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学生“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台湾心理学家黄月霞认为:“倾听是有效沟通所必备的元素,它是一种接纳的语言。 ”倾听是接受,分析,理解,分享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一、什么叫倾听现代汉语小词典注: 倾听, 细心地听取( 一般指上对下) 。而本文所言的倾听则是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细心地听取, 其特征表现为目的性、思考性和完整性。目的性指有目的地听取老师的指令或要求, 听取同学对某个问题的观点; 思考性指课堂上无论是老师, 还是学生都要一边听一边想。想别人的观点是否与自己的看法一致或自
2、己有什么新的观点生成; 完整性指听者必须完整地听别人的发言, 否则倾听不到对方的观点或要求。二、倾听的习惯刚上学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 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 他便极有可能成为什么样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要小学生养成什么样的倾听习惯, 他便有什么习惯。而现实生活中, 老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略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以致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倾听习惯。那么, 课堂上我们要注意哪些倾听习惯的培养呢?1.注视讲话者的习惯。在课堂上倾听别人讲话时, 眼睛要注视讲话者。因为这样便于集中注意力, 听明白讲话的内容, 同时也便于互动。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发现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 都非常专注于倾听, 眼睛一
3、刻也不离开讲话者。因此, 倾听时, 注视讲话者是首先要养成的习惯。2.边听边思考的习惯。注视听者是为听明白讲话者的话, 但仅停留在明白的层面上还不够,还要听懂。听懂就要求倾听者一边听一边思考。思考对方的观点是否正确, 说理是否有据, 叙事是否合理, 说明是否恰当、准确, 思考自己是否从中生成新观点等。3.表情示意的习惯。倾听是一个情感投入的过程, 是双边活动。倾听中, 若听懂了对方的话, 善意地点点头或微笑一下或给一个眼神、手势等都行。若听不明白皱一下眉或做一个苦脸状等也可以。课堂上, 教师就可以观察这些表情反馈他所讲的内容学生是否听懂, 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进度。学生也能从对方的表情中知晓自己的
4、观点是否与同学相符, 从而在互相倾听交流的过程中, 碰撞出更多的思路或观点。4.文明反馈的习惯。倾听既然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那么倾听完后,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文明地反馈自己的观点。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相符时, 尽量不直接否定, 以文明协商的口吻。如“我以为”、“我的看法是”教师更应避免“唯师独尊”, 否定一切, 扼杀课堂上新观点的生成。三、怎样培养倾听的习惯心理学家指出: “工作成功的人八成是依赖于倾听别人说话或使别人倾听。”倾听如此重要,培养倾听的习惯刻不容缓。首先, 要营造一个适合倾听的环境。我们知道, 没有一个安静的客观环境和一个平和无压力的心理环境, 倾听便不能顺利进行。而这种倾听
5、环境的营造主要靠老师。“老师是倾听环境的营造者”。课堂上老师一方面要求学生注意听讲, 不做小动作, 不交头接耳, 另一方面要对没按要求倾听的学生的行为予以纠正。同时, 还可要求同学之间互相提醒, 时刻养成倾听的习惯。其次, 教给倾听的方法。倾听方法的要点主要是“坐”、“观”、“点”。“坐”是倾听的基础, 即坐姿。课堂上老师要告诉学生臀部坐正,两腿自然放在桌下, 两臂自然放在桌上。特别是一年级入学的新生, 要按此要求到位。“观”是倾听的保证。即当别人讲话时, 者要注意地看着对方。这样做对于锻炼倾听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学生很有帮助。“点”是关键。即学生在倾听时, 在思考的基础上善于把对方的内容归纳成
6、要点, 整理成有条理的内容。这样可提高倾听的效果。再次, 训练倾听的能力。日本教育专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一种习惯须 27 天才能养成。所以, 日本在小学生中常常一月一个习惯的养成教育。倾听的习惯和能力也能通过训练达成。如有些教师在学生中开展的“按指令行事, 训练学生是否听得全面; 让学生听中辨错, 训练学生是否倾听准确; 开展传话游戏活动, 训练学生是否注意倾听”, 都不失为一些好方法。此外还要注意:第一, 要凭借自身素质吸引倾听。对教师而言,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准备充分, 使课上得精彩, 运用普通话以感动倾听者。还可以利用友善的外表,得体的打扮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吸引倾听者。对学生而言, 声音宏亮, 讲得有条理, 文明礼貌。第二, 要善于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倾听。第三, 调节措施延续倾听, 如当学生倾听时间长出现疲劳时, 教师要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调整学生疲乏的心态; 当学生倾听时表现出迷惑不解时, 教师要重复一次, 若发言者是学生, 教师则要求学生再讲一遍; 当学生倾听注意力不集中时, 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善于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一句话, 教师对课堂的有效调控是训练学生成功倾听的有效措施。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有一个过程, 小学生的倾听习惯也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长久坚持,长期训练, 倘若如此, 学生的倾听习惯及各种学习品质也一定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