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肉火龙果优质丰产栽培新技术红肉火龙果易栽易管、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极低风险等特点,发展前景广泛,是亚热带地区的优质产业化项目。传统种植每亩约 444 株,利用新模式种植每亩可种植约 1500-1700 株,按市场大宗交易价格每公斤 11 元计算,传统种植每亩年产量约 3 吨,每年每亩效益为 33000 元;新模式种植每亩年产量约 9 吨,按市场大宗交易价格 11 元计算,每年每亩效益为 99000 元,是传统种植亩产量的 3倍。并且采用膜下滴灌浇水、施肥能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1. 整地搭架 火龙果喜温暖、怕霜冻;喜强光、较耐荫;喜湿润、耐干旱、忌积水。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以排水良好、土层肥
2、沃、疏松透气、有机质丰富的壤土为好。火龙果须搭架栽培,架高以高出地面 140160 厘米,方便修剪授粉采果等操作为宜。按行距 3 米柱距 3 米的规格,每亩种柱 117 根,顶端用受力管连接做大梁给植株攀爬,每亩用50 根 6 米每根。在柱距之间垂直埋插石棉瓦每亩用 350 片。2. 定植 定植前,每穴施腐熟有机肥 13 公斤,钙镁磷肥 0.3公斤,回土拌匀填平地面后盖一层 10 厘米左右的土,整成高于地面 10 厘米的土盘。待土盘下沉后,开始种植。种植时间为 3 月至 11 月,适期为 3 月至 5 月。将果苗种于土盘上,尽量使果苗的顶部贴近石棉瓦,定植深度约为 5 厘米。栽后浇足定根水,有
3、条件的地方,宜用干草谷壳花生壳等覆盖树盘。 3. 幼龄树管理 肥水管理 移栽成活后,要保持树盘土壤湿润。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新梢长出 20 厘米左右转绿后开始淋施稀释 10倍的腐熟粪水或花生麸水。以后每月施用 12 次,至 11月下旬以后,植株生长缓慢时停止施肥水。冬至前后每柱施用 10 Kg 腐熟的混合有机肥加 0.250.5 公斤复合肥。 病虫防治 定植后每月喷洒一次杀虫剂农药防治蚂蚁、毛虫、蜗牛、介壳虫等,以防虫吃生长点而停止生长,要在植株基部撒石灰、火灰或用毒饵诱杀等防止蜗牛、蛞蝓危害。出现枝条黄化或腐烂的斑点或枝条,要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及时剪除发病部分,剪口涂杀菌剂保护。剪下来的枝条
4、要清除出园外销毁。 枝蔓管理 幼苗上架前,仅仅保留一个主蔓,将其余侧枝萌芽剪除。用布条或绳子将主蔓绑缚固定于石棉瓦上并保持植株尽量垂直,引导主干贴紧石棉瓦往上生长。当长至接近柱顶时,将顶端嫩芽剪断,即打顶摘心,促进分枝。此后任分枝伸长下垂至自然停止生长或待其生长至距离地面约 40 厘米处时进行打顶。长度为 100120 厘米,浓绿饱满下垂的枝条,是优良的结果枝。 4. 第二年以后的管理 肥水管理 火龙果根系浅,提倡将草剪短或地表铺干草、稻壳等以抑制杂草生长。遇较连续七天晴天无雨的天气时,应立即灌水。以下时期应主要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发芽前后至开花期、新梢生长、幼果膨大期、果实迅速膨大期、采果前后
5、。雨后应及时排除园内积水。每年 12 月份每亩施堆沤发酵过的有机肥 3000 公斤+花生饼 30 公斤+ 钙镁磷肥50 公斤+硫酸锌 2 公斤 +硼砂或硼酸 2 公斤。全年追肥分46 次进行,自 3 月份回暖开始,每隔 11.5 月施一次,每次每柱施复合肥 0.20 公斤,加有机肥 10 公斤。沿树冠滴水线挖宽约 20 厘米,深约 1020 厘米的环形沟,接着将肥施入沟内混匀,最后覆土。追肥的次数和用量可根据枝条形态变化做适当增减,一般结果期间,若出现枝条逐渐呈现干扁形态,即意味着追肥量不足,应加强追肥量或追肥施用频率。 花果管理 火龙果一般从定植第二年开始投产,但当年不可让植株结果过多,以免
6、影响营养枝抽发,大大影响次年产量。火龙果从 5 月份开始每隔 1520 天开一批花,结一批果。管理好的果园每年可开 15 批花,产期集中的也有 4 批次左右。每批花现蕾后 78 天,进行人工疏花,每条结果蔓只留 12 个生长正常饱满的花蕾。开花时,于晚上 9 时以后花冠和柱头充分展开时,用小毛刷刮扫雄蕊上的花粉使其脱落,用塑料碗等容器于花冠口下方接收脱落的花粉,收集完一排火龙果的花粉或容器的花粉装到半满以上时,将花粉充分混匀后用毛笔将花粉涂到柱头上。 (注意!涂到柱头上的花粉越多,果实越大)开花后约 3045 天果皮变红后即可采收。对于长途运输或须长时间存放的果实,宜在果实软化、颜色变暗前采收
7、。 枝梢管理 第三年后,进入盛产期的树体,每棵宜保留有效结果枝 6080 条,枝条应均匀分布于不同方位和方向。每年 11 月下旬左右,从基部剪除采果后衰老的茎蔓及垂地遮阴的内膛茎蔓,促进新梢抽生。选择近柱顶中心的不同方向的新梢保留培养为更新枝,留足更新枝后,可将过密过弱或畸形的萌芽从分蘖基部剪除,以减少交叉枝、无效分枝和防止来年结果枝过密以及促进所有的结果枝受光均匀。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害防治原则。改善果园通风、日照、排水、土壤管理,减少病源虫源。冬季修剪后营养生长期间,可用石硫合剂 800-1200 倍喷布。修剪下来的病枝,应及时清出果园。一旦进入开花结果期则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农药。重视应用果实套袋技术。 冷害预防 每年 12 月中下旬至 1 月下旬的霜冻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段,要密切注意当地的长期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关注短期天气预告,预测霜冻发生时间和强度,提前采用稻草或塑料薄膜整株严密覆盖,全园灌透水、熏烟等综合措施,预防植株被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