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医院篇.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523040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医院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医院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医院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医院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医院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医院篇目录 目录 专业术语 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 总建筑布局及平面布局 建筑构件 安全疏散 消防设施的设置 消防排烟 消防电气 专业术语 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 用建筑。 裙房: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附属建筑。 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专业术语 防火隔墙: 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封闭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

2、入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的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 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 511 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 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 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 513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 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2 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若医院建筑高度大于24m,则此

3、医院为 一类高层建筑,且耐火等级为一级。 总建筑布局及平面布局 总建筑布局 建筑位置 平面布局 防火分区 防火间距 消防车道 救援场地 消防供水 总建筑布局及平面布局 注:1 表中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 系统时,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 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2 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 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高层建筑允许最大防火分区面积3000m; 单、多层建筑允许最大防火分区面积 5000m; 地下室允许最大防火分区面积1000m。 建筑内设置中庭,或设置敞开楼梯等 上、下层相连通时,应

4、采用防火墙; 防火玻璃墙或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 地下或半地下。 总建筑布局及平面布局 532 建筑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 开口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 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531 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建筑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 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 第531条的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 极限不应低于100h;采用防火玻璃墙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 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

5、0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 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 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并应符合本规 范第653条的规定;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 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2 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 报警系统: 3 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4 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533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确有困难时,可采 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符 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 545 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6、时,不应超过2层; 采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时,应为单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 布置在首层。 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 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 总建筑布局及平面布局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墙体、楼板 楼梯 管道竖井 防火门窗、防火卷帘 吊顶 屋顶金属构件、变形缝 建筑构件 防火墙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 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的不燃性墙体。 防火墙上需开设开设门、窗、洞口时, 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

7、甲级防火门、窗。 医疗建筑内的手术室或手术部、产房、 重症监护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 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墙上必须设置的 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615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 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622 医疗建筑内的手术室或手术部、产房、重症监护 室、贵重精密医疗装备用房、储藏间、实验室、胶片室等, 附设在建筑内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 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活动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 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 分隔,墙上必须设置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

8、火门、窗。 627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 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 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 分隔。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 于100h的防火隔墙和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 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 用乙级防火门。 建筑构件 651 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 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2 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

9、,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 用常闭防火门。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 关闭”等提示标识。 3 除管井检修门和住宅的户门外,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功能。 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自行关闭的功能。 4 除本规范第6411条第4款的规定外,防火门应能在其内 外两侧手动开启。 5 设置在建筑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 并应保证防火门开启时门扇不跨越变形缝。 6 防火门关闭后应具有防烟性能。 7 甲、乙、丙级防火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门GB 12955的规定。 652 设置在防火墙、防火隔墙上的防火窗,应采用不可开 启的窗扇或具有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功能。 常开防火门或防火窗应

10、具有在火灾时 能自行关闭的功能。 防火门应能在其内外两侧手动开启。 建筑构件 653 防火分隔部位设置防火卷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 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 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 2 防火卷帘应具有火灾时靠自重自动关闭功能。 3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规范 对所设置部位墙体的耐火极限要求。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的耐火试 验方法GBT 7633有关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的判定条 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当

11、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仅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的耐火 试验方法GBT 7633有关耐火完整性的判定条件时,应设 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规定, 但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该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 4 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与楼板、梁、墙、柱之间的空隙 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5 需在火灾时自动降落的防火卷帘,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6 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卷帘GB 14102的规 定。 防火卷帘应具有在火灾时能靠自重自 行关闭的功能。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规范 对所设置部位墙体的耐火极限要求。

12、建筑构件 6410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6411 建筑内的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除甲、乙类 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2 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 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3 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其完全开启时,不应减 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4 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 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

13、,应保证火灾时不需 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 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 级防火门。 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 门。 安全疏散 555 除人员密集场所外,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使用人 数不超过30人且埋深不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当 需要设置2个安全出口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 的金属竖向梯。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 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 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可设置1 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除

14、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 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 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558 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 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 楼层,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建筑面积200m的地下或半地下设 备间、建筑面积50m且经常停留人 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 间,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疏散门) 或1部疏散楼梯。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 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 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 相邻两个安

15、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 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 小于5m。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疏散 55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 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 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 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554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559 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 外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 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 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16、2 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 应少于2个;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 安全出口不应少于1个; 3 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其按本 规范第5521条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度的30,建筑各 层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按照本规范第 5521条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度。 安全疏散 5 m 安全 出口 安全 出口 安全疏散 5515 公共建筑内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 少于2个。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 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 置1个疏散门: 1) 位于两个

17、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 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对于医疗 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m2;对于其他建筑或场 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2。 2)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m2且疏散门的净宽 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 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 140m。 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 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 建筑内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 定且不应少于2个。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 侧的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75m, 可设置

18、1个疏散门。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 50m,可设置1个疏散门。 (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 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且疏散门的净 宽度不小于140m ) 安全疏散 房间面积75 m 房间面积75 m 房间面积 200 m 门宽 1.4m 门宽 0.9m 安全疏散 5517 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 5517的规定。 注:1 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5m。 2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 间位于两个楼梯间

19、之间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 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 3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 表的规定增加25。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疏散门至 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3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疏散门 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 安全疏散 5517 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 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 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 于15m处。 3 房间内任

20、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表5517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 直线距离。 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 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 安全疏散 安全 出口 房门 病房 疏散出口 疏散 出口 疏散 出口 安全 出口 安全疏散 高层医疗建筑内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为 1.3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当沿 走道单面布房时为1.4m,双面布房时 为1.5m。 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通行推床 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 医疗康复建筑中,室内通道应设置无障 碍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80m。 无

21、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表5 5 18 高层公共建筑 内 楼梯 间 的首 层 疏散 门 、首 层 疏散 外 门、 疏散走道和疏 散 楼梯 的 最小 净 宽度(m) 5518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 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10m。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 疏散走道 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5518的规定。 安全疏散 高层医疗建筑应在二层及 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 术部设置避难间。 高层医疗建筑的疏散楼梯 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多层医疗建筑的疏散楼梯 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5524 高

22、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m2确定。 2 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3 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 部位分隔。 4 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 5 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6 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5512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 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裙房和建筑

23、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注:当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疏散楼梯可按本规范有关单、 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5513 下列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 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1 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2 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 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4 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安全疏散 高层医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在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1台。 消防电梯可兼做客梯或货梯使用。 消防电梯应设置面积不小于6m的 前室。 731

24、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1 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2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3 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总 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732 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 分区不应少于1台。 734 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货梯可兼作消防电梯。 735 除设置在仓库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 消防电梯外,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并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经过长度不大于 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2 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与防

25、烟楼梯间合用的前 室,应符合本规范第5528条和第643条的规定; 3 除前室的出入口、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和本规范第 5527条规定的户门外,前室内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 口; 4 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 消防设施的设置 高层医疗建筑,以及体积大于5000m的单、多层医疗建筑应设置室 内消火栓系统。 高层医疗建筑,以及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或总建筑面积大于 3000m的单、多层医疗建筑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 高层医疗建筑,以及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或总建筑面积大于 3000m的疗养院的病房楼,不少于200床位的医院门诊楼、病

26、房楼 和手术部等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排烟 医疗建筑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中庭;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且经常有 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且可燃物 较多的地上房间; 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地下或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 面积大于200m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 50m,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 应设置排烟设施。 853 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 施: 1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 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 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 中庭; 3 公共建

27、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 的地上房间; 4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 地上房间; 5 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854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 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 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 设置排烟设施。 消防电气 医疗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 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 时间不应少于10h。 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 度,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 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 应低于100lx。 1015 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 源的连续

28、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5h; 2 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公共 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 少于10h; 3 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1032 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 2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对于病 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lx。 3 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 常用医疗建筑及相关防火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2001年修订)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 年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试行)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 110-2008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2-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