方式三、本課宗旨、研習方式两宋年代简表 (9601279)辽、北宋时期全图辽西夏北宋一、宋代歴史再認識一、宋代歴史再認識 積貧積弱輝煌文明 寬視野、長時段:再看宋代史 中國古代歴史上的轉型期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陶晋生宋辽金元史新论:這一時代裏中國人並重想與現實,兼備雅與俗的口味:就政治和軍事方面而言,尊王攘夷是想,士人政治和對妥協則是現實;就思想而言,

2、學家對儒家哲的闡釋是想,改革家則企圖將想付諸實現(偏被學家反對);就文學藝術而言,詞的典雅和文人畫的意境是想,而通俗的曲和小的發達則是適應現實的需要。五代十国:从乱到治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北宋疆域与自然地理区域北宋疆域与自然地理区域叠压图叠压图外患压力下的内政外患压力下的内政宽视野:周边民族政权的崛起宽视野:周边民族政权的崛起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相对于宋朝来说,辽、夏、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相对于宋朝来说,辽、夏、金都不再是周边附属性的民族政权,而已经成金都不再是周边附属性的民族政权,而已经成长为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能够与赵宋长为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能够与赵宋长期抗衡的

3、少数民族王朝。长期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 中原王朝的核心地位和领头作用,不是体现在中原王朝的核心地位和领头作用,不是体现在统一大业的领导权上,而是表现在政治制度、统一大业的领导权上,而是表现在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巨大深远影响上。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巨大深远影响上。辽、北宋时期全图佐竹靖彦:宋代時代史基本问题总论(译文载宋史研究通讯 1997年 2期):如果从中国史的立场来定位宋元时代史的话,首先即可定义,这是从 五代分裂时代经过宋朝的 中国本土农耕地带的统一 ,以达到 包括游牧狩猎地带在内 的,由元朝完成的大统一的时期。内藤湖南内藤湖南統覽中國歷史的全局、考察中國歷史的潛運默移、疏理三

4、千年來中國的紛繁史實,著重舉出了唐代和宋代的顯著差異。他強調發生在這一時期的政治制度、社會結構、經濟發展、學術文藝等各個方面的變革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關鍵性轉變,而唐宋之際正是這一轉變的契機。“唐宋時代觀”(唐宋變革説) 打破了中國傳統的王朝史體系,講學而有宗旨講學而有宗旨 ,為研究中國歷史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有助於人們分梳紛如亂絲的史實,把握其中要領。張廣達: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說及其影響唐研究第11卷,2005年宫崎市定唐宋時期的社會變遷唐宋時期的社會變遷與與“唐宋變革說唐宋變革說”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若研究人心null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

5、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致熊纯如的信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宋代之金石学学术大师论宋代学术大师论宋代Chinas Greatest Age:Northern Sung and Southern SungChina: A New History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Daily Life In China on the Eve of the Mongal Invasion 1250-1276“積貧積弱”?詠

6、廬山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烟,遥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蘇軾:横看成岭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廬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風神情韵 vs. 筋骨思理突破王朝史体系:突破王朝史体系:长时段的观察长时段的观察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武周之代唐,僅為政治之變遷,實亦社會之革命。依此義言,則武周之代唐實較唐之代楊隋其關係人群之演變,尤為重大也。韓愈:綜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前後期,前期結束南朝相承之舊局面,後期開啟趙宋以之新局面。關於政治社會經濟者如此,關於文化學術者亦莫如此。退之者,唐代文化學術史上承先啟後轉舊為新關捩點之人物也。长时段的探索长时段的探索 關

7、联:關联:钱钟书: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 ,绘画就说“ 宋元” ,学术思想就说“ 汉宋”都得数到宋代。 轉型:轉型:唐型文化、宋型文化;唐宋变革 既有变化的整理定型SongYuanMing Transition 新发展的开端唐宋文化的嬗变,在中国文化史上也许是最值得研究的题目之一。唐文化与宋文化,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精神。前者可以说是古典文化的巅峰,后者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学术潮流的演变来看,中唐的中国文化出现了三件大事,即新禅宗的盛行、新文学运动(即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新儒家的兴起。宗教的、文学的、思想的新

8、运动的出现,共同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新发展。三者的发展持续到北宋,并形成了主导宋以后文化的主要形态,也是这一时期知识阶层的精神表现。陈来:宋明理学北宋雙龍金香囊唐銀薰香弔球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 Tang Song Transformation & SongYuanMing Transition“Middle Period”It is now widely recognized that many significant issues in Chinese history have been obscured by the traditional dynastic appro

9、ach. 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務實務實 綿密綿密宋代的統一,其疆域面積遠及漢唐;而其統治所達到的縱深嚴密層面,卻是前朝難以比擬的。此後,中國史上再沒有出現過地方嚴重分割據的局面。政治秩序的建與維護:中央集权、君主専制强化,制衡君權的努亦在加强。當時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在一個相對動的社會中被潛移默化地整合著、滲透著。宋代歴史再認識宋代歴史再認識 應該說,宋代處於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轉型期,它面臨著來自內部與周邊的諸多新問題、新挑戰,並不是古代史上國勢最強勁的時期; 但它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方面

10、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獨到建樹,它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與牽動,使其無愧為歷史上文明昌盛的輝煌階段。二、宋史研究的新進展二、宋史研究的新進展 大陸學界宋代歷史研究基本狀況(一)長時段、寬視野的努(二)專題史研究的活躍1、新的研究領域迅速發展2、傳統研究領域的新取向3、原有議題中新的研究生長點4、學科界限的打破(三)研究條件的新積蓄1、田野調查與資範圍的擴展2、資料建設與深層利用3、資料研讀與人才培養(四)集體反思意的增強專題研究的活躍專題研究的活躍 專題史研究的活躍,是值得注意的學術現象;許多以往被忽視的話題及材料,由邊緣進入主流。 就宋史學界而言,社會史作為一種研究歷史的方法或角度,對於專

11、題研究的帶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政治史的“回歸”:社會經濟史新政治史“政治相關體”【法】勒内 雷蒙主编为了一种政治史(维护政治史、捍卫政治史、建设政治史)三、三、本課宗旨、研習方式本課宗旨、研習方式本課將以資閱、討與講授相結合的方式,擇要研討宋代史上的政治事件、文官制,努把握該時期的史走勢,爭取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礎。課前準備(閱史、文)課堂提出問題研史(、討)研究述評(問題、材及分析、學術進展與説服、足)講授小結成績評定:日常與30%,作业習20%,研究札記50%(習内容:、名詞、簡答題)宋代石刻史料研读班宋代石刻史料研读班研读与合宿研读与合宿台湾年輕學者論文精進計畫台湾年輕學者論文精進計

12、畫 徵求參與者主旨:為提升國內年輕學者論文寫作能力,擬由黃寬重、柳立言、梁庚堯及劉靜貞等四位教授聯合主持年輕學者論文精進計畫,以祈促進台灣學界年輕學者的交流,共同提升國內年輕學者寫作能力。本計畫預計舉辦三年,每個月聚會兩次左右,參與的年輕學者須由提交論文計畫開始,依序完成論文撰寫及報告,並希望參與的年輕學者三年能投稿至有審查制度之期刊一篇或專書之初稿。 徵求對象: 博士生以上,助理教授(含)以下的年輕學者 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

13、ons. to make something different知识:获取,挑战,创造知识:获取,挑战,创造从从“材料材料”研读开始研读开始 學者悠悠是大病。今覺諸公都是進寸退尺,每日理會些小文義,都輕輕地拂過,不曾動得皮毛上。這箇道理規模大,體面闊,須是四面去包括,方無走處。今只從一面去,又不曾着力,如何可得!朱子語類卷一二一訓門人(九) 須是將本文熟讀,字字咀嚼教有味。若有理會不得處,深思之,又不得,然後却將註觧看,方有意味。如人飢而後食,渴而後飲,方有味;不飢不渴而强飲食之,終無益也。朱子語類卷十一學五讀書法(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 所謂“問題意識”,實際上是一種“眼光”。它所反映的,是一種追求歷史識見的研究取向;所要求的,是洞察敏銳而言之有物。它探索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而不以重複大而無當的普遍規律為目標。 對於“問題意識”的強調,有利於尋找學術前沿、減少淺層次的重複,有利於促進論點的提煉與研究的深入,也有利於多領域甚至跨學科的交叉合作。 “問題意識”一方面涉及到“問題”本身,也就是說,在眾多可供選擇的題目中,有些論題,可能更具實質性意義,或者說對於全局性研究更有“牽動”作用;另一方面,或許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更加關注提問的方式,即如何提出、如何著手解決問題,而這實際上反映出人們治學時的一種“意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