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同步检测:《师说》.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52126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同步检测:《师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同步检测:《师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同步检测:《师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同步检测:《师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同步检测:《师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步练习 1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 2 分,默写 4 分,共 18 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为( )A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明人列他为“文起八代之衰”。B师说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C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应,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

2、文运动”。D韩愈的创作实践了其倡导的理论,代表性的作品有 马说原道原毁等。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蟠(fn ) 句读(d) 针砭时弊(b)B谀(y) 苌弘(chn) 六艺经传(zhun )C郯(tn ) 谄(xin)媚 不拘时(j)D聃(dn) 严谨(jn) 以资切磋(ch)3下列“道”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C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方法)D余嘉其能行古道。(从师学习的风尚)4下列句子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B今王鼓乐于此C置人所罾鱼腹中D将军身披坚执锐

3、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下列句中加粗字与“而耻学于师”中“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成以其小,劣之7下列译句有误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蠢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蠢人之所以成为蠢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4、,官盛则近谀。他和他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样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阿谀奉承。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没有地位高低年龄大小之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8默写。(4 分)(1)_,_,或师焉,或不焉(2)古之圣人今之众人,_,_。(3)三人行,_。(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二、阅读部分(2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914 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不敢为人师。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

5、,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牵引,拉拉扯扯地纷纷议论),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来南,指唐永贞二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而来)。二年冬,幸大雪逾岭(岭,五岭山脉,岭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者。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6、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9下列两句中加粗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 )仆道不笃被南越中数州A深厚 d同“披” pB深厚 d覆盖 biC忠诚 d覆盖 pD忠诚 d同“披” bi10与下列两句中加粗的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A素善留侯张良非能水也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吾得兄事之C必复之全之沛公军霸上D不耻相师去今之墓而葬焉11对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犯笑侮犯:触,这里是冒着、顶着的意思。B因抗颜而为师抗颜:指态度严正不屈。C而增与为言辞增与:诬加。D余以为过言过:过失、错过。12句子翻译正确的分别是( )(1)辱书云,欲相师。A承蒙您来信说,希望能互相学习。

7、B您在一封令我感到羞愧的信里说,想拜我为老师。C承蒙您来信说,想拜我为师。D您在一封令我感到羞愧的信里说,希望能互相学习。(2)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A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您又想让我充当越州的雪。B韩愈既然自认为是蜀的太阳,而您又想让我充当越州的雪。C韩愈既然自认为是蜀的太阳,而我又想让自己充当越州的雪。D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又想让自己充当越州的雪。13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

8、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D说明自己被贬越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14以下四句话中,不属于作者“不敢为人师”的理由的一项是( )A仆道不笃,业甚浅近B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C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D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 1519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袁涣,陈郡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 。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 。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

9、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独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 。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所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

10、,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选自三国志,有删节)注: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茂才:举用人的一种科目,即“秀才”。太祖:曹操。15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涣常正议,术不能抗抗:辩驳。B布大怒,以兵胁涣兵:兵器。C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征:征召,号召。D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卒:最终。16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

11、的一项是( )A布初与刘备和亲和亲:和睦亲近。B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颜色:面色。C为政崇教训教训: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经验。D恕思而后行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17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布惭而止 外温柔而内能断刘备之为豫州 独今日之事将军也乏则取之于人 得免于危亡之祸不闻以骂 以病去官ABCD1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然敬之不敢不礼也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A然而仍然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表现。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努力地付诸实践了。B可是因为尊敬他,就也不敢做不合礼数的事。古代那些得民心的圣明君主,您已经勤于学习了。C反倒更尊敬他,不

12、敢有不礼貌的举动。古代能使民众归附的原因,您已经通过努力了解了。D但是他也尊重袁术,不敢乱了礼数。对像古代圣贤那样能得民心的官员,您已经殷勤慰劳了。1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袁涣感到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维护刘备,身在曹营心系故主。B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财,不炫示邀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曹操器重。C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不拘细行,仍受人敬重。D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战争,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三、语言运用(14 分)20下面的句子有两处前后脱节,请在相应的序号处添加必要的词语,使之完整连贯。(4 分)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中国小说呈现

13、了重视情节的特点。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在_处加上_,在_处加上_。2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4 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病人说:“_。”_说:“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22依照例句,另写一组有寓意的句子。要求按下面提供的三件物品,写出寓意与物品形象特征相统一的意思完整的句子。(不要求与例句字数相同)(6 分)例句:锚:即使一生不

14、露面,也会感到它的存在。足球:总让人踢来踢去,不得不变得越来越圆滑。蜡烛:站得不端正的,_。火柴:不经受磨炼, _。刨子:铲出了不平,_。参考答案一、1解析:明人与苏轼的评价颠倒了。答案:A2解析:A蟠 pn;句读 du;C郯 tn,谄 chn;D磋 cu。答案:B3解析:应为“主张、思想、学说”。答案:C4解析:A、B、C 是名词用作动词; D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D5解析: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学,古:小的方面,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所以,古: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答案:B6解析:劣:认为不好,意动用法;A 名词的意动用法;B形容词作名词,

15、长处,短处;C名词作状语,用箕畚。答案:D7解析:无:无论。答案:D8(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3)则必有我师焉(4)师不必贤于弟子二、(一)9解析:句中“被”为“覆盖”义,应该读“bi”。答案:B10解析:例是“ 以为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例“用眼看”,名词作动词,D与例句完全相同。A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 B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C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修墓。答案:D11解析:“过”的基本义项有:走过,经过;胜过,过分;过失,错过;访,探访。本句应选。答案:D12解析:(1)该句的分析要扣住“辱”“相”字,“辱”是一个谦词

16、,意为写信给自己是使对方受屈辱了,译为“承蒙”比较恰当;“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单指作者。(2)本句翻译要理解“既”,“吾子”两词的含义,“吾子”是“您”的意思,“既”根据上下文,应译为“已经”。答案:(1)C (2)A13解析:A“自喻”不正确; B不含“自己”;D没有表明处境的意思。答案:C14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过错吗?只不过是叫唤的狗罢了”,不含有“不敢为人师”之意。答案:D(二)15解析:卒,同“猝”,突然。答案:D16解析:应为“教诲、训诲”。答案:C17B 18A 19B三、20“使得”或“使”“而是”21解析:要求话语符合人物特点,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17、。答案:(参考)是源源不断的利润 是健康强壮的体魄 画家是绚丽丰富的色彩或“囚犯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国脚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孩子是好多好多的玩具”22解析:句子的寓意要与形象特征相统一,意思完整。答案:(参考)必然泪多命短 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才有快乐的花开同步练习 2同步练习 1能力训练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孰(sh) 苌弘(chng ) 经传(zhun) 针砭时弊(bin)B谀(y) 句读(du) 谄媚( chn) 不拘于时(j)C郯(dn) 严谨(jn) 或不焉(fu ) 惑之不解( hu)D聃(dn) 贻之(y ) 师襄(xing) 以资切磋(chu)二、

18、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注音。师说游说句读读书小学而大遗曹操遗权书曰六艺经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及今义(指现在的通用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句中古义:今常用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句中古义:今常用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句中古义:今常用义:师道之不存也久矣道句中古义:今常用义: 今之众人众人句中古义:今常用义:小学而大遗小学句中古义:今常用义:四、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A. 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请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而耻学于师( )位卑

19、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五、下列句子有 A 判断句, B 被动句,C 宾语前置,D 介词结构后置,E 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不拘于时,学于余。 ( )师不必贤于弟子。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六、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 ,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B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君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20、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C唐宋散文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D 师说用了六个字 传其道解其惑,就把老师的职能作用给概括出来了。七、 “道”字的讲法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B.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八、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我没看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B.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

21、有的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我看不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C.不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者以他为老师,或者不以他为老师,这是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我没能见到他的明白事理。D.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者学习,或者不学习,大的方面放弃小的方面学习。我怎能看出他聪明呢?九、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常:之徒:及:是

22、故:于:是:2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原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译文:原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译文:3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A.圣人无常师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这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A.举例论证 B引言论证 C.对比论证 D正反论证5.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三人行,必有我师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练习。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

23、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1对下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 益:更。辄:就。犯:冒犯。B暇:空闲。挈挈:孤独。而东:到东边

24、去。C仆:我。恒:常。幸:庆幸。D被:披。已:已经。吾子:我的儿子。2.下列句中的“以” 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B愈以是得狂名。C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D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3对“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仅(我)会遭到(世俗)责怪,也会因此使你受到非议。B.不仅我会病的,你也会病的。C.不仅见到他会生病,也会见到你病的。D.不仅仅(他)会遭到(世俗)责怪,你也会遭到责怪。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雠。故往见郭隗先生曰:“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

25、曰:“帝者与师处,主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己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土,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 郭隗先生曰: “臣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土,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 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

26、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令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且隗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 士争凑燕A. 对待 舍弃 聚集B事故 捐助 凑合C用 损失 奔赴D侍奉

27、献出 会齐2与“寡人将谁朝而可” 句法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 古之人不余欺也B. 微斯人,吾谁与归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豫州今欲何至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3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A. 我郭隗都将要被任用了,何况那些比我郭隗还强的人呢?B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郭隗更有才能的人呢?C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郭隗还强的人呢?D. 我郭隗都将要被任用了,何况那些比我郭隗更有才能的人呢?4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 )A. 燕国富足了,士兵们心情愉快,精神振奋,不畏惧为雪耻报仇而战。B燕国富足了,贤士们终于心情愉快,精神振奋,不畏惧为雪耻报仇而战。C燕国富足了,士

28、兵们心情愉快,再也不轻易谈论为雪耻报仇而战。D燕国富足了,贤士们终于心情愉快,再也不轻易谈论为雪耻报仇而战。5郭隗“帝者与师处此古服道致土之法也”一段话的主旨在于说明:(不超过 20 个字)6.这段文字刻画的燕昭王,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国君。他的个性特点十分鲜明。请概括出燕昭王性格的三个主要特点。 (不超过 14 个字)同步练习 2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 2 分,默写 4 分,共 18 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为( )A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明人列他为“文起八代之衰”。B师说是

29、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C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应,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D韩愈的创作实践了其倡导的理论,代表性的作品有 马说原道原毁等。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蟠(fn ) 句读(d) 针砭时弊(b)B谀(y) 苌弘(chn) 六艺经传(zhun )C郯(tn ) 谄(xin)媚 不拘时(j)D聃(dn) 严谨(jn)

30、 以资切磋(ch)3下列“道”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C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方法)D余嘉其能行古道。(从师学习的风尚)4下列句子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B今王鼓乐于此C置人所罾鱼腹中D将军身披坚执锐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下列句中加粗字与“而耻学于师”中“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成以其

31、小,劣之7下列译句有误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蠢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蠢人之所以成为蠢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他和他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样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阿谀奉承。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没有地位高低年龄大小之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8默写。(4 分)(1

32、)_,_,或师焉,或不焉(2)古之圣人今之众人,_,_。(3)三人行,_。(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二、阅读部分(2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914 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不敢为人师。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牵引,拉拉扯扯地纷纷议论),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来南,指唐永贞二年

33、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而来)。二年冬,幸大雪逾岭(岭,五岭山脉,岭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者。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9下列两句中加粗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 )仆道不笃被南越中数州A深厚 d同“披” pB深厚 d覆盖 biC忠诚 d覆盖 pD忠诚 d同“披” bi10与下列两句中加粗的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A素善留侯张良非能水也B老吾老以及人之

34、老吾得兄事之C必复之全之沛公军霸上D不耻相师去今之墓而葬焉11对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犯笑侮犯:触,这里是冒着、顶着的意思。B因抗颜而为师抗颜:指态度严正不屈。C而增与为言辞增与:诬加。D余以为过言过:过失、错过。12句子翻译正确的分别是( )(1)辱书云,欲相师。A承蒙您来信说,希望能互相学习。B您在一封令我感到羞愧的信里说,想拜我为老师。C承蒙您来信说,想拜我为师。D您在一封令我感到羞愧的信里说,希望能互相学习。(2)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A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您又想让我充当越州的雪。B韩愈既然自认为是蜀的太阳,而您又想让我充当越州

35、的雪。C韩愈既然自认为是蜀的太阳,而我又想让自己充当越州的雪。D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又想让自己充当越州的雪。13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D说明自己被贬越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14以下四句话中,不属于作者“不敢为人师”的理由的一项是( )A仆道不笃,业甚浅近B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C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D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

36、,完成 1519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袁涣,陈郡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 。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 。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独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 。涣言曰

37、:“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所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

38、举吏,独不贺。(选自三国志,有删节)注: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茂才:举用人的一种科目,即“秀才”。太祖:曹操。15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涣常正议,术不能抗抗:辩驳。B布大怒,以兵胁涣兵:兵器。C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征:征召,号召。D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卒:最终。16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布初与刘备和亲和亲:和睦亲近。B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颜色:面色。C为政崇教训教训: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经验。D恕思而后行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17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布惭而止 外温柔而内能断刘备之为豫州 独今日之事将军也乏则取之于人 得免

39、于危亡之祸不闻以骂 以病去官ABCD1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然敬之不敢不礼也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A然而仍然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表现。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努力地付诸实践了。B可是因为尊敬他,就也不敢做不合礼数的事。古代那些得民心的圣明君主,您已经勤于学习了。C反倒更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举动。古代能使民众归附的原因,您已经通过努力了解了。D但是他也尊重袁术,不敢乱了礼数。对像古代圣贤那样能得民心的官员,您已经殷勤慰劳了。1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袁涣感到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维护刘备,身在曹营心系故主。B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财,不炫

40、示邀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曹操器重。C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不拘细行,仍受人敬重。D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战争,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三、语言运用(14 分)20下面的句子有两处前后脱节,请在相应的序号处添加必要的词语,使之完整连贯。(4 分)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中国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在_处加上_,在_处加上_。2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4 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41、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病人说:“_。”_说:“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22依照例句,另写一组有寓意的句子。要求按下面提供的三件物品,写出寓意与物品形象特征相统一的意思完整的句子。(不要求与例句字数相同)(6 分)例句:锚:即使一生不露面,也会感到它的存在。足球:总让人踢来踢去,不得不变得越来越圆滑。蜡烛:站得不端正的,_。火柴:不经受磨炼,_。刨子:铲出了不平,_。参考答案一、1解析:明人与苏轼的评价颠倒了。答案:A2解析:A蟠 pn;句读 du;C郯 tn,谄 chn;D磋 cu。答案:B3解析:应为“主张

42、、思想、学说”。答案:C4解析:A、B、C 是名词用作动词; D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D5解析: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学,古:小的方面,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所以,古: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答案:B6解析:劣:认为不好,意动用法;A 名词的意动用法;B形容词作名词,长处,短处;C名词作状语,用箕畚。答案:D7解析:无:无论。答案:D8(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3)则必有我师焉(4)师不必贤于弟子二、(一)9解析:句中“被”为“覆盖”义,应该读“bi”。答案:B10解析:例是“以为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例“用眼

43、看”,名词作动词,D与例句完全相同。A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 B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C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修墓。答案:D11解析:“过”的基本义项有:走过,经过;胜过,过分;过失,错过;访,探访。本句应选。答案:D12解析:(1)该句的分析要扣住“辱”“相”字,“辱”是一个谦词,意为写信给自己是使对方受屈辱了,译为“承蒙”比较恰当;“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单指作者。(2)本句翻译要理解“既”,“吾子”两词的含义,“吾子”是“您”的意思,“既”根据上下文,应译为“已经”。答案:(1)C (2)A13解析:A“自喻”不正确; B不含“自己”;D没有表明处境的意思。答案:C14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过错吗?只不过是叫唤的狗罢了”,不含有“不敢为人师”之意。答案:D(二)15解析:卒,同“猝”,突然。答案:D16解析:应为“教诲、训诲”。答案:C17B 18A 19B三、20“使得”或“使”“而是”21解析:要求话语符合人物特点,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答案:(参考)是源源不断的利润 是健康强壮的体魄 画家是绚丽丰富的色彩或“囚犯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国脚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孩子是好多好多的玩具”22解析:句子的寓意要与形象特征相统一,意思完整。答案:(参考)必然泪多命短 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才有快乐的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