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三化学段考试题 前三单元.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520620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段考试题 前三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段考试题 前三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段考试题 前三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段考试题 前三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段考试题 前三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三化学段考试题前三单元初三化学段考试题(前三单元) 2011年08月03 日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 关闭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 立即修改 | 关闭 咖啡冰糖 加上一小块冰糖,咖啡的苦就会变淡,在身边缭绕不绝的,则是咖啡的香醇。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基础是 A、计算 B、实验 C、测量 D、推理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A、有颜色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发光、放热现象 D、有固、液、气、三态变化

2、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木炭研成粉 B灯泡发光 C动物呼吸 D玻璃破裂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食物腐败 C、汽车轮胎 爆炸 D、烧制陶器 5、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放在衣橱中逐渐消失 B、 汽油挥发 C、金属导电 D、高粱酿酒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熔点 B、沸点 C、 硬度 D、可燃性 7、在电视中,我们看到9月11日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客机撞击世留中心和五角大楼的画面,自称安全的美国,突然陷入了恐怖危机。研究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飞机撞击大楼,碎玻璃纷飞 B、飞机中汽油燃烧

3、 爆炸C、房屋钢筋熔化 D、世贸中心大楼坍塌 8、 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产生一缕白烟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9、以下物品中,属于化学对帮助人类战胜疾病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不锈钢 B、青霉素 C、农药和化肥 D、电话和电视机 10、以下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业成就的是 A、指南针的发明 B 、青铜器的制造 C、钢铁的冶炼 D、黑火药的发明 11、下列对各种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能燃烧 B、水在4时密度为1克/厘米3 C、镁能燃烧 D 、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绣 12、在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 A、只有物理变化

4、 B、可能有物理变化,一定有化学变化 C、只有化学变化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13、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面燃烧起来后,合理简单的灭火的措施是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用湿抹布盖灭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通电发光 B、分离空气法制氧气 C、金属生锈 D、海水晒盐 15、下列变化中,其中一个变化与其他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菜刀生锈 B、高梁酿酒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 16、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

5、,也不是化学变化 17、下列描述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的吸附性 B、酒精的挥发性 C、氢气的可燃性 D、蜡烛受热能熔化 18、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菜腐烂 B.煤气燃烧 C.轮胎 爆炸 D.牛奶变酸1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晒干了B.铁制的菜刀、锅等生锈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了20.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铁水浇铸铁锅 B.矿石粉碎 C.蜡烛燃烧 D.水分蒸发21.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6、)A.玻璃破碎、海水晒盐 B.米饭变馊、气球 爆炸 C.电灯通电后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 D.糯米制成酒、发生沙尘暴天气22.在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很容易挥发 B.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C.木材在空气中能燃烧 D.二氧化碳气体降温后能变成雪花状固体23.物质的下列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水银制作温度计 B.用金属钨制成灯丝C.用酒精作酒精灯中的燃料 D.用铁制成剪刀、锤子等24.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挥发性、升华 B.变质、熔化 C.溶解性、燃烧 D.可燃性、蒸发 25.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

7、状态变化 B.有颜色变化 C.有发光.发热 D.有新物质生成 26.下列属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是黑色固体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D.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27.下列各组物质属同一物质的是( ) A.水和冰 B.木材与木炭 C.铁和铁锈 D.木炭和二氧化碳 28.下列变化属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燃烧 B.石蜡熔化 C.钢铁生锈 D.光合作用 2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不属物理性质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氮气难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30、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

8、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B.英国的汤姆生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3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32.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3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34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

9、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 A硫磺 红磷 铁丝 木炭 3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36下列关于化合 反应 和氧化 反应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化合 反应 一定是氧化 反应 有的氧化 反应 属于化合 反应氧化 反应 全不是化合 反应 所有燃烧都是化合 反应3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 双氧水 空气 氯酸钾 氧化汞 38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

10、其后果是( ) 加热时无氧气产生 加热时产生氧气少 产生氧气缓慢 没有影响 39常温下,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挥发性,该气体泄漏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 )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 向下排空气法 用气球泡收集 40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向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 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41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 反应 ,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 氧化剂 反应 物 催化剂 生成物 42将氯酸钾、二氧化锰、

11、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 反应 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种 种 种 种 4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 B.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44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45.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B.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46.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7.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4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 反应 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

13、能剧烈燃烧 反应 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 反应 ,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 反应反应 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 物的种类 49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事实 解释 A 食盐溶于水不溶于油 微粒间相互作用不同 B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分子运动加快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50.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加明矾吸附沉降蒸馏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

14、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二、非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三个部分,加热时应把受热物体放在( ) 的部分 2.请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 (4)化学性质: 铁能生锈( );氧气不易溶于水( ); 水能结成冰( );炸药 爆炸 ( ); 氧气经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

15、铁铸成锅( ). 3.下列是有关水的一些描述: a、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在101kPa下,水会在0时结冰,在100沸腾;c、4时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d、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e、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f、水能溶解食盐、糖等许多物质;g、少量水泼到灼热的炭火上,水能与炭 反应 生成可燃性气体。 仔细阅读上述内容,用序号完成下列填空: 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语句是 ( ) 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语句是 ( ) 4、某同学在做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时,所用装置如右图所示: 该同学的实验装置有错误之处吗?请你指出并改正: 大家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一种气体:二氧化碳,你在该实验

16、过程中增加何操作能将它检验出来? 5、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 6、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钠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 反应 ,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顷刻间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 (2) (3) (4) 7.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_里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_.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容积的_,一旦酒精在桌面燃烧,应_.8. 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_,标签_,瓶口要紧挨试管口.9.使用胶头滴管时,应保持滴管_在管口上方.不可将滴

17、管_10.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_. 11.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 A是 ;B是 ;C是 ;D是 。 12.将氧气降温后变成淡蓝色的液体,这种变化属于_变化。判断的依据是_。电子消毒柜中的臭氧发生器能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成臭氧,这种变化属于_变化。判断的依据是_。13.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所发生的三个 反应 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18、, , , (只答四点即可),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 甲进行实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有白烟产生的那个 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 14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假设 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15图是化学中“有名”的装置,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_端进氧气。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从_端

19、进氧气。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_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16.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请你运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月水的标准 感官指标 化学指标 细菌学指标 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 pH6.58.5;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 1.0mg/L等 细菌总数100个mL等 (1)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物质可用 的方法。 (2)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20、。 (3)符合感官和化学指标的水还不一定是安全的饮用水,理由是 。 17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则迅速变红,这是因为_;然后再向烧杯中放几块木炭,稍等片刻,发现_,说明木炭具有_作用。 18.(08年烟台)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2)地震中许多

21、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18、写出下列 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每种物质的下方能写化学式的写出化学式,每个 反应 后边属于基本 反应 的写出基本 反应 。 (1)蜡烛燃烧 (2)加热汞 (3)氧化汞高温 (4)红磷燃烧 (5)硫燃烧 (6)木炭燃烧 (7)铁丝燃烧 (8)过氧化氢分解 (9)氯酸钾分解 (10)高锰酸钾分解 (11)电解水 (1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