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二氮类具有使用安全、起效快、耐受性良好的特点。目前,仍是使用最广泛的催眠药。苯二氮类药物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按药物的半衰期长短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三类。苯二氮类药物可产生近似生理性睡眠。治疗指数高,对呼吸影响小,安全范围大。对肝药酶几乎无作用,不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依赖症戒断症状较巴比妥类药物较轻。(1)短效类(半衰期12 小时):如三唑仑、咪达唑仑(速眠安)、去甲羟安定、溴替唑仑等。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和易醒。(2)中效类(半衰期 1220 小时):常用的有羟基安定、氯羟安定、舒乐安定、阿普唑仑(佳乐定)、氯氮卓(利眠宁)等,主要用于入睡困难。(3)长效类(半衰
2、期 2050 小时):如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安定、氟基安定、氟硝安定等,对于早醒和惊醒后难以再入睡较有效。苯二氮类主要副作用有:(1)残留效应,即白天的残留效应是指药物夜间的催眠效应延长到第二天白天,产生了不良反应,如宿醉效应、头晕、嗜睡等。(2)遗忘效应,是指在服药后不能记忆信息。其遗忘程度与药物的血浆浓度有关,即药物剂量越大,血中浓度也越高,遗忘也越严重。(3)停药效应,即苯二氮类药物最常见的停药反应是反跳性失眠。反跳性失眠是一种睡眠紊乱,指在开始停药后 1-2 个晚上失眠症状比治疗前还要严重,常见于服用比较短效的药物停药后。建议在用药时从产生疗效的最小剂量开始,并且在停药时逐渐减量。(4)成瘾性,即药物依赖主要有两方面:一、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苯二氮类药物可以产生药物依赖,主要由于:失眠苯二氮类药物治疗出现反跳性失眠需要继续药物治疗产生耐受性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治疗出现药物依赖无法终止治疗。这些副作用在短效的苯二氮类药物中最易出现;二、长效苯二氮类药物则显效慢,其抑制呼吸作用与白日残留作用较强。为避免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目前主张以最小有效剂量、短期间断性使用来达到满意的睡眠。按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规定,苯二氮类药物作为催眠使用不宜超过 4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