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8章 糖类代谢.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502896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  糖类代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8章  糖类代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8章  糖类代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8章  糖类代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糖类代谢一、选择题1、在厌氧条件下,下列( )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A、丙酮酸 B、乙醇 C、乳酸 D、CO 22、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A、NADPH+H + B、NAD + C、ADP D、CoASH3、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6-磷酸果糖激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转氨酶4、下面( )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异生作用中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1,6二磷酸果糖激酶 D、已糖激酶5、生物体内 ATP 最主要的来源是( )。A、糖酵解 B、TCA 循环 C、磷酸戊糖途径

2、D、氧化磷酸化作用6、TCA 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A-酮戊二酸 B琥珀酰 C琥珀酰 CoA D苹果酸7、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述( )物质。A乙酰 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8、下列化合物中( )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 A、生物素 B、FAD C、NADP+ D、NAD+9、在三羧酸循环中,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反应需要( )。A、NAD + B、NADP + C、CoASH D、ATP10、丙二酸能阻断糖的有氧氧化,因为它( )。A、抑制柠檬酸合成酶 B、抑制琥珀酸脱氢酶C、阻断电子传递 D、抑制丙酮酸脱氢酶11、糖酵解是在细胞的( )部位进行

3、的。A、线粒体基质 B、胞液中 C、内质网膜上 D、细胞核内12、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脂酶C、磷酸果糖激酶 D、磷酸化酶13、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的键是( )。A、-1,6-糖苷键 B、-1,6-糖苷键C、-1,4-糖苷键 D、-1,4-糖苷键14、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的 2H 的辅助因子是( )。A、FAD B、CoA C、NAD+ D、TPP15、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CO 2+H2O+ATP B、乳酸 C、丙酮酸 D、乙酰 CoA16、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

4、体生成 B、脂肪酸合成 C、糖原合成 D、糖异生合成葡萄糖19、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磷酸甘油 B丙酮酸 C、乳酸 D、乙酰 CoA20、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 )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异生 C、糖的有氧氧化 D、糖酵解21、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是( ) 。A、糖异生 B、糖有氧氧化 C、糖酵解 D、糖原分解22、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 。A、糖异生 B、糖酵解 C、三羧酸循环 D、磷酸戊糖途径 23、关于三羧酸循环( )是错误的。A、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B、受 ATP/ADP 比值的调节C、NADH

5、 可抑制柠檬酸合酶D、NADH 氧化需要线粒体穿梭系统。24、糖酵解时( )代谢物提供 P 使 ADP 生成 ATP:A、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1-磷酸葡萄糖及 1,6-二磷酸果糖D、6-磷酸葡萄糖及 2-磷酸甘油酸25、生物素是( )的辅酶。A、丙酮酸脱氢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烯醇化酶 D、醛缩酶 26、丙酮酸在动物体内可转变为下列产物,除了( ) 。A、乳酸 B、核糖 C、甘油 D、亚油酸28、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 。A、R-酶 B、D-酶 C、Q-酶 D、-1,6-糖苷酶29、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内下述反应中能

6、产生 FADH2步骤是( ) 。A、琥珀酸延胡索酸 B、异柠檬酸-酮戊二酸C、-戊二酸琥珀酰 CoA D、苹果酸草酰乙酸30、由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葡萄糖单位消耗高能磷酸键数为( ) 。A、1 B、2 C、3 D. 432、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直接供能物质是( )。A、ATP B、GTP C、脂肪 D、葡萄糖33、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柠檬酸合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35、葡萄糖与甘油共同的代谢中间产物是(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磷酸二羟丙酮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6、丙酮酸羧化酶是存在于( )。A、胞液 B、线粒体 C

7、、胞核 D、内质网 37、除( )化合物外,其余的都含有高能磷酸键。A、ADP B、磷酸肌酸 C、6-磷酸葡萄糖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8、饥饿一天时血糖的主要来源途径是( )。A、肠道吸收 B、肝糖元分解 C、肌糖元分解 D、糖异生 二、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1、每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产生的 ATP 分子数比糖酵解时产生的 ATP 多一倍。2、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 ATP。3、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1,6-二磷酸果糖,需要磷酸己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催化。4、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之一,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5、糖酵解反应有氧无氧均能进

8、行。6、在缺氧的情况下,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意义是使 NAD+再生。7、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还原型的辅助因子通过电子传递链而被氧化,以使循环所需的载氢体再生。8、-淀粉酶和 -淀粉酶的区别在于 -淀粉酶水解 -1,4 糖苷键,-淀粉酶水解-1,4 糖苷键。10、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12、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用途径。13、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均需要“引物”存在。14、联系糖原异生作用与三羧酸循环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15、在高等植物中淀粉磷酸化酶既可催化 -1,4 糖苷键的形成,又可催化 -1,4 糖苷键的分解。16、三羧酸循环的中间

9、产物可以形成谷氨酸的前提。17、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之 2H 的辅助因子是 FAD。18、乳酸糖异生为葡萄糖后可补充血糖并在肌肉中糖酵解为乳酸。19、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相互转变的途径。三、问答题:1、何谓三羧酸循环?它有何特点和生物学意义?2、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特点?其生物学意义何在?3、糖酵解和发酵有何异同?糖酵解过程需要那些维生素或维生素衍生物参与?4、试述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的关系和差异。生物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分解和合成代谢途径的单向性?5、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通路?6、试说明丙氨酸的成糖过程。四、名词解释糖酵解途径 糖的有氧氧化

10、糖核苷酸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磷酸戊糖途径 糖异生作用 糖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2. A 3. C 4. B 5. D 6. C 7. D 8. B 9. A 10. B11. B 12. B 13. C 14. C 15. A 16. C 17. 18. 19. D 20. D21. B 22. D 23. D 24. B 25. B 26. D 27. 28. C 29. A 30. B31. 32. A 33. B 34. 35. C 36. B 37. C 38. D二、是非题1. 2. 3. 4. 5. 6. 7. 8.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