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格课题研修方案”学习交流一、 目前课题研究现状:当前,学校课题研究存在选题大、内容空、教师难操作、成果无实效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开展合乎教师现状、贴近教育教学的应用型小课题研究,以教师正在做的工作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和完善工作为目的。研究过程分为四部曲:一是营造氛围,创造研究条件;二是遵循原则,精心选择课题;三是举行论证,探寻研究策略;四是成果评价,提取研究经验。小课题研究以理论为基,以实践为本,切口小、方向明、周期短、见效快,能使教师在研究和交流中成长、在成长中变化提高。可以说,应用型小课题研究是学校培养教师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管理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本身的需要。 二
2、、针对现状、合理定位,开展应用型小课题研究:1、何谓应用型小课题研究?应用型小课题研究即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是以教育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养成教师科学的思维习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与水平为根本目的,把工作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工作的过程。可以三两个人或者十来个人组织开展,需要一定的但却不是高深的理论作指导,切口小、方向明、易操作、周期短、见效快。2、怎样给小课题研究定位?教师小课题研究必须定位在实践性研究上。 3、应用型小课题研究的特征?“应用型小课题研究” 是介于教育科研课题和“教学案例 ”、 “教学后记”之间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人人能参与的课题研究形式
3、。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小;二是实 。注意:遵循原则,精心选择课题 一是注重实用价值原则。 二是遵循能力原则 。 三是追随兴趣原则。 三、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一)选题:从实践中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1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的困境中寻找问题2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问题 3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发现问题 4从学生的课后生活中寻觅问题 (二) 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研究材料,或者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材料。 ()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研
4、究结论。 ()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5)论文或报告答辩。四、课 题 研 究 材 料 目 录1、课题研究基本材料(1)课题立项申请书 (2)课题立项批准书(3)变更申请(4)结题申请表(5)结题方案表(6)课题管理记录卡(7)课题研究评价表(8)工作报告(9)结题报告2、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1)课题研究实施方案(2)开题论证(3)围绕课题的学习材料、学习体会(4)围绕课题的研究课教学案(5)围绕课题的研究课活动记录(6)围绕课题研究的教学实录(7)围绕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8)围绕课题研究的教学评价(9)围绕课题的研究论文(10)围绕课题研究的阶段性计划(11)围绕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5、3、课题研究成果性材料(1)参与交流汇报的材料(2)师生获奖(3)工作报告(4)结题报告 第一,发现问题。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第四,要把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总结出来。 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 。调查法 五、课题管理 : 小 课 题 结 题 指 南一、关于结题的申报二、关于工作报告三、关于结题报告四、关于结题的议程“教师小课题研究” 成果如何表达? “教师小课题研究” 的成果结构可以是 “报告式”或是“ 叙事式”。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题目:研究目的
6、;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引言。说明研究的起因;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几项指标 1、优秀“小课题” 应该有 “个人博客” 2、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有展示平台 3、论文答辩 4、鼓励教师连续做“小课题” 应用型小课题研究是一项全新的校本教研模式,它是促进学校全面提升的有效载体,是教师发展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管理改革的需要,更是教科研发展本身的需要。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应用型小课题研究会日益彰显出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推动学校工作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