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1 第2课时渔父.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4996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 第2课时渔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3-1 第2课时渔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3-1 第2课时渔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3-1 第2课时渔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3-1 第2课时渔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 课时 渔父 画语 导入 在那飘 着秦 风楚 雨的 泽畔 ,歌者 在踽 踽独 行, 憔悴 的脸上 写满 了 凄苦、 孤独。 雨无情 地抽 打着 枯瘦 的身 躯,心 被忧 虑撕 裂的 时刻 ,你接 受了 雨 的最后 洗礼 纵 身一 跃的 姿势 定格 成永远 的风 景, 你的 热血 化作汨 罗江 滔 滔的波 浪, 随 着江水 悠悠 流淌 千年 , 滋 润了一 个民 族的 灵魂! 就让 我们拨 开历 史的 烟云 , 去 寻觅屈 原的 足迹 , 聆 听屈 原处 在生死 边缘 时的心 灵抉 择吧 。 【字 词梳 理】 1. 正音 枯 槁 ( ) 餔 其糟 ( ) 歠 其 醨 ( ) ( ) 莞 尔

2、( ) 洗 濯 ( ) 鼓枻 ( ) 憔 悴 ( ) 凝滞 ( ) 答案: , , , , , , , , 2辨 音 渔父 ( ) 自令放 为 ( ) 父 亲 ( ) 为 什么 ( ) 答案: , ; , 3. 辨形 尔 ( ) 鼓 ( ) 溪 纱( ) 气 ( ) 缧 ( ) 其 泥( ) 洗 ( ) 强 ( ) 拔 ( ) 起 ( ) 邮 ( ) 挖 ( ) 答案: 莞, 浣; 枻, 泄, 绁;淈 ,倔 ,崛 ,掘 ;濯 ,擢, 戳 【文言 整理 】 1.通假 字 渔父见 而问 之曰 同 同 答案: “父 ”同 “甫” ,古 代对老 年男 子的 尊称 。 2.古今 异义 (1) 形容 枯槁

3、 古义: 今义 :指 对事 物的 形象 或 性质加 以描 述 (2) 圣人 不凝滞 于物 古义: 今义 : 停止 流动 ,不 灵 活; 凝聚 (3) 何故 深思 高举 古义: 今义 :高 高地 举起 (4) 颜色 憔悴 古义: 今义 :色 彩 答案: (1) 形体 容貌 (2 ) 拘泥, 执著 (3 )行 为高 出 于世俗 (4 )脸 色 3.词类 活用 (1)乃 歌 曰 ( ) (2) 鼓 枻而 去 ( ) (3) 安能 以皓 皓之 白 ( ) 答 案: (1)名 词作动词 歌唱 (2) 名词作动 词 敲 打(3)形 容词作名 词 洁 白的 东西,这 里指高洁 的 品德 4.一词 多义 (1

4、)游 屈原既 放, 游于 江潭 秦时与 臣游 ,项 伯杀 人臣 活之 游刃有 余 (2)与 子非三 闾大 夫与 心凝形 释, 与万 化冥 合 与嬴而 不助 五国 也 (3)举 举世皆 浊我 独清 何故深 思高 举 戍卒叫 ,函 谷举 (4)而 客逾庖 而宴 圣人不 凝滞 于物 ,而 能与 世推移 何不淈 其泥 而扬 其波 渔父莞 尔而 笑 (5)安 安能以 皓皓 之白 君子食 无求 饱, 居无 求安 风雨不 动安 如山 (6)见 是以见 放 敢陈愚 见 冀君实 或见 恕也 图穷匕 首见 (7)于 何故至 于斯 圣人不 凝滞 于物 葬于江 鱼之 腹中 (8)以 是以见 放 安能以 身之 察察 可

5、以濯 吾缨 答 案(1 )行走 交往 ,交际 运转 (2) 表疑问 语气 介词, 跟,同 动词,结 交,亲 附 (3 )形 容 词,全 举动、 行为 攻 占,被攻 占(4)连词 ,表 承接关系 连词 ,表转折 关系 连 词,表 并列关系 连词 , 表 修饰 关系 (5 ) 怎 么 舒 适 , 安 适 安定 、 安全 、 安 稳 (6) 表示 被动 见解 译 为 “自 己” 、 “ 我” , 露出 来 (7 ) 介 词, 引 进动 作对 象 介词 , 表被 动关 系, 被 介词 , 在 (8 ) 介 词, 因为 介 词, 拿、用 介 词, 表目 的, 用来 5.特殊 句式 (1) 行吟 泽畔 (

6、2) 遂去 ,不 复与 言 (3) 安能 以身 之察 察, 受 物之汶 汶者 乎 (4) 屈原 既放 ,游 于江 潭 (5) 是以 见放 (6) 圣人 不凝 滞于 物 答案: (1) 省略 句(2) 省 略句(3) 定语 后置 句(4 )介宾 短语 后置 句(5) 被 动句(6) 被动 句 【资料 园地 】 1走 近作 者 屈原 (约 公元 前 340 约前 278) , 战 国时 期的 楚国 诗 人、 政治 家, “楚辞 ” 的 创立 者和代 表作 者。20 世纪 , 曾被推 举为 世界 文化 名人 而受到 广泛 纪念 。 屈原的 作品 , 根 据刘向 、刘 歆父 子的 校定 和王逸 的注

7、本, 有 25 篇, 即离 骚1 篇, 天问 1 篇, 九歌 11 篇 , 九章 9 篇, 远游 、 卜居 、 渔 父 各 1 篇。 在语言 形式 上, 屈原 的作 品突破 了 诗经 以 四字 句为主 的格 局, 每 句五、 六、 七、 八、九 字不 等, 也有 三字 、十字 句的 ,句 法参 差错 落,灵 活多 变; 句 中 句 尾 多 用 “兮” 字, 以及 “之” “于 ” “乎” “夫” “而 ” 等 虚字 , 用来 协调 音节 , 造成起 伏回 宕、 一唱三 叹的 韵致 。总 之, 他的作 品从 内容 到形 式都 有巨大 的创 造性 。 2关 于 楚辞 楚辞 是 我国 第一 部浪 漫

8、主义 诗歌 总集 。 由 于诗 歌的形 式是 在楚 国民 歌的 基础上 加工 形成 , 篇 中 大 量 引用楚地 的风土物 产和方 言词汇, 所以叫“ 楚辞” 。 楚 辞 主要是 屈原的作品 ,其代表 作是离 骚 。 西 汉末年, 刘向搜 集屈原、 宋玉等人 的作品 ,精录成 集。 楚辞 对后世文 学影 响深远, 不仅开 启了后来 的赋体 ,而 且影 响历 代散 文创作 。 【图 解文 本】 合作 探究 1 本 文塑造了 屈原怎 样的形 象?显 示了屈 原怎样 的人 格?本 文在塑 造屈原 的同 时,还 塑造了 一位形 象,他 是谁 ?是 怎样 一位 形象? 为何 要塑 造这 一形 象? 探究

9、 屈原 是一 个洁 身自 好, 不随 波逐 流, 不苟 合 , 不 妥协 , 与 众不 同 , 特 立独行 , 坚持 理想 、 不 惜 舍生取 义的 生活 中的 强者 的形象 。显 示了 屈原 宁为 玉碎, 不为 瓦全 的伟 大人 格。 文章还 渲染 了渔 父 的 形象 。 他具 有明 哲保 身、 随 遇 而安、 知天 达命、 与世 推 移的处 世态 度。 作者 还刻 画出 他不愠 不怒 、 不 强人 所难 心平气 和的 超然 姿态 。 作 者塑造 这一 形象 , 对 塑造 屈原来 讲, 具有 对比、 衬 托的 作用。 2 作 者在塑造 屈原形 象时, 除了主 要写他 的语言 ,还 写了他 的

10、行为 、外貌 ,试 从文中 找出, 并说明 其作用 。 探究 游于 江潭 ,行 吟泽 畔,颜 色憔 悴, 形容 枯槁 。 活画出 屈原 英雄 末路 、 心 力交瘁 、 心 事重 重、 形 销 骨立的 外在 形象 。 暗 写出 屈原所 处的 黑暗 环境 , 所 遭受的 困境 挫折 ,为 下文 写屈原 的守 节不 渝、 清白 终生张 本、 铺垫 。 3 文 章结尾部 分渔父 所说的 “沧浪 之水清 兮 ,可 以濯 吾缨; 沧浪之 水浊兮 ,可 以濯吾 足”一 句如何 理解? 探究 这 是一种比 喻的手法 , “沧 浪之水 ”比喻 社会状 况, “ 濯吾缨 ” “ 濯我足” 的不同 变化是根 据水

11、的 状况而定 的,这 是一种灵 活的生存 方式。 渔父离去 , “不 复与言 ”的形象 给人 留下了想 象空间 ,同时与 屈原的 形象 形成 反衬 ,衬 托出屈 原形 象的 高大 、德 行的高 洁。 4 报 任安 书(节 选) 和 渔父 真实地展 示了司马 迁和屈 原内心的 深刻矛盾 。请思 考两篇作 品分 别是怎 样表 现人 物复 杂心 情的。 探究 报任安 书(节 选) 采用书 信体的 形式, 面对 朋友直 接展示 自己生 死抉 择时内 心的矛 盾和痛 苦。信 中欲 言又 止, 止而 又言。 司马 迁表 明自 己并 非贪生 怕死 之辈 ,只 是“ 恨私心 有所 不尽 ,鄙 陋没 世 , 而

12、文采 不表 于后 也” , 所以 隐忍苟 活 , 发 愤著 书 , 但 生活中 却 “居 则忽 忽若 有 所亡 , 出 则不 知所 如往 ” , 内 心充满 了痛 苦。 渔父 采 用寓 言对 话体 的形式 , 假 托渔 父与 屈原 一次相 遇, 通过 两人 的对 话, 展 开思 想交 锋, 把 屈 原内心 的矛 盾斗 争外 化出 来,真 实地 反映 了屈 原的 思想, 表现 了他 崇高 的人 生追求 。 5 屈 原与司马 迁都是 中华民 族历史 上的杰 出人物 ,一 个毅然 赴死, 一个忍 辱而 生。他 们为什 么会有 如此不 同的 人生 选择 ? 结 合课文 谈谈 你的 认识 。 思路提 示

13、 参考 意见 : 可 以从生 命的 价值 , 人 生的 意义, 知识 分子 的责 任, 对后世 的影 响等 方面 来探 讨: 比 如司 马迁 “隐 忍苟 活” , 是为 了成 就人 生的 大 事 业, 垂名 不朽 , 实现 人生 的价值 ; 屈原 “ 毅然 赴死 ” ,是 把人 格 、理 想看 得比 生命更重 要, 以死 来体 现生 命的尊 严。 “生 当作 人杰 , 死亦为 鬼雄 ” , 死, 可以 明 志,生 ,可 以践 志。 可以从 东西 方生 死价 值观 来探讨 : 比 如冯 友兰 先生 说过, 中国 文化 中有 一种 西方没 有的 精神 , 这 就 是 当一个 人认 为他 不能 够拯

14、 救国家 时 , 为 了不 在内 疚 中偷生 , 便选 择赴 死。 西 方人弃 生取 义的 意识 , 与 东方 有异 。 他 们更 重视 “ 生 ” 的权利 , 而中 国传 统文 化 , 则 是把 自我 的 小 生命 看 做是民 族的 大生 命的 一环 , 舍 小取大 ,舍 生取 义 文苑 小憩 霞光灿 烂, 赏读 经典 书卷 感悟 【含英 咀华 】 ( 一) 路曼曼 其修远 兮,吾 将上 下而求 索。 屈子从 长长的 历史甬 道中走 出,带 着一 身凛然 正气, 带着满 腹 诗书才华 ,然而 个性的棱 角在世故 的社会 中又何以 保全? 于是, 为了皓皓 之白 ,为了独 醒于世 ,屈子选 择

15、了 悲壮 之 路。 在滔 滔的汨 罗江 水中 ,他 将自 己洗刷 得如 此透 彻清 澄。 ( 二) 众人皆 醉我独醒 路曼曼 其修远 兮,吾将 上下而求 索的 爱国志士 屈原 , 虽 九死其 犹未悔 ,面 对支离 破碎 的祖 国 , 面 对 饥寒受 苦的 百姓 , 作为 士 大夫的 他却 束手 无策 , 纵 身跃入 滔滔 江水 中 , 成 为 后世 可歌可 泣之 人。 他找 准了 自己的 位置 , 他 是一 名为 黎民百 姓谋 幸福 生活 的士 大夫, 面对 朝廷 的腐 败束 手 无 策,只 好投 身于 江, 为祖 国献出 了自 己宝 贵的 生命 。 (三) 披发行 吟泽 畔的 是屈 子。 楚

16、国的 落日 染红 眼前 的汨 罗江, 子兰 谗言, 郑袖 内 惑, 人 民如 涸辙 之鲋, 喘 息 挣扎。屈 子的坚 持有用吗? 恐怕 他自己 也不得不 摇头 叹息。楚 国灭亡 之时,也 是他命尽 之刻。 他把政治 家的身 份远 置于 诗人 之上 。 安能 以身 之察 察, 受 物 之汶汶 者乎? 生 不为 诗人 , 死的 方式 却是 诗人 的。 执 著如屈 子, 你怎 听不 进 圣人不 凝滞 于物 呢? 有关屈 原的 妙语 集锦 (1) 路曼 曼其 修远 兮, 吾 将上下 而求 索。 (屈 原 离 骚 ) (2) 长太 息以 掩涕 兮, 哀 民生之 多艰 。 ( 屈原 离 骚 ) (3) 身

17、既 死兮 神以 灵, 子 魂魄兮 为鬼 雄。 (屈 原 离 骚 ) (4) 举世 皆浊 我独 清, 众 人皆醉 我独 醒。 ( 渔 父 ) (5) 屈平 辞赋 悬日 月, 楚 王台榭 空山 丘。 (李 白 红 山吟 ) (6) 泽畔 行吟 ,五 月孤 忠 沉夜月 ;离 骚寿 世, 三闾 遗恨泣 秋风 。 ( 李元 度 题 汨罗屈 子祠 ) (7) 江上 峰青 ,九 歌遥 和 湘灵曲 ;湖 南草 绿, 三叠 重招宋 玉魂 。 ( 汨罗 屈子 祠 对联) (8) 悲苦 时高 歌一 节离 骚 ,千古 的志 士泪 涌如 潮; 那浅 浅 的一 弯汨 罗江 水, 灌溉着 天下 诗人 的骄 傲。 (余光 中

18、 淡水 河边 吊屈 原 ) 【美文 欣赏 】 汨罗江 边 林非 多少年 前背 诵屈 原的 辞赋 时, 我就 淌着 眼泪 哀悼 他 满怀亡 国之 痛的 焦灼 与哀 伤, 似乎 听到 了他 纵身 跳 向汨罗 江的 一声 巨响 , 稚 弱的心 灵中 涌出 无穷 的凄 楚和悲 怆, 暗暗 猜测 着这 江水是 如何 的宽 阔无 际, 汹 涌 奔腾的 滚滚 波涛 是如 何在 永恒地 呜咽 。 汨罗 江边 真像是 一个 神秘 而又 庞大 的谜语 ,始 终在 脑海 里喧 嚣 。我渴望 去那 里凭 吊埋 葬着 屈原的 滔滔 江水 。 当 我终 于站 在狭 窄的 汨罗江 边 , 异 常惊 讶地 瞧 见了这 混浊

19、的河 道时 , 真 疑惑如 此惊 心动 魄和 壮怀 激烈 的死亡 , 为 什么 要发 生在 这样平 淡得 近乎 粗糙 的场 合, 懊 丧地 感到 自己 猜测 了半生 的谜 语, 竟只 获得 令 人 失望的 诠释 。 我从 脚旁 的 青草丛 中 , 拾 起一 块细 小 的碎石 , 使劲 地往 对岸 掷 去, 它悄 悄掉 在河 滩上 的 那一 棵老榆 树底 下。 幽暗 的河 水依旧 默默 地流 淌, 映照 着从一 团团 云雾 中间 挣扎 出来的 阳光 , 淡 淡地 反射 出 丝 丝缕缕 的波 纹 。 在 我的 印 象中似 乎有 着洁 癖的 天才 诗人屈 原 , 为 什么 要选 择 这混浊 的河 流

20、当 做自 己葬 身的 坟墓? 昨 日我 乘坐 一艘 汽艇 , 在 洞庭 湖里 乘风 破浪 地 飞驰 。 张 望着 几乎 要连 缀 到天际 里去 的阵 阵碧 波悠 扬地 拍击那 一朵 朵光 亮的 云彩 , 不 禁想 起至 今还 升 华 着 整个民 族崇 高节 操的 屈原 来。 他在 哀 郢 里曾 叙 述自 己 上 洞庭 而下 江 的 游 历, 那 时候 的白 云与 碧水 , 跟我 在两 千多 年之 后看 到的这 壮丽 风光 , 也 许不 会有 什么迥 然的 差异 。 像我 这 样平庸 地打 发着 日子 的人 , 心 里都 激荡 起飞 溅的 浪 花, 想在 这波 涛中 泅泳 , 想在 这天空 里翱

21、 翔, 那么 这位 在早年 因被 放逐 而撰 写 离骚 时就 萌发 了赴 水自 沉此种 悲剧 情怀 的天 才诗 人 , 为何不 纵身 跳向 这浩 瀚的 水波? 屈 原心 里确 实也 奔涌 着浩瀚 的痛 楚 , 他 本来 是 完全可 以为 生于 斯长 于斯 的楚国 建立 功勋 的 , 却 受 尽佞 臣和群 小的 嫉妒 , 诬陷 他 诋毁君 王的 庸碌 无能 , 谄 媚地挑 拨楚 王对 他的 信任 。 这 些嫉 妒者 恶毒 的诡 计 , 也 燃起了 深藏 在楚 怀王 心中 的嫉妒 之火 。 他原 来就 隐 隐地忧 虑着 屈原 杰出 的才 华, 会不 会威 胁自 己装 扮 出来 的威严 , 因此 被

22、狡 黠地 提 醒和告 诫之 后 , 嫉 妒心 像 火山似 的爆 发出 来 , 他 立 即排斥 和疏 远了 屈原 。 无 权无 势者的 嫉妒 心, 对 别人 的 杀伤力 肯定 会小 一点, 而 掌握了 生杀 予夺 绝对 权力 的君王, 一旦 萌生 出嫉 妒 心来, 就可能 将所 有人 都置 于死 地。屈 原的 被贬 抑和 放逐 ,真算 是不 幸中 的万 幸了 。 楚 怀王 客死 秦国 之后 , 继 位的 顷襄 王同 样不 辨 忠奸 , 听 不得 丝毫 逆耳 之 言, 屈原 竟又 被放 逐了 。 汨 罗江边 留下 他摇 摇晃 晃的 身影, 露出 了多 么消 瘦和 枯槁的 面庞 , 多 少憔 悴和

23、伤心的 神色 。 当 我在 这儿 踯 躅 时 ,在朦胧 的幻想 中跟他邂 逅,影影 绰绰地 瞅见他, 正于狂风 的呼啸 声里愤懑 地悲鸣 : 黄 钟毁弃, 瓦釜 雷 鸣;谗人 高张, 贤士无名 。 在 那种滥 施权力的 君王 统治时代 ,一心 一意忠于 自己主上 的屈原 ,只能于 都城失 陷的 绝望 中哀 怨地 自尽。 我 心情 沉重 地望 着对 岸碧绿 的稻 田, 径直 地往 远方绵 延开 去。 在许 久的 寂静中 , 突 然有 只飞 鸟掠 过 树 梢, 像 箭镞 似的 射向 湿漉 漉的河 边, 饮了 口水, 又 啁啾着 飞走 了。 我神 往地 盯住它 扬起 的翅 膀, 执拗 地思 忖着:

24、如果 屈原 依旧 在这 块深受 蹂躏 的土 地上 疾行 , 掩涕 叹息 着国 破家 亡和 流离颠 沛的 民众 , 跟 他们 一 起 去面对 灾难 , 不再 选择 自 沉水底 的夙 愿 , 那 肯定 会 留下更 多深 沉 、 厚 重和 感 情激越 的诗 篇 。 为 什么 不 在苦 难 中生存和 吟咏下 去呢? 我满 腔悲愤地 仰望着 蔚蓝的天 空,真想 迈过两 千多年的 漫长岁月 ,向屈 原提出这 千钧般 压在 心头 的询 问。 赏析 : 这 是一 篇优 美的 散 文, 是作 者与 伟大 诗人 屈 原心灵 的交 流 。 作 者借 助 优美而 灵动 的语 言 , 悠 远 而逼 真 的想像, 深刻而

25、 独到的议 论,不仅 表现了 屈原的“ 愤懑地悲 鸣” ,也表达 了自 己对屈原 的理解 和惋惜, 更表达 了作 者对 那个 混浊 社会的 愤懑 。文 中“ 黄钟 毁弃, 瓦釜 雷鸣 ,谗 人高 张,贤 士无 名 ” 的恰 当引 用 , 既表明 了屈 原生 活时 代的 黑暗, 又说 明了 屈原 人生 悲剧的 必然 性。 课堂 巩固 训练 1下 列词 语中 ,加 点字 的 注音正 确的 一项 是( ) 枯槁 渔 父 弹 冠 鼓枻 A B C D 答案:B 。 2下 列加 点字 的解 释有 误 的一项 是( ) A 是以 见 放 见 :被 B 何不 其糟 而 歠 其醨 歠 :饮 C 鼓 枻 而去

26、鼓: 击鼓 D 可以 濯 吾缨 濯 :洗 答案:C 。鼓 :敲 打。 3. 选出 下列 加点 词语 古今 意义的 解释 不正 确的 一项( ) A. 颜色 憔悴 颜色: 脸色 ,今 多指 色彩 。 B.形容 枯槁 形容: 形体 容貌 ,今 指对 事物的 形象 和性 质加 以描 述。 C 圣人 不凝滞 于物 凝滞: 拘泥 ,执 著, 今指 知道变 通。 D 何故 深思 高举 高举: 行为 高出 世俗 ,今 指高高 举起 。 答案:C 。凝 滞: 今指 停 止流动 ,不 灵活 ; 凝聚 。 4. 下列 对加 点的 虚词 解释 不正确 的一 项是( ) A. 渔父 莞尔 而 笑( 连 词, 表 修饰

27、) B.圣 人不 凝滞 于物 ,而 能 与世推 移( 连 词, 表因 果) C.何 不淈 其泥 而 扬 其波( 连 词,表 承接) D. 盖文 王拘 而 演 周易 (连词 ,表 顺承 ) 答案:B 。连 词, 表转 折。 5. 下面 各项 句式 与其 他三 项不同 的一 项是( ) A. 蚓无 爪牙 之利 B.安 能以 身之 察察 ,受 物 之汶汶 者乎? C.而 蒙世 俗之 尘埃 乎 D. 求人 可使 报秦 者 答案:C 。其 他三 项为 定语 后置句 。 6. 填空 。 (1) 楚 辞 是 战国 时代 为 代表 的楚 国诗 人 创作的 诗歌 总集 。 “楚 辞 ” 是继 之 后的 一种新

28、诗体 。 (2 ) 屈 原 是 我 国 文 学 史 上 第 一 位 伟 大 的 爱 国 诗 人 , 其 代 表 作有 和 远 游 等。 (3 ) 屈 原 曰 : “ 吾 闻 之 , 新 沐 者 必 弹 冠 , 。 , ? 宁 赴 湘 流 , 葬 身 江 鱼 之 腹 中。 , ?” 答案: (1) 屈原 诗 经 (2) 离骚 九歌 九 章 天问 (3) 新浴 者必 振衣 安能 以 身之察 察受 物之 汶汶 者乎 安能以 皓皓 之白 而蒙 世俗 之尘埃 乎 7. 翻译 下列 句子 。 (1) 渔父 见而 问之 曰: “ 子非三 闾大 夫与 ?何 故至 于斯! ” 译文: (2) 圣人 不凝 滞于

29、物, 而 能与世 推移 。 译文: (3) 何故 深思 高举 ,自 令 放为? 译文: (4) 宁赴 湘流 ,葬 于江 鱼 之腹中 。 译文: 答案: (1) 渔父 看到 屈原 便问他 说: “您 不就 是三 闾 大夫吗 ?为 什么 会落 到这 种地步 ?” (2) 通达 事理 的人 对客 观 时势不 拘泥 执著 ,而 能随 着世道 变化 推移 。 (3) 为什 么您 偏要 忧国 忧 民行为 超出 一般 与众 不同 ,使自 己遭 到被 放逐 的下 场呢? (4) 我宁 愿投 身湘 水, 葬 身在江 中鱼 鳖的 肚子 里。 课后 强化 作业 课内挖 潜 一、阅 读下 面的 文字 ,完 成 15

30、题。 屈 原既放 ,游于江 潭,行吟 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 槁。渔 父见而问 之曰 : 子非三 闾大夫 与? 何故 至于斯? 屈 原曰: 举 世皆浊 我独 清, 众人 皆醉 我独醒 ,是 以见 放。 渔 父曰: 圣人 不凝滞于 物, 而能与世 推移。 世人皆浊 ,何不 淈 其泥而 扬其波? 众人皆醉 ,何不 餔其糟而 歠 其醨 ?何 故深 思高 举, 自令放 为? 屈 原曰: 吾闻之 ,新沐者 必弹冠 ,新浴者 必振衣。 安能以 身之察察 ,受物之 汶汶者 乎?宁 赴湘流 , 葬于江 鱼之 腹中 。 安 能以 皓 皓之 白, 而蒙 世俗 之尘 埃乎? 渔父莞 尔而 笑 , 鼓 枻 而 去

31、 , 乃 歌曰: 沧浪 之水 清兮 , 可 以濯 吾缨 ; 沧 浪之 水 浊兮 , 可 以濯 吾足。 遂 去,不 复与 言。 1下 列加 点词 语的 解释 , 不正确 的一 项是 ( ) A 何故 至于 斯 何 故: 什么 缘故 B是 以 见放 是以 :但 是因 为 C自 令 放为 自令 :使 得自 己 D 安能 以皓 皓之 白 安 能: 怎么 能 答案:B 。是 以: 因此 。 2下 列对 加点 字的 意义 判 断正确 的一 项是 ( ) 鼓枻 而 去 渔父 莞尔 而 笑 圣人 不凝 滞 于 物 葬 于 江鱼 之腹中 A 相同 , 也 相 同 B 。 不 同, 也 不同 C 相同 , 不 同

32、 D 。 不 同 , 相同 答案:C 。 中 的“ 而” 均表修 饰; 中 的“ 于” 为“被 ”的 意思 ; 中的 “于” 译为 “在 ” 。 3. 下列 对加 点的 虚词 用法 与意义 解释 不正 确的 一项 是( ) A. 受物 之汶 汶者 乎 (语 气 词,表 疑问 ,译 为“ 呢” ) B.嗟 乎 ! 燕雀 安知 鸿鹄 之 志哉( 语气 词, 表疑 问, 意为“ 吗” ) C.其 皆出 于此 乎 ( 表推 测 语气, 相当 于“ 吧” ) D. 浩浩 乎 如 冯虚 御风 ( 形 容词词 尾, 的样 子) 答案:B 。语 气词 ,表 感叹 ,译为 “唉 ” 。 4. 对下 列各 句中

33、的比 喻义 理解错 误的 一项 是 ( ) A. 众人 皆醉 我独 醒: “ 众人 皆醉 ” 比 喻世 道的黑 暗和 世人的 昏聩 , “ 独醒 ” 比 喻 屈原对 个人 命运 认识 的 清 醒。 B. 其糟而 歠其 醨: 比喻 迎 合邪恶 势力 ,随 波逐 流, 与其同 流合 污, 以求 苟安 。 C.新 沐者 必弹 冠, 新浴 者 必振衣 :比 喻品 德高 尚者 不愿与 邪恶 势力 同流 合污 ,而欲 保持 高尚 节操 。 D. 安能 以身 之察 察, 受物 之汶汶 者乎 : 这是 以身 体 的清爽 洁白 比喻 精神 道德 的高尚 , 以污 垢比 喻 世 事 世 人的昏 暗蒙 昧, 借以

34、彰明 屈原不 同流 合污 的 高 尚品 格。 答案:A 。 “ 独醒 ”比喻 屈 原对国 家命 运认 识的 清醒 。 5翻 译下 列句 子。 (1) 举世 皆浊 我独 清, 众 人皆醉 我独 醒, 是以 见放 。 译文: (2) 安能 以皓 皓之 白, 而 蒙世俗 之尘 埃乎 ? 译文: 答案: (1) 全世 上( 的人 )都肮 脏只 有我 干净 ,个 个都醉 了只 有我 清醒 ,因 此被放 逐。 (2) 哪里 (或 :怎 么) 能 让玉一 般的 东西 去受 世俗 尘埃的 污染 呢? 课外 拓展 二、阅 读下 面文 言文 ,完 成 69 题。 商君者 , 卫之 诸庶 孽公 子 也, 姓公 孙氏

35、 。 鞅少 好刑 名之学 , 事魏 相公 叔痤 为 中庶子 。 公叔 痤既 死 , 公 孙鞅闻 秦孝 公下 令国 中求 贤者, 将修 穆公 之业, 东 复侵地 。 遂 西入 秦, 因 孝 公宠臣 景监 以求 见孝 公。 公与 语, 不自 知膝 之前 于席 也 。 语 数日 不厌 。 景 监曰 : 子何以 中吾 君 , 吾 君之 欢 甚也? 鞅曰: 吾说 公以 帝 王之道 比三 代, 而君 曰: 久远, 吾不 能待 。 且 贤君 者, 各 及其 身显 名天 下, 簧能邑 邑 ( 同 悒悒 , 不 舒 畅 )待数十 百年以 成帝王乎 ?故吾 以强国 之术说君 ,君大悦 之耳 。 以卫 鞅为 左庶长

36、, 卒定变 法之令。 令民为 什五 , 而相 收司 连 坐。 不告 奸者 腰斩 , 匿奸 者与降 敌同 罚 。 为 私斗 者 , 各 以轻 重被 刑大 小 。 事 末利 及怠而 贫者 ,举 以为 收孥 。 令既具 ,未 布, 恐民 之不 信己, 乃立 三丈 之木 于国 都市南 门, 募民 有能 徙置 北门者 予十 金。 民怪 之 , 莫敢徙 。 复曰: 能 徙者 予 五十金 。 有一 人徙 之, 辄 予五十 金 , 以 明不 欺。 卒 下令 。 令 行于 民期 年, 秦 民之国都 言初 令不 便者 以千 数。 于是 太子 犯法。 卫鞅 曰: 法 之不 行 , 自 上犯 之 。 将法 太子 。

37、太子 , 君嗣 也, 不可施 刑, 刑其 傅公 子虔 , 黥其 师公 孙贾。 明日 , 秦人皆 趋令 。 秦 民初 言令 不便者 有来 言令 便者 , 卫 鞅曰: 此皆 乱化 之民 也。 尽 迁 之边城 。其 后民 莫敢 议令 。 卫鞅说 孝公 伐魏 , 孝 公以 为然, 使卫 鞅将 而伐 魏。 魏使公 子 卬 将而 击之 。 军 既相距 , 卫 鞅遗 魏将 公子 卬 书曰 : 吾始 与公 子欢 , 今俱为 两国 将, 不忍 相攻 ,可与 公子 面相 见, 盟, 乐饮而 罢兵 ,以 安秦 、魏 。 魏公子 卬以 为然 。会 盟已 ,饮, 而卫 鞅伏 甲士 而袭 虏公子 卬, 因攻 其军 ,尽

38、破之以 归秦 。 秦 孝公卒 ,太子 立。公 子虔 之徒告 商君欲 反,发 人捕 商君。 秦惠王 车裂商 君以 徇,曰 : 莫 如商君反 者! 遂灭 商君 之家 。 (节选 自 史记 商 鞅列 传 ) 6对 下列 句子 中加 点的 词 的解释 ,不 正确 的一 项是 ( ) A 语数 日不 厌 厌: 讨厌 、厌恶 。 B民 怪 之, 莫敢 徙 怪 :感 到奇 怪。 C 军既 相 距 距 :通 “拒 ” ,对峙 。 D 吾始 与公 子 欢 欢: 友好 , 交好。 答案:A 。 “ 厌” 应释为 “ 满足” 。 7 ( ) 故吾 以强 国之 术说 君, 君大悦 之耳 不告 奸者 腰斩 ,匿 奸者

39、与降敌 同罚 事末 利及 怠而 贫者 ,举 以为收 孥 有一 人徙 之, 辄予 五十 金 刑其 傅公 子虔 ,黥 其师 公孙贾 卫鞅 曰: “此 皆乱 化之 民 也。 ” 尽迁 之边 城 A. B. C. D. 答案:C 。 说明 商鞅 善于 揣摩君 王心 理, 为人 圆滑 ;说 明商 鞅言 而有 信。 8下 列对 原文 有关 内容 的 分析和 概括 不正 确的 一项 是 ( ) A 商鞅到秦求见 孝公希 望一展才华。他在劝说 无 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 强 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 公 的 心理, 因而 被重 用。 B 为使法令推行,商鞅先是设法表明决不虚言,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

40、惩处 , 从 而赢得 了百 姓的 拥护 。 C 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假言和平,暗中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 公 子 卬,趁 机打 败了 魏军 。 D 秦 孝公 死后 , 惠 王即 位 , 公子 虔一 伙告 发商 鞅想 造反, 派 差 役捕 捉他。 秦 惠王对 他施 以残 忍的 酷刑 , 并斩灭 了他 全家 。 答案:B 。 “阻 挠变 法的 权 贵们” “百 姓的 拥护 ”错 。 9. 把上 面文 言文 阅读 材料 中画横 线的 句子 翻译 成现 代汉语 。 (1) 令行 于民 期年 ,秦 民 之国都 言初 令不 便者 以千 数。 译文: (2) 秦惠 王车 裂商 君以 徇 ,曰: “莫 如商 君反 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